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2012年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变化及耐药性分析

2013-09-01吴彩文唐淑云乔登嫣樊风花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克雷伯埃希菌大肠

胡 训,吴彩文,唐淑云,乔登嫣,樊风花

(1.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2.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甘肃 白银 730900;3.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4.靖煤矿务局总院,甘肃 白银 730913)

抗菌药物的使用必然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和滥用,促使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强,耐药谱扩大,从而出现了多重耐药菌。临床标本中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使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难度增大,为了解白银地区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对白银地区3家医院2008—2012年间,痰、脓、尿及血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变化以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选自2008—2012年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及靖远矿务局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细菌培养记录。

1.2 菌株鉴定与药敏实验

细菌鉴定应用API鉴定板条及ATB 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药敏实验用K-B法,采用NCCLS推荐标准。ESBLs确认采用CLSI/NCCLS推荐的双纸片协同实验,或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和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确认实验。MRSA确认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法或头孢西丁纸片法。采用英国Oxoid公司生产的培养基及抗菌药物纸片。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3 统计分析

统计4种标本的年度细菌检出率及不同细菌的年度检出率;统计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年度耐药率。率的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

1.4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3家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细菌培养记录资料,统计痰、尿、脓、血4种标本中5种细菌的年度检出率,对不同年度5种细菌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统计不同标本中年度细菌检出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统计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年度耐药率,对不同年度细菌耐药率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细菌年度检出率

2008 年与2012年5种细菌年度检出率相比,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由0.41%上升至1.26%(P<0.05),鲍曼不动杆菌由1.22%上升至3.43%(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MRSA年度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2 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

ESBLs阳性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比例由2008年的36.17%上升至2012年的50.00%(P<0.05),ESBLs阳性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比例由2008年的30.77%上升至2012年的 42.37%(P>0.05),见表 2。

表1 2008 —2012年5种细菌年度检出率

表2 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

2.3 不同标本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产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比较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尿中检出率由2008年的6.33%上升至2011的1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脓及血中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2008与2011年间痰、脓、尿及血标本中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由于参与2012年甘肃省疾控中心组织的小儿肺炎链球菌筛查项目,痰与血标本的送检样本量大幅增加,使得阳性检出率相对降低,因此对2012年细菌检出率在表3中未做比较分析。

2.4 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在痰、脓中的检出率比较

鲍曼不动杆菌在痰中检出率由2008年的1.36%上升至2011的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脓中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痰、脓中检出率2008年与201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比较

表3 2008年与2011年不同标本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比较

表4 2008年与2011年不同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比较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008—2009年与2012年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见表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由2008—2009年的72.55%上升至2012年的8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由2008—2009年的 9.80%上升至2012年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在2008—2009年及2012年两个时期内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由2008—2009年的61.54%上升至2012年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他11种抗菌药物在两个时期内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卫生部2011年颁布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对多重耐药菌做了明确界定。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出现耐药性的细菌。常见的有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CRE)、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等。MDRO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优势菌,由于MDRO的耐药谱广、耐药性强,从而增加了临床治疗MDRO感染的难度。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分离的主要多重耐药致病菌。ESBLs是质粒介导的能赋予细菌对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及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一类酶。对2008—2012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痰、脓、尿及血中的年度检出率差异性比较分析,未查到报道资料,但李秀英[1]报道,2011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痰、脓、尿及血中的检出率分别是20.63%、9.52%、49.21%及2.38%,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痰、脓、尿及血中的检出率分别是68.18%、20.45%、4.55%及2.27%,显著高于本文资料。本文资料检出率低的原因可能是:(1)资料来源的3家医院中,1家医院ICU病房床位少,两家医院无ICU病房,重症患者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低;(2)3家医院对致病菌的分离培养技术水平较低。可见,白银地区医院对致病菌的分离培养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5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008—2009年与2012年耐药率比较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率各地报道有差异。如2010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江苏39.62%[1]、海南44.4%[2]、北京 47%[3];产 ESBLs肺炎克雷伯菌江苏22.11%[1]、海南29%[2]、北京 27.2%[3]。Mohnarin资料显示,国内 2006—2007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率35.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24.6%[4];2008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率68%,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51%[5]。本研究资料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率由2008年的36.17%上升至2012年的50.0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由2008年的30.77%上升至2012年的42.37%,上升趋势与Mohnarin显示的国内资料基本一致。

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年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2008—2012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的对比分析未见报道资料,但肖永红[5]报道,2011年国内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是77.78%和70.45%,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59.52%和86.36%,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是14.58%和13.46%,总体略低于本研究资料2012年的水平。本研究资料显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在80%以上,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是100%。

本研究结果说明,2008—2012年,白银地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总体呈上升趋势;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泌尿道感染呈上升趋势,但都非直线上升,期间有波动;产ESBLs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感染的优势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各级医院应加强监测,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遏制多重耐药菌株产生,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危害。

[1]李秀英.6种常见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9(21):2671-2673.

[2]吴彪,符娟,符键.2006—2010年我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监测[J].海南医学,2012,22(18):12-14.

[3]张小江,杨启文,孙宏莉.2005—2010年北京协和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30-338.

[4]肖永红,王进,赵彩云,等.2006—2007年Mohnarin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51-1056.

[5]肖永红.中国细菌耐药性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华医学信息,2010,25(18):21-22.

猜你喜欢

克雷伯埃希菌大肠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
珠海地区妇幼保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基因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