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发展

2013-09-04周励

西部大开发 2013年3期
关键词:柳林全县园区

□文/本刊记者 周励

跨越发展

□文/本刊记者 周励

柳林,今非昔比。近年来,柳林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加速转型,谋求跨越,使柳林实现了过去省级贫困县到今日山西第二、吕梁第一县的跃升,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小柳林县,目前正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令人羡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正在成就柳林转型跨越的宏图伟业,上大项目,举大龙头,搞大建设,惠大民生,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山头,吹遍着转型跨越发展的春风。

大项目助推大转型

上马大项目,是柳林实现转型跨越目标,把希望变成现实的最大抓手。近年来,柳林的一批集团化的大企业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和转型跨越的主力军。为了帮助这些大企业的大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柳林县委、县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了“以园区化的理念推进转型跨越”的做法,并大力实施17个园区建设,促进全县的转型跨越发展。这些园区建设体现在工业、农业、三产、文化园、教育、城建、卫生等方方面面。

下嵋芝新农村

李家湾光电子产业园,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团队为支撑,研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光电子产品,主要建设宽带卫星通信综合业务平台和兆瓦时智能电池储能设备研发基地、毫米波勘探系统研发与生产基地等五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光电子项目,最终将打造成为中国一流的山西光谷。

福龙水泥厂全貌

为了支持园区建设,县政府零地价供地;每年给予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负责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入园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上缴税费100亿元。这一项目对于全吕梁市和柳林县提升产业层次,完善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工业化、园区化进程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吕梁市在项目落地年活动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大企业的力量,大项目的诞生,为柳林的大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为了给大项目的落地、建设创造条件,柳林县委、县政府通过整合政府资金、争取上级资金和撬动民间资金,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联合大上项目,切实解决他们融资难的问题。并鼓励全县大型企业带动扶持一至几个中小企业扩展队伍,延伸产业链,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无依无靠的困难。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带动下,柳林县2012年共确定重点工程项目55个,总投资645.04亿元,其中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产值440.07亿元,上缴税费81.07亿元。

大龙头带动大跨越

柳林县把龙头企业、龙头项目作为提升农业效益的根本出路,结合当地煤炭企业转型的实际,2011年11月提出“1+2”模式,即全县所有的煤炭主体企业和各驻柳大企业都必须上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转型项目,同时领办或扶持一个农业园区项目。目前,全县8个煤炭主体企业和2个驻柳国有大型企业上马了12个非煤转型项目,涉及物流、服装加工、印刷、旅游、新型建材和新材料产业。

同时,8个主体企业2个驻柳企业共领办了9个农业园区,覆盖8个乡镇、35个行政村的200余平方公里土地,概算总投资116.5亿余元。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一方面拉伸了产业链条,扩展了产业空间,加快了全县的转型步伐。另一方面也为柳林农业的发展引进了龙头企业,通过“大龙头带动”,把园区建设与农民利益紧密联系,直接挂钩,走出“农业现代化、农民工人化、农村城镇化”的路子,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柳林 “大龙头带动”的做法是:龙头的事情靠企业帮扶,其余的事情交由政府来办。政府主要抓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以综合发挥“龙头带基地、基地育龙头”的双向作用。特点是:抓住一个园区,解决一个乡镇的问题,综合解决“三农”问题。

据了解,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是山西省综改试验标杆项目,项目投资100亿元,将留誉镇1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的154平方公里土地集中流转经营,涉及人口20050人,耕地面积41477亩。2011年,联盛生态农业园区分别被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命名为 “全国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区”。

大建设推进大发展

近年来,柳林县经济发展一路领先,但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县委、县政府必须解决好的民生问题、发展问题。为此,柳林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尤为注重教育、生态、环保、城建方面的投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教育方面,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兴建学校,由汇丰兴业焦煤集团公司和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28亿元建设的汇丰中学与鑫飞中学,已于2012年9月投入使用;由联盛集团投资18亿元建设的教育园区将于201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在生态建设方面,按照“通道绿化不断线、荒山绿化不断带、关键地段出精品、重要区位现景观”的标准精心布局、合理规划,近两年来,县政府每年投入5亿元以上的造林绿化资金,以平均每年6万亩核桃林、4万亩生态林的推进速度,全力打造以城市绿化为中心,通道绿化为骨架,村企绿化为亮点,荒山绿化为屏障的生态大体系。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通道和荒山绿化任务,实现“到2015年实现规划区域地段内经济林全覆盖、2020年实现宜林荒山生态林全覆盖”的目标。

在城乡基础建设中,柳林县启动了总投资25亿元,涉及面积921万平方米的东山新区开发和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在城乡规划编制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力打造 “一核两区三中心”城镇化框架体系,构建了城镇集群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了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铺开总投资26亿元的公路建设项目;铺开总投资11.8亿元的横泉水库引水、黄河提水、中部引黄三大水利工程;完成了978个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的新农村建设,118个村的 “四化四改”、“七个一”工程;行政村实现了“五个全覆盖”。通过大搞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大民生带来大实惠

在开展重点工程建设中,柳林进一步加大民生事业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民生事业的水平,进一步扩展民生事业的领域,让广大群众同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公共民生事业中,柳林加大投入,2012年财政预算用于民生资金占到可用财力的73%。其中在教育方面,预算6000万元用于新高中、新职中搬迁,预算2000万元新建城区3所标准化幼儿园和4所中心乡镇幼儿园建设补助。

文化方面,财政预算5000万元用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加强文物古迹保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场所的完善提高。安排资金6000万元,铺开了500套经济适用房、500套廉租房、100套公租房建设,切实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启动了李家湾乡、石西乡两处集中供水工程和全县28处农村饮水工程,解决3.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县长武跃飞对《西部大开发》杂志社记者这样感慨说:“柳林是一个好地方,柳林是一个能做成事的地方,柳林是一个必须做成事的地方!”柳林的发展势不可挡,柳林正奋进在转型跨越的道路上,为早日实现“三晋一流,全国百强”宏伟目标迈开了坚实步伐。

专家点评

毛立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部副主任、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何谓转型,何谓跨越。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经济延用某种旧模式发展到一定限度,制约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各种不利因素就会增多加深,从而迫使经济发展改变原有旧发展模式创造一种新发展模式继续向前发展。柳林改变以煤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多元、集约化经济发展模式,这就是转型。柳林人主动放弃原有发展模式,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这就是跨越。

解读柳林转型跨越发展数据,要跳出数据看数据,不仅了解数据的实质,更要看数据的实质,还要看清数据产生的原因。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沿着柳林县“大项目”的足迹探寻转型发展之路,才能为更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多的启迪。

柳林红枣

猜你喜欢

柳林全县园区
亚沉茶渍亚洲亚种Lecanora subimmersa subsp. asiatica Zahlbr.的订正研究
中英双语阅读 柳林风声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烟雨柳林汊
柳林汊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