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在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13-09-13肖冰梅龚力民肖嫩群潘清平刘塔斯林丽美
肖冰梅 龚力民 肖嫩群 潘清平 刘塔斯 林丽美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湖南长沙 410208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所抓的质量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自2003年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精品课程,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促进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体现学校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1]。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制度等要素。应该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应该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2]。精品课程的团体性、示范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连续的动态进行的系统工程。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的对象当成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化的规律,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3]。本研究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了湖南省精品课程中药鉴定学的系统化构建,把分散的各类相关资源变成集成的资源,建设模式从封闭建设转变成开放建设,有效地整合了校内外的本学科资源,充分发挥了本团队的学术优势,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主要研究中药材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别方法与特征[4]。湖南中医药大学从2005年开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中药鉴定学被列入第一批建设课程。后于2007年被列入湖南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湖南省教育厅验收时被评为优秀建设课程,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本文就这几年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应用系统论所做的探索和收获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希望为其他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1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当前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若干问题,包括仅仅是静止的资源的建设,资源之间缺乏联系,无法经常性地更新和完善等。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为了“精品”而建“精品”。即:精晶课程的建设还是停留在“知以教育”的层面上,教师平时不汁意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等的积累,不考虑具体课程的特性、忽视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胡乱堆砌资源等现象;同时课程内容过分保护,开放性共享性不强;课程资源形式多样,重复性大,实践性不强;交互平台使用率不高。而且精品课程普遍缺乏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和同伴的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5-11]。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它要求有一个完备的组织体系和良好的动态运行机制。
1.1 课程建设所涉及的内容
1.1.1 学科课程教学资料,如:课程教材、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习题集、教学视频录像等。包含教学内容、教材与实验建设。
1.1.2 数字化学习环境,即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技术,将校内外的本学科的主要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也就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设。
1.1.3 教师队伍及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教学材料之间的关系。即教学队伍与运行机制建设。
1.2 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分解
本研究将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分解为三个方面:建设、管理和应用。在建设和应用方面,主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料、信息资源(如搜索引擎)的共享与传播,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系统的建设,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其次,利用互联网加快科研信息的传播,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进展,为大学生创新性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转化的平台,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在管理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环境,提供面向全校及社会的远程教育平台,建立了电子注册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的自动化。这三个方面的有效整合,对本课程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2-16]。
2 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系统的构建
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系统的构建见图1。
精品课程是一个多要素的复杂集合体,协调这些要素的关系,并能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不是单纯进行资料电子化的工作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教学、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多个子系统的建设。
图1 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系统建设构架
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处理好各子系统与整个课程建设的关系,处理好评估过程中“柔”与“刚”的关系,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2.1 资源组成系统
从功能上分析,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资源的组成系统构架如下:
2.1.1 学科课程教学资料系统,包括:电子教材、实验指导教材、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试题库、习题集、理论与实践教学录像等基本教学资料。已经建设完成,详见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网站 (网址:http://222.240.131.47/ec/C10/Course/Index.htm)。
2.1.2 共享资源系统。除了本学科课程的核心资料之外,还包含相关学科(如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中药化学、中药学)资源、本校数字图书资源、其他学校(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数字标本馆)资源、社会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共享。这些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很好的完善学科教学基本资料,尤其在专题教学、专题讨论的教学环节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们的来源复杂、涉及面广,不能全部直接拿来使用,需要进行筛选、甄别、分类之后方可采用,以形成一个条理清楚、易于搜索的共享资源系统。这部分工作量巨大,不是原始资源的简单链接,我们还只完成了部分资源的筛选,预计本系统在2013年能投入使用。
2.2 管理系统
分为运行机制、教学信息管理两个子系统。
2.2.1 运行机制从上而下划分为:课程负责人制——团队协作机制——评价与反馈更新机制(网址:http://222.240.131.47/ec/C10/zcr-1.htm)。课程负责人刘塔斯教授是湖南省教学名师,具有30余年的教学科研经验,使得精品课程建设能够实现资源统一调配,项目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整个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主要成员均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综合素质高,有效地实施了协作,最大限度提高了建设效率。笔者认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是教学资源的电子化,还应该能够把教学中形成的教学资源再投入的教学中去,与教学过程互动,形成反馈。因此,建立了评价与反馈更新机制,以更好地提升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率,保证精品课程长久的生命力。这个机制的运行具体表现在互动系统的应用上(图1箭头1)。
2.2.2 教学信息管理子系统完成对各类教学信息的管理。一方面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教师与学生、教学材料之间的信息,包括任课教师管理(如开课、评估、考核、个人基本情况)、学生评教、课程指南、课程信息发布、答疑、作业提交与发布。这部分内容从互动系统导入(图1箭头2)。另一方面管理学科专业和教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本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团队各成员的研究报告、专题文摘、教育技术的发展等,有利于学生理解学科专业发展,吸引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开展创新性研究活动。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部分内容从共享资源系统导入(图1箭头3)。主要围绕中药鉴定学课程的实用性、与市场结合紧密的特色进行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地开展课程特色的建设工作,突出教学内容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不可替换性。最后全面提升课程水平和地位。
2.3 应用系统
此系统由数字化学习平台和互动系统组成。已基本建成(网址:http://www.idtcm.com)。 正在改善其功能,拟突出有中医药特色的教学情境,促进民主、和谐和愉悦的教学氛围。如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德国四步教学法、SDSPR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教学法等,提高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
2.3.1 互动系统的特点是开放式,反映了教师、学生与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包括在线测试、在线答疑、学生评教等内容。教师通过这个窗口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辅导学习难点,进而引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探究知识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2.3.2 数字化学习平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一个集成的、开放的系统,集合了学科课程教学资料系统、共享资源系统的内容,同时嵌入互动系统,并通过它将管理系统也纳入进来(见上图箭头4~6)。很好地体现了课堂内外的互动性及广泛的参与性,构建了一个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教学资源开放、教与学良性互动的立体化精品课程系统。教师通过精品课程平台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维护网站正常运行。学生通过网上教学资源的分享与交流,及时反馈不足信息,并对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学校采取技术支持、激励和评价等措施,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期间,通过校际交流与合作,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共建,便于更多校外学习者的网上学习,最终实现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最优化。
3 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系统构建中的子系统关系协调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3]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17]。
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由资源组成系统、应用系统、管理系统构成的整体,分系统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相互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好坏同时受到这几个分系统建设状况的影响。在这些子系统中,资源组成系统的建设是主要任务,管理系统是顺利运行的坚强保障,应用系统是整个建设的枢纽。只有尽力保持各系统之间的相互支持、相对稳定及相互协调,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4 小结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它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精品课程是基于民主、开放、平等的教育理念,在先进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开发的。精晶课程建设提倡的资源共享理念将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和高校学科结构的良性发展,提高学生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它与一般课程相比较,呈现出更符合社会经济需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材内容与社会经济需求更加吻合、师资力量最强、教学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更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特点。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中药专业创新型、开放型人才的需求。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是构建精品课程的共享资源,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本研究以系统化的构架进行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开放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并重,构建实践教学互动体系;加强现代化实验网络建设,大力开展仿真实验、模拟实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远程实验平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鼓励学习者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根据中药鉴定学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侧重,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在注重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等方式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以及同伴的评价,进而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教与学的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本文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从整体的观点出发把握各子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做到了建设、管理、应用互相促进,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将学校的教学水平推向新的高峰。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更加激烈,中医药高等教育如果不会或不愿创新,将很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本研究在中药鉴定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引入和实施系统化管理,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影响和促进教育改革,将更加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这是高校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1]黄宝玉,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9):26-28.
[2]王志蔚.近年来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6):171-174.
[3]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82.
[4]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
[5]孙新波,查慧.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62-165.
[6]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82-86.
[7]吴海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08,(3):56-57.
[8]姚恩全.高校精品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6):88-90.
[9]李国友,粱弘秀,曾派兴.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热中的冷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8):73-76.
[10]贾剑秋.对当前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5-98.
[11]毕志明,刘惠娟,李萍.生药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J].药学教育,2004,(4):19-22.
[12]陈以海.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85-89.
[13]李辉.网络精品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32.
[14]宋烈侠,杨承运.谈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J].医学教育探索,2004,3(3):1-3.
[15]陈学红,林文雄.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及其构建与运作[J].高等农业教育,2011,(3):45-49.
[16]苗苗,沈玉顺.普通高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9,(3):37-42.
[17]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45.
[18]段善利,李萍萍,窦明武.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