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3-09-11陈素芹蔡柳燕宁雕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4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冠脉血栓

陈素芹 蔡柳燕 宁雕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陈素芹 蔡柳燕 宁雕

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应用、安全性。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血栓抽吸导管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原因是不稳定粥样斑块破溃、急性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导致相应心肌的坏死。急诊PCI可以有效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但介入治疗过程中,约13%~15%的患者会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同时也因手术时间较长而加重全身应激反应。这些是导致病情恶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STEMI患者即刻效果及远期预后。本研究显示在STEMI急诊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可明显提高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3年5月实行的STEMI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6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其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患者38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在34~81岁之间,平均年龄(57.5±23.5)岁。全部患者发病时间<12 h,符合急诊介入治疗指征。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在冠脉造影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咯雷300~600 mg,术中给予标准肝素抗凝(100 U/kg),造影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继以0.15 μg/(kg·min)静脉微泵注射持续36 h,按常规PCI操作。对照组沿指引导丝直接行冠脉内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观察组沿指引导丝送入血栓抽吸导管直至血栓病变前2 cm处,从近端至远端负压抽吸,如此反复抽吸,间断造影检查抽吸效果,直至血栓影消失或减小,前向血流改善,然后行球囊扩张术,或直接行支架植入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药物规范治疗。

1.3 观察指标[2]观察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无血流及慢血流发生率、抬高的ST段下降率(下降50%)、免球囊预扩张率、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根据冠脉血流TIMI分级判断无复流及慢血流标准:0级,梗死相关区域心肌内无充盈显影及排空;1级,梗死相关区域心肌充盈缓慢,无排空,30 s后再次造影时,造影剂仍滞留;2级,梗死相关区域心肌完全显影,但排空仍缓慢,造影剂滞留时间稍长(>3个心动周期);3级,心肌显影和排空均正常。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冠脉造影血栓积分及经介入治疗后冠脉TIMI血流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IRA血栓积分及冠脉血流分级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ST段下降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ST段下降率及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率有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ST段下降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引起患者死亡及不良预后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尽早实施心肌再灌注对于挽救心肌和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急诊PCI逐渐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治疗的首选方案,但在急诊PCI手术过程中,常规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时,新鲜血栓或板块被压碎而脱落常引起血管远端不同程度的栓塞,进而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同时也因手术时间较长、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影响STEMI患者即刻效果及远期预后[3-5]。冠脉血栓抽吸导管是专门为冠脉闭塞相关血管内的血栓和斑块的吸出而设计的,在急诊PCI中广泛应用,可以预防冠脉微栓塞,提高冠脉血流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改善STEMI患者的PCI预后。血管抽吸研究(TAPAS)实验证实,急诊PCI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前应用血栓抽吸术,可以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降低无复流发生率,降低一年内死亡率,血栓负荷越重的患者从血栓抽吸处理中获益越大,一年全因死亡减少38%,心性死亡下降46%,再梗死事件降低49%,直接型PCI术26.9%,比未抽吸组提高18.9%,采用血栓抽吸导管可以提高STEMI患者行直接支架植入的机会,缩短血运重建事件,减少球囊预扩张对血管内皮的损害,最大限度地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也是对“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最好体现[6-7]。

本组38例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急诊PCI患者,明显改善和避免了术后的慢血流和无复流,并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预后,无1例不良反应,安全性好,是急诊PCI中一个新的内容。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01):4-25.

[2] 党群,蔺宇,李永健,等.血栓抽吸治疗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11).

[3] 王禹,张国明,陈练,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器的临床研究.中国循环杂志,2007,22(2).

[4] 赵汉军,颜红兵,李耿,等.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抽吸物的病理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9):785-789.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08):675-690.

[6] 冯玉萍,张蓉,吴素华,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药,2007,2(12):714-715.

[7] 周雪英.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08-2209.

471000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3年5月实行的急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68例患者,其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0例常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观察血运重建后血流、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支架植入术后无复流及慢血流的发生率为0和5%,免球囊扩张15%和2%,心力衰竭发生率0和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表明STEMI急诊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提高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预后。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冠脉血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