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需要细处理:浅谈小学生计算粗心的成因及对策
2013-09-13罗兰兰
罗兰兰
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中心小学 浙江绍兴 312000
作者:罗兰兰,小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
学生因为粗心而造成计算错误,这是教师、家长、学生都十分头痛的问题。所谓“粗心”,一般表现为过失性失误,也就是按常理来说本不该导致或出现的错误,结果还是出现了。不少人认为,“粗心”只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会做的题目频频出错,就是不上心,就是态度不端正。于是,面对粗心的学生,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思想教育,或苦口婆心地劝,或大发雷霆地训。然而,到头来,学生的“粗心”症状毫无改善,原本出现的错误,仍旧照错不误。
“粗心”真的不可治吗?笔者身兼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通过对学生及孩子日常学习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认为“粗心”绝非仅是态度问题,更不是“以后注意一点儿就行了”这样轻描淡写就能解决的问题,它和学生的某些心理品质、作业环境、日常习惯以及学习基础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帮助学生纠正“粗心”陋习。
1 优化注意品质
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心理特征包括许多方面,就计算粗心现象而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注意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注意分配和转移的能力也比较弱,而注意品质的优劣,又直接决定他们短时记忆的能力和感知的精确度。这些都与“粗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看以下错例:
例1中,学生在竖式计算时,个位上的“5+6”得“11”,他在和的个位上写了“1”,而将十位该进的“1”记在心里,但当十位“2+7”得出“9”后,他马上将该进的“1”忘记了。
例2,列竖式计算时,他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写到横式上时,原本的答案“134”变成了“154”。
以上这些错误,都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地分配注意,以及短时记忆能力较弱造成的。
?
?
?
教师在日常改作中还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一组口算训练,前面的题目正确率很高,到后面几题却频频出错;连续几个计算题,前面几题都是乘法,后面一题变成除法了,学生却还是当乘法做。这些现象,同样与学生注意不集中、不持久,注意的转移能力弱这些原因有关。
如何优化学生的注意品质呢?以下方法简单易行,并且具有实效,值得一试。
1.1 运用舒尔特表格
舒尔特表格是全世界范围内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科学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如表1~表3所示。
表1中,将1~25这些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方格中,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用手指出,同时计时。为增强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赛,在班中设擂主、打擂台等方式展开。训练中,学生为了尽可能快地把数字按顺序点出来,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搜索数字“n”时,他会分配注意,同时搜索“n+1”“n+2”甚至更多,并将其输入短时记忆系统,以便在轮到这个数字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它找出来。
还可以通过改变表格中的内容来增强注意力的训练效果。如表2所示,将中间一格空出,把数字1~12和汉字一~十二打乱写在表格中,训练时先点数字再点汉字,此训练可强化注意转移能力的培养。
再如表3所示,要求按顺序点出的数字是10~29,表格内另外夹杂进31、41、32、42、52五个数字,目的在于训练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确的感知能力。
持久地进行舒尔特表格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分配、转移和短时记忆的能力,从而大大改善他们的“粗心”症状。
1.2 利用各种小游戏
有些小游戏也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注意品质,并且因为是游戏,小学生喜闻乐见,参与起来积极主动,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传统的“挑小棒”游戏:在一堆凌乱的横七竖八的小棒中,要小心翼翼地把棒子一根根拿出来,但其它小棒不能动,一动就输。又如“多米诺骨牌”游戏:把骨牌一块一块排起来,一块倒下,前功尽弃,如果不全神贯注就无法顺利完成任务。再如“抄号码”游戏:找一个电话本,用秒表计时,要求学生左手指、右手抄,速度越快越好,1分钟内,看谁抄得又多又正确。还有“找不同”“听指令”“下跳棋”等游戏,对于培养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持久、稳定都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和家长不妨一试。
2 消灭不良习惯
许多不良的习惯看似细微,但时间一长,其造成的危害常让人无法收拾。据笔者观察发现,计算粗心的学生,其身上必定有些不良习惯相随,消灭这些习惯,对于纠正粗心问题、提高计算正确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良习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字迹潦草的习惯。书写工整,这个问题似乎语文老师常挂嘴边而数学老师却很少提及。其实,字迹潦草、模糊是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学生写“0”时头上总是要露出一点点,连自己有时都会误看成“6”,就更别说批改作业的老师了;还有的学生在进行竖式计算时,不注意竖式的整齐、规范,写得东倒西歪,稍不注意就把数位给对错了,导致计算出错。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在日常的作业中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工整、规范的书写习惯,避免此类错误的产生。
2)乱打草稿的习惯。计算的草稿因为不用给老师检查,学生大多比较随意,除了字迹潦草、乱涂乱画,他们用草稿本进行笔算时,往往是哪里找到空位就往哪里写,有的甚至将课桌、手掌当成草稿本来用。这样,当计算完毕,要把结果抄到作业本或是试卷上时,视线一旦离开那道题,再次看计算结果的时候,往往就看到周围的算式上去,导致结果出错。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草稿本,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书写要像作业本那样,做到整洁、干净、有次序。
3)依赖的习惯。在进行数学计算练习时,小学生的依赖有两种。一是依赖橡皮、修正带。橡皮、修正带是造成马虎的一个根源,反正错了可以擦,于是错了擦,擦了错,学生不在乎。二是依赖家长。有些教师为了改作业方便,学生在家里完成作业后,要求家长先检查;家长怕孩子错题,得不了高分,于是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时间一长,孩子就形成反正有父母帮检查,错了也没关系的想法。依赖的习惯要不得,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限制孩子使用橡皮、修正带,并要求孩子自己检查作业,让他们对自己的作业负责。这样,他们做作业时才会细心,才会“三思而行”。
3 净化学习环境
如果说,优化注意品质和消灭不良习惯是从学生主体内部来寻求粗心现象的治理,那么,净化学习环境则是通过外部干涉来达到相同目的。
以上两例,学生都是笔算只算了一半,就仓促将错误的答案写在了横式上。
有时候,学生还常出现漏题不做的现象。据笔者调查发现,出现这样的错误,绝大部分是因为某些外部因素造成学生作业过程中暂时走神,等他回过神来,解题的思路没有得到正确的延续,因此就形成了诸如此类的错误。
净化学习环境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呢?
3.1 作业时应保持安静
安静的环境是提高作业质量的有力保障。有的家长,一面要求孩子认真作业,一面在一旁走动、聊天、看电视,甚至于打牌、搓麻将。小学生自制能力本身就比较弱,如果周围环境嘈杂,那么作业时,他势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此一来,分神在所难免,粗心的现象也就层出不穷。明智的做法是,让孩子在固定的房间、固定的座位做作业,作业时关上门,并尽可能减少干扰。
3.2 书桌需保持干净
书桌是用来学习、作业的地方,书桌应保持干净、整洁,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尽量不要出现在书桌上。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学生喜欢把心爱的玩具陈列在书桌上,做作业时可以不时地看看、摸摸;有些家长,出于疼爱,喜欢在书桌上放些孩子喜欢的零食,认为饿了可以随时补充营养。殊不知这些做法都是孩子作业分神、粗心的诱因,在日常学习中应该尽量杜绝。
3.3 学习用品要力求简单
如今,商家为了吸引学生眼球,在学习用品的设计上花样百出,除了利用各种卡通形象,文具盒里藏机关,笔记本上设密码,学生对这些辅助功能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文具本来的功能。使用此类文具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作业时分心、走神,影响学习和作业的质量。因此,家长为孩子买文具时,要力求简单,在保证学习用品原本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挑选那些设计简洁的产品,避免花里胡哨。
4 夯实计算基础
在数学计算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粗心”,有些是假的,他是真不会。这类“粗心”的出现,是因为学生计算的基础不够扎实,知识学得一知半解所造成的,只要夯实计算基础,就可以防止此类假性“粗心”的出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4.1 加强口算训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笔算是重点,口算是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如“724×356”一题,就要进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在高年级也应同样重视。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如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应该要求学生做到准确、熟练、脱口而出。作为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如看横式、看口算表、听算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在低年级还可以用各种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口算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4.2 打实知识基础
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以理解掌握基本的概念、算理、法则、定律等为基础,比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所有这些,都要努力使学生搞清、弄懂,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为突出,所以教学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感知、加深理解,并学会正确灵活地运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该重视分析、反思,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掌握存在的漏洞,帮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实知识的基础,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粗心在小学生群体当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作为教师和家长,只有静下心来,细心分析造成学生粗心的原因,从细处着手,对症下药,才能帮助他们克服“粗心”顽疾,提高学习质量。
[1]沈德力.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曾维恵.少儿学习好习惯[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2.
[3]张晓霞,马岷兴.小学生数学计算技能测试及计算教学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