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一节公开课“光的传播”引发的思考

2013-09-05李春燕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公开课误区初中物理

李春燕

摘要:公开课已经成为了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极具有示范性的功能,被教育界广泛认同.然而,公开课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重表演形式、轻学生的体验过程;公开课如空中幻境无法在常规课中落实等现象层出不穷,笔者亲身经历的一堂公开课案例,反思了公开课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公开课;误区;对策

一、公开课案例呈现

经过几个通宵的奋战,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流程,再经过备课组几位资深物理教师的锤炼,反反复复的演练,一堂近乎完美设计的“光的传播”科学探究课,终于结束了.走下台来,满脑子只有“失败”二字.这是一堂上的连我都想逃跑的课:课堂学生死一般的沉默,让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跌到失落的深渊中.孩子们回答问题时,颤颤微微举起的小手少的可怜.我那接近哀求的渴望,近乎僵硬,甚至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精心准备的教学失败?

是课前引入时音响未打开之过?这个理由实在无法说服我自己.是学生怯场?那同一个班,为何在面对上千人的学术交流会上精彩纷呈?是问题太复杂?可为何在先前演练的另一个班,创新方案一拨接一拨?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可为何孩子们在专利作品,创造发明频频获奖?我实在无法找到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那就只有在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教师的不自信,教师的惊慌,教师的手足无措,给学生的又将是一种怎样的影响呢?

课堂在尴尬地进行着,学生小心翼翼地揣测着我的心思,我也同样小心翼翼地“启发”着.没有激情,没有感觉,更别谈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整堂课,不是教师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而是一切都预设好的,教师和学生都在按既定的彩排演出,课堂上没有了教师和学生心灵的交流、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动手实验,科学探究成了一种预订程序,成了教师展示课堂的附属.而教师满载着大家智慧的结晶,失去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何来激情?何来感觉?

二、反思

1.存在的问题:公开课课堂教学重表演轻学生主体体验过程

公开课教学因其示范性质,授课教师不能不顾及听课教师的因素,同时又得兼顾学生的教学实际,因此在处理教学对象问题上难免产生分歧,造成教学过程师生角色关系紊乱,结果往往两边吃力不讨好,这是公开课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公开课回归日常课堂教学本色的最大困扰.不解决这个认识上的误区,问题就难以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往往不顾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掌握知识能力的具体情况,按预先准备的既定教学程序实施主导性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体现为重表演形式,轻学生主体体验过程.

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经吹遍了大江南北;物理课堂,科学探究已成为主场,一堂示范课的评价,如果没有学生猜想,动手探究的环节,那叫不入类.“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要求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是新课程的先进理念.然而,有多少展示课,都是提前演练好的,连猜想都是早已预设的.示范课成了教师个人素质的展示,很多教师会迫不及待地把学生控制起来.可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经过冲突和挑战,科学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如何能真正建立起来.

2.解决措施:秉承新课程理念还公开课日常教学本色

教育应该是一种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以人的发展奠基的事业.科学探究应该是一种以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而公开课往往却对生命的需求无动于衷,将学生展示个性,展示创造才能的课堂霸占为功利思想的舞台.课堂上没有了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没有了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这样的课就只能注定失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应该建立在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上.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就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感悟与发现,而不该是把教师的体验或固定的结论简单地嫁接到学生的头上.教师的强行嫁接,不但不能给学生真正的收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新的思维.面对一条物理规律,学生较准确地记住,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能真正拥有探究的体验,其思维感受就会有质的飞跃.也许这种过程会走很多弯路,但是,恰恰是这些真实的感知更能激发学生更多的智慧火花.我们知道未知是神秘的,未知是令人渴望的,探究未知的过程就是追寻美丽的过程.有人曾经问爱因斯坦他和常人有什么不同,爱因斯坦的回答是:“如果你叫常人在干草堆找一根针,他找到一根针就会停下来,而我会翻遍干草堆,找到所有的针”.

物理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实际、课程的内容、教学互动过程等要素决定着教学进展与成效,因此,公开课教学如果完全按教学预先准备的既定教学程序实施教学,其成效可以想象.其实,公开课完全可以按日常教学进度开展,日常教学也理应贯穿新课程理念,力求课堂教学在一个或两个领域实现创新或突破(不必贪多求全),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一堂失败的示范课,不仅仅是给我的打击,更多的则是让我面对教育的警醒.太多的急功近利的行为已经让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时候变了形.教师教出自己的风格,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创造才能的舞台,让教育成为学生发展奠基的事业.

[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610200)]

猜你喜欢

公开课误区初中物理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第一次公开课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