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徐门石瓢壶”
2013-08-29徐梓年
徐梓年
(宜兴 214221)
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和发现是层出不穷的,制陶艺术也是经过古人长期观察、实验而发明的。宜兴地域属于天目山脉,境内山峦起伏、河溪纵横,蕴含着丰富的陶土矿源,制陶史迄今已有7 000余年。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泡茶的用具也在不断改进,明代就有了世界闻名的“紫砂壶”,为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紫砂壶的造型也日新月异,这也就给予了宜兴一张名片——宜兴紫砂。紫砂泥是一种特殊的泥料,雅称“富贵土”,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在甲泥矿之间。紫砂泥料的主要矿物元素为石英、云母、黏土、赤铁矿等,这些矿物形成了共生团粒结构,即烧制成型的紫砂器不渗水,而且能保持良好的透气性的特点。这是宜兴紫砂泥所独有的,也是国内其他地区所产类似陶土所无法比拟的。紫砂泥具有独特的特点:可塑性强、泥坯强度高、收缩率小等,所以紫砂壶的成型方式可用拍击、镶接而成。这样的成型方法为紫陶的造型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千变万化。
紫砂壶的造型可分成五大类:圆器、方器、筋纹器、自然型器、新型器。这些各异的造型共同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紫砂壶艺。但这还不足以体现紫砂壶的真正价值。就宜兴紫砂壶的价值而言,一件真正的宜兴紫砂壶,毫无疑问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什么样的紫砂壶称为艺术品呢?也许会有人回答说是“供春壶”、“曼生壶”、“景舟壶”、“蒋蓉壶”等这些名家的紫砂壶。这种回答固然很对,但是并没有道出宜兴紫砂壶作为艺术品的真谛来。宜兴紫砂艺人是用紫砂泥和工具,并通过各种造型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宜兴紫砂壶艺就是一种无比优美的、难以形容的、只可意会的艺术。另外,在宜兴紫砂发展到了特定的历史阶段时,不仅是单纯的壶艺了,它结合和融汇了众多的、高尚的和民族传统的技艺。其中结合或融会贯通了书画、镂雕、篆刻、泥绘等诸多艺术。这样一来使宜兴紫砂壶的艺术品位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和水平,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宜兴紫砂壶的价值。事实上,当代人对艺术的审美不是变得复杂了,而是渐趋简单、明了。以这把“徐门石瓢壶”(见图1)为例,该壶用简练的线条、清雅的神韵给人一种正能量,正是符合了当代人对艺术的审美要求。“徐门石瓢壶”的壶身比较饱满,底部和腹部是小弧面,连成较为圆滑的圆锥体,壶口较大,降低了总体重心,其造型是以几何三角形为基础,三角形体要运用得当,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所有的部件都将围绕这个三角形形体展开;壶嘴粗大,角度恰到好处,面平整,内孔圆,嘴内径出水口小,越往里越大,这样出水冲力有劲;壶把相对粗大一点,但也不失力度;壶底有一定的弧度,三足称围棋足,形如围棋子,足与底面结合是明接的,清晰利落;底部三足位置呈等边三角形,匀称不偏、整体统一,显示出一把壶的神韵齐全、风度大气、实用大方。壶盖的盖边圆润,钮为散开的三角形大钮,具圆弧感,与盖的交接处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显;盖上的桥梁钮是最关键之处,高矮跨度润滑适中、过渡自然、变化较大,钮的两侧对称。钮的内孔为三分之二个椭圆,钮的外形呈三角形,和壶身一致保持连贯,共同塑造三角形的基本几何造型。整体来说,这把“徐门石瓢壶”壶身、壶嘴、把、盖、钮之间线条流畅,虚实空间的转换比例得当,刚正不俗、耐人寻味。
图1 徐门石瓢壶
紫砂壶的造型来源于生活。“徐门石瓢壶”取自“石瓢”造型,“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是一种金属制的、出远门随身带的、带柄有嘴的小锅。历代名家制作“石瓢壶”造型较多,但风格各异。尽管各家的“石瓢壶”的形貌稍有差别,但其整体三角形、底置三足、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壶”的基本要素。“徐门石瓢壶”形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刚中有劲、敦实调和,是一把兼使用和欣赏的艺术品。
紫砂艺术是中华的瑰宝,它通过前辈紫砂艺人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各种广为流传的经典器型,这样的艺术需要我们新一代的紫砂人用心去理解她,这样才能 “悟道”、“得道”。用优质的紫砂泥诠释东方美学,将紫砂陶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还原紫砂陶艺作品的实用性,使艺术品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这是实践紫砂壶器制作的信条,愿紫砂壶艺在世代艺人的执着实践下,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