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面部望诊信息采集在脑梗死发病中的应用

2013-09-13杨志刚罗陆一殷建明张卫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评分标准头颅阴性

杨志刚,罗陆一,殷建明,张卫斌

应用头面部望诊计分法对165例望诊有异常的患者进行计分,患者就诊时、3个月后、半年后、1年后的MRI检查结果观察显示,对预测及诊断脑梗死有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院心血管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65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72例;年龄40岁~80岁,平均63.5岁。所有病例均为头面部望诊有异常者(符合纳入标准),并采用头面部望诊计分法进行计分。

1.2 诊断标准 中风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出血性中风及混合性中风患者;经检查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的脑栓塞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重度贫血、全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病史、面神经麻痹、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病患者;有固定金属义齿或头颅内有其他金属物体植入的患者;受试者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检测者。

1.4 资料采集

1.4.1 设计统一的脑梗死望诊观察表配备比色板,舌诊图谱,数码照相机,计算机录入系统,量角器,直尺。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同步观察望诊结果,经1名主任医师审核后填入观察表内,并记录其他一般资料,采用双人双机录入,取平均值。

1.4.2 望诊资料采集环境 设立专用望诊室(面积16m2),以充足自然光为主光源,辅光源采用房间顶置节能灯(25W,4个,2具),环境安静。资料采集时间为09:00~11:00。望诊医师要求:心情舒畅,无色盲,无眼疾。患者要求:心情平静,呼吸均匀,不化妆,未吸烟及饮酒,未进食染舌苔饮食及药物,未服用影响面部及体表色度的药物,静坐30min。淡盐水漱口3次,面向自然光方向采取坐位。

1.4.3 采集资料 将观察表中的项目内容及所拍摄数码图片,获得数据对应录入观察表。

1.5 各部位望诊方法 医师用肉眼观察,结合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数码相机采用自动模式,3倍焦距,相机距离各望诊部位垂直距离30cm拍照(均不使用闪光灯)。

1.6 各部位望诊评分标准

1.6.1 望舌 患者端坐平视,将舌自然伸出,避免用力伸舌及伸舌时间过长。

1.6.1.1 舌体歪斜 将拍摄的照片录入计算机。以鼻尖为顶点,印堂与鼻尖的连线及延长线为参照线(A线),舌体正中线及延长线为观测线(B线),用量角器测量A线与B线所构成的夹角大小。评分标准:夹角0°为0分;0°<夹角≤5°为1分,5°<夹角≤10°为2分,10°<夹角≤15°为3分,夹角>15°为4分。

1.6.1.2 舌体抖动 评分标准:无为0分,有为1分。

1.6.1.3 舌质 以比色板、舌诊图谱作为参照标准。评分标准:淡红为0分;淡暗为1分;紫暗或瘀点、瘀斑为2分。

1.6.1.4 舌苔 评分标准:薄白为0分;薄白腻或薄黄腻为1分;白厚腻/黄厚腻/镜面舌/剥(落)苔/灰黑苔为2分。

1.6.2 望口角 评分标准:有或无笑容时口角均无歪斜为0分,有笑容时歪斜为1分,无笑容时歪斜为2分。

1.6.3 望口唇 评分标准:薄厚均匀为0分,左右厚薄不均匀为1分。

1.6.4 望鼻唇沟 评分标准:有或无笑容时双侧均对称为0分,有笑容时一侧变浅为1分,无笑容时一侧变浅为2分。

1.6.5 望人中沟 评分标准:无歪斜、色正、无变浅为0分;色暗为1分;变浅为2分;歪斜为2分。

1.6.6 望耳部脑功能区(耳垂) 评分标准:无阳性反应为0分;有阳性反应为1分。阳性反应包括:变色、变形、血管充盈、结节、丘疹、脱屑。

1.6.7 望眉 评分标准:左右对称、高度一致为0分;左右眉高低不同为1分。

1.6.8 望眼睑 评分标准:无下垂、左右对称为0分;下垂、左右不对称为1分。

1.6.9 望目锐眦 评分标准:无下垂为0分,下垂、左右不对称为1分。

1.7 资料处理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①按照上述各部位望诊方法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计算出总积分值,逐项填入观察表内。对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有脑梗死者视为观察终点,记录为阳性,本例患者观察结束;未发现有脑梗死者,记录为阴性。②3个月后对①中记录为阴性的患者,再次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望诊评分及头颅MRI检查,发现有脑梗死者视为观察终点,记录为阳性,本例患者观察结束;未发现有脑梗死者,记录为阴性。③半年后对②中记录为阴性的患者进行望诊评分及头颅MRI检查,记录方法相同。④1年后对③中记录为阴性的患者进行望诊评分及头颅 MRI检查,记录方法相同。

2 结 果

165 例望诊有异常的患者就诊时即行头颅MRI检查,确诊患有脑梗死者25例(15.2%),其中望诊总积分值在16分及以上者22例。MRI共检查病灶117个,数目1~13个,直径2mm~23mm,2个或以上病灶者20例。病灶分布:基底节区61个,内囊13个,侧脑室7个,外囊区9个,桥脑5个,颞叶7个,顶叶3个,丘脑5个,枕叶6个,中脑1个。阴性者140例。3个月后对140记录为阴性的患者,再次望诊评分及头颅MRI检查,新发现有脑梗死者6例(3.6%)。6例患者6个月前望诊总积分值16分及以上者2例(1.2%)。MRI共检查病灶33个,数目1~9个,直径2mm~16mm,2个或以上病灶者5例。病灶分布:基底节区17个,内囊5个,外囊区1个,侧脑室2个,颞叶3个,顶叶1个,丘脑2个,枕叶2个。

半年后对134记录为阴性的患者,再次进行望诊评分及头颅MRI检查,新发现有脑梗死者8例(4.85%)。8例患者1年前望诊总积分值16分及以上者1例(0.6%)。MRI共检查病灶46个,数目1~10个,直径2mm~20mm,2个或以上病灶者6例。病灶分布:基底节区29个,内囊3个,外囊区2个,侧脑室3个,桥脑1个,颞叶3个,顶叶1个,丘脑2个,枕叶2个。

1年后对126例记录为阴性的患者,再次进行望诊评分及头颅MRI检查,新发现有脑梗死者4例(2.42%)。4例患者1年前望诊总积分值16分及以上者1例(0.6%)。MRI共检查病灶21个,数目1~9个,直径2mm~16mm,2个或以上病灶者3例。病灶分布:基底节区13个,内囊2个,侧脑室1个,颞叶2个,顶叶1个,枕叶2个。详见表1。

表1 165例望诊异常患者脑梗死患病率及积分关系

3 讨 论

中医诊断是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前提。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切4种方法,简称为“四诊”。有诸于内,必形之于外。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内部脏腑、气血、经络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必然有某种征象表现于外。因此,通过望、闻、问、切这4种诊断方法,诊察疾病表现在各个方面的症状,就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性质和它的内在联系,从而为进一步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望诊在四诊中居于首位,在中医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望诊,就是医生用眼睛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神色、形态的变化。它包括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舌象及望排出物等。中医望诊以五行学说和整体观念为理论基础,认为体表任何一个相应的局部都有可能反映身体脏腑功能或疾患的信息。正如《灵枢·本脏》记载:“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由表面局部微小的变化而测知整体的状态,即所谓“见微知著”。正是这种诊断思想,决定了望诊诊法在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和实用性。通过望诊,运用司内揣外、见微知著、以常达变的方式,来测知异常变化与病因。

中医学认为,中风之发生,主要在于阴阳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多种诱因,虚、火、风、痰、气、血六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而突然致阴阳互不维系出现的危急证候。其致病邪气多样,病机变化多端,素体之差异而致临床表现差异明显,这使望诊显得更重要。进行头面部望诊的研究对判断病性、病因、指导治疗、了解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罗陆一教授望诊脑梗死患者,从望人中沟左右深浅、口唇歪斜、望眼睑、手指、指甲、舌等方面望诊及四诊合参,综合评价,辨证治疗[1]。并指出望诊能提供准确而有效的病理讯息,这些讯息甚至早于颅脑核磁共振、颅脑CT等辅助检查,具有发现早、诊断准确性好,可重复性高、简便廉验,“未病先知”的独特优势。因此头面部望诊可作为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的第一窗口,为中医立法、选方、用药提供依据,也可以作为脑梗死治疗效果评价的判断工具。

许多学者从耳郭望诊[2]、耳郭特异性变化望诊[3]、舌诊[4]、面部望诊[5]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规律性的成果。

本研究通过对165例望诊有异常患者的追踪随访,比对患者就诊时、3个月后、半年后、1年后的MRI检查,共查出脑梗死43例(26.1%),其中总积分值在16分及以上的26例(60.5%)。头面部望诊具有预测及诊断脑梗死的价值,且与积分值存在相关性。目前本研究仍在继续,并将追踪患者1年半及2年时段的病情变化和颅脑核磁共振结果,进一步探讨积分阶梯值大小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以及头面部望诊在预测、诊断脑梗死中的规律。

[1]司徒宝珍.罗陆一教授望诊辨治脑梗塞的经验[J].内蒙古中医药,2010,1:1-3.

[2]刘晓铭,王茵萍.耳廓望诊的意义及前景[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8:589-591.

[3]刘礼梅,张庆萍.中风患者耳廓特异性变化的临床观察与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6-7.

[4]徐西元.中风舌象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意义[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5):44.

[5]蔡艺芳,李灿东.中医面部望诊研究概况[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128):84-86.

猜你喜欢

评分标准头颅阴性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贵州省体育高考100米跑新评分标准制定研究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早期头颅成形术和神经学改善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永远的格纹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嵇康·绝响
高考文言文翻译四步法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