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病综合征28例

2013-09-12张旭环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嘉兴314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肝素钠丹红二聚体

王 辉 张旭环 金 雁 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 嘉兴 314000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病综合征28例

王 辉 张旭环 金 雁 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 嘉兴 314000

肾病综合征 低分子肝素钠 丹红注射液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高尿蛋白、高凝、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肾素活性及低血浆蛋白为主要特征,长期激素治疗是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常规手段,而激素、抗生素及利尿剂的应用乃是静脉血栓形成重要因素。笔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 16~75岁,平均(32.5±7.6)岁,平均病程(8.6±5.9)个月;对照组 28例,男 12例,女 16例,年龄 17~76岁,平均(33.8±7.9)岁,平均病程(7.9±5.8)个月。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所有患者均参考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1]:①大量蛋白尿(>3.5g/24h);②低白蛋白血症(<30g/L);③高脂血症;④水肿;其中①②为必备条件,并排除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无凝血障碍及出血情况;(3)无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4)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抗血小板、调脂、降压、利尿,强的松片1mg/(kg·d),每日总量不超出60mg,晨起顿服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0.9%氯化钠250mL,联合低分子肝素钠4 000U,皮下注射,1天1次,连续2周。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治疗药物及一般预防性用药,两组间抗血小板、利尿、调脂、降压等方面用药基本保持平衡。

观察指标: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晨尿蛋白定性情况,24h尿蛋白定量(24hours urine total protein,24hUTP),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脂(TC、TG、HDL-C、LDL-C),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D-二聚体。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TC及LDL-C 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及HDL-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 TC、LDL-C、TG 及 HDL-C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治疗组n/例28对照组2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 6.39±1.45 5.04±1.22△6.43±1.41 5.07±1.33△TG 2.32±1.50 2.27±0.64 2.41±1.65 2.25±0.70 HDL-C 1.14±0.26 1.03±0.71 1.19±0.49 1.14±0.17 LDL-C 3.53±0.80 2.31±0.52△3.65±0.74 2.19±0.58△

3.2 两组治疗前后24hUTP、ALB、D-二聚体和FIB比较 两组治疗后24hUTP、AL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IB及D-二聚体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IB及D-二聚体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24hUTP、ALB、D-二聚体和FI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 24hUTP、ALB、D-二聚体和FIB比较(±s)

表2 两组 24hUTP、ALB、D-二聚体和FIB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治疗组n/例28对照组28治前治后治前治后UTP/(g/24h)5.22±1.74 2.68±1.34△*5.39±1.66 3.53±1.38△ALB/(g/L)21.86±3.78 35.23±5.40△*22.34±3.56 30.42±4.51△FIB/(g/L)4.67±1.78 2.55±1.31△*4.73±1.93 4.54±1.80 D-二聚体/(mg/L)0.85±0.13 0.45±0.10△*0.82±0.14 0.77±0.11

4 讨论

肾病综合征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已被多数学者证实,免疫炎症反应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基底膜负电荷减少或消失,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血浆中大分子蛋白、白蛋白等从滤过膜漏出,导致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又导致抗凝物质流失,刺激肝脏代偿性合成凝血因子,促使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同时,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高脂血症进一步使血黏滞度增加,血液流动减慢,肾血流量减少。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丹红注射液是从中药丹参、红花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复方药剂[2],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抑制胶原纤维产生和促进纤维蛋白降解作用,能提高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防止微血栓形成。红花黄色素、红花素同样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纤维蛋白自溶酶活性[3]。李海剑等[4]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及血液黏稠状态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改善肾脏血液循环效果明显。低分子肝素由普通肝素衍生而来,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风险性小等优点。近年研究发现[5-6],低分子肝素抗凝血因子Xa活性强,具有直接缓解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且低分子肝素本身带有大量负电荷,可以补充肾小球基底膜的负电荷,修复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减少尿蛋白;此外,低分子肝素可以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延缓肾小球增殖硬化,具有减少尿蛋白,改善肌酐清除率等多重肾脏保护作用;低分子肝素还可以促进脂蛋白的释放,保护其活性,降低血脂。

本观察发现,两组治疗后血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24hUTP、ALB、D-二聚体和FIB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患者血液黏滞、降低血浆纤溶蛋白原及D-二聚体改善作用与血脂改善无关。本组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通过降低血浆纤溶蛋白原及D-二聚体含量,改善患者血液黏滞度,提高临床疗效。

[1]叶任高,杨念生,郑治华.肾病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7,119.

[3]吕志伟,陈春华.丹红注射液治疗高黏血症126例[J].广西医学,2009,31(11):1657-1658.

[4]李海剑,刘慧,张红霞.丹红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及血液黏稠状态的影响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28-3129.

[5]张佶,谌贻璎,李美花,等.低分子量肝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作用的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1):27-30.

[6]李莉.肾病综合征患者抗凝治疗中血液指标的变化[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772-773.

2013-03-26

猜你喜欢

肝素钠丹红二聚体
多糖类肝素湿品沉淀可保存时长的研究
金属元素Cu、Fe对肝素钠氧化过程的影响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低剂量黄体酮与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