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权威数据库的现状分析
2013-09-05张楚民王建华秦社彩
张 冰,张楚民,王建华,秦社彩,朱 娴
(中山大学 学报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275)
科技期刊国际化是我国科技期刊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制定的《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其评估标准》中涉及国际化评估的内容就是“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情况”.故加入国际数据库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主要方面与努力目标.本研究在概述国际6大著名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英国《科学文摘》(SA)和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及目前世界上在生物医学方面最权威的检索系统——美国《生物医学检索系统》(Medline)的基础上,调查了中国及广东省科技期刊近年来在这7大国际权威数据库中的收录期刊数目,与2013年广东省科技期刊被7大国际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具体名录,通过与中国科技期刊收录情况的比较,分析广东省科技期刊在国际权威数据库中的现状与水平,为更多的广东省科技期刊争取进入国际权威数据库提供理论依据.
1 国际7大权威数据库情况概述
1.1 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s Journal,AJ,PЖ)
AJ是国际6大著名检索期刊和世界3大综合检索期刊之一.它创刊于1953年,由俄罗斯全俄科学技术情报所(VINITI)编辑出版,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文摘杂志,引用出版物最多、报道量最大、包括学科最全,共有240卷.主要学科是:自动控制与无线电电子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采矿学、数学、信息学、机械工程、冶金学、机械学、环境保护天然产品再生、运输、化学与化工、经济学、电气与动力工程等.AJ收录中国期刊(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下同)曾一度达到769种[1],但由于前苏联解体后,受经济萧条、机构改革等原因影响,收录的期刊数目不断减少,目前已很少接受新的期刊,并拒收生物、医学期刊,控制计算机、农业期刊的收录.2013年收录的中国期刊数为585种,广东省为15种 (本文所有2013年的数据均是作者依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信息整理而成,数据截止日期2013-11-13,该组织网址为:http://www.cujs.com/).
1.2 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CA)
CA为国际6大著名检索期刊之一.它创刊于1907年,目前由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编辑出版.CA是世界上收录最全、应用最广的大型化学化工文献检索工具,凡是刊登化学化工(例如:化学、化工、材料、冶金、腐蚀、环境、污染、分析、化验、卫生、医学、药学、病毒、植物、动物、农业、林业等)文章的期刊均可收录,它报道的化学化工文献量约占全世界化学化工文献总量的98%.2013年CA收录的期刊达到1万多种,中国期刊约占15%,约1 724种,其中,广东省有59种.中国期刊在CA中的学术地位是较高的,如2010年美国化学文摘社公布的《〈化学文摘〉2009年收录频次最高的1 000种期刊表》中,中国期刊为236种,占23.6%[1].
1.3 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
EI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编辑出版,是一个主要收录工程技术期刊文献和会议文献的大型检索系统,是国际著名的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检索工具.收录文献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工程领域:生物工程、土木、地质、环境、矿业、石油、冶金、机械、燃料工程、核能、汽车、宇航工程、电气、电子、控制工程、化工、食品、农业、工业管理、数学、物理、仪表等.EI年文献报告量在近20万条以上,收录的期刊有近3 500种,不仅有印刷版和光盘版,还有网络版(EI Compendex Web).EI于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大陆期刊,目前收录中国期刊261种,数量还是较多的.早在2002年,有研究表明在中国科技期刊中产生的EI论文数所占中国EI论文总数的比例已近50%[2].但广东省目前仅有6种期刊被EI收录.2013年广东省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现代食品科技》2家期刊首次入选EI,这样广东省历史上共有7种期刊先后进入过EI.2009年开始EI选刊标准发生较大改变,从以前只要求刊物有部分文章为工程技术论文转变为要求全刊论文皆要为工程技术类文章,导致综合类的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先后于2009年与2013年初退出了EI.
1.4 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JST是在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印刷本,共12分册,曾被列为国际6大著名检索期刊和世界3大综合检索期刊之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是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apan Science Technology Corporation,JST)编辑出版的.2007年1月JST建立了中国库JSTChina,并收录了739种中国期刊,但由于受经费不足的影响,现已基本不接受新刊[1].截至2013年,JST收录的中国期刊数已达770种,其中广东省占18种.
1.5 英国《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SA)
SA创刊于1898年,由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编辑出版,曾被列为国际6大检索系统之一,共有物理学、电气与电子、计算机与控制、通讯与信息技术、生产与制造工程等5个分册.中国在此领域较重要的期刊大多已被收录.截至2013年,已有321种期刊被SA收录,广东省有11种.
1.6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SCI创办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现为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Thomson Reuters Scientific))在美国费城成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数据库,被列为国际6大著名检索期刊之首.SCI是一个大型多学科综合性的检索系统,主要报道生命科学、医学、生物、物理、化学、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内的科技文献,其文献来源于科技期刊,并包含少量的专著、会议论文和书评.SCI从1978年开始收录中国大陆期刊,到1999年止,SCI核心库先后收录过17种中国大陆期刊.1999年,SCI核心库收录中国大陆期刊13种,有《中国科学A辑》、《中国科学B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中国化学》等,仅占SCI当时全部收录期刊数3 579种的0.39%[2];1999年SCI扩展库即SCIE收录期刊数为5 000多种,其中中国期刊56种,占有比例还不到1%.10年之后,2009年SCIE入库中国期刊168种,其中含SCI核心库34种,分别比10年前增长了200%和162%[3];2013年,SCIE收录全球期刊数量总计8 300多种,其中含中国期刊205种,占2.47%,占有比率虽然比1999年增长了2倍多,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占有率还是相当低的.广东省仅有《热带气象学报(英文版)》于2009年2月进入了SCIE.
1.7 美国《生物医学检索系统》(Medline)
Medline的前身是《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IM),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IM)编辑出版,是题录型检索工具.目前它已经收录了全世界近5 000种生物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期刊,是当今世界生物医学检索系统中最权威的系统.1960年,该索引开始收录中国大陆出版的期刊,但刊种极少,只有《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国科学》这2种期刊[4].直到20世纪末,该检索系统收录的中国大陆期刊才开始渐渐增加.据统计,2001年其收录的中国期刊为55种,2002年为58种,2003年为66种,2004年74种[4].截至2013年,中国共有120种期刊进入Medline检索系统,广东省仅有6种.
2 国际7大权威数据库收录中国及广东省科技期刊的现状调查
2.1 国际7大权威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现状
表1为AJ、CA、EI、JST、SA、SCI和Medline等7大国际权威数据库2011-2013年收录中国科技期刊数.除个别数据库可能由于受经费等原因的限制而控制、减少期刊的收录,如SA,导致收录的中国期刊数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数据库收录的中国期刊数量基本保持不变或不断增加,可见这些系统对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见表1).中国科技期刊在7大权威数据库中,在一些数据库中的学术地位较重,如CA、JST等,但总的来说,特别是在SCI、Med中,学术地位较低,收录期刊数量还不够多,所占比例也很小.如2011年,SCIE收录全球期刊数量总计约8 300种,其中含中国期刊186种,仅占2.24%,占有比率虽然比1999年增长了2倍多,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占有率还是相当低的,且186种的收录期刊数仅占我国近5 000种科技期刊的数3.7%[3].
表1 2011-2013年7大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数
2.2 国际7大权威数据库收录广东省期刊现状与分析
表2为AJ、CA、EI、JST、SA、SCI及Medline等7大国际权威数据库2013年收录广东省科技期刊名单一览.
表2 2013年国际7大检索系统收录的广东省期刊
(接上表)
2013年广东省被7大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总数为70种,累计113种(次).进入4个数据库的期刊只有3种(仅占收录期刊的4.3%),分别为:《华南理工大学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进入3个数据库的期刊有8种(占收录期刊的11.4%),分别为:《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电镀与涂饰》、《分析测试学报》、《广东工业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热带海洋学报》和《中药材》;进入2个数据库的期刊有18种(占收录期刊的25.7%);进入1种数据库的期刊有41种(占收录期刊的58.6%).说明广东省科技期刊在这7个国际权威数据库中的学术地位普遍地是较低的(见表 2).
中国期刊在国际权威数据库中的占有率普遍偏低,而相对于广东省科技期刊占全国科技期刊总数约3.9%的比例[7],广东省期刊在进入这些数据库中的中国期刊中所占比例也普遍较低.表3为国际7大检索系统收录的2011、2013年广东省期刊数目与中国期刊数目对比.
表3 2011、2013年国际7大检索系统收录的广东省期刊与中国期刊对比
广东目前经国家正式批准出版的科技期刊约有180种[7],而6大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及Medline所收录的广东省期刊的数(次)仅为113种(排除重复后为70种)(见表2).这说明广东省科技期刊进入权威数据库的比率很低.但也有令人欣喜之处,2013年与2011年相比,广东省与全国被收录期刊数的比率除在个别数据库(如AJ、SCIE)中的比率有所下降外,在其余数据库中基本保持不变甚至有所增高,其中在CA与SA,比率提升较大,分别提高了22%与60%.与2011年相比,仅《癌症》退出CA,但却有《癌症(英文版)》等16种期刊进入CA,另外,有《电镀与涂饰》、《工业工程》、《广东工业大学学报》与《南方电网技术》等4种期刊入选SA,这说明了广东省的科技期刊在不断进步,同时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同行们的不断努力,未来会有更多的期刊入选国际权威数据库.
:
[1]朱诚,李晶.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中国医学期刊现状与对策[R].广州:第3届南方科技期刊发展论坛,2011.
[2]向飒.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六大国际检索系统的途径[J].科技与出版,2002(1):13-15.
[3]张冰,张楚民.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广东省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对策[C].广州: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10.
[4]周庆辉,凌昌全,殷惠霞.2004 年以前美国《医学索引》收录中国期刊一览[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635-640.
[5]朱诚,周建阳,李晶,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中国期刊年终大盘点(2011)[EB/OL].(2011-12-31)[2012-11-01].http://www.cujs.com/article/show.asp?id=1595.
[6]朱诚,周建阳,李晶,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中国期刊年终大盘点(2012)[EB/OL].(2012-12-31)[2013-11-02].http://www.cujs.com/detail.asp?id=1870.
[7]任汴.广东省科技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