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脂肪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分析

2013-09-12史晓凡许英健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3期
关键词:甘油酯检测器油脂

王 磊,史晓凡,许英健,张 芳

(1.南京市公安局 雨花台公安分局,江苏 南京 210041;2.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5)

微量油脂是各种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案件现场中一种常见的微量物证,特别是在凶杀、焚尸、碎尸、分尸等恶性案件中,准确地鉴定现场遗留的油脂残渣是否是人体油脂,对于案件性质的确定、原始现场的判断、作案工具的认定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人体油脂鉴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动物油脂的分析方法,国内外的食品科学、油脂学、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相关性的研究,建立了一些分析方法,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中也有一些文献报导[1-2]。主要有气相色谱法[3-5],气-质联用技术[5-7],红外光谱法[8-9]等。

人体脂肪的主要组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三个酯基,无其它发色团或助色团存在,缺乏适当的适用于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的发色团和助色团,难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离分析。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的检测器,它不同于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其响应不依赖于样品化学性质,任何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样品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上都可以产生响应,不受其官能团的影响。对于人体油脂中的各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分均有响应。因此,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对人体脂肪进行种属的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样品

人体油脂、猪脂、牛脂、羊脂、鸭脂样品。

1.2 试剂与甘油三酯标准品

乙腈(色谱纯)、丙酮、二氯甲烷、冰乙酸(均为分析纯)、蒸馏水;1-棕榈酸-2-油酸-3-硬件脂酸甘油酯(POSt)、1,2-肉豆寇酸-3-棕榈酸甘油酯(MMP)、1,3-硬脂酸-2-棕榈酸甘油酯(StPSt)、1,3-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OPO)(均为色谱纯)。

1.3 仪器及条件

安捷伦1100液相色谱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SOFTA-300S);

色谱柱:C18柱4μm(3.9mm×150 mm);柱温:35℃。

1.4 样品制备

分别取约2mg上述人体脂肪及动物油脂样品,丙酮溶解,油脂溶液进行HPLC-ELSD分析;将人体脂肪分别进行日晒至腐败、焚烧、水煮、烘烤等处理,处理后的人体脂肪样品如上所述用丙酮溶解提取,进行HPLC-ELSD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人体油脂HPLC-ELSD分析条件的选择

以不同配比的二氯甲烷-乙腈、冰乙酸的浓度、漂移管温度为三个实验因素,用正交实验设计法进行分析条件的选择。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三因素三水平,应用正交设计表,组成9种HPLC-ELSD分析条件进行正交试验(见表1)。

表1 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表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改变二氯甲烷与乙腈的配比,对油脂中各组分的分离度没有太大的影响,也没有分离出新的组分,只是随着乙腈比例的增大,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延长,峰形变宽;加入冰乙酸,抑制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解离,增强其在固定相上的保留;而漂移管温度在60℃和70℃时,油脂的响应值较高。因此确定人体脂肪HPLC-ELSD分析条件是,流动相:二氯甲烷-乙腈-冰乙酸(30∶70∶0.2 v/v/v),漂移管温度:70℃。

2.2 人体油脂种属的HPLC-ELSD分析

在确定的HPLC-ELSD分析体系下,人体油脂和常见的动物油脂均得到了有效的分离分析。并且人体油脂与其他常见动物油脂的色谱特征显著不同,在肉豆蔻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甘油酯(MMP)前有二个相对保留值为0.77、0.83较强的特征色谱峰,动物油脂此色谱峰较弱;人体油脂的棕榈酸-油酸-硬脂酸甘油酯(POSt)色谱峰较弱,动物油脂则较强;动物油脂中均含有硬脂酸-棕榈酸-硬脂酸甘油酯(StPSt)组分,而人体油脂中无此组分;人体油脂中MMP的相对含量较高,动物油脂则较低(见图1)。

图1 人体油脂及四种动物油脂的HPLC-EL

58个不同个体人体脂肪样品HPLC-ELS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个体人体脂肪的色谱特征相同,色谱图中主要色谱峰的峰数相同,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相近,但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比有所不同(见图2)。

图2 不同个体人体油脂HPLC-ELSD图

2.3 不同条件处理后人体脂肪的HPLC-ELSD分析

研究中分别对腐败、焚烧、烘烤、水煮处理后的人体油脂、猪脂进行了HPLC-ELSD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各种人为处理和自然环境条件下保存至腐败后,油脂会发生一些酸败、分解等反应,但其主要组分-高组脂肪酸甘油酯不会全部分解,仍会有脂肪酸甘油酯存在,所得液相色谱图中仍可反映人体脂肪的色谱特征(见图3)。

2.4 案例应用

2011年4月5日,哈尔滨市某区王某(女)被杀害后,尸体被焚烧。提取焚尸现场的玉米秆儿,被害人焚烧后的衣服残片。经检验,从玉米秆儿、焚烧后纺织品残片上检出人体油脂(见图4)。

3 结论

在本论文所建立的动物油脂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体系下,人体油脂中各种脂肪酸甘油组分得到了有效的分离分析,人体油脂与动物油脂色谱特征差异显著,根据所得色谱数据能够准确地对人体油脂的种属进行准确的鉴定,且检验结果不受检材存在环境的干扰。

图3 不同条件处理后人体油脂的HPLC-ELSD图

图4 麦杆提取物中人体油脂的HPLC-ELSD图

[1]丁军凯,范垂昌.瞬时裂解甲基化技术——一种快速鉴别人体脂肪及动植物油脂的色谱分析方法[J].刑事技术,1996,(3):5-9.

[2]张炳谦,王季中,孙桂进.人体脂肪及动植物油脂的GCMS/MS法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10-12.

[3]韩菊,董建芳,李芳.油脂中脂肪的分析测定[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28(3):209-211.

[4]Y.C.Mitei,J.C.Ngila,S.O.Yeboah,et al.NMR,GC–MS and ESI-FTICR-MS Profiling of Fatty Acids and Triacylglycerols in Some Botswana Seed Oils[J].JAm Oil Chem Soc 2008,(85):1021-1032.

[5]Paul Angers,Joseph Arul.A Simple Method for Regiospeci?c Analysis of Triacylglycerols by Gas Chromatography[J].J8945 in JAOCS 76,1999,(4):481-484.

[6]刘书成,章超桦,洪鹏志,等.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质谱联用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油脂,2006,31(9):48-52.

[7]邹建凯.奶油甘油三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EI质谱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2,21(5):79-81.

[8]倪昕路,韩丽,王传现,等.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食品及油脂中反式脂肪酸[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2):248-249.

[9]于修烛,杜双奎,岳田利,等.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测定油脂中反式脂肪酸[J].中国粮油学报,2008,23(2):189-193.

猜你喜欢

甘油酯检测器油脂
中链脂肪酸及其酯对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KDF2 滤棒成型机甘油酯自动供给防溢流装置的设计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A taste of Peking duck
Al-Zr-CeO2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油脂环氧化性能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脂肪酸单甘油酯含量
基于二次否定剪切选择的入侵检测方法*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油脂》
车道微波车辆检测器的应用
一种柱状金属物质量检测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