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云英和黑麦草直接培肥对甬优9号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3-09-04王玉祥曹春信袁名安王孔俭刘新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苗数混播紫云英

王玉祥,曹春信,袁名安,王孔俭,刘新华

(1.衢州市农业信息与教育培训中心,浙江 衢州 324000;2.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17)

近年来,化肥的使用虽然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化肥用量的逐年增加,一方面农产品生产的投入成本持续增长,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结构,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从而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绿肥的合理利用受到广泛关注。

紫云英、黑麦草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其翻压还田后,可以有效更新土壤腐殖质,促使土壤中有益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增加作物产量,并提高农产品品质。试验通过大田种植紫云英和黑麦草,直接翻压培肥后,以甬优9号为供试品种,研究这两种绿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绿肥直接培肥技术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1年在桃溪镇项湾村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甬优9号,紫云英品种为宁波大桥种,黑麦草品种为多花黑麦草——顶峰。土壤基础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8.9 g/kg,碱解氮106.6 mg/kg,有效磷8.4 mg/kg,速效钾106.1 mg/kg;土壤pH值为5.78。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施肥处理,分别为T1(CK空白),T2(全化肥),T3(紫云英100%还田), T4(紫云英2/3还田),T5(紫云英1/3还田),T6(紫云英、黑麦草混播100%还田), T7(紫云英、黑麦草混播2/3还田),T8(紫云英、黑麦草混播1/3还田),详情见表1;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24个小区,每小区面积30 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期间,记录各处理不同生长时期的水稻植株分蘖数,成熟后分别测定产量,并对各处理的产量构成因子进行比较分析,采用DP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云英、黑麦草直接培肥对水稻植株分蘖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培肥处理对甬优9号水稻植株的分蘖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最高苗数上各处理有明显差异。对照处理最高苗数最少,各培肥处理的最高苗数均较对照明显增加。T2~T8处理的最高苗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6.26%、35.35%、36.87%、42.93%、50.00%、17.68%和45.45%;其中,以T5、T6和T8处理的分蘖较早、最高苗数较多。这说明紫云英、黑麦草直接培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水稻植株的分蘖能力,促进植株早分蘖。

2.2 紫云英、黑麦草直接培肥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

?

从表3中可以看出,紫云英、黑麦草直接培肥栽培的水稻在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等方面均比对照占优势。有效穗数以T6处理最高,达到386.06万穗/hm2,比对照增加了49.97%,比T2处理增加了18.77%,与T5、T7、T8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8处理的结实率最高,为77.9%,比对照增加了3.32%,与T2、T6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分别比T2、T6处理提高了9.41%、10.97%,与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8处理的千粒重也最重,为26.08 g,分别比对照和T2处理增重了3.70%和5.33%,与T4、T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每穗实粒数以T7处理的最多,分别比对照、T2处理增加了8.64%和0.80%,与T2、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T7处理的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T2处理增加了23.48%和3.63%,与T1、T5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穗长和每穗总粒数均以T2处理最高,与其它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分析,T7和T8处理的综合效益最高。这说明,紫云英、黑麦草混播还田,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结实,从而提高千粒重及产量。

3 结 论

紫云英、黑麦草直接培肥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分蘖能力,提高成穗率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黑麦草直接培肥使甬优9号分蘖能力明显增强,产量也显著增加。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各培肥处理的最高苗数均较对照明显增加,其中,紫云英、黑麦草混播100%还田和紫云英、黑麦草混播1/3还田两个处理的效果最明显,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加了50.00%和45.45%,分别比全施化肥处理增加了18.80%和15.20%。各培肥处理的产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其中,紫云英、黑麦草混播2/3还田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紫云英、黑麦草混播1/3还田处理,这两个处理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48%和23.41%,比全施化肥处理增加了3.63%和3.57%。这可能是由于绿肥与化肥合理配施,既利用了化肥养分释放快的特性,供给水稻前期生长所需的营养,又利用了绿肥养分缓慢释放的特点,满足水稻后期生长对养分的需求。结实率、千粒重均以紫云英和黑麦草混播1/3还田处理最好,而每穗实粒数则以紫云英和黑麦草混播2/3还田处理最多。总体来讲,各培肥处理以紫云英、黑麦草混播2/3还田和紫云英、黑麦草混播1/3还田两个处理的效果最好。

绿肥作为肥料来源具有循环往复、取之不尽的特点,同时能保持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肥料资源,具有化学肥料无法比拟的优点。绿肥系统的肥效及生态效应研究仍将是绿肥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1]刘 威,鲁剑巍,苏 伟,等.氮磷钾肥对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5):49-51.

[2]泮进明,邵志鹏,苗香雯,等.循环流水鱼草共生生态系统的鱼草配比试验研究[J].生态学报,2004,24(2):389-392.

[3]Crush J R,Sararhchandra U,Donnison.Effect of plant growth on dehydration rates andmicrobial populations in sewage biosolid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6,(97): 2447-2452.

[4]王 琴,张丽霞,吕玉虎,等.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2,l8(3):54-58.

[5]刘新华,曹春信,吕建飞,等.磷钾肥配施对紫云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22-23.

[6]曾庆利,龚春华,徐永士,等.紫云英不同翻压量对水稻产量和产值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9,(6):76-77,88.

[7]刘 英,王允青,张祥明,等.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6003-16005.

猜你喜欢

苗数混播紫云英
牧草混播的优点、原则及方法
羊草混播披碱草的好处及栽培技术
不同硅肥用量与栽插苗数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混播方式对小黑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那一片紫云英的海
梁永英:盛开在田野的紫云英
不同栽插苗数和密度对华航31 号群体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穴苗数对龙粳31穗部性状及稻谷产量的影响
不起眼的紫云英
东祁连山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杂草发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