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探析
——以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为例

2013-09-06景军艳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运城市学历高原

景军艳

美国心理学家弗朗斯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职业高原”这一概念。他认为:职业高原就是指在个体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员工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在当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中,职业高原主要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个体职业发展上的一个停滞期。职业高原从结构和内容上又可分为结构高原和内容高原。结构高原是指个体在组织中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内容高原是指个体掌握了与工作相关的所有知识和技能之后,工作缺乏挑战性而引起的个人职业生涯的停滞。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职业高原现象越来越引起组织、管理者和员工的高度注意。体育教师的职业具有工作比较安逸,工作压力小等特点,更容易让体育教师产生职业高原现象。因此笔者对运城市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进行了研究,探究体育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将运城中学、康杰中学、实验中学、盐湖中学、盐化中学、河东一中、北城中学、盐湖五中、运城学院附属中学的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专访,以便及时了解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职业高原现象”的主要原因。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运城市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调查问卷表》进行测评。职业高原包括层级高原、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三个维度。层级高原就是指个体在当前的组织中,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非常小;内容高原就是指个体在当前工作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可能性非常小;中心化高原就是指个体向当前组织层级责任中心转移的可能性很小。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间隔时间为七天,测试成绩的相关系数为R=0.85(P<0.01),说明该问卷信度较高。共发放调查问卷75份,收回70份,回收率为93.3%。其中有效问卷60份,(女教师32份,男教师28份),有效回收率为85.7%。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2007与SPSS17.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总体分析

在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总平均分值为13.516 7,居于中等偏上。也就是说,从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总体上看,职业高原各因素维度均处于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说明只有极少数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达到了职业高原的顶峰(见表1)。

表1 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总体特征比较(n=163)

表1可以看出,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平均值都在中等偏上的范围之内。其中,中心化高原的平均值最高,为14.350 0,层次高原的平均分值最低,为13.016 7,内容高原的平均分值为13.183 3。说明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向组织中心转移上会有较大的困难;而且,在当前的组织中,大部分教师都渴望进一步晋升。而要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的机会非常大。各因素的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层级高原。

另外,且从各因素的离散程度来看,中心化高原的离散度最小,为1.955 65。说明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身兼要职的人数相对较少。出现这种现况的主要原因同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教育实际情况是密不可分的。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米歇尔·德维(Michael Driver)总结出了四种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1)不断上升与自我完善;(2)长期的稳定与相应不变的工作认同;(3)多种多样的工作经历,把成功只看成是暂时的;(4)成功地升入组织或职业的较高阶层。因为中心化高原与层级高原的出现与人们追求升入组织或成为职业的较高阶层的人无不相关。人对自己职业成功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教育领域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特点决定了从业者将职业成功的标志锁定在职位升迁上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就会造成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出现“中心化高原”与“层级高原”的现象。内容高原的出现是人们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的最好体现。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权力依赖,以便获得更多的组织资源与享有更多的威望。正是这种价值观的出现是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中心化高原”的分值排在各因素之首位的原因。当然,在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三个因素中,其中最容易控制的就是对本专业新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这也正是体育教师“内容高原”现象发生率较低的根本原因。

2.2 中学体育教师不同性别的职业高原特征

性别是由先天决定的优越条件。由于性别的不同,在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中会表现出多方面的生理及心理差异,具体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运城市市中学体育教师不同性别的职业高原特征比较

通过表3数据可以看出,男女教师在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三个维度方面具有差异性,且呈现出男教师高于女教师的特点。

表3 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不同性别的职业高原现象的t检验

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对各维度进行T检验发现,在层次高原维度出现了统计学上的差异P=0.049<0.05,而在内容高原及中心文化高原没有呈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在层级高原因素水平上,男女教师的差异性不大,平均分值分别为13.571 4、12.531 3。说明不论是男性体育教师,还是女性体育教师在当前的组织当中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都比较小;在内容高原水平上,男女体育教师的差异性也不是很大,二者的平均分值分别为13.500 0、12.906 3。说明中学体育教师基本能够从教学工作中得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在中心化高原水平上,男女体育教师的差异性比较大,女教师的平均分值为13.968 8,男教师的平均分值为14.785 7,女教师的分值高于男教师的分值。说明女教师在当前的组织中向中心转移的可能性大于男教师。说明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处于“亚高原状态”。

2.3 中学体育教师不同年龄的职业高原特征

体育教师的队伍是由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组合而成的阶梯状梯队。由于年龄阶段不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应该也会存在差异。研究中为了便于操作将年龄分为三个阶段:(1)35周岁以下;(2)36—45周岁;(3)46周岁以上。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见表4、表5。

表4 不同年龄阶段体育教师高原现象的方差分析

表5 不同年龄段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维度的多重比较

从表4、表5可以看出,在内容高原水平上,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与36—45岁、46岁以上的老教师在内容高原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36—45周岁与46岁以上的教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体育教师都希望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这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层次高原现象中35岁以下的教师与46岁以上的教师及36—45岁与46岁以上的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中青年教师为获得更多晋升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40—49岁中年教师及50岁以上的老教师更多处于“亚高原状态”,对自己的进一步提升不抱太多的希望;在中心化高原维度上,35岁以下教师只与46岁以上的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年轻教师向组织中心转移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中老年体育教师对自己向组织中心转移的可能性反应不一致,差异比较大。不同年龄段体育教师在层级高原上得分排序为:46岁以上>36—45岁>30岁以下。由此也可以说明,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职业高原现象”的可能性越大;不同年龄段体育教师在内容高原上得分排序为46岁以上>36—45岁>30岁以下;不同年龄段体育教师在中心化高原上得分排序为:46岁以上>36—45岁>30岁以下。从上述不同高原层的排序来看,中心化高原与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不一致。反映出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在不同年龄段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与规划具有不一致的特点。也就是说,年龄越大,其体育教师的层级高原、内容高原的倾向性就越严重。

2.4 中学体育教师不同学历的职业高原特征

学历反映了受教育程度,不同学历的教师所接受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层次等都不相同,那么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存在差异。将体育教师的学历分为三个层次:(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本科学历;(3)专科及以下学历。不同学历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见表6、表7。

从表6、表7可以看出,在层级高原水平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与本科学历及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学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科学历与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的得分在该高原水平上的排序为专科及以下>本科>研究生;在内容高原水平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与本科、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体育教师有显著性差异。表现出运城市具有专科学历的中学体育教师在该高原水平上出现了“职业高原现象”。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越高,其层级高原与内容高原倾向性就越轻。在中心文化高原维度上也呈现这一现象。说明不同学历的得分在该高原水平上的排序为:专科以下>本科>研究生。

表6 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不同学历的职业高原现象的方差分析

表7 不同学历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维度的多重比较

2.5 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不同职称的职业高原特征比较

职称是每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职称高,工资待遇相应高,福利优厚。高职称的教师在职业高原现象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研究将体育教师职称分为三个组别:(1)二级;(2)一级;(3)高级。对不同职称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方差分析见表8。

表8 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不同职称的职业高原现象的方差分析

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多重比较见表9。从表9可以看出,在层级高原水平上,职称越高,其得分值越高,一级教师与二级及高级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二级与高级教师也存在显著性差异。高级教师在层次上已经不可能有更好地提高,二级与一级教师都渴望得到晋升的机会。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在该高原水平上的得分排序为:高级>一级>二级>;在内容高原水平上,二级教师与一级及高级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二级教师为了晋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非常注重自身水平的提高,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在该高原水平上的得分排序为:高级>一级>二级;在中心文化高原维度上,二级教师与一级及高级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在该高原水平上的得分排序为:高级> 二级>一级。

表9 不同职称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维度的多重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高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各高原因素的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层级高原。其中,中心化高原的平均值最高。

(2)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在职业高原的不同因素中呈现出男教师与女教师在层次高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在内容高原水平上,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与36—45岁、46岁以上的老教师在内容高原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在层次高原现象中35岁以下的教师与46岁以上的教师及36—45岁与46岁以上的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中心化高原维度上,35岁以下教师只与46岁以上的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

(4)在层级高原水平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与本科学历及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内容高原水平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与本科、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有显著性差异。

(5)一级教师与二级及高级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二级与高级教师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内容高原水平上,二级教师与一级及高级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心文化高原维度上二级教师与一级及高级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

3.2 建议

3.2.1 科学规划,构建理想职业生涯 多 渠道、全方位拓宽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通道,以提高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关注程度,充分挖掘其工作潜力。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重新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科学制定自己长期与短期的发展目标,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与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培训、讲座,以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同时,体育教师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输入实践教学之中,再通过教学实践使自身的理论水平得以提升。各级各类中学要给体育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实行“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拓展教师视野,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努力寻求新的突破点。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学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使自己不断有新的追求与新的目标,才能不会出现“职业高原现象”,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新的发展。

3.3.2 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的职业舞台,主要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组织课余训练和课余活动。当自己感到教学效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课余训练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课余活动不能满足学校的要求时,学校对自己的工作不能满意的时候,往往会有挫败感,往往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遇到这一状况时,体育教师应该明确以下两点:一是这种现状只是暂时的,而且其他学科的教师也会出现这一现象,“职业高原”现象是大多数教师都不可避免的一个“停滞期”,应该坦然面对;二是教学效果得不到学生认可,课余训练与课余活动得不到学校的满意,可能是由于自身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形式单调,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无法满足学校的要求,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寻各种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同时,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把课余训练的成果作为宣传学校体育文化的一个“窗口”,使学校的体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寇冬泉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在职业实践中可以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当体育教师成为自己岗位上的研究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者的时候,其职业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将会大大增强,这是应对“职业高原”现象的最有效地方式之一。

3.3.3 科学管理,营造教师健康成长氛围 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出现与体育教师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体育教师产生职业高原现象越多,其职业发展的机会就越小。为此,学校如果能够为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无疑会大大缓解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出现。因此,学校应该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积极适应教育改革,真正把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要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注重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师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制定一些相应的鼓励政策,激发体育教师学习的乐趣。学校如果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发挥才能的平台,这是对体育教师更大的激励。“知识在创造中积累,又在积累中创造”。所以,学校应该为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优良的职业环境,营造轻松、健康、愉快、开放的氛围,尽力满足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促使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能力都能够得以最大化发挥,使体育教师感觉到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感受到学校对个人发展的重视,以增强对教育的忠诚,自觉地投身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愿意为学校的体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其顺利度过“职业高原”期,这对学校的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4 面对现实,树立积极人生态度 研究表明,“职业高原”现象是每一种职业都存在的客观现象。为此,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职业高原现象”。同时,随着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体育教师在其所从事教师职业生涯中甚至会出现多次“职业高原”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客观面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予以化解。以保证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健康可持续发展。当一名体育教师发现自己遇到“职业高原现象”时,既不能听之任之,坐而不管,不闻不问,也不能惊慌失措,谈“高原”就色变,而是积极面对现实,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克服由此而生的挫折感。相信自己的能力,科学、客观、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寻求有经验的同事、心理专家、同窗好友、教育专家寻找产生“职业高原”现象的根本原因,采取有效方式予以化解。同时,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要自强不息,追求不止,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4 结语

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与其他文化课教师的专业特点有些不同,体育教师可能承担的升学压力相对少一些。但是,对提高学生全面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所承受的责任要大一些。所以,要客观地认识这些压力与产生“职业高原”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一般来讲,具有良好身心素质的体育教师往往能够把压力变成动力,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气概,他们会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体会压力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能够有效面对“职业高原”现象的出现。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应该不断努力学习,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不断充实自己,以广阔的胸怀来面对现实,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培养自己坚强、耐心的精神气质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掌握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学会心理调控的策略,以不断提高在高压力环境下的工作能力,促使自身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

[1] Michael Driver.The applieation of Chaos theory to the career plateaued worker[J].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2000(37):229~236.

[2] 寇冬泉,张大均.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心理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06(4):72~75.

[3] 付奕.太原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123 ~125.

[4] 于芳,付奕,李纲,等.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特征及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4):40 ~44.

[5] 李蕊.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9):38~39.

[6] 张其贵.国内外职业高原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23(3):67 ~69.

猜你喜欢

运城市学历高原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