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发挥资金规模效应:以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为例

2013-08-30沈庆全

财政监督 2013年15期
关键词:支农重点项目临沂市

●沈庆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强农惠农政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大量的财政资金自上而下分布于基层多个部门,即使在财政内部也有多个科室进行管理,从而形成了资金 “多渠道进水”、分散投放的局面。如此一来,不仅给财政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使资金的效益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目前,诸如粮食直补、农机购置、新农合等补贴资金多达二三十种,资金量十分庞大。以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为例,2002年上级拨入支农专项资金77项,总额 68907860元。其中,农业项目30项 (由3个部门拨付),分别为水利11项、农机6项、林业7项、其他6项;这些项目中投资额小于10万元的有16项,投资额最少为9000元。

虽然这些资金的投入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由于资金多头管理、投放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农民得到的实惠只是暂时的,涉农资金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而一些重点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较多,单纯依靠单项资金的支持,只是杯水车薪。例如,土地增减挂项目既能增加村民耕地,又能改善居住条件,还能为经济发展腾出宝贵的建设用地指标,但却因为资金缺乏而难以有效推进。为此,建议对各级、各部门的涉农资金进行整合,突出重点,集中投入,连续投入,连片开发,形成支农合力,避免资金使用管理分散,出现“撒芝麻盐”的现象,以更好地发挥涉农资金的规模效应,使农民能够长远受益,并惠及后世子孙。

一、实施项目带动

根据临沂市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围绕优势产业壮大和区域发展重点(如中心镇、大社区),以县区为单位每年上报筛选一批重点项目。对农业、畜牧、水利、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分散的涉农专项资金(除救灾、粮食直补等特殊用途的资金外)进行整合归拢。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由县区政府统筹安排项目建设,集中各部门、各渠道的财力对重点项目进行集中、连续的投入扶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老百姓受益最大的项目上。

二、加强部门协调

资金整合涉及基层多个职能部门,甚至触及到部门利益。因此,应建立财政部门内部、财政与涉农部门之间的资金统筹机制。在每年编制涉农资金部门预算时,由财政部门牵头,与涉农部门进行会商,将涉农资金在预算中进行细化,并分解到具体项目。县区财政要发挥“蓄水池”作用,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同时各部门各负其责,两者优势互补,形成支农合力。

三、加强项目监管

坚持项目资金性质、资金用途、主管部门和检查验收标准“四个不变”。明确每项资金的申报流程和拨付审批手续,将涉农资金纳入专项资金国库集中支付,避免中间环节。政府各项目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及时掌握资金到位情况、使用情况及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情况。此外,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按照指定的用途合理使用,避免出现借整合涉农资金名义变相提高补助标准或挤占、挪用涉农资金的现象。

猜你喜欢

支农重点项目临沂市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IPO&并购
IPO&并购
IPO&并购
IPO&并购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福利绩效的DEA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