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与生物的联系

2013-09-06

化学教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化学生物学科

刘 幸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中学 江苏 常熟 215534)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和地理学科的联系”。

目前苏州市区初中生物课程安排在初一、初二两学年,初一每周3课时,初二每周2课时,初二下学期进行苏州市结业考试。化学学科安排在初三开设,每周4课时。相对而言,初中生物课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化学作为中考科目,教学进度要比生物快。从师资角度来讲,化学教师兼职生物课的现象比较常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生物和化学的有效教学,值得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初中生物与化学在三维目标上的联系

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引领学生个性发展。初中生物与化学学科存在众多的 “不谋而合”,下面简述在初中生物和化学的联系点。

1.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的联系

笔者比较了初中苏科版生物和沪教版化学相联系的内容,发现生物内容联系到了化学中的每一章,也涵盖了熟悉的化学基本用语、身边的化学物质、微观粒子的奥秘以及实验探究和化学的应用价值等几方面的内容。

初中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中的 “化学变化”与生物 “原始大气中简单有机物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相联系;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缓慢氧化中的放热”与生物中“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相联系;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分子的运动”与生物的“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中气体扩散”相联系、化学的“元素与人体健康”与生物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影响”“贫血”相联系;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中的“化学变化的实质”与生物的“食物在消化道中消化”相联系;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中“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与生物的“土壤线虫能够指示土壤中重金属等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相联系;第六章 溶解现象中“稀浓溶液中不同的溶质质量分数”与生物的“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相联系;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中的“酸性土壤的检验”与生物的“苔藓植物具有指示土壤性质的作用”相联系;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中的“有机物为人体提供能量”与生物的 “验证食物含有能量”相联系;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环境污染的防治”与生物的“环境恶化影响生物的生存”相联系,等等。

表1 初中生物与化学在技能培养方面的联系

生物与化学在对学生技能培养方面也有联系(见表1)。如实验操作、探究方法是科学学科中常见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生物与化学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法上也存在相同之处 (见表2)。如化学中考要求的A级学习目标可以采用与生物相似学习方法,如可以采用自主阅读、观察的方式进行;生物实验和化学实验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了初一生物中的变量原则后,则可以轻松面对化学中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探究;学生可以从生物的分类方法学习中培养思维技巧,从而可以迁徙到在化学学科中能熟练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而教师的指导作用则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

表2 初中生物与化学学科具有相似的学习方法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的联系

生物与化学教学中均会涉及到一些古今中外的化学家、生物学家,他们的科学成就可以激励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怀,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改善生活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生物与化学学科中众多的科学实验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求真、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通过对资源环境的学习来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合理安排初中生物与化学学科的教学

初中生物和化学有着众多相联系的知识点,化学老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全局意识,综合备课,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要根据中考学习水平要求进行合理安排。

1.有选择地进行化学知识提前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初一生物课时安排为周3课时,教学任务相对较轻松,时间较宽裕,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而初中化学的学习从开启化学之门到培养创新能力却只有一年时间,教学过程中信息量大,时间比较有限。通过对比,生物教学中涉及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化学教学中的A级目标,因此在生物教学时可以对这类比较浅显的内容进行嫁接和提前教学。例如熟悉的化学用语板块中简单化学元素符号的认识、常见物质像二氧化碳、水、氧气等化学式的书写;认识身边化学物质中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检验方法的掌握;实验探究中对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的介绍;化学应用价值中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等。这样一方面既可以缓解化学教学进度中存在的时间紧迫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元素符号时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看谁记得又快又好、演示实验时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辅助教师完成等一系列手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一些“差生”的学习观念,从而增强学生对探索未来化学知识的神秘感,逐步培养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还应加强学生间讨论、自主阅读、查阅资料等自主学习方式的进行,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爱好科学、追寻真理的品质。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和化学作为自然学科,两者在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中起到了异曲同工之妙处,为各自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化学生物知识适时重复,加强化学学科中的重点难点教学

对于上述A级目标的知识点,经过生物学科的了解,在化学教学中应一掠而过或加以简化,避免过度重复性教学。然而对于一些化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分化点则需要通过反复教学来逐步巩固和提升。

第一,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重复。

中考对不同的知识点有不同级别的要求,例如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属于C级要求。学生从开启化学之门到参加中考时间较短,如何尽快适应化学学习和培养解题能力,需要对化学中每一课时的重点、难点认识到位。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物和化学学习中分别强调并给予指导。相信通过不同学科不同时间段进行重复学习,会提高学生对重要知识的领悟能力,从而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逐步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第二,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重复。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本的要求是学生掌握技能且能够学以致用。在生物(第七册上)中有个知识点是:“从传染病具备的三个条件角度来指导学生解决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跟化学教学中“通过燃烧的条件来寻找灭火的方法”,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从生物教学中开始正确引导,包括讲授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演示实验时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实验现象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等等。而这些方法和过程教师必须在化学教学中重点强调并付诸实践,这样才能逐步培养起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良好的科学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拓展生物知识教学,认识化学学科地位

生物与化学学科的知识点和目标不能完全重叠,在生物教学中有些没有涉及化学书本但与化学有关的拓展内容可以在生物课上进行简单介绍和辅助教学,比如《生物》中食品添加剂的类型和作用,食品添加剂的泛滥使用是目前社会焦点问题,以及警惕家居中的污染等,均涉及民生安全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可能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运用化学治理环境,掌握科学知识,“学以致用”。认识化学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加强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著名的“同化理论”创造人奥苏泊尔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1.从学生知道“是什么”到学会“做什么”

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发育成熟,学习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会有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所有化学知识都提前教学,而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如对熟悉的化学物质化学式的书写,生物学习中只需对常见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识记,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者大范围地去记忆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只有等到学习化学掌握了化学式书写的方法后再作要求,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整合与调整。比如对于探究实验,学生从生物中开始知道、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到化学学习中逐步转化为学会并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这是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绝对不能急功近利。

2.从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到学生独立完成“应该怎么做”

学生最先接近生物,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心促使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应从科学角度给学生解释“为什么”的原因,发挥科学正能量,让学生逐步探知科学奥秘,慢慢促使学生从生物中感性认识逐渐发展到化学学科中的理性思维,向化学中考要求中的C级水平提出挑战。

生物与化学不分家。无论生物与化学兼职的教师也好,还是生化教研组也好,应针对生物与化学中的具体内容,巧妙应用教学方法,在适当时机下做好“加减法”,加强对学科间的整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生兴趣,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为培养高效人才奠定基础。

[1] 严小梅.初中物理和化学的 “亲密接触”[J].化学教学,2012,(7)

[2] 王祖浩.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 匡延云.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化学生物学科
生物多样性
【学科新书导览】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第12话 完美生物
“超学科”来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