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断赏析
2013-09-05顾爱华
顾爱华
概念课,由于比较抽象,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一直是所有教师不断的追求.在县一次数学优质课评比中,一位教师讲授“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这节课让人耳目一新.这节课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不断地体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课堂上精彩不断,教师只是做好自身的有效引领,受到了很好效果.
教学片断一
1.出示挂图
师:观察下列两幅图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说出来与学生交流.
生1:两边图形一样
生2:从中间对折,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师:将一张纸片先滴上一滴墨水,然后对折压平,再重新打开,观察两滴墨水之间的关系?
生:动手操作
3.剪纸活动
出示剪的飞鸟图案
师:谁能说出教师是如何剪出这幅图案?学生也试一试,看谁剪出的图案最美.
生:动手操作
4.师:观察这些图案,小组讨论他们有何共同点?
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生1: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也就是说这两部分是对称的.
生2: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赏析:“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烟云”,很难扎根在学生脑海中.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活动与应用的过程中去体悟与理解知识,是建构主义所大力倡导的理论,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积极实践的课题.因此,在学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者加强了实验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了丰富的感知过程,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探索活动中充分地实践着、思考着、感受着……如此丰富的感受之后,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每一次活动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充分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情不自禁地去思考、探索新知识.教师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积极举手发言,最后的有关轴对称概念更是学生互相总结得出,教师只是一位引领者,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孩子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学会主动的学习,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开启所有知识大门的万能钥匙.充分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一理念.
教学片断二
找一找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的,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畅所欲言……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简单的图形、数字、字母,它们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生1:正方形、长方形……
生2:圆、等边三角形……
生3:平行四边形……
生4:不对
(这时下面部分学生喊对,一部分学生喊不对)
师:现在出现不同的意见,同意对的请举手,同意不对的请举手(各有一部分学生赞成其中的一种观点).那么现在进行辩论,同意对的为正方,不同意的为反方,各自要说出理由.先请你们讨论一下各自的理由,马上请代表发言.
生(正方):我觉得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因为如果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的话,长方形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哦,这是正方的想法,听起来好象有道理.
生(反方):我们觉得平行四边形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因为它无论怎么对折,两边都无法重合,所以我认为不是.
师:有道理,有没有人再补充理由?
生(反方):因为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看对折后两边能否完全重合,而这个图形对折后显然无法重合.
生(反方):你们将这个图形剪开后拼成重合,而不是对折重合,,所以我们认为它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回到赞成“是的”一方)听了对方的阐述,再结合我们一开始探讨轴对称图形时的要求,你现在的观点是……
(沉默一会儿后,正方也同意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了)
赏析: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往往一“导”到底.这样无情地剥夺了学生学习上的自由权.长久下去,将给孩子造成终生无法弥补的损失.认清这种做法的危害性,教师要“舍得放手”,还“自由”给孩子.课堂的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的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更来自于探究过程中的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奇和喜悦.在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后,当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出现不同意见时,教者没有自己去讲解,而是利用学生的分歧,创设辩论赛情境,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足的分析、思考、讨论的时间,鼓励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发现与想法.通过互相辩论,摸清错误的源头,发现问题的症结,最终使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一定是非常深刻的.真正做到了: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难让学生探讨,规律让学生发现,评价让学生参与.
[江苏省滨海县通榆中学 (2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