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汉油区油井负压清砂技术探讨

2013-09-05陈金菊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砂器冲砂管柱

陈金菊,程 忱,龚 兵

(1.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湖北 潜江433123;2.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湖北 潜江433123)

江汉油区经历四十多年的开发,地层压力逐年下降,低压油井出砂日趋严重,出砂导致泵漏、砂卡堵等维护作业井次攀升,甚至砂埋油层,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常规水力冲砂技术在负压油井有很大不适应性,主要表现为:现场清砂液无返排、冲砂无进尺,漏失大量冲砂液导致生产排水期长,甚至污染储层,液量下降。目前,国内外冲砂工艺的发展趋势为:普通油管连续冲砂、连续油管、同心连续油管冲砂,综合考虑各个冲砂工艺的优缺点,冲砂成本和江汉油油区油藏的特点,在射流泵原理基础上,结合出砂油井结盐、结垢实际情况,设计水力搅砂和机械捣砂为一体的射流负压清砂工具,通过优化负压清砂管柱和现场施工参数,形成水力循环通道与生产层的隔绝,实现油井负压清砂的目的。

1 射流负压清砂器结构及原理

1.1 射流泵技术原理

射流泵是一种具有混合功能的流体输送机械,利用文丘里效应工作,其特点是本身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简单,且工作可靠,密封性好,适应在高压、高温、真空、水下和放射等特殊条件下工作。

射流泵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3部分组成:喷嘴、喉管和扩散管。

图1 射流泵基本结构示意图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动力泵将工作流体加压后,通过喷嘴高速喷出,在喷嘴处静压能部分转换为动能,液体流速增大,喷嘴周围形成真空,低速液体被吸入,两股液体在喉管中进行混合和能量交换,压力逐渐增加,工作液体速度减小,被吸液体速度变大,在喉管出口处速度趋于一致。混合液体通过扩散管时,随着管路截面面积的增大,速度逐渐降低,此时动能逐渐转化为压能,混合液体压力随之升高。

1.2 射流负压清砂器工作原理

射流负压清砂器由特制的射流泵和搅砂喷嘴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射流负压清砂器结构示意图

其工作原理由动力液经同心管外环空进入射流负压清砂器,一部分动力液高速向内管喷射,产生举升力与抽吸力,另一部分动力液经清砂器喷嘴,向外喷射搅起井筒污物,使其流化,流化后的固态颗粒、“死油”、砂等被进液孔吸入内管举升到地面。当举升喷嘴产生的举升力不能使含砂液举升到地面时,通过地面泵提供动力,使井下射流负压清砂器可有效增加举升高度,使返出液举升至地面。

2 油井射流负压清砂配套技术

2.1 射流负压清砂工艺原理

负压清砂工艺流程主要由井下管柱和地面设备组成,井下管柱由射流负压清砂器(负压发生器 )、延长密封管、同心管、清砂封隔器、桥式分流器和油管组成。地面部分由冲砂弯头、进出液管线、供液泵车、循环罐等组成。其冲砂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射流负压清砂工艺流程

用清水作冲砂液,泵车泵入冲砂液经套管至清砂封隔器,经桥式分流器进入同心管环空后到达负压发生器器,其前端的喷嘴产生的射流冲击、粉碎砂堵,同时其后端喷嘴与喉管等造成低 压区,将混砂液吸入并喷入同心管的内管举升至地面,在井口经冲砂弯头、软管排出,携砂液在循环罐沉降过滤后循环使用。

2.2 射流负压清砂配套工具

2.2.1 换向射流负压清砂器

针对江汉油区出砂油井结盐、结垢造成砂面板结的实际情况,设计集负压抽吸和水力搅砂、机械捣砂为一体的换向射流负压清砂工具,其工作原理为:前端的捣砂头接触砂面前建立循环,举升井筒内井液;当捣砂头与砂面接触后,清砂器上的弹簧压缩,射流举升通道关闭,停止举升井液;当管柱加压机械捣砂的同时,射流通道开启,冲砂液进入冲砂喷嘴射流喷出,粉碎板结砂面;当砂面冲散开,弹簧推动捣砂头下行,射流搅砂通道关闭,同时,射流举升通道开启,又开始射流携砂举升冲散的泥砂混合液。如此反复,可实现高效清除低压油井板结砂柱。其特征在于:

1)中心管上的冲洗堵塞进液孔和射流举升进液孔结构,使中心管轴向运动即可交替换向;

2)换向射流负压清砂器可反复实现冲洗和举升交替进行的工作方式,可提高冲洗堵塞的速度和举升效率;

3)导向头前端是齿形,中心喷嘴在齿尖后端,这种结构既可提高导向头冲击、冲洗堵塞物的能力,又能防止堵塞中心喷嘴。

2.2.2 延长密封管

延长密封管连接在射流负压清砂器上端,主要作用是调解同心内外管的长度差。其特征在于:

1)由普通油管加工而成,上、卸螺纹方便,密封可靠;

2)调节范围大,最大可调解1.8 m;

3)插管密封件安全可靠,有效防止插管提出或插入时,密封件脱落。

2.2.3 清砂封隔器

清砂封隔器采用皮碗结构,连接在同心管的上端,主要作用是阻止冲砂液进入油层,其特征在于:

1)封隔器可在密封状态下移动;

2)封隔器耐压30 MPa,耐温120℃。

2.2.4 桥式分流器

桥式分流器采用桥式机构,可以使冲砂液进入同心管的外环空,实现井下返液与入井液通道分开。

3 油井射流负压清砂参数优化

射流负压冲砂施工成功,需要确定合理的参数,包括管柱摩阻损失、根据地层压力建立射流负压能力、射流搅砂能力、携砂举升能力等技术参数。利用wellflo软件,负压射流冲砂过程的参数计算和优化,计算同心管柱流体摩租的大小,射流负压清砂器内部流体的动态数值模拟,确定施工排量、泵压及负压发生器的结构参数。通过wellflo软件输入相关技术参数对黄7斜-7井冲砂工具和施工参数进行计算及优选。

3.1 射流负压清砂器的特性参数

射流负压清砂器的特性参数包括压力比、流量比、泵效和气蚀临界流量比,图4为射流负压清砂器的特性参数随井口压力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流量比随着井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与井口压力的对数成正比关系。压力比随着井口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与井口压力的对数反正比关系,泵效在井口压力低于7.0 MPa时随着井口压力的增大快速增大,当井口压力大于7.0 MPa时,泵效基本稳定在23.5% 左右。

图4 射流负压清砂器特性参数变化曲线

气蚀临界流量比随着井口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与井口压力的对数反正比关系。说明井口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气蚀现象。当井口压力大于12.56 MPa时,射流负压清砂器的喉管将产生气蚀现象。

3.2 射流负压清砂参数优化

油层压力是冲砂参数计算的重要基础参数之一,现场实际的油层压力难以准确掌握。油层压力主要影响泵效、注入流体漏失百分比、搅砂流体线速度等冲砂参数。

通过wellflo软件模拟计算,优化黄7斜-7井冲砂工具尺寸和施工参数,冲砂优选参数结果见表1。为了避免气蚀并兼顾举升能力,喉管直径为10 mm,举升喷嘴直径采用6 mm。为了避免大量注入流体漏失进油层并兼顾搅砂流体的冲击能力,采用4型迷宫结构,把迷宫的级数由5级改为3级。采用4个4 mm的搅砂喷嘴。冲砂时油层压力按1.0 MPa计算。

冲砂参数预测结果见表2。

表1 黄7斜-7井冲砂优选参数

表2 黄7斜-7井冲砂参数预测结果

4 油井射流负压清砂现场应用

江汉油区射流负压清砂试验4口井,成功4口井,成功率100%,其中水平井1口。负压清砂进尺在23 m~87.05 m之间,在射流负压清砂恢复生产同时,起到一定程度解除储层堵塞效果,截止2011年底累计增油93.9 t。射流负压清砂效果如表3所示。

黄7斜-7井深2 220 m,井下积砂柱23 m,由于负压曾多次水力冲砂漏失量大,冲不出,属典型的负压油井,地层压力系数只有0.4,本次射流负压清砂在成功清除井下沉砂同时,避免储层污染,同比减少生产排水期3天,并最大程度解除地层堵塞,清砂后日均增油1 t,有效期16天,累计增油15.4 t。

潭34-7-5 B井在双泵冲砂失败情况下,于2011年11月20日通过配套换向负压冲砂器和优化施工参数,清砂进尺87.05 m,解决了严重负压油井清砂技术难题,清砂后日均增油2 t,有效期18天,累计增油36 t。详细对比效果如表4所示。

表3 射流负压清砂效果统计

表4 潭34-7-5 B射流负压清砂效果对比

5 结论及认识

1)在射流泵原理基础上,研究射流负压清砂工艺,通过优化负压清砂管柱和现场施工参数,形成水力循环通道与生产层的隔绝,实现油井负压清砂、油层保护,达到绿色清砂目的。

2)射流负压清砂技术彻底解决低压油井井下清砂技术难题,并成功实现了水平井射流负压清砂工艺试验,该技术为江汉油区低压油井高效和彻底冲砂提供了技术保障。

3)射流负压技术不但可以进行低压油井的冲砂作业,也可开发配套酸化施工和残酸返排为一体化管柱,用于酸化完毕及时排酸,提高残酸返排率。

[1]罗英俊,万仁溥.采油技术手册(第三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2]陆宏沂.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3]李树臻,李光磊,王亚娟.油井负压冲砂装置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04,33(3):21-23.

猜你喜欢

砂器冲砂管柱
水平井冲砂洗井技术进展
非弹性分析方法在除砂器设计中的应用
高压高产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特性及安全分析*
基于Workbench的加热炉管柱结构优化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疏松砂岩油藏连续冲砂技术特点与改进措施
青砂器:百年窑火
液氮气举冲砂工艺的研究
低压井负压冲砂强制排砂技术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