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及工作压力状况调查分析

2013-08-31张嫣红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因子

张嫣红

护理工作与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密切相关,尤其是精神科护士,因其护理的对象为精神病患者,决定了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风险性。精神科的护理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特殊患者,他们可以表现出行为紊乱、个人生活不能自理,突发的冲动行为造成自身和他人的伤害,甚至纠缠、攻击护士。精神科护士终日面对这样的患者,除了要承担日常的护理工作外,有时还会遭受意想不到的身体伤害与心理伤害,无疑在身心两方面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精神科护士长期处于注意力高度紧张、工作量大、连续工作时间长、精神高度紧张,随时都要防止精神病患者各种意外的发生的情况下,易造成精神科护士生理及心理一系列的变化,长期持续存在将导致工作倦怠、爱心缺失,甚至造成各种躯体及心理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护士的健康。为此,本研究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一线的精神科护士进行了相应量表的调查,并选取对应的综合性医院非精神科护士作为对照,以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特征。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一线(必须接触精神障碍患者并值夜班)的精神科护士200名作为研究组,同时在济南市三家省级综合性医院选取非精神科护士20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1)研究组:共入组200名,完成有效调查问卷200份,男94名,女106名,年龄18~41岁,平均(30.17 ±10.83)岁,护龄1 ~20 年,平均护龄(5.24 ±3.83)年;(2)对照组:共入组200名,完成有效调查问卷200份,男94名,女106名,年龄19~43岁,平均(31.01±11.21)岁,护龄1~21年,平均护龄(5.56±4.9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护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务、工作年限、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婚姻状况、睡眠时间、兴趣爱好等;(2)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urse Job Stressors Questionnaire,NJSQ)[1]:主要用来评定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包括5个维度,其中因子1(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因子2(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因子3(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因子4(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因子5(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采用1~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压力程度越大;(3)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Methods Inventory,CMI)[2]:用于评估个体的应对行为,由66个条目组成,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因子。

1.2.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有统一的指导语,说明调查的意义及填写要求。问卷由研究人员现场发放并讲明填表的要求。被调查者以无记名的形式填写,量表当场收回。

1.2.3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输入社会科学统计软件16.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NJSQ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因子1、因子2、因子3、因子4、因子5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JSQ各因子评分比较()

表1 两组NJSQ各因子评分比较()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CMI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积极应对方式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CMI各因子评分比较()

表2 两组CMI各因子评分比较()

3 讨论

压力源是指能使人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职业压力源就是指能够导致压力反应产生的与工作相关的刺激[3]。护理工作的压力源既可以来自工作环境也可来自工作人员本身,因此不同临床科室的护士所面对的压力也是不同的。精神科护理的服务对象和工作特点决定了护士日常工作的压力程度和来源。本调查中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总平均得分属于中度压力。从来源看,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和患者护理方面,这与国内大部分研究的结果相似,其中工作量太大是大多数针对护士工作压力调查中较为常见的压力源。而患者护理方面的压力源对精神科护士而言也是可以理解的。精神科护士所面对的患者是一类行为具有不合理性和冲动性的患者,在病房中随时会发生意外事件,在工作中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因此患者护理方面的压力对精神科护士来说也是主要的压力之一。

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情绪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4]。精神科护士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临床护理工作群体,他们面对的护理对象常常是大脑功能失调、言行紊乱、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长期与患者接触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5]。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明显高于非精神科护士,原因可能是:(1)精神障碍患者疾病的特殊性: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无规律,有些患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自知力缺乏,对治疗护理往往不合作,对护士存在敌意,加之患者会发生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或走失等意外情况,使护理工作非常复杂繁重,护士在躯体上和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2)精神科工作环境特殊:由于精神障碍的特殊性,患者多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出现兴奋、话多、冲动等行为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甚至会威胁到护士的人身安全,会严重造成护士的心理压力;(3)患者家属的不配合:部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不理解,对常规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制度不能正确认识,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易发生纠纷,从而形成较大的工作压力。而巨大的工作压力不仅可以严重影响到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况[6],而且也时刻影响着护士的应对方式,造成积极应对方式的减少及消极应对方式的增加,进一步造成大量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本研究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

长期的压力导致精神科护士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焦虑、紧张情绪占主导,进而导致精神科护士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的紧张,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及生活。所以采取合理有效的释放压力的办法对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及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将负性情绪合理转化,将使精神科护士在工作及生活中达到平静应对的状态,从而高效率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因此,医院相关领导应重视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引导精神科护士建立合理的应对压力机制,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本研究结果提示,精神专科护士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更容易应用一些不良的应对方式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应引起相关人员足够的重视。

[1]李小妹,刘彦君.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2]肖计划.应对与应对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4):181-183

[3]殷英,陆中霞,施忠英.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状况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1-3

[4]黄丽.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措施[J].当代护士,2009,9(3):86

[5]龚玉,钟伟英.精神科男护士焦虑抑郁情绪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69-70

[6]马淑香,赵向辉,崔利军,等.精神科护士焦虑状态与工作压力源的调查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3):57-59

猜你喜欢

精神科护士因子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