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战略的关系及隐形假设分析
2013-09-05吴亚光
吴亚光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的关系
1.高等教育地方化
地方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只是各国的表现形式、实施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发展,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地方化是我国政府和社会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对如何从战略的高度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这一重大问题做出的明智的选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地方化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比例显著下降,地方高校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主体,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承载者。
别敦荣教授对高等教育地方化形成的历史和实践的现状做了全面评述,对高等教育地方化的主要特征和社会功能做了深入分析,认为高等教育地方化不但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结果。高等教育地方化是一个长期的转变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反复;高等教育地方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和社会功能的下移与拓新。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主要特征:第一,地方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同步发展,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作用明显,正是大量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才使得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使得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第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与中央高校对比,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上有明显的优势;第三,一批新的高等教育亚中心成长起来,这些高等教育亚中心主要就是地方高校所在区域,是地方高校的发展壮大使得其所在区域成为了高等教育亚中心;第四,地方高等教育不仅数量上得到了迅速增长,在质量上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综合实力增强。
2.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地方高校为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是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形式。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行各业、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是由地方高校来承担的,地方高校是支撑和引领其所在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的重要力量,因其关注区域产业层次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实践内容,所以培养的人才更能够适应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了解、熟悉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特征,能够把握发展趋势的“区域性专门人才”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化人才,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用得上且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生源大部分来自本省,当地生源一般达到60%以上,毕业生大部分也直接服务于地方建设。
其次,地方高校的技术创新为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技术创新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包括产品、工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智力支持即创新源,这一重要角色正是由地方高校在扮演着。我国目前企业大多数都是依靠高校和科研机构来提供创新技术和知识,企业和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开发,组成产学研合作实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地方高校在这一重要形式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地方高校所具有的主要针对其所在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得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再次,从宏观来看,地方高校在国家的教育格局中具有独特的责任,并且具有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各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高校在政治和文化上增强中华民族的融合,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发挥其智力资源优势,拓宽其服务范围,利用科研优势,突出特色,促进并带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大战略中也是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地方高校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为满足区域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需求做出了贡献。
最后,地方高校是其所在区域内科技、人文道德、精神文化、制度等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并有效的拉动区域内的消费需求。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的增长,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区域软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地方高校是区域内学者、专家、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有着先天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囊,为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调研,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有着不可替代的参谋作用。地方高校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影响这区域的精神文化发展,对制度建设同样会提出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这都不断影响区域内软环境的发展,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此外,地方高校本身的消费拉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地方高校拉动周围诸如餐饮、娱乐、文化用品、旅游、交通运输等产业的消费,增加这些产业的就业人数。地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再考虑到高等教育产出系数,则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更大。
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水平并非区域内各个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水平的总和,地方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水平与其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水平是不同的,这与各地方高校的发展战略定位、战略规划、具体发展程度、微观教学安排与科研成果、领导人的个性思维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即高校毕业生有一定的比例会到培养高校所在区域以外的其他地区工作而没能对高校所在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此外,还与区域发展战略方向、战略思维等相关,使得地方高校自身发展与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认为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水平与各个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对公式的具体解释如图1所示: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水平I等于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水平在区域经济发展轴D上投影In的集合。区域内某所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水平达到LU1,而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量却仅为是I1,向量值与投影值之差则表明了该地方高校发展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之间的差异程度。由此可见,对地方高校的战略规划进行研究,调整其发展方向,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减少向量值与投影值之差,既提高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的效率,又与自身发展相契合,是对区域经济和地方高校均为有利的战略方向,才会取得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双赢的成果。
3.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的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前提。地方高校的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两方面的推动,一是物质资料基础,二是持续的高等教育需求。而这两个推动力量是依靠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地方高校从产生之初主要依靠区域经济的支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本身就是地方高校内涵之一,是地方高校与生俱来的,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提供给地方高校的物质资料基础使得地方高校有发展的可能性;持续的高等教育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需求和区域内人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两个方面都依赖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产业升级,从而产生对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需求增加,同时区域经济取得发展直接结果之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会更加强烈,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长。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地方高校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等诸多方面。高等教育发展受限于经济发展的水平,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在速度、规模等方面受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从历年的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当然现实也存在着地方高校发展超前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如经济水平较低的陕西省其地方高校发展规模、速度等都较高,而经济水平较高的广东省的地方高校发展速度、规模等却明显落后很多。但是这些现象必然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而得到改善,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会更为协调。
最后,区域经济发展更新了地方高校的教学内容和研究课题,对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规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个过程中会为地方高校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进而影响地方高校的教学内容和研究课题的选题等。因为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需要,对地方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和类型等也会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才的层次上必然要求会提高,在研究课题上必然会更为深入,产业升级所需要的深加工技术等都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而对地方高校的研究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对地方高校在深层次上的影响。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战略规划潜在假设分析
“没有什么比潜在的假设隐藏起来更危险。除非我们将自己隐性的‘行动理论’显露出来,否则我们就无法检验它们的正确性,也无法对它们进行修正以适应当今的环境”。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战略规划研究而言,本文认为其潜在的假设包括:一是地方高校的战略规划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会获得自身的发展;二是地方高校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有其独特的优势,且这一优势足以对高校自身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将潜在假设显性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是以从理论上对研究给予支持,下面对这两条潜在假设进行详细分析。
1.对潜在假设一的分析
基于地方高校视角,主动寻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会使地方高校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获得较好的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的关系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有这多方面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就构成了地方高校在做战略规划过程中对区域经济这一重要环境所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客观现实。本文认为地方高校可以主动地去改造和引导区域经济对自身的影响,在科学、客观的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其影响尽量正面化,去除负面影响,从而更有利的促进自身的发展。地方高校主动的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使得其获得财政支持力度增加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地方政府在看到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时,必然会重视这一促进力量,从而对高校的发展更为重视,并从财政、制度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地方政府眼中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这一推动力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必然获得更大的发展。
基于国家宏观视角,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地方高校本质属性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将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地方高校的发展轨迹中也得到了印证。高等教育是一项事业,必须符合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部署,国家大战略已将地方高校纳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我国两次大的院系调整,在省会及国家重要经济战略中心以外的非中心城市设立普通高校,其目的就是将高等教育纳入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轨道,加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人才,提高教育效率,缓解长期形成的高等教育不均衡态势。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说是地方高校的本质属性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会使地方高校获得发展。从地方高校发展轨迹也能发现,地方高校的发展是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地方高校发展迅速,发展态势良好。
2.对潜在假设二的分析
首先,在理念上,地方高校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做战略规划,有可能产生大思路,不再受限于自身和系统的很多思考因素制约,有利于地方高校战略规划水平提高。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工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主要“产品”之一,“产品”的质量一般是通过在使用过程中即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来衡量。因此,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既是从“产品”的最终使用效果来思考“生产过程”的一种逆向战略思维,又是从“市场”需要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人才,以及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或遇到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来思考如何满足市场需要而获得自身发展的市场经济思维。地方高校采取这样的战略思维由于其着眼于大环境和其发展目标的结果,使得其有可能产生大的思路,不会因具体“生产过程”即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而限制,战略规划会更加贴近目标,战略落空的可能性会显著减小。
其次,在方法上,新的角度有利于新的战略思维形成,从而使得其制定的战略规划更具有特色,为地方高校发展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地方高校的特色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是其所在区域的特殊性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展现,带有明显的区域烙印。地方高校将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其战略规划的思维起点,可以很好地挖掘出自身的特色,地方高校的特色是融于其所在区域并由其所在区域发展而支撑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过程,就是将区域与地方高校自身相结合的过程,只有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发展向协调才会促进区域发展。因此,这样的战略思考过程本身就是对地方高校自身特色的挖掘过程。挖掘特色,突出特色,培养特色,将地方高校最有力的方面发挥出来,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在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上,更有利于吸引相关利益者关注并实际支持地方高校。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是要思考如何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主体更好发展,这些经济主体很多是地方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地方高校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并将发展其利益作为战略思维起点,必然会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和支持。因此,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具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优势:可以从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校友、学生及家长、社区其他利益相关者等那里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就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坚实的基础,地方高校通过战略规划使学校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断得到增加,使得这一基础得到不断的扩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三、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途径分析
高等学校“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方面的作用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它在探索新知识方面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纵观整个高等院校史,它在服务先进文明社会的众多领域方面所做的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每一所高等学校的具体构成却是不同的,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职能的突出点不同。地方高校的突出职能应当是为区域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和加快知识向生产的转化。因此,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途径包括:
首先,培养区域经济所需要的各种规格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的突出优势之一就是贴近区域,能够清楚看到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人才的层次与类型,培养相应的人才就成为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尽管不能保障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都会在其区域内就业,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但是与中央高校对比,留在地方工作的比例要高出很多,且多数的应用型职位是由地方高校毕业的学生来填充的,这是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其次,以科研服务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地方高校在区域内与其他组织相比具有知识和智力资源优势,在科研方具有先天优越条件,以科研服务社会,以促进区域经济向着集约型发展。以内蒙古大学为例,组织科技人员先后赴包钢集团等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启动合作研究项目49项。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重点地组织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科研项目,如“呼和浩特市通史”、“内蒙古大中型牧场生物沼气综合利用研究”等多项研究项目。此外,上报9项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有两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最后,以智力资源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智囊团,为区域发展重大决策提出建议,推动区域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具有的智力资源优势是其他组织所无法比拟的,高等学校松散的组织结构,为其智力资源开发和学术研究的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宽松的环境让高等学校智囊团的作用发挥自如,也取得成效。以内蒙古自治区的“111人才工程”为例,由自治区的各个高校的专家学者组成,其科研成果对自治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成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人才库”的鲜明代表。在自治区发展中的重大决策方面也起到了智囊团的作用,发挥了地方高校应当具有的重要功能。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的途径很多,但主要的途径为以上所述。在论证了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基础上,对隐形假设的分析表明:地方高校战略规划工作完全能够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通过适合学校特色情况的途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身获得发展,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一种值得研究的方法。
[1]别敦荣,郝仕进.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54—60.
[2]霍天强,樊桂清.关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4—88.
[3]理查德·惠廷顿.战略是什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4.
[4]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李俊英.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科学与管理,2009,(1):55—57.
[6]李亮.高校松散的组织结构对其战略规划整合性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10,(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