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

2013-08-31傅怀梁管图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竞赛学科大学生

傅怀梁, 管图华

(南通大学教务处,江苏 南通226019)

0 引言

学科竞赛是锻炼人智力的,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有着常规教学不可及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量实践表明:参加竞赛,无论成绩如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动手、创新、协作,积极进取,学以致用[1]。在品牌、特色专业评估指标及实验示范中心验收指标中,学科竞赛也是重要的指标,学科竞赛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已成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而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最基本要素。在此背景下,如何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为学生搭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1 学科竞赛的由来及其功能定位

上世纪末,各类学科竞赛纷纷推出,起初多为政府主办,逐渐演变为既有政府主办,也有由政府倡导,各行业协会、企业主办两种组织形式。如由教育部倡导开展的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和结构设计四大学科竞赛;由团中央、中国科协等部门联合主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美国计算机协会主办的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及由美国数学学会主办的MCM/ICM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作为一种特殊的创新教育模式,学科竞赛已被社会和高校所认同,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为加强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关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通知》、《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从2007起,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发文资助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36项,在政策与措施的引导下,学科竞赛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对提高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5],其主要功能有:

(1)学科竞赛是展示高校教学的重要窗口。大多数学科竞赛内容新颖,紧扣当前学科领域研究前沿,注重在新技术、新器件、新仪器上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结合、传统器件与新型器件应用的结合,学科竞赛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以机器人大赛为例,2006年,学校首次组队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机器人大赛,虽然比赛仅获得了1项三等奖,然而,通过本次比赛,我们了解了该专业领域的发展动向,找到与一些高校之间的差距,依托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建立了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常年训练,以练带赛,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已举办了四届校级机器人大赛,在省级以上机器人大赛中已崭露头角,在中国机器人公开赛中获得了多项冠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中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新品质和聪明才智,学生自己创制的各类机器人发挥稳定、动作娴熟,受到评委老师和各参赛队伍的赞许和注视,多次得到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南通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充分展示了我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水平。

(2)学科竞赛是促进学风建设有效手段。良好的学风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对学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竞赛具有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其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已日益显现,学科竞赛活动已成为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6]。学科竞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吸引感兴趣的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创新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创新训练氛围,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有效地推动学风建设,通过学科竞赛可检验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检验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3)学科竞赛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学科竞赛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是相互促进的。通过开设与竞赛相关的课程,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或将竞赛内容引入理论课教学,或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部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学科竞赛涉及学科前沿问题,仅有刻苦精神还不够,还需要创新思维和理念,要求指导教师有较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他们在学科研究领域上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要途径。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7]。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此竞赛均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各赛区组织的方式。竞赛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进行,以3人为一组,从几道竞赛题中任选一题完成。竞赛期间学生可以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队员集体商讨,分工合作,竞赛期间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员讨论。在这短短4天时间里,参赛学生要按照竞赛要求完成从选题到撰写设计报告全过程,还要经得起答辩的检验,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赛题。竞赛是所学学科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综合运用,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成员们只有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专长,才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2 搭建学科竞赛平台的有效途径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支持项目,近年来,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已成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科竞赛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管理不到位,竞赛功利化日趋严重,缺乏健全的竞赛制度,对竞赛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各学科专业训练不均衡等[8-9]。因此,搭建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平台,科学合理尤为重要,笔者以南通大学为例从以下方面探讨提升学科竞赛水平的有效途径。

2.1 转变观念,制定方案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不断转变观念,重视该项工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将学科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来,建立完善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紧紧围绕培养方案系统地开展课内外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

2.2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学科竞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生管理、指导教师队伍、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学校制定适合校情的管理规章制度,围绕培养方案开展工作,对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报名参赛、奖励措施、讲座培训、指导教师工作量的认定等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目前开展的学科竞赛主要分为4个层次:①国家级竞赛。主要有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全国机械创新设计、中国机器人公开赛、全国智能汽车竞赛等;②省部级竞赛。主要有各项国家级竞赛江苏赛区、江苏省化学实验、江苏省程序设计、江苏省高等数学、江苏省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等;③校级竞赛。每项校级以上竞赛的校级选拔赛;④院级竞赛。由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自行组织或举办竞赛,立足于扩大学生参赛面。针对学科竞赛特点,以传统赛事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全方位,覆盖各学院、专业的学科竞赛体系,形成国家级竞赛、省部级竞赛、校级竞赛和院级竞赛并举,基础和专业相结合“四层三维”学科竞赛体系[10-12]。

2.3 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竞赛参与者,也是竞赛的最大受益者。学校积极做好组织宣传,动员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鼓励跨专业组建团队,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得硬、组织能力突出的竞赛团队,团队采取老同学教新同学、老队员带新队员的方式形成梯队,有计划地开展创新竞赛培训,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积极投身到学科竞赛中去。教师是学科竞赛的主导,从培训到赛前集训,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应在教学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与政策倾斜,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科竞赛,把学科竞赛内容纳入课程教学活动中,以其丰富的带教经验将学生带入新技术的应用和科研开发的创新殿堂,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4 以老带新,形成梯队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一撮而就。为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学校搭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建立“梯队式”培养模式[13],按照竞赛项目形成各竞赛兴趣小组,小组成员覆盖各个年级,从低年级选拔学生参赛,让学生了解竞赛的基本情况,掌握竞赛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确定今后努力目标。经过1或2年的学习,到高年级已经对此项竞赛较为熟悉,具备了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可参加竞赛,检验自己的训练效果。这种“梯队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既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又发挥了“以老带新”的作用,形成了竞赛长效机制,也实现了“以练代赛”的训练目的,避免单纯为了竞赛而竞赛的目的。

2.5 加快改革,提升水平

学科竞赛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14]。学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将演示实验改进为分组实验、验证性实验改进为探究性实验,并全面开发实验室,加大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力度,为学科竞赛提供良好的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学科竞赛水平。同时,学科竞赛也极大地促进了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了实验室建设[15]。以电子设计竞赛为例,学校连续多届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依托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开展竞赛的培训和参赛,竞赛获奖成绩不断提高,充分表明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建设的效果和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有效促进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3 实践效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学科竞赛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校竞赛平台逐步由点到面拓展,已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格局,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规模不断扩大,获奖数量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学生参加竞赛获奖质量不断提高,先后取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公开赛冠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等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我校相关专业的办学水平和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性逐步得到体现。

表1 近三年我校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情况统计表

4 结语

当前,高等教育正从注重规模扩张的外延性发展,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民群众的急切期待、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核心使命。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科竞赛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等起到了促进作用。高校应紧紧围绕学科竞赛的“重点扶持国家级竞赛、省部级竞赛,加强校级、院级竞赛,扩大学生受益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总体思路,依据“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追求实效”原则,搭建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平台,支持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创新训练等创新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实践育人思想,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北京市教委高教处.深化学科竞赛 推动素质教育持续发展[J].北京教育,2010(7):108-109.

[2] 徐宇琼,杨水根.质量工程背景下学科竞赛开展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22-24.

[3] 徐 辉,郁汉琪,褚南峰.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平台 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53-155.

[4] 鲁保富.构建系统、高效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5(8):37-38.

[5] 严 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109.

[6] 韦 玮.试析学科竞赛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3):86-88.

[7] 蒋西明,邓 明,徐 云.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130-132.

[8] 陈树莲.学生学科竞赛功利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12):53-54.

[9] 李 桥.学科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12(23):164-165.

[10] 刘长宏,戚向阳,薛 猛,等.“四层次、三维度”学科竞赛体制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09-111.

[11] 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96-99.

[12] 肖 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科竞赛体系探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205-209.

[13] 钱国明,王素珍,吴崇友.梯队式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农机化,2012(6):203-204.

[14] 樊月珍.提高学科竞赛水平的途径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83-85.

[15] 张晓花,朱陈松,朱昌平.学科竞赛促进电机课程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278-280.

猜你喜欢

竞赛学科大学生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我看竞赛
大学生之歌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