城市化转型过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2013-09-14成小红
成小红
城市化转型过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成小红
“城郊”和“城区”的区别不仅在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同,还意味着社会文化形态的不同。近年来,港闸区作为南通市与主城区紧邻的行政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农村文化形态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转型的阵痛,因而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作用、功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象一: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相对迟滞。随着港闸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港闸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港闸的发展轨迹,是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城郊”向“城镇”转型的缩影。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同时,社会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转变。经过区委区政府的一系列努力,区域文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然而,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仍然“慢半拍”。究其原因,一方面,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底子薄、基础差,加上现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足,难以形成广泛、持久、有力的影响和氛围。
现象二:传统特色明显,品牌效应不足。港闸拥有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近代工业文化资源。唐闸、天生港两镇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一家(大生集团八处遗存联合申报),市级文保单位三家(红楼、大达内河轮阜、张謇楼),历史文化街区两个,历史文化建筑12处。拥有“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南通童子戏”、“王氏保赤丸”、“季德胜蛇药”等国家级和“宣和缂丝”等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九个。此外,还拥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江海文化民俗。这些公共文化资源虽然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传承,但缺乏包装、推介等一系列整合措施,使得它们仍然以“点状分布”、“各具特色”的形态存在,缺乏系统性,很难形成品牌效应。
现象三:利用程度不高,管理存在困难。港闸基于区情变化,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花了大量精力进行改善。全区五个街道级文化站基本达标,共建成“农家书屋”47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站(点)40个,室外健身设施点83个、门球场10片。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本该在农村基层文化一直唱主角,但事实上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长期正常运转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管理成本较高,造成农家书屋、文化站等资源部分闲置,或不能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服务,失去了公共文化服务应有的便利性,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处于转型期的客观区情决定了港闸在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改革的进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文化建设工程,港闸区正在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在经济、城建迅速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水平已成为一个城市“软实力”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洗脚上楼”的“新市民”转变生活方式后的内在需求。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推动文化繁荣的需要,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注重全局规划。多年来,港闸区一直以唐闸镇文化馆代行区文化馆职能,区委党校图书馆代行区级图书馆职能,由于规模限制,服务的受众十分有限,不能履行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近年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年规划,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目标、具体要求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港闸区少年宫、全民健身中心即将落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将在唐闸老镇等区域建设一定数量的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精神文化服务,方便人们享受公共文化资源。
增加投入比重。对于城镇化不断加快的港闸区而言,经济建设是当务之急,但区委、区政府仍然以五年规划的方式“确保每年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增幅、确保‘十二五’规划中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一五’规划,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并且,经过一系列努力,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电子阅览、信息共享等现代科技发展成果逐步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渗透,十分钟社区文化圈形成覆盖,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向常规化、品牌化发展。
二是挖掘特色,打造品牌。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是现成的公共文化财富,把它们发扬光大,在后辈中代代传承,成为老百姓代代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甚至向外推介,打造成特色独具的公共文化品牌,形成辐射力和带动力,是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充分发挥已有资源优势。立足自身特色,利用港闸区丰富的近代工业历史文化资源,推介“近代第一城”形象。继续加大“南通·1895”项目的开发力度,成立专门机构,借力高校智库,根据新情况、新形势,对项目建设进行研究策划,确保建成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受到普遍欢迎的新阵地、新窗口。同时,加大对“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等传统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支持力度,开展相关课题申报以及专题宣传,并在“社区艺术节”、“宇宙宵夜”等文化文艺品牌活动中进行展示,激发群众对更高水平文化生活的需求。
着力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立足区情实际,港闸在广泛调研、充分征集民意的基础上,在拆迁安置小区建造了“群乐汇”(“群”即引导群众参与,“乐”即培育文化乐趣,“汇”即汇聚精神力量)大舞台这一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为群众享受文化服务提供了便利,也为公共文化发扬提供了平台。在“群乐汇”大舞台演出活动中,京剧、越剧、黄梅戏以及独具特色的地方戏种——童子戏都得到展示,受到了广泛好评,不仅兼顾了老年人的爱好,也在年轻人当中达到了共享、传承的效果,更向数量可观的“新南通人”宣传推介了地方传统文化,真正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群乐汇”也逐步成为港闸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展示港闸公共文化产品的窗口。
三是整合力量,加强管理。目前,绝大多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都是政府单向性行为,单靠政府的文化资源、力量来满足社会需求,确实勉为其难、力不从心,要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大众的目的,就要多方整合力量,共同推进,主要做到两个坚持: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群众需求为起点。公共文化服务应保障公众文化权利得到伸张,公众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而不是“我提供什么,你享受什么”的填鸭式服务模式。因此,当地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角色是“服务”。港闸区致力于整合社会资源,借助各方力量,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而非经营性文化产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广度,从而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有性、公益性、公众性和共享性特征。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群众参与为主力。充分调动民间力量,把公众对文化建设的热情引导到参与管理、参与创新上来。在“城郊”向“城镇”转型的过程中,“新市民”脱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拥有大量闲暇,他们当中不乏才华出众、热心公益者。港闸区积极拓宽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把这部分积极分子安排到现有的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站(点),减少了政府管理成本,同时保证了已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并推出了民间力量主办的“道德讲堂”及文艺志愿者工作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闸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钱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