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3-09-06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用人单位毕业生

刘 亮

当今世界,在以竞争、创新、发展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与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更是给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人才兴体、科教强体”的战略目标和“充分发挥高等体育院校的优势,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的总体要求。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体育院校如何认真总结办学工作的经验,查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措施扬长补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迫切而又必要的。而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可以直接获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有助于学校进行合理的办学定位,协调好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四者关系,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办学效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毕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为研究对象。

1.2 文献资料法

收集、查阅了体育院校从2008年至2012年底有关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以及近年来国内有关大学生就业、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论文。

1.3 专家咨询法

就本次问卷调查指标的效度进行了专家咨询;对体育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征询了部分专家的意见。

1.4 问卷调查法

针对用人单位和体育院校本科毕业生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经专家咨询及预试修订后,采用函调与现场调查两种方式进行了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选取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调查对象。从历年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中抽取毕业生1 720人,发放问卷1 720份,收回1 116份,回收率为64.9%,剔除无效问卷13份,问卷有效率为64.1%。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是在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毕业生就业较为集中的单位50个,发放问卷50份,收回37份,回收率为74%,剔除无效问卷三份,问卷有效率为68%,详见表1。

表1 调查问卷发放数量统计表

由于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情况复杂且不断变化,用人单位情况也各异,致使问卷回收比例较低。本研究尽可能做到量表设计的科学性与抽样的随机性,故本问卷回收率仍具有统计学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因调查抽样是采取分层随机抽取毕业生协议书的方式,未签订正式合同的毕业生及无档案接收权的工作单位,其抽取的概率为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反映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全部特征,这也是本调查的一个遗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在就业率上,调查数据显示(见表2),总体就业率有滑坡的趋势,而在所调查的专业中,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相对较高,民族传统体育与运动训练两个专业就业率相对较低,比体育教育专业平均低了十多个百分点,比学科类专业也低五个百分点以上。作为体育专业性院校,在专业办学时间、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投入上,术科专业都超过学科专业,而就业率却显示出与办学专业有一定的差距。剔除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较小的客观原因外,其深层次的学生培养质量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运动训练与民族传统体育是属单独提前招生的专业,近几年来招生规模增长迅速,但两个专业的就业率不容乐观。规模增长过快、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结构不合理、个体差异小以及竞争激烈都是可能存在的原因。因此,学校应该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导向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论证单独提前招生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内容上进行调整,重视社会需求,提高社会认可度,从而把握好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

表2 不同专业本科生就业率统计表(%)

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发展战略,为体育事业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提供了机遇。《全民健身条例》的深入实施以及公众健身指导员的需求不断加大,让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有着广阔的市场。而且,相对于体育教育专业而言,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口径较广泛。但调查结果显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就业率呈现出浮动幅度较大的不稳定状况,其2010年的就业率不足80%。这至少说明几个问题:一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特色不够明显,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钩;二是该专业不能报考医师资格严重制约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在就业去向上,体育教育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教育行业,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市场需求比较吻合。运动训练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则在企业就业居多,同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相比之下,学科专业在考研率呈现比较高的水平,平均考研率达到12.9%。从统计结果看,出国与自主创业人数有明显上升趋势,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升学最高比例达20.9%。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及企业就业的比例不断增加,在教育行业就业的比例不断减少,这应该和教育行业对教师资格证的要求有关。从培养目标上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比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口径较为广泛。但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社会上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缺乏认识与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需求。同时,与医学类专业相比,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学制、课程设置与学位授予类别上都没有太多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医学院校也开始注重临床康复治疗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这种双重压力下,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发展渠道更是受到限制。因此,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既要把握住“体”字特性,又要有“医”的资格,突出自身专业的特色,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2.2 用人单位调查反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用人单位是学校教育教学产品的最终用户,是人才质量的主要检验者。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与反馈,代表着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权威评价。

2.2.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

通过全国体育院校德育研究会召开的年会和论坛两个平台,探索与交流体育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政治素质评价“优秀”与“良好”占了70%之多,这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生政治素质培养上的肯定。

表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统计表(%)

由于专业与学校教学环境的特殊性,体育院校学生大多具有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76%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心理素质评价较高,这不仅说明了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在心理素质上独有的优势,更进一步说明了体育院校还具有学科与专业方面的优势。

在问卷最后的开放式问题调查中,不少用人单位就毕业生的人际关系提出了相关建议,这说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非常关注和重视。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人际关系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这不能不说是体育院校毕业生的一大优势。

本次调查将毕业生职业道德方面的评价,作为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用人单位反馈的结果来看,体育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优秀”与“良好”的比例分别达23.9%、38.3%,表明体育院校毕业生在职业道德上是过硬的。

2.2.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业务素质与能力评价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业务技能评价。归根到底,毕业生的业务素质是各项素质的基础与核心,用人单位需要的不是好看不中用的花瓶,他们注重的是毕业生在工作实践中的业务能力。从调查的数据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业务素质和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见表4)。

表4 毕业生业务素质与能力调查统计表(%)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科研能力评价。毕业生科研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反映,是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体现。这是用人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非常看重的一点。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科研能力“优秀”与“良好”达到近一半的比例。然而,也应该看到,认为毕业生科研能力在“一般”及以下的比例超过了一半,其中,“较差”的比例占十分之一,这不能不引起学校的重视。结合问卷最后的开放式题目的调查,73.3%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科研能力非常重要。看来,学校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能力评价。从调查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能力评价“优秀”与“良好”的比例仅有38%,这反映了体育院校在实践教学改革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当前,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三创”教育正在成为时代的主流,并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学校应该多提供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以获取经验和了解社会需求,并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并朝着这个自身方向发展,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更快地给自己做一个“定位”,是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胡锦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必将成为现在与将来各行各业的核心竞争因素。在本问卷的开放式题目调查中,创新能力被用人单位所看重。表4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从学校层面来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教师与环境是培养的重要因素。尤为重要的是,学校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增加启发性、思考性和前沿性的内容,增加选修课比重,开展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和科技创新实践锻炼,并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内容,促进创新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展。

2.2.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结构与知识面评价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政治与社科理论知识评价。人文社科理论知识是解决人生成长困惑的理论武器,是解决生活与工作实践中难题的基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该方面理论知识的评价总体还是比较高的,说明近年来体育院校“两课”教学与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文字表达能力评价。对体育院校来说,由于生源特点和体育专业特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一直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制约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校整体教学也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5),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教育教学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表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结构与知识面评价统计表(%)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理论知识评价。在国家教育部制定并实施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基本理论知识”分值权重为0.7,在39个观测点中是权重较高的几个观测点之一。表5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给予了较高评价,“优秀”、“良好”合计达到65.5%。这充分说明,体育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确实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知识传授体系。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反映毕业生理论知识“一般”与“较差”的比例也超过了四分之一。因此,学校教学要在继续巩固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技能评价。专业技能是维持毕业生正常工作的基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高度评价充分反映了体育院校的办学特色及今后需要坚持的方向(见表5)。为了进一步发挥体育院校办学的优势,学校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在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专项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掘优秀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5)知识适应性与知识面调查。根据调查问卷开放性试题的反馈信息来看,毕业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与体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方面。从表5不难看出,毕业生的知识面与适应性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体育院校要不断对各专业教育学计划与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调整。目前,在定位课程设置上,应从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适应性较强的知识体系,既能突出“体”字的专业教育特色和重心,又能满足人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

2.2.4 用人单位对体育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的认可度调查 为了解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调查对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毕业生能力进行了开放式问卷征询。统计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还是业务能力,累计百分比达90%;其次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反馈意见中,用人单位认为掌握良好的业务技能是尽快投入岗位角色的有效铺垫,同时他们还认为毕业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也很重要。

用人单位是学校人才培养产品的“买方市场”。在当前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地情况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选择毕业生时,他们不再单一地注重业务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体育院校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理论与技能的传授,应该从社会需求的高标准出发,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3 毕业生跟踪反馈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在毕业生科研情况调查中,毕业生参加科研工作的情况不容乐观。“偶尔参加”与“没有参加”科研的比例达74%,从发表论文情况来看,未发表过论文的毕业生占了28%。在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使用情况调查上,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小部分适用”与“完全不适用”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看来,学校的教学改革应继续向纵深推进。同时,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所从事工作与专业无关”。这充分说明目前学生就业多元化走向,同时也说明体育院校教育培养质量和专业的发展亟待加强。

在知识技能培养环节调查上,51.8%的毕业生认为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应该在专业实习和个人实践中得到培养,36.2%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在专业训练或实践课中得到培养。看来,实践课的教育教学,尤其是专业实习,应该引起学校高度的重视。在对学校外语课程设置评价上,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呈两极分化之势。如何根据办学特点与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的改革,已显得紧迫而必要。在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上,在看到毕业生对教师教学水平肯定的同时,也有超过十分之一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方法不适应形势发展,有待改革。在开放式调查中,毕业生认为教师采用最多的是“灌输式教学”,而“互动式教学”较少。这提示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应加强启发、诱导性教学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学校考试形式的评价上,毕业生对学校当前考试形式不认可的比例达到了60%,说明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仍任重而道远。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学校应该意识到目前的考试内容与形式在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与对知识的理解上及创新能力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在对专业课与普修课比例的评价上,由于毕业生所站的角度不同,调查结果也呈分散化之势。专业课是体现体育院校“体”字特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学生“专”的主要内容。而普修课是培养学生“多能”的平台。如何合理地保持两者的比例,是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应不断探索的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来,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突出成效,在专业设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突出了“体”的教育特色,为社会输送了合理的体育人才。但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也显示,体育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薄弱环节,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上还有很大的推动空间。

毕业生质量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综合因素所致。从学生因素来看,虽然生源质量、社会背景等客观原因对其自身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是学校无力或不容易改变的外部环境,但并不代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无所作为。就学校内部而言,很多问题依靠教育教学的改革还是能够做到的。因此,充分认识到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制约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体育院校特色。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种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是大学人才观的集中反映。体育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是体育院校办学的首要问题,也是贯穿体育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经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体育院校在确立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围绕这个根本目的,前瞻性地关注未来市场的走向,并根据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对具体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和深化,逐步改变单一的目标,实现未来培养目标的多元性、复合型。

(2)强化素质教育观念,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科学素养”。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也指出要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体育院校要把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认真践行“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教育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参与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重视教学服务支持,满足学生成才需求。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确立“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指导思想。学校一切工作都应当面向教学、面向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训练场馆、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网络都要尽可能发挥为教学和教育服务的功能。学校应以校园网建设为平台,不断完善与健全网络教学支持服务,拓展知识传播载体,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实现教学的无缝对接。学校上下应认识到,教书育人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学校职能部门与党政干部也应负起育人职责。要通过了解教学规律和教学环节,了解教与学的动态和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学、服务科研。

(4)转变传统择业观念,拓展学生就业渠道。首先,引导学生转变观念,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要通过宣传教育,改变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鼓励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部、投身基层、投身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学校要成立各层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和协调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各系也要相应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组,具体落实学生就业工作。学校上下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加强毕业生就业的思想教育和就业实施指导工作。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与一些单位建立固定的合作机制,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和空间。吸收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经验,积极探索就业模式改革。

[1] 李畅.关于构建体育毕业生社会评价机制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4).

[2] 姚鸿恩,等.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6(1).

[3] 赵静.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及职业流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4] 刘全礼.安徽医科大学1982—2002届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与素质教育对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用人单位毕业生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最“叛逆”的毕业生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