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分析

2013-09-07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关元脏腑针灸

肖 哲

吉林省吉林市中医院推拿科,吉林吉林 132011

小儿腹泻属祖国医学的“泄泻”之范畴,其主要是脾胃受损所致泄泻之症,中医辨证观认为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六腑未全形成,亦或全却不壮,加之小儿“脾常不足”,易致乳食、寒湿、生冷入体,久之积滞而伤脾胃致腹泻。本研究主要探讨针灸结合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运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腹泻患儿79例,其中观察组 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6月~3岁,平均1.17岁,病程1~7 d,平均3.1 d;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7月~3岁,平均1.21岁,病程1~7 d,平均3.0 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使用针灸进行治疗,其中针刺取脾俞、关元、止痢、足三里、天枢5穴,致健脾补胃,并及补肾之功,于脾肾阳虚者则加刺肾俞、关元2穴位,以温肾壮阳固本,脾虚泻重者加足三里、关元(热补法),食积不下者加建里(平补平泻法),呕吐者加内关(平补平泻法),重灸中脘,如兼有外感风寒者加大椎、风门(热补法),针灸之时各穴施捻转提插之法,运针1 min后起针,灸法取中脘、天枢、神阙、止泻4穴,以神阙为中心,自上而下由左及右,取穴用艾卷盘施灸之,各穴15 min,每天2次,以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推拿处理:取位于鱼际外侧中点天门穴,位于手臂横纹下0.5寸板门穴位,及位于手臂横纹上0.5寸横门穴进行推拿,与针灸同时针对以上各穴左手对称的推拿按摩处理,操作者双手握住患儿左右腕部,右手拇指轻推天门入虎口,轻柔按摩直至患儿皮肤局部出现皮肤的微红,之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对患儿板门、横门进行顺序推拿,同样每天2次,以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在治疗后的1个月内观察患儿体重指数变化情况,并统计其临床效果。

1.3 效果评价及观察指标

疗效判断[1]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治愈:大便成形,每日1~2次,全身症状消失,积分下降95%以上;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积分下降70%~95%;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积分下降70%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3.0 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不同时间段患儿体重指数比较

观察组从治疗后1周开始患儿的体重指数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一直维持到治疗后4周,对照组治疗期间患儿体重指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1、2和4周患儿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不同时间段患儿体重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不同时间段患儿体重指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观察组对照组8.3±0.9 8.4±0.8 9.1±1.0★◇8.6±0.7 9.3±1.1★◇8.7±1.0 9.6±1.2★◇8.8±1.1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为3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χ2=6.951,P=0.008)。 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小儿内腑甚娇嫩,形气初形未全,其中消化系统尤为表现明显,患儿肝肠功能尚无定向,此外,小儿生机蓬勃,正值生长发育,机体所需营养供应要求甚高,其胃肠道消化系统负担较重,较易出现脾胃功能受损,一旦外感六淫或内伤乳食,即会伤及脾胃功能,出现消化功能的功能紊乱。对照组只要通过对脾俞、关元、止痢、足三里、天枢5穴行针灸法,其中止痢穴位于小腿内侧三阴交穴与阴陵泉穴连线中点,是脾经上的一个特殊敏感点,灸疗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等功效[2]。达到健脾补胃,并及补肾之功,发现患者单纯使用针灸治疗其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且治疗后1个月其治愈率仅7.5%。

小儿泄泻首先要查找病因[3],对因治疗,均勿在未查明原因之前滥用抗生素,以免造成患儿肠道菌群失调,推拿是通过手法对穴位的刺激,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增加机体抗病能力[4]。小儿推拿由来已久,古书最早对小儿推拿方法进行记录的是《五十二病方》中的“婴儿病痈方”。《小儿推拿秘诀》提出“余惟小儿无七情六欲之惑,弟有风寒水湿伤食之证,具初生脏腑脆薄,不经药饵,稍长又畏药难投,惟此推拿。”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决定了适应性差,调节、修复能力也差[5]。对于小儿推拿的手法[6],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特殊手法作用于小儿肢体较易被患儿所接受,并有效被小儿内脏所感知,通过刺激机体表面的神经、血管,促使神经末梢触发至机体内部,并激活,而有效地促进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调整,达到改善患儿内脏功能,起到防病、治病、促进发育的目的,针对小儿腹泻患者,其具有健脾养胃、和气血调阴阳之功效。本研究观察组其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体重指数在治疗后1周显著增加,并且在各个观察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推天门入虎口,推板门入横门,均有调理肠胃,运化脾土之功效,使精华得以运输[7]。推拿通过手法对穴位的刺激,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8]。所以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针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能较快地增加患儿体重,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重视。

[1]唐英,尚清.艾灸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20例[J].中医研究,2011,24(10):70-71.

[2]沈贤新,黄振.艾灸止痢穴配合大肠俞拔罐治疗小儿腹泻2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1968-1969.

[3]雷学维.小儿氨基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2):184.

[4]徐美芳.推拿加艾灸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7):2156.

[5]刘海维,张洁陇.中医外治法在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应用[J].现代中医药,2009,29(6):42-43.

[6]张红.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150例临床探讨[J].按摩与导引,2008,24(8):24-25.

[7]许海文.推拿加艾灸治疗小儿腹泻47例[J].按摩与导引,2008,24(8):27-28.

[8]卜湘君,付晓影.六步推拿法加灸治疗小儿腹泻18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3(15):3325.

猜你喜欢

关元脏腑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论筋性脏腑病❋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脏腑疏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