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儿童哮喘综合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2013-09-07张雅玲孙文胜李秋云
张雅玲 孙文胜 李秋云
广东省惠阳三和医院,广东惠州 516211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尤其是基层医院患儿家属普遍对哮喘病意识薄弱,对哮喘知识了解甚少,导致患儿发病初期未能得到及时规范化治疗,而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肺功能,因此,加强对儿童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哮喘病知识的普及推广,哮喘患儿及家长的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等,以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1]。本文探讨基层医院儿童哮喘综合管理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哮喘患儿 280例,其中,男 165例,女 115例,年龄 7个月~14岁,平均4.5岁,具体诊治方案均按《儿童支气管哮喘与防治指南》[2],对哮喘预测阳性者按哮喘规范化治疗,3~6个月后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将28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哮喘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其两组诊治方法相同,诊疗方案均按《儿童支气管哮喘与防治指南》[2],首诊时均建立健康档案,由儿童哮喘专科医师向患儿及家属讲解哮喘知识及治疗方案,记录治疗前咳嗽、气急、喘息、肺部哮鸣音等症状体征的程度。复诊时评估哮喘控制程度,并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①利用具有5~10年儿科工作经验,并经过哮喘专科培训的专职护士电话随防及上门访视指导,制订切实可行、规范的操作流程,普通患儿在初次就诊后3 d及7 d分别进行第1次和第2次电话随防,每次时间为5~10 min。对于疗效欠佳、反复发作的患儿进行上门访视,并给予哮喘防治知识指导,查看患儿居住环境、饮食习惯、衣物等是否存在过敏因素,指导家长为患儿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居室注意通风换气、禁烟、衣被常晾晒。对年长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护理干预缓解患儿的紧张心理,给家长心理支持,增强家庭内部情感勾通[3-4]。②每季度组织一次哮喘防治知识专题讲座、每半年组织一次患儿家长哮喘防治经验座谈会及哮喘知识测试。③入社区发放宣传资料、健康小卡片,对社区卫生站医务人员给予相关知识的培训,数据库与社区卫生站资源共享,进行联合管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咳嗽、气急、喘息、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平均天数、半年内及1年内复发率。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平均天数、半年及1年内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天数,半年及1年内复发率的比较
3 讨论
哮喘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哮喘患儿得到规范化治疗,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提高,但基层医院仍有较大的差距,基层社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欠缺,误诊、漏诊、滥用抗生素等现状较普遍[1];患儿及家长缺乏最基本的哮喘防治常识,即使有的哮喘患儿能得到及时诊断,在哮喘缓解期也较难管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哮喘遗传易感性、特异性体质、气道高反应性、性别和种族差异、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烟草烟雾、空气传染、食物和药物、婴儿期喂养史、社会经济状况、气候、运动、剧烈情绪波动、胃食管反流、缓解期治疗的依从性等,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5]。不依从行为发生率较高,在缓解期忽略治疗,使部分患儿反复发作,病情加重,肺功能恶化[6-8]。有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在给予健康教育和疾病管理策略后,可明显改善自我管理,减少发病次数[6],因此,加强基层医院儿童哮喘的综合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社区医师诊治水平及重视程度,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本研究通过加强基层医院哮喘儿童的综合健康管理,重点在于应用专职护士访视,对难治性、反复发作患儿的上门访视,进行居住环境的评估、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指导,效果明显,实验组在临床症状控制平均天数、半年内及1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平均天数,半年内、1年内复发率均稍高于相关报道水平[9-10]。有研究表明,寒冷地区比热带地区发病率高,潮湿地区比干燥地区发病率高[11],本地区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潮湿。由此表明,本院加强基层医院哮喘儿童的综合健康管理,尤其是应用专职护士访视,可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1]邱小凡,李群芝.湖北省部分基层医院哮喘防治调查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86-87.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3] 翟虹.烟草烟雾对儿童哮喘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3(3):122-123.
[4]苏波,张楠.儿童哮喘发病与家庭因素关系的研究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92.
[5]谢士军,姜尚林,黄晓夏,等.儿童哮喘发作危险因素的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9):921-922.
[6]曲桂香,吕宗合.影响儿童哮喘治疗依从性因素的临床调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223.
[7]倪海东,李敏敏,周小娣.支气管哮喘儿童缓解期治疗不依从行为调查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0):976.
[8]赵德育.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几个热点问题[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10):752-755.
[9]郑方周.高流量氧驱动布地奈德、喘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9):1021-1022.
[10]唐丽,苏秦,邓益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复发情况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2):79-81.
[11]赵京,柏娟,申昆玲,等.北京、重庆、广州三城市中心城区0~14岁儿童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0):74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