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有大作为
2013-09-04卫思宇
简政放权有大作为
开局之年,改革再起步。
深化改革已成中国大潮,到了最紧要关头。简政放权是解决改革核心问题的核心,甚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关键。
回顾过去十年来的改革历程,围绕简政放权这个中心,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人民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简政放权还可以大有作为。
真正在简政放权上有点实质性作为,首先要在思想意识方面,要有自我改革、自我舍弃、自我加压的勇气。虽还说不上壮士断臂、自剪羽翼,但所需要的勇气,不论是出于天下为公的自愿,还是出于时代潮流所迫的无奈,都必须具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其意义是明显的,既可赢得改革的时空主动权,也可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因此,有关简政放权的顶层设计,应该就是把勇于自我改革作为思想认识的基点和具体实践的出发点。
思想认识一旦能够统一到愿意自动减少政府的资源权和干预权,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定位政府的职能。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一直在说、在做的事情,即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对政府职能作了十分精辟的最新概括:一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何苦再揽那些干不好、干了也费力不讨好的事,能干好这三条已经相当不易。
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说,改革方案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当然也是简政放权。他还说,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他又说,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
认识和明确职能之后,自然就是如何在时间路线方面加以落实和操作。没有比诉诸法律更稳妥、更权威、更长久的方法了。一方面凡事可以做到从心所欲但不逾矩,另一方面凡事做到师出有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李克强总理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
另外,简政放权作为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关键方面,考虑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固有格局的惯性阻力和尽量减少动荡的试错等因素,必须在方法步骤方面注意采取先行先试、逐步推广的稳健型模式。正所谓“不改不行,改慢了不行,过于激进也不行”,一切尽在多做少说之中。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绝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搞变相游戏。”李克强总理说。
机构改革不易,转变职能较难,简政放权更难。
我们坚信,在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下,依靠13亿人的勤劳智慧,国家会不断走向成功,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