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感官模糊综合评价法研制龙眼果醋饮料
2013-09-05王金亮
王金亮
(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02)
龙眼果醋发酵结束后由于产品酸度过高,醋酸的刺激味强烈,果香味在发酵过程中损失较大,只能用做调味品不适宜直接饮用。果醋经勾兑生产的果醋饮料,因其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价值及多种保健功能,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已风靡了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其市场前景引人瞩目[1]。
食品行业惯用的感官品评方法,受品评人员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打分不一致,使品评结果不够准确,缺乏客观的评价,误差较大。模糊综合评价是借助模糊数学的一些概念,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定性检测、感官多指标综合[2]。
应用模糊数学的模糊关系对食品感官品质进行综合评判,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到较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3]。
因此,本研究以龙眼原醋、龙眼果汁和蒸馏水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三氯蔗糖和鲜桂圆香精来调整甜度和风味,采用感官模糊综合评价法来确定龙眼果醋饮料的最佳配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龙眼果汁:龙眼经去壳去核、榨汁、酶解、澄清等处理,总糖含量(以还原糖计)为16%。
龙眼原醋:以龙眼果汁为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而成,发酵结束后经过澄清所得,酸度为6.86 g/100 mL。三氯蔗糖: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北京美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使用时用蒸馏水稀释,再添加使用。鲜桂圆香精:上海至鑫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2 主要仪器设备
陶瓷膜超滤机:膜孔径0.2 μm,合肥世杰膜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3 工艺流程
原料(龙眼原醋、龙眼汁、水)→调配(甜味剂、香精)→陶瓷膜超滤→装瓶→成品。
1.4 配方设计
本试验在参考有关醋酸饮料的配方[4-6]及有关食品添加剂使用说明的基础上,以总酸(以醋酸计)(A)、龙眼果汁(B)、三氯蔗糖(C)、鲜桂圆香精(D)为龙眼果醋饮料品质的影响因素,采用L16(45)正交表进行调配,试验因素及水平如表1。按L16(45)设计的配方方案制备龙眼醋酸饮料,经超滤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感官评判,以模糊综合评价结果A(见下文)为优化依据,以A值最高试验组的配比,作为果醋饮料的最佳配方[6]。
1.5 感官模糊综合评价
1.5.1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以色泽、香气和口味作为感官指标论域(因素集),即 U={u1,u2,u3},式中 u1为色泽,u2为香气,u3为口味。
评语等级m的取值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由于过多的评语等级难于描述,同时考虑到等级划分太细会混淆品评者短时间内的主观判断,故本研究取m=4,设评语等级论域为 V={v1,v2,v3,v4},式中 v1为不突出,v2为较不突出,v3为突出,v4为很突出[7-8]。
1.5.2 果醋感官单指标评价
按配方调配成16种果醋饮料,请具有一定鉴别能力及经验的食品感官质量考评员共16人组成品评小组,让他们按每项质量指标进行逐一评价,将品评结果按行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
1.5.3 评价指标模糊权向量α的确定
参照酿造食醋GB18187-2000感观分析,请4位专业品评老师分别根据品评经验及各自品评结果,给出 ui对权重模糊子集 M={q1,q2,q3} 的隶属度,qi(i=1,2,3)为本研究的3种指标在感官整体品评中的重要程度,其隶属度数值范围为 0~1,“0”代表不重要,“1”代表最重要,取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由4位老师共同决定)。将得到的数据排列成4行3列矩阵,然后按照行对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对每个评价指标ui的权值ai取平均值,即得到评价指标模糊权向量α=(a1,a2,ai,…,ap),(p 为评价指标的个数)[7-8]。
1.5.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模糊合成算子是进行模糊变换的工具和手段,更是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关键,常用的模糊合成算子有 M(∧,∨)zadch 算子、M(·,∨)算子、M(∧,˙)算子和 M(算子[9]。食品中常采用 M(∧,∨)zadch算子和 M(算子,由于 M(∧,∨)zadch算子易出现最终评价集有多个峰现象,由文献[2]可知,本研究采用M(·,+˙)是较为适合,并用此算子来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M(·,+˙)算子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表1 龙眼果醋饮料配方因素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test on Longan vinegar beverage
式中:bj为b(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中对应的某个分量,j表样品某个评语等级,p评价指标的个数(本文中p=3),ai为权向量a中的第i个元素对模糊子集M{对被评事务重要程度}的隶属度,rij为矩阵R中的第i行第j列元素,m代表样品评语等级的个数(本文中m=4)。
1.6 配方优选方法
以Ai(i=1,2,3,…,16)表示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bi(i=1,2,3,…,16)中评语为突出和非常突出对应元素的和,即Ai=r1+r2,用Ai值做为16种配方的评价值进行分析和优选。
1.7 分析方法
总酸的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龙眼果醋样品感官单指标的评价
果醋饮料配方1样品感官品评结果见表2,对品评结果按行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模糊关系矩阵R1,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到R2-R16。
表2 果醋配方1样品的专家品评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experts’evaluation of sample of formula1
2.2 评价指标的模糊权向量
品评老师给出权重模糊子集Mi,结果见表3,归一化处理结果见表4。
表3 不同评价指标的隶属度Table 3 Membership grades of different evaluation index
表4 隶属度归一化处理结果Table 4 Normalization results of the membership grade
由表4可解得模糊权向量为α=(0.197 4,0.273 1,0.529 5)。
2.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以样品1为例,确定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由此可计算得:
2.4 配方的优选
配方的评定结果见表5。
由表5分析知,龙眼原醋对龙眼果醋饮料的感官品质的影响最大,极差达0.471 8;龙眼果汁的影响次之,极差为0.277 6;三氯蔗糖的影响最小,其极差值为0.085 2。由表6可以看出,因素A显著,B、C、D均不显著,各因素作用的主次顺序为:A>B>D>C,与极差分析得结论一致;A,B,D的F值高于误差项的F值,可见各因素的水平设置是合理的,而C因素的F值小于误差项的F值,原因可能是龙眼果汁中含糖量高低对甜度有较大地影响。通过比较可得最优组合为A3B3C3D2即总酸为0.45 g/100 mL,龙眼果汁35%,三氯蔗糖0.4 g/L,鲜桂圆香精为0.6 mL/L。
表5 龙眼果醋饮料配方评定表able 5 Evaluation of formulas of Longan vinegar beverage
表6 方差分析表Table 6 Table of variance analysis
2.5 最优配方的验证
由表5可以看出,A值最高的组合为A3B3C1D2,即总酸为0.45g/100mL,龙眼果汁35%,三氯蔗糖0.1g/L,鲜桂圆香精为0.6 mL/L。为此设计试验,按照优化的配方A3B3C3D2即总酸为0.45 g/100 mL(折合龙眼原醋为12.2%),龙眼果汁35%,三氯蔗糖0.4 g/L,鲜桂圆香精为0.6 mL/L,调配果醋饮料,由品评小组进行品评(结果见表7),进行验证。
表7 配方组合A3B3C3D2样品的专家品评结果Table 7 Result of experts’evaluation of sample of formula A3B3C3D2
对品评结果按行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模糊关系矩阵
由R和α最终计算得配方组合A3B3C3D2的A值为 0.9990,大于组合为 A3B3C1D2的 A11值(A11=0.8997),因此优化后的配方是最优的。
3 结论
1)感官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用于龙眼果醋饮料配方的优化。
2)结果表明,龙眼果醋饮料的最优配方为龙眼原醋12.2%,龙眼果汁35%,蒸馏水52.8%,三氯蔗糖0.4 g/L,鲜桂圆香精为0.6 mL/L。按此配方制成的龙眼果醋饮料,其产品的色、香、味较好。
:
[1]于靖,吕婕,季鹏,等.果醋饮料的现状分析及展望[J].科技资讯,2006(8):222
[2]吴有炜.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210-217
[3]朱余尧,郭志瑞.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进行食品感官质量评价的实施报告[J].食品科学,1987(10):11-15
[4]吴敏浩.米醋饮料的生产工艺[J].食品科学,1999,(9):74-75
[5]杨国平.食醋饮料的试制[J].中国调味品,1999,(9):29-30
[6]王登飞.柑桔果醋的研制[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5:12
[7]刘春凤,董建军,郑飞云,等.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啤酒口感协调性品评中的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213-221
[8]刘春凤,郑飞云,李永仙,等.啤酒口感品评的模糊综合评价法[J].食品科学,2008,29(4):138-142
[9]WEN KUN-Li.A Matlab tool box for grey clustering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J].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2008,39(2):13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