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非液态眼用制剂对豚鼠眼睑及泪囊周围组织的不良反应观察
2013-09-05高建伟杨旭东王西良景善雨张阿芳
高建伟,杨旭东,王西良,景善雨,张阿芳
(焦作市五官医院,河南焦作 454000)
近年来,眼膏和凝胶制剂在眼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出现一些新用法,如泪道手术后在泪道内注入各种眼膏和凝胶制剂,以期在泪道保留较长时间,防止再次粘连[1~5]。但临床上可见到泪道术后和眼科术后眼膏进入眼周围软组织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治疗比较棘手。2012年6月~2013年1月,本研究将三种眼用非液态制剂分别注射于豚鼠下眼睑和泪囊周围皮下轮匝肌组织中,观察该三种眼用非液态制剂对豚鼠眼睑和泪囊周围组织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与模型制作 清洁级豚鼠72只,2~4周龄,体质量120~150 g。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24只。豚鼠以速眠新0.1 mL/kg进行腹腔麻醉。剪去下眼睑及周围毛发,暴露皮肤。眼周吉尔碘消毒。显微镜下用1 mL注射器加5 mL注射器针头,在下睑缘下3 mm平行于下睑缘进针2 mm。A、B、C组分别于眼睑轮匝肌及泪囊周围注射以凡士林、液体石蜡和羊毛脂为基质的红霉素眼膏,以玻璃酸钠为基质的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以及甲基纤维素各0.5 mL,在下睑和泪囊周围形成直径15 mm的皮丘。
1.2 观察指标 分别于第1、3、7天测量三组眼睑充血肿胀的直径,于第 1、3、7、14、21、28 天测量各组豚鼠注射眼下睑注射点为中心结节形成的直径。上述6个时间点各组分别处死4只豚鼠,平行于下睑缘切开皮肤,从皮下向周围分离,完全掀起注射区皮肤,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皮下组织内药物的扩散情况,并测量组织内扩散的直径的大小。取组织标本切片做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睑充血肿胀情况 A组注射后第1天眼睑充血肿胀最重,直径超过20 mm,甚至表面坏死形成溃疡,第14天才完全消退。B组第1天全部充血肿胀,第3天有14只眼充血肿胀消退,第7天仅有2只眼还有红肿;C组第1天眼睑轻度充血肿胀,第3天完全消退。A组第1、3、7天眼睑肿胀直径均高于B、C 组(P 均 <0.05)。见表1。
表1 三组注射后第1、3、7天眼睑肿胀直径比较()
表1 三组注射后第1、3、7天眼睑肿胀直径比较()
注:与 A组比较,*P <0.05
组别 肿胀直径第1天 第3天 第7天A组21.20 ±1.26 15.93 ±1.02 5.74 ±0.52 B 组 12.40 ±1.02* 4.50 ±1.29* 0.74 ±1.32*C 组 6.67 ±2.44* 2.50 ±0.93* 0.09 ±0.38*
2.2 结节形成情况 A组注射第1天注射点周围均有结节形成,触诊结节略小于红肿边界,第3天结节与肿胀直径相似,第14天后充血水肿消退,结节直径仍有10 mm,第21、28天结节直径减少不明显;B组注射后第1天结节直径(6.38±0.48)mm,消退较快,第21、28天各有2只眼结节未消退;C组第1天有3只眼有较小结节形成,余眼睑均正常,第3天仅有1只眼可触到结节,一直持续到第28天,一直未消退。A组各时间点注射点周围结节直径均高于B、C组(P均 <0.05),B、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三组各时点注射点周围结节直径比较()
注:与 C 组比较,*P <0.05
组别 n结节直径(mm)第1天 第3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第28天A 组 24 16.90 ±0.79* 13.90 ±0.90* 14.00 ±1.02* 10.60 ±0.74* 10.60 ±0.74* 8.85 ±0.26*B 组 24 6.38 ±0.48* 1.73 ±1.78* 0.83 ±0.89* 0.52 ±0.77 0.33 ±0.63 0.25 ±0.5 C 组 24 0.15 ±0.41 0.12 ±0.37 0.14 ±0.38 0.18 ±0.41 0.13 ±0.35 0.25 ±0.5
2.3 眼用制剂扩散程度 A组第1天药物扩散直径明显大于注射时的15 mm,周围组织间隙可见眼膏浸润,第3天直径缩小,第7天被纤维组织所包裹,第14天后伴随纤维组织收缩,直径为(13.42±0.74)mm;B组第1天4只眼中,有3只有少量药物存在于组织间隙,直径明显小于注射时的15 mm,第3天4只眼有3只完全吸收,第28天药物完全吸收;C组第1天4只眼中,有2只残存未吸收的甲基纤维素,第3天药物完全吸收。A组各时点药物扩散直径均高于B、C组,B组第1、3、7天药物扩散直径高于C组(P均<0.05)。见表3。
2.4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A组注射后第1天可见眼膏渗入组织间隙,周围血管扩张,可见红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组织;第3天周围坏死更明显,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逐渐增多,可见单核巨噬细胞,周围可见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第7天炎症细胞减少,坏死组织吸收,周围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将病灶包裹;第14天增生的纤维组织将病灶包绕,炎症细胞基本消失,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第21、28天纤维组织炎症细胞消失,注射区可见瘢痕组织。B组注射后第1天未见明显腔隙,注射区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周围血管扩张,坏死不明显;第3天炎症细胞基本消退,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第7天少量瘢痕组织形成,结构基本恢复正常。C组注射后第1天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未见明显坏死;第3天炎症细胞消失,未见纤维组织增生,眼睑结构恢复正常。
表3 三组各时点药物扩散直径比较()
表3 三组各时点药物扩散直径比较()
注:与 C 组比较,*P <0.05
组别 n药物扩散直径(mm)第1天 第3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第28天A 组 24 18.00 ±0.71* 15.20 ±0.81 15.20 ±0.81 10.10 ±0.94* 9.34 ±0.50* 8.85 ±0.26*B 组 24 6.03 ±0.62 4.83 ±0.33* 3.42 ±0.79* 0.75 ±1.50 0.50 ±1.00 -C组24 3.65 ±0.48 - - - - -
3 讨论
研究表明,以凡士林、羊毛脂和液体石蜡为基质的红霉素眼膏[6,7]。注入眼睑后,可在轮匝肌层之间形成药物腔隙,在表面形成一直径15 mm的皮丘。A组注射后第1天眼睑周围血管扩张,局部充血肿胀,压力增高,炎症细胞浸润破裂,释放溶酶体和炎症介质,局部缺血甚至坏死形成溃疡。眼膏在体温下,溶解形成稀薄的液状,进入周围组织间隙,引起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眼睑充血肿胀直径明显大于注射时的范围。而随着局部炎症消退,充血肿胀逐渐减退,纤维母细胞增生,产生大量纤维组织包裹眼膏,在局部形成结节,眼膏的扩散受到局限。A组充血肿胀、结节形成直径均高于B、C组,说明红霉素眼膏进入组织间引起的炎症反应明显,纤维组织增生,将眼膏机化包裹,难以被组织降解吸收。
玻璃酸钠是眼科手术常用的黏弹剂,注入组织后,在局部的代谢量很少,主要扩散至血中,在肝脏降解成小分子产物而排泄[8]。玻璃酸钠可保护组织免受蛋白溶解酶的降解,减轻炎症介质对痛觉受体的刺激作用,减轻多形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抑制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自由基等。由于玻璃酸钠是一种高分子物质,经过血管壁吸收困难,在局部停留时间较长,本研究发现,B组应用以玻璃酸钠为基质的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后3 d左右药物吸收,且药物在局部引起的炎症反应甚微,组织结构能够恢复正常。另外,玻璃酸钠还能促进组织损伤修复,在损伤初期,依靠本身的氨基葡聚糖成分停留于创面,与血纤维蛋白结合,构成细胞间基质的支架,由此来调节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所以玻璃酸钠注入组织后虽然局部停留时间较长,但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甲基纤维素与玻璃酸钠一样,是眼科手术所使用的黏弹剂,具有无毒、无菌、无致免疫反应,不含致热源和蛋白质。其无生物活性,组织相容性好,不易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增生、粘连,容易在组织内代谢[9~11]。本研究发现,C组应用甲基纤维素注入眼睑组织后被迅速吸收,几乎不引起炎症反应。与玻璃酸钠相比,甲基纤维素黏稠度更低,分子量更小,具有亲水性,易被稀释,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而被降解。故C组第1、3、7天药物扩散直径小于B组。
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凡士林、羊毛脂和液体石蜡为基质的红霉素眼膏进入豚鼠眼睑组织难以被吸收降解,注射第1天即可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引起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坏死。故不建议注入到组织内,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玻璃酸钠和甲基纤维素对眼睑组织相对无害,能够被较快吸收,致免疫反应作用较轻,可在泪道手术后注入,起到软性支撑的作用。
[1]刘雁,封卫亚,董梅.人工鼻泪管植入联合典必殊眼膏留置在泪道疾病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7):40-41.
[2]陈洪.泪道探通后玻璃酸钠与典必殊眼膏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创新医学,2011,8(27):32-33.
[3]严吕霞,严锦云.泪道探通联合眼膏注入治疗慢性泪囊炎284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68.
[4]杨效群,曹彦华,张俊萍.玻璃酸钠在先天性泪道阻塞探通术后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56-57.
[5]石佳,羊薇,谢敏.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扩张和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2);29-30.
[6]陈祖基.眼科临床药理学[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2:35-36.
[7]Greaves JL,Wilson CG,Birmingham AT.Assessment of the precorneal residence of an ophthalmic ointment in healthy subjects[J].Clin Pharmacol,1993,35(2):188-192.
[8]Schoenwald RD,Zimmerman TJ.Ocular pharmacokinetics[M].Philadelphia:Lippincott-Raven,1997:119.
[9]Malhotra M,Majumdar DK.Aqueous,oil,and ointment formulations o ketorolac:efficacy against prostaglandin E2-induced ocular inflammation and safety:a technical not[J].AAPS Pharm,2006,7(4):96.
[10]Chirkov AI,Sobolenko AK,Li VN,et al.Ways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yfor preparing ointments under field conditions[J].Voen Med Zh,1991,10(6):63-65.
[11]Hoenwald RD,Deahpande GS,Rethwisch DG.Penetration into the anterior chanber via the conjunctival/scleral pathway[J].Ocular Pharmacol Therapeut,1997,13(8):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