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FA模型的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研究

2013-08-29孙迎潘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技术效率汽车产业

【摘 要】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本文采用SFA模型对1998-2011年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进行研究,分析了汽车产业及各子行业之间技术效率变化趋势、差异以及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及四个子行业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四个子行业之间技术效率及其变动情况存在着显著差异。

【关键词】技术效率;汽车产业;SFA模型

一、引言

汽车工业一直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产业有了快速发展,不仅合资企业大量出现,还出现了一批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自主汽车品牌。入世以后,汽车产业更是飞速发展,其中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出口量、新车推出数量等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产品逐渐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市场也从国内逐步扩张至国际。

我国汽车产业的相关问题也引起学术界关注,韦铁(2011)运用层次加权模型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2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万伦来等人(201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汽车产业2006—2008年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庞莹等人(2009)从技术创新子系统和汽车产业链这两个方面对汽车产业及其上游、中游、下游产业的技术创新系统进行研究,得出产业链的各个阶段应该以哪种技术创新子系统为主,进而完善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系统;赵玻等人(2006)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在影响汽车产业含义技术效率的变量中,资本劳动比率、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高,研发支出比重和产量增长率则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提高。不同于以上研究视角,本文着重从技术效率的角度,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1998-2011年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Battese and Coelli于1995年提出的SFA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上式中,、、分别为第i个省t时期的汽车产业增加值、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服从独立同分布,分别反映不可控因素、生产技术无效性对产出的影响,并且两者相互独立;为时间趋势。模型主要参数,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得出。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1998-2011年我国汽车产业四个子行业产出值、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数据为研究样本,相关数据来自中经网、《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其中,产出值以产业增加值衡量,以1998年价格指数平减;劳动投入以汽车产业年末从业人数衡量,忽略劳动时间、劳动质量、劳动强度等影响;资本投入以汽车产业固定资产存量的增加值衡量,利用各年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折算为实际资本投入。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生产函数估计结果

当γ→0时,说明我国汽车产业的生产点都位于生产前沿曲线上。本文中γ=0.8713,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误差项存在明显的复合结构,利用SFA研究汽车产业技术效率具有合理性,同时也说明我国汽车产业在1998至2011年期间的增长存在着技术无效性。

(二)技术效率估计结果

表2 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水平

表2为我国汽车产业及其各子产业技术效率估计结果。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取得了大幅度增长,汽车产业的整体效率由1998年的0.6225增长到2011年的0.9365,增幅高达0.3140,实际产出与前沿边界产出的距离缩小,投入要素利用效率提高。主要由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中外合资企业建立,国内汽车企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生产技术以及资本,更新生产设备所致。另外,经济持续繁荣与国内汽车的大量需求,也极大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技术效率提高。

从四个子行业来看,1998-2011年汽车制造业、改装汽车制造业的平均技术效率分别为0.6552、0.6491,明显低于整体汽车产业的技术效率0.7572,这两个子行业投入要素利用效率比较低,实际产出与前沿边界产出还存在较大的距离,技术效率亟需加强。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改装汽车制造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上世纪90年代刚刚起步,直到2011年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关技术利用和管理经验不成熟,平均技术效率比较低。与此同时,摩托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1998-2011年平均技术效率分别为0.7973、0.9272,高于整体汽车产业技术效率,较高效地利用了现有的技术,这主要由于这两个子行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对资本、技术要求比较低,在我国较早地形成生产规模,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但是这两个子行业的技术效率与1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仍需通过技术创新使现有技术提高到新的层次,进而在新的技术水平上提高技术效率。

从各年度的情况来看,技术效率基本上随时间成正比例增长。2011年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效率为0.9365,比1998年的0.6225增长50.44%,即年平均增长率3.6%。分行业看,改装汽车制造业技术效率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8.52%;汽车制造业和摩托车制造业次之,分别为4.94%、2.29%;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最慢,年平均增长率为0.51%,这与该行业1998年的技术效率本身较高有关。由此可以看出,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效率成逐步上升趋势,增长速度较慢,而且各行业之间技术效率增长速率差异明显。

五、结论

本文使用1998-2011年汽车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SFA模型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及四个子行业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四个子行业之间技术效率及其变动情况存在着显著差异,改装汽车制造业技术效率增长最快,汽车制造业和摩托车制造业次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最慢。由分析发现,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和整车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增长潜力仍比较大,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汽车产业的投资,特别是优化投资结构和行业分布,增加对汽车制造业和改装汽车制造业的投资,同时重视提高汽车产业劳动力素质。

参考文献:

[1]樊宏.中国钢铁、汽车、房地产行业运行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54-63.

[2]韦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广西汽车产业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7).

[3]万伦来,鹿立林,刘子农.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分析——基于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经验证据[J].技术经济,2010(02).

[4]赵玻,王连.规模扩张还是技术进步:中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评价——基于非参数Malquist指数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12).

[5]G E Battese,TJ Coelli.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 [J]. Empirical Economics,1995(20):325-332

作者简介:孙迎潘,现任单位:华侨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计量与金融工程。

猜你喜欢

技术效率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关于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汽车产业环境成本问题及建议
财产保险公司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基于网络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及产业政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