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他山石 妙手来攻玉——《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情景创设
2013-10-10杨海珍
杨海珍
临海市沿江镇下岙小学 浙江临海 318000
无疑,多媒体进入课堂,是教育教学手段的巨大进步,已经或正在成为广大教师的得力助手,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么,怎样巧借“多媒体”这块山石以攻语文教学这枚“美玉”?也许《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情景创设能够带来一些启示。
或许这篇文章的情节并不复杂,人物也比较单纯,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孩子,将这样的一个孩子置于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竟然能够取得一个让人心动而至震撼的效果,其丰富的意蕴,让人为之唏嘘。为什么?在冰火两重天的对比中,在那柔弱的生命可怜的向往中,人们的善心被深深地刺痛。怎样营造故事的情境,让故事中的人物为学生所感动?不妨以朗读为“突破口”,巧妙加以设计,让学生“动”起来,由心动,进而行动,最终获得真切的感悟。
1 设计语言情景,图文并茂细品味,让学生感悟其丰富的内涵
语言是最直接的道具,掘出语言的亮色,充分感受,是直达故事深处的一条便利路径,所以要充分利用故事的语言,通过一定的朗读技巧来加以渲染,营造故事的氛围,以获取感悟。初读便可以扣住学生,吸引学生,一个个疑问随着他们阅读的深入而闪现,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随之而来。
对故事的感悟,对人物的品评,都离不开对语言的具体感受,如何让语言变得形象直观、易于触摸?借助图景应该是不错的一个选择,好在多媒体为此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下载相关的影视资料并进行适当的选择,加以恰当的剪辑,当然也可以自己制作,从而给学生以具体的语言感知的附着物。如对“亮光落在墙上……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中的一节,可以营造这样的场景:火柴的那一点点亮光,逐渐放大,逐渐加强,进而如薄纱一样的透明,在这透明的光亮中,小女孩那贪婪的目光追逐着;随之而来的是铺着台布的桌子,桌子上是盘子和碗,盘子里的烤鹅热气腾腾,那台布雪白雪白的,盘子和碗是那样的精致;突然,那只鹅竟然活了,从盘子里跳下来,一步步向着小女孩走来,小女孩的眼睛更亮了……若是借助这样一幅场景,让那想象中的美好画面与现实的冷酷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定可以使学生的心中漾起无限的辛酸,生出更多的同情……是的,利用图片展示,充分挖掘语言情景,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再读,让学生主动去读,带着问题去读、感受、感知,进而疑问得以消解,让阅读更进一步,进入更高的层次。
2 设计动漫情景,着眼细节巧雕琢,让学生体会其情感
故事中的细节描写是值得体味和挖掘的一个资源,如何加以利用?让动漫登台亮相,着眼细节巧于雕琢,一定可以让学生在制作和欣赏中沉浸在文本中,徜徉在故事里,细读、精读的结果是让学生入境入情,进一步感受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实际上,文本中的细节很多,每一个都可以挖掘,每一个都值得挖掘,让这些细节一一在多媒体的拨弄下,精彩亮相,让他们的魅力得以体现。朗读时,屏幕闪现出小女孩的鞋,而且是拖鞋——一双足够大的拖鞋,即便是这样一双拖鞋,最终也没有保住,其家境的贫穷可想而知。朗读时,屏幕闪现出小女孩那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的一头美丽的秀发,可这秀发又能怎样?贫穷让她失去了一切,包括享受美丽的权利。朗读时,那亮光中的烤鹅是油亮的,那街上飘着的烤鹅香味是能够想象得到的,是浓郁的;朗读时,屏幕上的小女孩擦亮一根火柴闪现一个幻境,现实和幻想咫尺千里,不可企及却在眼前,透出女孩深深的渴望,她是那么冷,她是那么渴望温暖,而这却只能在幻想中,美好却短暂,随之破灭。女孩的饥饿、孤独、痛苦,一次次撞击着学生的心扉,直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震撼;小女孩死时“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有了前面的一幕幕,此时此刻,定格在这一画面,放大这一画面,学生会想得很多、很多,对女孩、对女孩所在的这个社会必然会做出他们的思考。就这样,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在读中着眼细节,把细节放大,学生的思考会更深,感悟会更强。
3 设计问题情景,不断延伸求拓展,深化对故事的理解
阅读不可能少了问题,多媒体不仅可以催生问题,也为问题的呈现提供了方便。朗读中,多媒体轻易地投射,轻松地强化问题。在“天快黑了,又下着雪”的一幕,当小女孩一次次幻想,又一次次破灭,一个鲜红的大大的问号呈现:小女孩是多么可怜,她的生活多么的悲惨,没吃没穿又冷又饿,得不到同情和帮助,我们对她是万分同情,作者如何体现出这种感情,让我们受到强烈的震撼呢?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面对最后的一幕,多媒体可投影:这里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展示小女孩离世时的神态?留给你怎样的感受?为什么要写明是在大年夜冻死的呢?教师结合具体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探讨,积极加以品评,那么学生就会对文本的内容理解得更为深透,对作者独运的匠心有更为确切的认识。
这篇文章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名篇,具有典型意义,读者读过后都会热泪盈眶,那么这个故事究竟为什么会让人为之深深感动呢?当你面对这个女孩,你会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生活中处处有苦难和不幸,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我们能否伸出自己的双手?问题的延伸和拓展,会使学生有更多更深的思考,会给他们的心田埋下善良的种子,也许这就是教师所期盼的吧,从文本中受到的感悟和熏染应该更为久远。教师的美读和熟读应该给学生以长久的影响,这对学生的一生极为重要。
以“阅读”为抓手,利用多媒体巧妙设计情景,由初读、再读,到细读、精读,进而美读、熟读,阅读逐步升级,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场景里或是寻疑、释疑,或是解析、入情,或是品味、熟读,于读中感,在读中悟,语感在不断增强,情感在不断熏染,能力在不断提升。
“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只有熟练掌握多媒体的技术,并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让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学生的顺利成长保驾护航。当然,多媒体不过是辅助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手段,不能过于追捧,让课堂成为演示的场所,剥夺教师和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权利。如果那样,无疑就是看电影。多媒体的运用应秉持适当、适宜、适机的原则,也就是说,该用则用,需用才用,努力寻找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以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如此,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多媒体在课堂中散发出动人的光彩。
[1]唐淑华.在不断探索中创新[J].浙江教学研究,2004(1):42-44.
[2]黑玲.习作教学中的心理描写指导例谈[J].小学语文,2011(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