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2013-08-31张洪新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副反应阿立哌唑拉西

张洪新

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和齐拉西酮(Ziprasidone)均为新型抗精神药物,国内上市时间均较晚,分别为2004年和2007年。两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较小,对体重、脂糖代谢等影响不显著[1]。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比较两药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时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入组与排除标准 入组对象为2011年9月~2012年8月在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选标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60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4分。获得受试者、家属、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的书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酒精和药物依赖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攻击行为者;有严重自杀企图者。

1.1.2 一般资料 符合入选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10例,脱落7例,完成研究103例。阿立哌唑组51例,年龄19~58岁,平均(32.2±8.2)岁,病程 1个月 ~5年,平均(2.8 ±2.6)年;齐拉西酮组52 例,年龄18~57岁,平均(32.1±7.1)岁,病程 1个月 ~6年,平均(2.7±2.8)年。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精神疾病家族史、精神分裂症病程及CCMD-3诊断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资料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入选的每位患者按序号随机分配进入研究,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按随机数字表进行1∶1分配[3],在统计分析完成后进行揭盲。

1.2.2 服药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的给药方法:阿立哌唑(博思清)组服用阿立哌唑口崩片和齐拉西酮模拟片(安慰剂),齐拉西酮(思贝格)组服用齐拉西酮片和阿立哌唑模拟片(安慰剂)。阿立哌唑组起始剂量为5 mg/d或10 mg/d,齐拉西酮组起始剂量为20~40 mg/d,在2周内根据疗效及副反应调整药物剂量。疗程共10周,治疗期间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单种苯二氮类药物,不预防性使用抗胆碱能药。

1.2.3 疗效评定 以 PANSS[4]减分率评定疗效,PANSS在入组前、治疗后第2,6,10周末测查1次。根据PANSS减分率按4项标准评定临床疗效。PANSS总减分率≥75%为痊愈,50% ~74%为显著进步,25%~49%为好转,<25%为无效。PANSS总分及其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分和CGI评分[5]的变化作为次要疗效指标。

1.2.4 副反应评定 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5]评定,于治疗后第2,4,8周末测查1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平均进行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和体质量的监测。

1.2.5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整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1.1 疗效比较 阿立哌唑组痊愈19例(37.3%),显著进步15 例(29.4%),好转13 例(25.5%),无效4例(7.8%)。阿立哌唑组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为66.7%,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好转)为92.2%。齐拉西酮组痊愈18例(34.6%),显著进步16例(30.8%),好转 14 例(26.9%),无效4 例(7.7%),显效率为64.4%,有效率为92.3%。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87,P >0.05),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01,P >0.05)。

2.1.2 PANSS量表分比较 各时点 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和精神病理量表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在第2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6、10周末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

2.1.3 CGI分比较 各时点CGI分两组间比较均无著显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在第2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6、10周末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点CGI-S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点CGI-S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

2.2 副反应比较 在为期10周的治疗过程中,以TESS来评定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的副反应,以3级(中度)及以上的副反应作比较。两药的副反应多出现在用药早期,因此,除了体质量增加和月经紊乱两项是在第10周评定外,其余项目均在第2周评定。阿立哌唑组恶心呕吐、头痛的发生率比齐拉西酮组多(14.00%、1.96%,P < 0.05;18.00%、1.96%,P <0.01),齐拉西酮组口干、食欲减退或厌食比阿立哌唑组多(均为 15.69%、1.96%,P <0.05)。两药的锥体外系反应不明显,较少引起体质量增加和月经紊乱,未发现溢乳现象。见表3。

3 讨论

为排除病程长以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对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本课题只选取首次发病,从未用过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均是对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的抗精神病药,且治疗效果相当。用药的第2周均已明显起效,治疗第6、10周时,就显示出它们显著的抗精神病作用,对患者的阴性、阳性症状、精神病理方面都有显著的疗效。通过治疗前后CGI分值的变化也证明了这点。

表3 阿立哌唑组和齐拉西酮组TESS评定结果比较

阿立哌唑的药理作用与第一代、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有所不同,治疗精神分裂症时,主要通过多巴胺(DA)D2部分激动作用起到提高额叶不足的DA功能,增进神经传递,从而改善阴性症状;通过降低中脑-边缘系统通路过高的DA功能,下调亢进的DA活性,从而改善阳性症状[6,7]。阿立哌唑还可以通过5-HT2A受体阻断作用和5-HT1A部分激动作用,对患者的阴性症状、认知功能、抑郁焦虑等情感症状有改善作用[8]。由于阿立哌唑具有上述独特的药理作用,被称为“DA-5HT系统稳定剂”[9],也有学者称之为第三代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对5-HT2A、5-HT2C的强效拮抗作用可能和抗精神病作用、减少EPS发生有关,对5-HT1A强效激动作用及对5-HT1D的强效拮抗作用,可能和抗抑郁焦虑作用及改善认知有关;齐拉西酮对M2胆碱能受体几乎没有作用,所以抗胆碱能副作用很少;齐拉西酮的抗抑郁焦虑作用机制可能和其对5-HT和NE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有关[10]。从上可见,两药在对受体作用方面有部分是类似的。因此,两种药物均显示出明显的抗精神病作用和抗抑郁焦虑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总的副反应均较低,阿立哌唑总的副反应较齐拉西酮略低一些,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只是两药的副反应各有异同。两种药物均出现较多的副反应是嗜睡、头晕和晕厥。阿立哌唑在恶心呕吐、头痛的发生率明显比齐拉西酮多;齐拉西酮在口干、食欲减退或厌食的发生率明显比阿立哌唑多。以上的副作用一般在用药早期较明显,多为轻至中度,患者一般能够耐受,无需特殊处理。两种药物均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月经紊乱,没有溢乳现象,所以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接受,服药的依从性高,这是两药有别于其他抗精神病药较明显的优势。

可见,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均是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于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11]。虽然副反应有异同,但由于其副反应少,尤其是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及月经紊乱,没有溢乳现象,使患者更能乐于接受使用,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由于本试验观察的时间仅10周,对于两种药物长期的疗效和副作用尚需要进一步的追踪观察。

[1]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58-861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75-78

[3]耿贯一.流行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50

[4]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43-147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2003:150-153,197-202

[6]吴仁容,李乐华.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3):177

[7]Inoue A,Seto M,Sugita S,et al.differential effects on D2dopa2 mine receptor and prolactin gene exp ression by haloperidol and aripip razole in t he rat ptiuitary[J].Brain Res Mol Brain Res,1998,55:285-292

[8]Stahl SM.dopamine system stabilizers,aripirazole,an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ntipsychotics,part 1,“Goldilocks”actions at dopa2 mine receptors[J].J Clin Psychiatry,2001,62(11):841-842

[9]黄文武,姜德国.抗精神病新药阿立哌唑[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5):307-308

[10]何俊,王玉文,王泽民.齐拉西酮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1,30(12):1613-1616

[11]赵靖平.精神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42

猜你喜欢

副反应阿立哌唑拉西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冰糖葫芦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