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抑郁症快速起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2013-08-31张传波葛茂宏张玉芹赵永红聂纪伟陈兴隆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经颅精神障碍抗抑郁

张传波 葛茂宏 张玉芹 赵永红 聂纪伟 陈兴隆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的不断升级,抑郁症的患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使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抑郁症的折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功能丧失,家庭负担加重,也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第四大疾病[1,2]。自杀、自伤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甚至杀害亲人的危险性增高,2/3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想法与行为,15% ~2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3]。由于抑郁症具有高复发性,如果不能及时治疗通常会反复发作,很容易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的发生,危险性将进一步增高。因此,对首发抑郁症的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十分关键,探索一种起效快速、安全有效的适合首发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抗抑郁剂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单纯抗抑郁剂治疗首发抑郁症进行对照观察,以进一步探究rTMS对首发抑郁症的治疗是否能够快速起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选自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2~9月期间住院患者,按住院日期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抑郁症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6.85±4.66)岁,已婚 23例、未婚 7例,病程(32.00±5.71)d,文化程度初中 11 例、高中10例、大专5例、本科4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6.40±4.65)岁,已婚22例、未婚7例、丧偶1例,病程(32.25 ±6.72)d,文化程度初中15 例、高中9例、大专3例、本科3例。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入组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4];年龄20~60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均≥18分,均为首发抑郁症患者;rTMS治疗患者或家属(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症;排除复发性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及抑郁性人格障碍。

1.2 方法

1.2.1 评定工具 采用 HAMD-17[5]评定分析临床疗效。量表评定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精神科医师2~3人负责测量评分,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符合要求。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末用HAMD评分。减分率(100%)=(基线总分-治疗后总分)/基线总分×100%,减分率≥75%为痊愈,50% ~74%为显著进步,25% ~49%为进步,<25%为无效[6]。

1.2.2 治疗方法 研究组应用抗抑郁药合并rTMS治疗,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药。抗抑郁药用文拉法辛(75~150 mg/d)或米氮平(15~30 mg/d)。例数、用量均无统计学意义。rTMS刺激仪应用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CY-Ⅰ型磁刺激仪,圆形线圈,直径 9 cm,刺激部位:左侧额叶背外侧(DLPFC),刺激方法:线圈置于左前额部位并与头皮相切,线圈柄朝后;刺激强度:80% ~110%MT的阈刺激强度;刺激频率:1~15 Hz(第1、2次治疗给予1 Hz,第3次始给予15 Hz),治疗时间为每次20 min,每周治疗5次,共2周。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用Epidata3.0输入,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1周末,研究组显著进步6例,进步6例,有效率为40%;对照组进步5例,有效率为17%。治疗2周末,研究组痊愈1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9例,有效率为70%;对照组显著进步5例,进步7例,有效率为4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 <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均无差异,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逐渐降低,治疗1周和2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第1周末和第2周末两组HAMD评分均有下降,研究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1;与对照组相比,△P <0.01

3 讨论

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MECT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及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始于由外因造成的轻度抑郁症,但它需要由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治疗,治疗时间较长,起效较慢。药物治疗是目前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应用的药物多在1个月后才能见效[7]。因此,我们应积极寻找快速起效的治疗方法,缩短急性期治疗的疗程,缩短患者抑郁症状的持续存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患者及家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或经济负担,预防自杀、挽救生命。

rTMS是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项无创性物理治疗,其主要根据电磁互换的原理,通过强电流在线圈上产生磁场,然后磁场再几乎无衰减的穿透颅骨进入大脑皮层,随之在相应的皮层引起局部微小电流,改变大脑皮层的局部电活动,起到治疗作用。研究证明,不同频率的rTMS对大脑皮质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低频rTMS能引发刺激后皮质下抑制,可有效治疗幻听。而高频、低强度rTMS可以增加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可以治疗精神病性症状[8]。目前,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作为一种无痛、无创的脑皮质刺激方法被应用于神经精神科领域[9],由于其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选用文拉法辛或米氮平合并rTMS对首发抑郁症进行治疗对照研究,发现rTMS对首发抑郁症的治疗有快速起效的作用,为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抗抑郁药合并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有快速起效的作用。研究组在第1周末HAMD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显著,而在第2周末HAMD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提示研究组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更快,支持rTMS有快速且提高抗抑郁药疗效的观点[10]。

[1]张少丽,石少波.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2):156-160

[2]王继才,熊鹏,许秀峰,等.金玉康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Ⅱ期临床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5):267-270

[3]中华医学会.抑郁障碍防治指南[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4

[4]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8-49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8-204

[6]张雅红,薛芬,闫青红,等.不同SSRIs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社会功能改善作用比较[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2):85-86

[7]钱敏才,顾钟中,俞柏润.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2):108

[8]王晓明,杨德本,喻元凤,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重型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9):1770-1771

[9]Pascual-Leone A,Valls-sole J,Wassermann EM,et al.Responses to rapid rat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the human motor cortex[J].Brain,1994,117:84-858

[10]MarK S,George Robert H,BelmaKer.经颅磁刺激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53

猜你喜欢

经颅精神障碍抗抑郁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