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3-09-07郭立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散剂活菌双歧

郭立波

山东省临朐县中医院,山东临朐 2626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新生儿在出生28 d内因胆红素代谢发生异常而引起血中胆红素含量上升,从而在皮肤、黏膜和巩膜等位置出现以黄疸为表现的一种疾病[1]。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是新生儿的面颈部呈浅黄色,有的则会波及躯干,巩膜也会出现黄染,严重的黄疸患儿出现先头后足遍及全身的黄疸,个别早产儿黄疸时间可持续达4周,因为具有潜在神经毒性的未结合胆红素,因此严重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发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的后果,具有较高的死亡率[2]。因此寻求安全、疗效高和疗程短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蓝光治疗的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对新生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对该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相应的探讨,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黄疸新生儿120例,其中,女性52例,男性68例,怀孕时间37~40周,新生儿体重2.5~4.5 kg,Apgar评分7~10分,平均评分8.7分,临床资料显示所选病例无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和新生儿感染等疾病。将入选病例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两组黄疸儿的基本资料如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具有可比性。

1.2 试验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取对照性试验的探究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治疗,包括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胶囊辅助治疗,直至黄疸消失,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黄疸指标进行观察比较。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以下常规治疗方法:蓝光照射,根据患儿的黄疸情况,将患儿放于蓝光治疗箱,采取间断性照射,10 h/次,停10 h后继续第二次照射,根据治疗情况选择停止。给予患儿酶诱导剂治疗,鲁米那(国药准字H31022039,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口服3次5~8mg/(kg·d)。对胆红素水平异常或者上升较快的则需要给予额外清蛋白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本常规治疗的同时额外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胶囊(上海信谊药厂,国药准字S10950032),在进奶后半小时温水喂服,0.5 g/次,2次/d,至黄疸消失后停止用药。本试验使用黄疸仪(日本达能公司生产MINOLTA,JM-103型)对所有患儿的胆红素进行测量,并采集数据,取均值为经皮测胆红素浓度(mg/dL),记录黄疸消失时间,观察用药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观察标准

本研究的疗效标准如下,显效:3 d内新生儿皮肤黄疸彻底消失,总胆红素含量降至低于200 mol/L;有效:3 d内新生儿皮肤黄疸显著减轻,血总胆红素含量降至256~200 mol/L;无效:3 d内新生儿的皮肤黄疸未减轻,血总胆红素值超过256 mol/L。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和治疗所需时间比较,见表1。临床观察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观察组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和结束治疗所需时间均要显著好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比较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接受治疗的胆红素比较情况(±s)

表1 两组患儿接受治疗的胆红素比较情况(±s)

组别 例数(n)日均胆红素下降值(μmol/L)结束治疗所需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60 60 34.47±8.64 45.23±8.43 5.1±0.3 3.7±0.4

表2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n)

2.2 两组的安全性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2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皮疹,1例食欲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1例食欲下降,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以下特点:(1)体内的胆红素生成过多,成人胆红素每日产生均值为3.8 mg/kg,而新生儿日均值为8.8 mg/kg[3]。(2)器官代谢胆红素能力不足。出生时肝细胞和胆红素会相互结合,通过排泄途径进入肠道的能力暂时下降,极大可能出现短暂肝内胆汁淤积。(3)转运胆红素的能力相对低下,肝脏酶系统发育未完善,被结合的胆红素量少,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肝细胞能力低下,导致胆红素结合降低。(4)新生儿的胆红素肠肝循环中肠腔内由于存在大量葡萄糖醛酸苷酶,能够代谢已经结合的胆红素转为未结合胆红素;另外肠道内缺乏细菌存在,无法将肠道内胆红素代谢成为粪胆原、尿胆原,所以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吸收明显上升[4]。此外,新生儿粪便中约含胆红素90~180 mg,排泄延迟会导致胆红素吸收增加。基于以上特点,黄疸容易侵染足月儿。因此,足月儿易被高胆红素血症侵染。而胆红素重吸收的降低、促进肠道胆红素代谢排泄是足月儿黄疸的有效治疗措施[5]。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主要成分中存在三种细菌为长型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盲肠、直肠和结肠中主要存在大量双歧杆菌;粪肠球菌中包括兼性厌氧的屎肠球菌和耐氧的乳酸杆菌等,主要分布于小肠和空肠[6]。乳酸菌占总菌数比例为90%左右,存在于回肠中的量较低,大肠中的含量更低。足月儿的肠道葡萄糖醛酸苷酶近端肠道含量高,主要为动物源性,pH值<7.0其活性降低。促使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发挥生物屏障作用,方法就是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通过产生乳酸、醋酸增强肠蠕动,刺激粪便排出,降低胃肠功能障碍,最终提升胆红素的排出;通过产生乳酸、醋酸使肠道pH<7.0,降低肠道酶蛋白活性,降低结合胆红素分解率,减少肠肝循环的次数,减少未结合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7-8]。

本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治疗组与辅助治疗组新生儿经皮测日均胆红素水平下降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辅助治疗组日均经皮测胆红素峰值均低于常规治疗组;给药治疗所需时间辅助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说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在临床治疗中可辅助常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有效减少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升高,并缩短治疗所需时间,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潜继旺.妈咪爱与双歧杆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医儿科杂志,2011,7(6):27-30.

[2]孙彩霞.双歧杆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1,43(6):427.

[3]蔡亲武.间断光疗与持续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3)::20-231.

[4]郝日成.口服双歧杆菌联活菌散剂散剂辅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28):123.

[5]刘金凤.双歧杆菌联活菌散剂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56-257.

[6]周丽萍,范增婧,王萍.双歧杆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6):17.

[7]王琼.双歧杆菌联活菌散剂散剂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80例[J].中国药业.2010,19(17):79-80.

[8]曹菊英,李虎,钱锋,赵茹.双歧杆菌联活菌散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44-1745.

猜你喜欢

散剂活菌双歧
散剂源流探述*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制备工艺及药效学研究进展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亲和人体与非亲和人体双歧杆菌之间的生理特征差异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鲜蒺四物煮散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35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