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ris高温灭菌器基本原理及特殊故障及处理

2013-09-12张斌曾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61004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3年2期
关键词:灭菌器内腔气阀

张斌 曾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都 610041)

0.概述

高温灭菌器的消毒、灭菌质量是有效控制医院手术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对手术器械等物品进行消毒和灭菌的高温灭菌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有着直接关系。我院购置的STERIS AMSCO的4台高温灭菌器,5年来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些特殊故障,下面就高温灭菌器的工作原理和遇到的特殊故障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分享处理方法。

1.高温灭菌器基本原理

高温灭菌的工作原理:通过集成电路对阀门开合的控制,各部位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反馈信息,以及真空泵的运转,使高温灭菌器的可密闭不锈钢体内部形成:进气激活门封密闭→净化→压力/真空脉冲(三次)→充斥→灭菌(进高温蒸汽)→快速排气→干燥→门封回缩→完成。以此达到灭菌效果。

2.Steris高温灭菌锅工作程序原理

图1. Steris高温灭菌锅电路原理图

图2. 工作原理示意图

通过上图(图2)可知:Steris高温灭菌锅是由主板电路对机体内的各个阀门进行控制,以达到按设置程序送、放腔体内空气(压力)和蒸汽时间的目的。

开机运行消毒程序,激活门封密闭进气阀门S1、快速排气阀S3、S35和门封进气阀S36打开,排气冷却阀S4、夹层近气阀跳动S9打开,其余阀关闭。之后,门封排气阀S1、S37、S38、S43正空泵排水阀关闭,排水冷却阀S46跳动打开,其它阀全部打开,完成净化(purge)程序。S1、S37、S38、S43阀门关闭,S2内腔进气阀门、S3、S4、S9、S7真空泵启动控制阀、S46阀跳动打开,S35和S36、S40 内腔溢气阀打开,完成三次脉冲pulse和charge。S1、S3、S7、S37、S38关闭,S4、S9、S46阀跳动打开,其它阀打开,完成sterilize灭菌。S1、S2、S37、S38、S43 关闭,S3、S7、S35、S36打开,其它阀门跳动打开,完成快速排气和干燥。S1、S3、S35、S36、S40、S43打开,S4、S9、S46跳动打开,其它关闭完成进过滤后空气(air break)。S1、S3、S40、S43 打开,S4、S9、S46跳动打开,其它关闭完成门封回缩。完成整个消毒程序。

3.故障现象

消毒过程中,第一次的压力/真空脉冲后蒸汽进入门封密闭,做完高温对灭菌腔体内部的净化,达到真空负压,在向内进气做正压的过程进气时间过长。在第一次脉冲进气完成后,后两个脉冲的进气又恢复的时间正常。整个灭菌消毒时间比正常延长半个小时。

4.故障分析

通过故障现象分析:进气阀门开启和关闭依 然处于基本工作状态,而且第一次的进气时间虽然过长但未达到设备的故障报警的时间。

在检修中,首先通过观察管道压力表和灭菌器的夹层压力表判断蒸汽供气是否正常。经查看设备管道供蒸汽正常。

再进入设备服务模式,对调压阀校准,38+-1PSIG 上调压阀正常。由于蒸汽是先进夹层,再进内腔,检查夹层进气阀正常。更换内腔进气阀阀芯,设备故障未排除。

测试阀门信号电压和线圈的电阻均正常,排气阀门的线圈电压110V和阀芯均正常,开始程序后,第一次向内进气做正压,进气时间仍拖太长。

最后分析在第一次压力/真空脉冲中,剩下的只有进内腔的蒸汽进气阀门S1上。分析此电磁阀开启原理:当电磁线圈吸合阀体内部的密闭柱子,使阀瓣打开,通气管道正常通气。而阀瓣是在各密闭的空间内,需要打开,出来外力的,也就是电磁线圈的吸合外,必须还要使阀瓣的上下压力均达到一个瞬间差,才能开启。检查阀体内部的溢气孔情况,清洁无异常。拆开电磁阀,检查线圈吸附的密闭柱的进气孔,发现其孔内有杂质,先用无水酒精浸泡,再用棉布擦拭清理,最后外接电源查看吸合情况,正常后,安装上机。开启消毒程序,设备恢复正常。

5.小结

通过本次维修,得知由于高温消毒器内部电磁阀、传感器、管路较多,所以对水质要求较高,应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

因为,首先纯净水、蒸馏水无菌,对无菌消毒效果良好。再次电导率低,使用比较安全。最后因其具有纯净、无杂质、不会产生水垢等特性,可以减少对机器造成损坏。如:降低造成对电磁阀、细管路堵塞的风险;同时也不会造成附着物沉积在蒸汽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表面上,使传感器工作失常,影响灭菌器的正常使用。

[1]杨华明、易滨. 现代医院消毒学(第2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2]袁洽劻.实用消毒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科技出版中心.2002

[3]Steris高温灭菌器的SOP

猜你喜欢

灭菌器内腔气阀
自带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灭菌器的检验要点
RBI在超期服役脉动真空灭菌器定检中的应用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矩形脉动真空灭菌器内腔开裂原因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种大功率中速柴油机进气阀杆 刮蹭问题技术分析
一种涡轮叶片内腔流量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双向保护过滤呼气阀口罩
汽车车身内腔腐蚀的预防
大型汽轮机汽缸的机械加工分析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