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实习期临床医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改善效果的对照研究

2013-08-31马金耀姜平平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实习期基线医学生

马金耀 李 霞 姜平平

医学生临床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的阶段,也是角色改变的一个很大跨度。在此阶段,实习期临床医学生从学校的小课堂开始走向医院这个大课堂,由于所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其心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心理状态的变化反过来又直接影响着其临床实习效果。有资料显示[1],实习生的各种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在操作过程中因为紧张、胆怯、急于求成等原因,容易导致操作失败,影响患方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为了探寻心理干预对实习期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改善的效果,我们对实习期临床医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新进入实习期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20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入组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1)研究组:共入组100人,完成99人,男生51人,女生48人,年龄21~24 岁,平均(23.11 ±1.89)岁;(2)对照组:共入组100人,完成96人,男生49人,女生47人,年龄22~25岁,平均(23.77±2.10)岁。两组在完成率、性别比、平均年龄及各量表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入组学生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并排除重大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在整个干预期间所有学生均接受正常的实习期学习安排。研究组学生接受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向其宣讲医学生的心理标准、角色适应问题、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建立紧张情绪的积极应对方式、心理放松的方法及寻求社会支持的方法等内容,鼓励学生与干预者及患者交流,同时要求干预者避免简单、生硬的工作方法,主动与情绪异常的医学生进行交流及谈心,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具体形式包括(1)心理健康教育:每周1次,每次1 h,由精神医学及医学心理学专业人员讲述,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的含义、学校心理适应、人际关系、恋爱家庭问题的处理、消极情绪的调节等;(2)个别心理咨询:每周固定半天,由从事精神医学工作的医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咨询;(3)建立心理热线电话:每周固定1晚,由专业医师接听学生的咨询电话。共计12周。对照组学生不接受心理干预。

1.2.2 研究工具 所使用的量表包括:(1)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2]:主要用于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由90个项目组成,从“没有症状”到“严重”采用1~5分进行评定,分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共9个因子。(2)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Methods Inventory,CMI)[3]:适用于青少年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评定,用于评估个体的应对行为,由66个条目组成,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因子。(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2]:由肖水源编制,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个因子,共10个条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 干预流程 在学生进入实习期后第1月末开始本研究。由两名经常参与国家级大型科研活动的专业人员在基线时及干预后第12周末分别用SCL-90、CMI及SSRS进行干预效果的评定。经一致性检验,Kappa值 =0.87。

1.2.4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输入社会科学统计软件13.0版,并根据调查资料的性质进行t检验等。

2 结果

2.1 两组在基线及干预后12周末SCL-90评分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干预后12周末各因子及总均分较基线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各因子及总均分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干预后12周末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两组比较除精神病性其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在基线及干预后12周末CMI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基线与干预后12周末相比,研究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因子分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中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干预后12周末CMI各因子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两组基线及干预后SCL-90各因子和总均分比较()

表1 两组基线及干预后SCL-90各因子和总均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

表2 两组基线及干预后12周末CMI各因子评分比较()

表2 两组基线及干预后12周末CMI各因子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

2.3 两组在基线及干预后12周末SSR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基线与干预后12周末相比,研究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分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对照组的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干预后12周末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4],与非实习期临床医学生相比,实习期的医学生在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临床医学生初次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由于对医疗环境、临床带教老师比较陌生,再加上临床各种复杂的诊疗操作不熟练等多方面原因,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带教老师或同伴的评价比较敏感,担心自己给老师留下不佳印象,影响实习成绩,再加上缺乏社会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经验,有的实习生与患者沟通能力较低,导致患者不愿意配合,甚至拒绝实习生的诊治等操作活动,此时,医学实习生容易产生自责心理,感到心理压力大,因而心态放不开,极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5,6]。而不良心理状态对医学生的诊疗操作技术的成功率有重要影响,紧张、焦虑、胆怯等不良心理因素易造成各项操作的失败[7]。相关研究结果显示[8],实习期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其与学生的应对方式及个体因素有关,对其进行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心理干预也被证实对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有明显效果[9,10]。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心理干预后研究组学生的SCL-90、CMI及SSRS等评分较基线时均有明显改善,而未接受心理干预的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等改善不明显,说明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实习期临床医学生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状况,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实习期临床医学生应对各种事件的能力,为实习期临床医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表3 两组基线及干预后12周末SSRS各因子评分比较()

表3 两组基线及干预后12周末SSRS各因子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个体对刺激的适应方式表现在生理需要、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互相依赖等多个方面[11]。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实习期临床医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干预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实习期临床医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应对方式,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让学生学会要以正常的心理从事学习和生活,客观地认识自己,完善自我,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冷静,保持情绪稳定。

本研究结果提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实习期临床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对实习期临床医学生克服心理压力和尽快适应临床实习生活有很大帮助,值得进一步推广。

[1]黄丽,陈进连,王岸冰,等.影响护生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9):1102-1103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6,127-131

[3]肖计划.应对与应对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4):181-183

[4]马金耀,王占英,刘少壮,等.实习期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压力状况的调查[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2):72-74

[5]杨士云.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实验护理杂志,1999,15(10):49-50

[6]梁红英.医学实习生的心理状态与临床带教应对[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57

[7]郑素玲.护理专业学生在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8):126-127

[8]马金耀,崔开艳,王旸.实习期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对方式及个体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6):434-436

[9]李松涛,李贞,张燕,等.心理干预对新入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影响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4):204-206

[10]邹芙蓉,王旸,张敬悬,等.心理健康教育对缓解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57-558

[11]井坤娟.不同层次护生毕业实习期适应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10(35):592-595

猜你喜欢

实习期基线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跟踪导练(五)4
高职大学生实习期党员管理创新研究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技术状态管理——对基线更改的控制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