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基本手法量效作用关系研究进展*
2013-09-08陈静子刘阳阳
陈静子,刘阳阳,郭 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
针刺手法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在针刺治疗时应用手法与不应用手法疗效存在差异,应用手法疗效明显优于不应用手法[1-3]。针刺手法的实质可认为是不同参数(包括作用形式作用力方向、大小、频率、作用时间等)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手法及刺激量,在疗效上是否产生差异,又产生怎样的差异,即针刺手法的量效作用规律,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这对于指导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针刺基本手法——捻转法与提插法为研究对象,以“针刺手法”、“针刺”、“捻转”、“提插”并含“刺激量”、“强度”、“频率”作为关键词或篇名在CNKI、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检索近三十年相关文献,以“Acupuncture Manipulation”、“Manual Acupuncture”、“Acupuncture”合并“Dose”、“Twisting - Rotating”、“Lifting-Thrusting”为检索词在 PubMed 和“Web of Knowledge”上进行检索,删去复检的文献,共得到155篇,其中,为针刺基本手法量效作用关系的文献共25篇,纳入本文的整理范围。本文主要从不同手法与效应程度及补泻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使读者对针刺基本手法的量效关系研究有一个整体认识,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针刺基本手法与效应程度的研究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兰州医学院生理学教研组[4]就开展了针刺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他们观察了以轻、中、重三种不同程度的手法刺激家兔内庭穴对鼻中隔抑痛的作用。规定以留针10~30 min为轻刺激手法;以捻针留针交替刺激为中等强度刺激,大部分动物每捻针30 s留针30 s,共捻留10 min;以连续重捻10 min,或中间留针1 min作为重刺激。结果显示,三种刺激强度均对鼻中隔有抑痛作用,且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产生显著抑痛作用的家兔例数也增多。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当时对于手法刺激量的界定主观描述较多,许多参数缺乏量化的标准,手法操作的一致性也难以保证。在随后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意识到针刺手法量化在针灸传承、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开始开展针刺手法的量化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从参数量化到针刺手法测试仪和仿真手法仪的研制与应用[5-8],手法参数逐步得到量化和规范化。以下对针刺基本手法,即捻转、提插手法以及捻转提插复合手法的量效作用关系文献分述总结。
1.1 捻转刺激量与效应的关系
捻转手法量效作用研究的文献见表1,通过比较分析,其主要变化的参数是捻转角度和频率,随着参数数值的增大,刺激强度越强。大部分研究表明不同针刺手法(不同刺激量)效应存在差异,且轻、中刺激强度疗效优于重刺激强度,但不同研究者的受试对象、指标有所不同,其结果亦有所差别。此外,不同研究者中对于刺激强度的描述存在差异,有的规定捻转180°,频率60次/分为中刺激强度,有的则定义捻转90°,频率120次/分为中刺激强度。可见手法刺激强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是目前针刺手法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表1 捻转手法量效关系研究
1.2 提插刺激量与效应的关系
有关提插刺激量与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整理的相关文献见表2。各研究都是从频率角度来变换提插刺激量,但并未强调刺激量的轻重程度。各提插手法参数对观察指标都有一定影响,但研究内容未区分哪种刺激量效果更好。
1.3 捻转提插刺激量与效应的关系
捻转提插复合手法量效关系的文献见表3。对于捻转提插复合手法,研究者定义的刺激强度与捻转角度、提插幅度和操作频率等都有关,随着刺激参数数值的增大,认为刺激强度越强。由于研究资料相对较少,且针刺手法参数、刺激量的确定有一定差别,观察指标亦不相同,所以提插捻转复合手法的量效关系尚不明确。
表2 提插手法量效关系研究
表3 捻转提插复合手法量效关系研究
1.4 捻转、提插和捻转提插复合手法效应的比较
捻转、提插和捻转提插复合手法效应比较的文献见表4。从表4可见,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不能得出哪种手法的效应更显著,这可能与手法刺激参数、观察指标的不同有一定关系。
2 刺激量与补泻作用的关系
不同刺激量不仅在效应程度上存在差别,有的也会产生相反的效应,被看做是补和泻的效应。一般认为,弱刺激产生的有效刺激量小,产生兴奋作用的时间长,可以纠正低下的功能状态,为补法;强刺激产生的有效刺激量大,很快就进入抑制状态,可以制约亢盛的功能状态,为泻法[28]。吴氏[29]通过对古典医籍的分析,认为补法比泻法刺激量要轻,而就同一补泻手法而言,捻转补泻法中,补法刺激量小,泻法刺激量大,而提插补泻法则正相反。但蔡氏等[30]则认为补泻与刺激强弱有联系,但不能等同,即弱刺激不一定都起补的作用,强刺激也不一定都起泻的作用。
刺激量与补泻效应关系的文献见表5。从表5可见各研究皆显示出不同刺激参数的手法可出现相反(补和泻)的效应,从操作频率分析其补泻效应可见,<60次/分的频率多认为是弱刺激,引起补的效应;>120次/分的频率多认为是强刺激,引起泻的效应。
3 讨论
上述各研究报道中,研究者对手法有的定义了刺激强度,有的则只是描述具体手法形式和参数,未指明刺激量。总体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参数的提插、捻转手法在所观察的指标上确实存在差异,有的表现为效应程度的差异,有的则表现为相反的效应。但其中具体的量效规律仍不明确,这可能与不同研究者观察的对象、效应指标不同,具体的手法参数不同,致使得出的结果不同、规律不明有一定关系。
在定义刺激量上,研究者们没有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在A研究中捻转360°被认为是重刺激,而在B研究中捻转360°又被定义为中等强度刺激,所以各研究之间难以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建议针灸标准化研究工作者制定针刺手法刺激量参数的指导性标准,以规范此类研究中不同刺激量的手法参数设定,这有利于针刺手法研究的规范操作和各研究之间、各指标之间相关性的建立,从而有利于总结分析。
表4 捻转提插复合手法量效关系研究(±s)
表4 捻转提插复合手法量效关系研究(±s)
作者 刺激程度或分组 操作方法 频率(次/分) 操作时间 指标 结果 备注Tao Huang 等[22](2012)捻转 捻转幅度180°~270° 120~150 20 s 血压、心率(变异率)、穴位局部微循环等 手针提插 提插幅度10 mm 60~90 20 s两种手法对指标的影响都存在差异宿杨帅等[23](2011) 轻 只捻转不提插 60 10 min大鼠胃内压 胃内压增强,两种刺激无差异 手针重提插捻转 120~150 10 min捻转 未提及 60 30 s王智君等[24](2009) 提插 未提及 60 30 s 血压波动效应 手针捻转提插 未提及 60 30 s动脉压下降,提插与提插捻转优于单纯捻转捻转 从左向右捻 60 30 s Thomas Friedemann 等[25](2009)提插 提插0.5 cm 60 30 s 麻醉大鼠的血压 手针捻转提插 从左向右捻,提插0.5 cm 60 30 s李为民等[26](2008) 捻转 未提及 60 30 s坐骨神经放电 提插与提插捻转引起放电多于单纯捻转 手针提插 未提及 60 30 s提插强刺激 均匀提插0.5寸 180 1 min张旸等[27](2008) 提插弱刺激 均匀提插0.1寸 60 1 min手厥阴经前臂段皮肤阻抗都可降低血压,捻转提插手法作用更显著手针捻转强刺激 均匀捻转180° 120 1 min捻转弱刺激 均匀捻转90° 60 1 min皮肤阻抗降低,且强刺激优于弱刺激;阻抗变化维持时间,捻转由于提插
表5 刺激量与补泻作用关系的相关研究
此外,在整理的文献资料中,不同研究者观察的对象、效应指标都有一定差别,针刺手法的研究平台泛泛,研究内容尚不深入,对于临床有确切指导意义的研究并不多。针灸疾病谱很广,每种疾病的发病环节不一,针刺治疗的途径和机理也不尽相同,因此笔者认为针刺手法的量效作用关系(或规律)不应被看做是普适性的量效关系(或规律),可能是针对某一具体病症、穴位的量效关系(或规律)。笔者认为既然已明确了针刺手法确实存在量效关系,则应集结多家力量针对一些具体病证的治疗开展针刺量效作用规律的深入研究。集多家之力的多角度攻关,相较各家泛而不甚深入的研究,可能更容易得到明确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有利于揭示基于某一病证的针刺手法量效作用规律,从而指导针刺手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以上是笔者对针刺手法研究的一些拙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熊瑾,刘芳,王伟,等.得气、针刺手法与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8):1482 -1485
[2]马桂华.靳三针配穴结合针刺手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3]吴秀玲,卢宝全,胡国荣,等.不同针刺手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8,30(5):511 -512
[4]生理学教研组.不同手法针刺兔内庭穴对鼻中隔刺激阈的影响[J].兰州医学院学报,1960(2):31 -36
[5]石学敏.捻转补泻手法应用及量学概念[J].中国医药学报,1987,4(5):16
[6]王翔宇.传统针法定量化的几点思路[J].甘肃中医杂志,1996(8):43
[7]杨华元.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研制及手法受力分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7(2):29
[8]杨华元,郭婷婷,闵友江,等.仿真针刺预处理对内脏牵拉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732-737
[9]王家有,唐纯志,贺振泉,等.“太冲”穴中等强度针刺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1,36(1):36-39
[10]朱丹红,许建敏,章婷婷,等.不同刺激量捻转手法针刺后三里穴对高血压家兔血压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64-868
[11]周国祥,林亚平,王晓顺,等.不同手法针刺大鼠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β-内啡肽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4):70 -73
[12]杨华元,钟小红,刘堂义,等.针刺仿真手法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8,33(3):186-189
[13]王彩虹,王银平,许建敏,等.不同刺激量的捻转手法对健康人皮肤温度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7):33 -35
[14]王梅康,曾宪峰,郝晋东.针刺时机、针法、刺激量对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3):100 -101
[15]M.Backer,M.G.Hammesb,M.Valet,et al.Different modes of manual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differentially modulate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human subjects[J].Neuroscience letters,2003,333(3):203 - 206
[16]唐强.头穴针刺不同刺激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t-PA、PAI活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1):47
[17]张雪,樊小农,王舒,等.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脑区病理生理动态变化及不同频率针刺法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9):970-973
[18]卢文辉,刘阳阳,郭永明,等.不同频率提插与捻转手法针刺正常大鼠足三里穴对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神经元放电序列编码的规律研究[C].北京: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74-81
[19]申国昌.中、弱针刺强度对脾虚肝郁型FD临床疗效及胃电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20]姜桂美,吴思平,贾超,等.不同刺激量针刺拮抗肌与主动肌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1):1-3
[21]曾红文,聂斌,戈焰,等.不同针刺强度对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及胃电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9):644 -646
[22]Tao Huang,Weibo Zhang,Shuyong Jia,et al.A Transcontinental Pilot Study for Acupuncture Lifting-Thrusting and Twisting-Rotating Manipulations[J].Evidence - 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2,2012:157989
[23]宿杨帅,陈淑莉,景向红,等.不同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及机体机能状态对针刺调节胃运动的影响[C].北京: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635-636
[24]王智君,李为民,Thomas Friedemann.针刺内关穴对正常麻醉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3):175 -178
[25]Thomas Friedemann,Weimin Li,Zhijun Wang.Inhibitory regulation of blood pressure by manual acupuncture in the anesthetized rat[J].Autonomic neuroscience-basic& clinical,2009,151(2):178 -182
[26]李为民,陈颖波,王晓艳.手针和电针大鼠“足三里”穴位诱发的外周传入神经信号特征研究[J].针刺研究,2008,33(1):65-70
[27]张旸,李平,石艳丽,等.提插与捻转手法强弱刺激内关穴对本经前臂皮肤阻抗影响的初步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40(9):51-52
[28]龚彪,李长清,杨里.间生态学说与针刺有效刺激量、补泻、时间及疗程[J].中国针灸,2005,25(3):184 -186
[29]吴煦东.针刺补泻法与刺激量关系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2
[30]蔡崇山,王桂荣,张登宽.浅谈刺激量[J].针灸学报,1989(4):4
[31]李铁,刘成禹,严兴科,等.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胃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3):39-410
[32]李健睿.脾经穴位不同频率捻转手法操作对下腹部皮肤温度变化影响的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
[33]睢明河,周宇姝,马文珠,等.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法对血虚证大鼠红细胞计数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9,29(3):213 -216
[34]支建梅,王朝阳,王丽,等.不同刺激量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颈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50(9):811-813
[35]于致顺,于获才,孙申田,等.针刺家兔“足三里”捻转强度对小肠运动的影响[J].针刺研究,1985(1):220
[36]李万瑶,朱莉莉.针刺强度对痹证患者肢体血流图的影响[J].陕西中医,1986,7(9):419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