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高校学生网络利益表达问题的实证研究
2013-09-06伍家旺
伍家旺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校长办公室,云南 临沧 677000)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重视学生网络利益表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互动性、广泛性[1]等特点,网络利益表达与学生现实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并相互影响。调查表明,云南边疆高校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意愿日益高涨且关切点集中与高校网络利益表达平台的建设和监管滞后之间的矛盾突出。云南边疆高校应当正视学生网络利益表达权利,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构建积极完善的大学生网络利益表达渠道,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的公民素质。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文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8所高校学生为调查样本对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状况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田野式调查搜集第一手研究资料。共发放问卷2350份,回收2115份,有效问卷1989份,问卷回收率84.64%。接受问卷调查学生的主要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云南边疆高校学生调查样本情况统计
二、学生网络利益表达对其现实行为的影响
得益于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和有利于表达者的“隐蔽性”,绝大部分利益诉求都是学生的真实意愿表达,学生网络利益表达对其现实行为的影响一般呈现出同向式、逆向式以及抑制式三种倾向。
(一)同向式倾向
学生将网络利益表达中的不满情绪和思想直接转换为现实中采取行动力图获得利益满足即为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同向式倾向。在同向式倾向的作用下,学生一般直接采取行动且表现得比较冲动,试图改变现状。一般而言,同向式倾向又可以分为缓和与暴力行为方式两种。缓和行为方式下,学生在现实中直接找相关主管部门或主管人员,甚至直接找校领导提出对相关利益问题的不满并要求得到满足;而在暴力行为方式下,学生会做出骂人、破坏公共物品甚至出现暴力伤人等行为。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同向式倾向实际上相当于两股作用力的叠加,导致现实行为后果难以预料,尤其是学生采取暴力行为方式寻求利益满足时,可能迅速地凝聚成高强度的破坏力,直接危及校园的和谐稳定。
(二)逆向式倾向
学生一方面在网路平台表达出对相关利益问题的不满,另一方面在现实行为上表现出拒绝配合学校的工作、不服从管理甚至自暴自弃的非暴力行为取向即为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逆向式倾向。在逆向式倾向的影响下,学生在网络平台明确表达出对相关利益问题的不满,但在现实中倾向于通过以消极对抗为主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逆向式倾向具有较强的扩散性和“传染能力”,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还是对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都具有较大破坏力。
(三)抑制式倾向
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抑制式倾向,是指学生虽然在网络平台表达出对相关利益问题的不满,但在现实行为中却抑制情绪,并不将利益诉求或不满外露。调查显示,云南边疆高校中存在网络利益表达抑制式倾向的学生占据较大比例。短期来看,这部分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情绪以及思想不会对学校的正常秩序构成威胁;但长期来看,任何人的心理承受都有一定限度,一旦突破承受限度必然产生质的变化,因而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抑制式倾向是同向式以及逆向式倾向的过渡阶段,一旦学生的心理承受极限被突破必然向同向式倾向或逆向式倾向转变并产生较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云南边疆高校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主要利益关切
根据高校学生生活、学习和发展的实际,本研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利益分为生存、生活以及发展利益三个方面。
(一)学生的生存利益关切点
1.资助工作公平公正性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高校省内生源占据较大比例,贫困生所占比例也较高。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所开展的资助工作公平公正性的总体不满意度为30.4%,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表示质疑。在深度访谈中,不少学生提出:“仅仅依靠‘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作为认定贫困生的依据,本身就存在问题,部分学生为获得资助会故意隐瞒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导致更贫困的同学无法得到帮助”。
云南边疆高校省内生源的贫困学生比例为47.5%,远高于省外生源的学生群体。大规模的贫困大学生资助需求与政府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使得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成为学生生存利益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
2.勤工助学问题
对家境贫困的学生而言,参加勤工助学是获取一定生活费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重要渠道,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也是学校培养学生自力更生、不畏艰难精神的有效途径。
调查显示,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对勤工助学工作的不满意度较高,总体不满意度为30.9%。对昆明4所本科高校开展的调查显示,昆明地区高校学生对学校勤工助学工作开展状况的总体不满意度为27%,略低于边疆高校。半结构化访谈显示,学生对勤工助学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设置的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少;二是勤工助学酬劳少。
(二)学生的生活利益关切点
1.日常饮食就餐问题
饮食就餐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食堂几乎是学生每日必到之处,与学生日常生活成本、身体健康等紧密相关。就学校食堂饭菜的质量与卫生状况、价格状况、给予量以及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对云南边疆高校学生的满意度开展调查,学生对以上各方面状况的不满意度较高,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对食堂用餐不满情况的分析统计
2.学校住宿问题
大学阶段,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还是学生课后学习、生活、社交等活动开展的核心场所,因而学生对宿舍相关问题的关注度也较高。高校学生住宿的首要利益即是用水、用电问题。调查显示,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对宿舍用水用电状况的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对宿舍生活用水状况的总体不满意度为41.6%;对宿舍生活用电状况的总体不满意度为40.6%。
高校学生在住宿方面比较关注的第二大问题是宿舍管理问题。调查显示:学生对宿舍管理制度的总体不满意度为35.1%;对宿舍管理工作人员责任心的总体不满意度为31.9%;对宿舍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的总体不满意度为34%;对学校宿舍环境的总体不满意度为32%。
3.公共绿化及卫生环境问题
绿化建设以及卫生环境状况是高校向社会展现的一张名片,也是校园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因长期置身于校园环境中,所以对校园绿化建设以及卫生环境状况关注度普遍较高。
调查显示(如表3),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对校园公共绿化以及卫生环境的总体不满意度高达37.6%,其中,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占10.6%,表示“不满意”的占26.9%。
表3 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对校园公共绿化及卫生环境满意度分析统计
(三)学生的发展利益关切点
与生存利益、生活利益相关内容的显性、直观特点不同,发展利益更抽象,在表现形式上处于“隐性”状态。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对发展利益方面的内容关注度稍低,但在专业教学课程安排、社团组织、推优评优等方面的反应相对强烈。
1.专业教学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合理的安排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反之则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查显示: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对专业课程安排状况的总体不满意度为21.1%。专业教育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对课程安排状况表示不满,对高校敲响了警钟,学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社团组织相关问题
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能力和拓展兴趣爱好的重要实践平台,对学生个人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调查显示,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对社团组织相关内容及作用所持意见也比较集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满:在学校社团组织对个人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方面的总体不满意度为25.4%;对学校社团种类丰富程度的总体不满意度为28.2%;对学校社团组织活动的质量与效果的总体不满意度为32.7%;对学校社团活动组织所开展活动频率的总体不满意度为29.8%;对学校社团组织开展的各类竞赛活动的总体不满意度为23.3%。
3.评优及推优入党工作公平公正性问题
评优工作以及推优入党工作的开展,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评优、推优工作中体现的公平公正性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提高和党组织总体素质的提升。调查显示,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对学校评优工作的总体不满意度为30.1%。在深度访谈中,学生针对该问题提出的意见主要有以下两点:“评优中并不完全按照学习成绩的高低进行,很多学生在综合测评加分中弄虚作假”;“我们的评优都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将名额指定分配,也谈不上什么公平公正”。针对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公平公正性的调查,学生的总体不满意度为23.7%。从访谈情况来看,学生的入党积极性普遍较高,但对学校推优入党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表示质疑的学生占一定比例,这是亟待解决的严肃的政治问题。
四、云南边疆高校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意愿及其效果
(一)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意愿
高校学生是接触计算机网络最为频繁的群体之一,也是网络应用技能最娴熟的群体之一,网络甚至已经成为不少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在生存利益、生活利益以及发展利益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集中的利益关切点,而在现实工作中难以轻易觉察出学生情绪变化,也难以判断其不满状况的具体程度。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传统利益表达渠道的“显性”和“直接”等特点压制了部分学生的利益表达,学生因担心其利益表达行为使自己被列入“坏学生”、“闹事者”行列而选择沉默。而网络利益表达所具有的相对“隐蔽性”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或消除学生的疑虑,因此,网络利益表达也就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
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了解,云南边疆高校学生中曾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过利益表达者所占比例超过98%。利用“人人网”、“朋友网”、QQ、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对学生的实时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网络利益表达呈现“人数多”、“问题广泛”两大特点。首先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利益表达的学生为数众多,几乎涵盖全体学生;其次是学生在网络平台所表达的利益诉求涉及的问题和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学校环境、人际交往、教育教学质量、就业问题、非公平公正现象等。
(二)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效果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为学生广泛参与网络利益表达提供了技术保障,但研究显示,与学生日益高涨的网络利益表达意愿相对应,云南绝大部分边疆高校又都极力规避学生网络利益表达行为的出现,未设置校园网内交流平台的高校占多数,课题组所调查的8所高校中已经建设有相关利益表达平台的仅有一所,占12.5%。虽然各边疆高校试图规避学生广泛开展网络利益表达,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迅速扩散性以及网络的开放性等是高校难以掌控的,特别是“微博”时代的到来,学生已经不仅仅是信息单向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
云南边疆高校对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规避态度和行为与学生日益高涨的网络利益表达意愿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学生实际利益诉求不可避免地同时通过体系内和体系外两种途径进行表达,且体系外表达途径逐渐成为主体,这与高等教育所坚持的“以人为本”原则、“学生本位”、“学生主体”等理念是相违背的。因此,云南边疆高校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经常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状况,学生由于在体系内无法进行合理的利益表达转而选择通过体系外途径进行表达,容易导致高校的社会形象受损,也迫使高校在应对时陷入被动的局面。
五、云南边疆高校应对学生网络利益表达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学生网络利益表达,尊重学生利益表达的权利
边疆高校,学生民族结构复杂,信仰多元化特征突出,尊重学生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2]面对学生网络利益表达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粗暴地压制或责罚会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为有效开展工作带来阻碍,因此,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利益表达的权利,获得学生的支持与理解。
高度关注学生网络利益表达动态有利于及时跟进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云南各边疆高校管理层对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动态关注度不高,缺乏对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相关信息的系统性搜集、研究和分析。各高校应当把关注和搜集学生网络利益表达信息例行化、制度化,为研判学生利益表达的核心问题并及时有效地提出对策提供现实依据。
(二)建立健全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平台
与省会城市中已经处于发展阶段的高校不同,边疆高校大都还处于建设阶段,学生“合法化”、有序化进行网络利益表达所依赖的校园网络渠道和平台尚未建立健全。完善和规范学生网络利益表达“官方”渠道,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利用网络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3],是党和政府对各高校提出的明确要求。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引进力度,构建满足学生网络利益表达需要的“官方”渠道和平台,为提高学生管理与服务效能、及时纠正学生的偏激思想和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三)密切跟踪学生关切的核心利益问题
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将加大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尤其是部分学生始终不配合,容易使工作陷入困境,因而迅速确定学生关切的核心利益问题至关重要。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凭借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学生工作者与广大学生在网上建立稳定关系已经成为可能。而通过所建立的师生虚拟网络关系,学生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通常都能够对学生的网络利益表达实现动态监督和了解。学生工作者应当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利益表达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利益关切的核心,为有效解决学生利益问题、防范学生出现过激行为奠定基础。
(四)提升高校对学生利益诉求的回应能力
无论学生所关注的是生活利益、生存利益,还是发展利益,为避免学生网络利益表达出现同向式、逆向式以及抑制式倾向的负面影响,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及时给予回应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高校必须努力提升对学生利益诉求的回应能力。高校应在不断优化工作团队、构建技术平台、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搜集、研判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目标指向等信息,分门别类并分清轻重缓急地科学处置,如涉及学生生存问题的校舍安全、贫困资助工作等应当优先处理,针对学生人际危机、心理焦虑等问题应当及时安排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耐心开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试。总之,高校对学生利益诉求的回应能力决定了高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高校的回应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注释:
①笔者在担任学生班主任、辅导员的过程中对在校学生日常行为及其网络利益表达的动态长期进行观察和记录,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大量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②本研究中,“隐蔽性”是指学生对网络利益表达方式所持的避免直接暴露自己思想和身份以规避被利益主管部门或人员责罚的心理倾向和主观态度,随着网络监管日益法治化和严格化,真正的隐藏已经不可能。
[1]章宗森,王月华.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新西部,2009(8):178.
[2]胡锦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N].人民日报,2003-12-08(10).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08-26)[2013 -06 -10].http:∥china.findlaw.cn/fagui/p_7/8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