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旅游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2013-08-27孙菲菲
孙菲菲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一、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自英国2003年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构筑低碳经济》中率先提出低碳经济后,它在国际和国内逐渐为人们所知晓。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促进了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为响应国际号召,承担作为能耗大国的责任,我国积极推动“低碳”发展。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低碳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国发41号明确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国内各区域在低碳旅游的发展中,成果也比较突出。2012年9月,黄山代表19家首批成功创建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的单位发布了《践行低碳旅游十五条倡议书》。随着低碳旅游的发展建设和低碳意识的普及,普通大众也逐渐参与到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进程中来。
2010年10月,第三届陕西节能减排博览会召开,陕西省的低碳试点工作开始启动。《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目标: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创建国家低碳示范省,“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5%。
在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低碳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对比国内其他地区低碳旅游的发展,陕西省虽然有华山风景区、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两个“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却没有将秦岭丰富的天然低碳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出来,以实现低碳旅游带动低碳经济发展。2011年4月,秦岭沿线6市联合发表了《秦岭旅游宣言》,倡导低碳生态旅游,此届中国秦岭旅游节主题是“秦岭最美是商洛”。同时,商洛市也开展了以“低碳生活、生态商洛”为主题的环保宣传年活动。这些旅游宣传活动为商洛市发展低碳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推动商洛发展低碳旅游,既可以顺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又可以带动商洛低碳理念的普及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正因发展低碳旅游为大势所趋,更需要充分地认识低碳旅游。而要达到此目的,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构建评价低碳旅游发展的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各有所长。
国际上对于低碳旅游评价的研究,大量运用各种定量分析模型,在内容上涉及其周边领域的较多,而集中于其本身的研究较少。学者们研究的领域有旅游与能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等关系的评价,低碳政策的定量评价,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和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的构建(Miller,2001[1])等。Tabatchnaia -Tamirisa N.等(1997)在夏威夷用投入—产出的方法对旅游者的能源需求进行了评估,探索了能源利用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联系[2];Kuo N.等(2009)利用LCA(a Life Cycle Assessment)评价方法对旅游业的能源使用、温室气体排放量、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了定量研究[3];Roughgarden T.和 Schneider S.H.(1999)运用动态集成的气候经济(DICE)模型对相关政策进行定量评价后,提出碳税是促进碳减排的最理想措施[4];Turton H.(2008)在分析能源研究和投资战略的基础上,构建 ECLIPSE(Energy and Climate Policy and Scenario Evaluation)模型来评估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的影响[5]。
在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在低碳旅游景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还有针对低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的评价研究(刘长生,2012[6])、低碳区域的比较研究(张洁等,2011[7])以及低碳视角下湿地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宋雨,2012[8])等。谭锦等(2010)分析了四川贡嘎燕子沟景区低碳化建设的现状,从低碳旅游资源评价、旅游景区的低碳开发评价、低碳旅游的其他参与者的认知程度评价构建低碳旅游景区评价系统[9];赵金凌等(2011)总结低碳小区、低碳建筑、低碳产业的研究经验与成果,采用ANP法从低碳设计、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低碳旅游区的评估指标,构建低碳旅游景区评估模型[10];吴晓山(2011)介绍了整体性与层次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低碳旅游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还从目的地旅游资源环境、旅游企业低碳服务环境、社区及旅游消费者认知程度、旅游行政管理四个大类指标进行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1];陈海珊(2012)将AHP法与DSR模型相结合来设计低碳旅游发展评价体系[12]。
因此,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针对低碳旅游评价的研究只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在选定典型区域进行实证研究时,缺乏针对秦岭地区的研究分析,而此区域无论在地理分布上,还是在经济发展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首先基于DPSIR模型构建低碳旅游发展的评价体系,然后选定秦岭地区旅游发展状况较好的陕西商洛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研究,在实践上推动商洛市乃至秦岭地区低碳旅游的发展。
二、低碳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依据
(一)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科学的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既能横向比较各地区的低碳旅游发展水平,又能纵向反映各地区向低碳旅游转型的努力成果,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2)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3)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协调;(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5)时效性和灵活性相协调;(6)实用性与简明性。
(二)DPSIR模型的优势分析
通过对PSR模型、DSR模型和DPSIR模型的分析对比(详见表1),可以发现DPSIR模型具有前两者所没有的优势。DPSIR模型中的“压力”、“状态”、“响应”的含义对于PSR模型没有变化,所不同的是增加了造成“压力”的潜在性“驱动力”因素和系统所处的“状态”对于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因素,使得整个模型更加细致和深化,系统性更加突出,适应性更强。并且此模型在可持续性的研究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基础较深厚,研究方法也比较成熟,目前已有学者利用DPSIR模型进行低碳领域评价的初步研究(邵超峰等,2010[13];王宗军等,2012[14])。因此,借助 DPSIR 模型进行低碳旅游发展的评价研究较为恰当,同时进行深入研究的空间较大。
表1 PSR模型、DSR模型和DPSIR 模型的对比分析
DPSIR模型的目的在于建立驱动力(Driving force)—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的因果关系链。驱动力是指推动或阻碍低碳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或社会文化因子,它是促使压力产生的潜在力量,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观念等。压力体现了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尤其是大众旅游造成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变化的各种直接原因,例如废弃物排放、基础设施过度建设等。状态是在前两者的作用下与低碳旅游相关的各种因素所处的状况,是进行低碳旅游发展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例如管理水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等。影响是指旅游系统所处的状态对人类活动和经济社会的影响,代表可观测的正面或反面结果,如植被破坏、大气污染、能源节约等。响应表明人类在促进低碳旅游发展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对影响的反馈。如制定低碳旅游的法律法规、增加发展低碳旅游投资、开展低碳旅游的宣传教育等。由此可见,DPSIR模型整合了环境、经济、社会、资源、政策等系统,并体现了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之间的因果、制约和反馈等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动态调节机制。整个模型通过各环节之间的反馈进行调整,逐步实现低碳旅游的阶段性目标,最终完成低碳转型的螺旋式上升循环。
三、低碳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步骤
(一)构建评价体系的框架
采用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将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四层,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要素层。目标层为低碳旅游发展的总体评价;准则层借助于DPSIR模型建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模块构建;指标层即在准则层之下进行细化,将同一模块用不同的大类指标进行反映说明;而要素层则是对不同大类指标的具体测定。
通过检索文献初步筛选了75个要素指标,采用Delphi法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不断调整修改原始评价体系。在第一轮专家咨询中,进行了指标必要性确认。初步剔除了专家选择率<70%的指标,并根据专家的相关建议删除或调整重复、不易获得数据以及存在歧义的指标,得到52个要素指标。在第二轮专家咨询中,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打分。共收集到22份有效量表,算出每份量表的总分后,剔除总分最大及最小的量表。将剩下的20份量表进一步计算出每个指标的算术平均值,剔除得分较低的指标。最终建立起了由5个准则、15个大类指标以及45个要素指标构成的低碳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框架。
(二)权重的确定
1.从传统层次分析法标度到模糊层次分析法标度的过渡
设有方案集 A={A1,A2,…,An}对某一准则存在相对重要性,根据Delphi法,方案Ai(i=1,2,…,n)与其他方案两两比较判断得出相应的分值,其分值aij(i=1,2,…,n)用表示,这样构造的n阶矩阵用以求解各个方案关于某准则的优先权重,称为判断矩阵,记为 A=(aij)n×n。
取 a≥81,令 rij(a)=logaaij+0.5,则 R=(rij(a))n×n是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显然0≤rij(a)≤1,且 rii(a)=0.5,rij(a)+rji(a)=1。取 a≥81 的目的是保证0≤rij(a)≤1。
由传统层次分析标度到模糊层次分析标度,可参考表2。
表2 传统层次分析标度与模糊层次分析标度比较
2.模糊一致矩阵定义
设有方案集 A={A1,A2,…,An},两两比较重要程度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为:
其中 0≤rij≤1,rii=0.5,rij+rji=1。rij表示方案Ai比方案Aj重要的隶属度,rij越大,方案Ai比方案Aj越重要。rij=0.5时表示方案Ai和方案Aj同等重要。若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R=(rij)n×n满足:Ai,j,k=1,2,…,n,有 rij=rik- rjk+0.5,则称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为模糊一致判断矩阵。
3.利用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1)针对待评估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根据每一层中的因素针对上一层因素的重要性建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采用0.1~0.9标度表示(参见表2)。
(2)对优先关系矩阵R=(rij)n×n按行求和,记为
进行如下变换:rij'=(ri-rj)/2n+0.5,进一步将优先关系矩阵改造为模糊一致矩阵。
(3)采用排序法得出各指标权重,即因素Bi在目标Ai下的权重为:
(三)低碳旅游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权重计算方法,运用Matlab软件可以将各层指标的权重确定出来,最终建立如下的低碳旅游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表3 低碳旅游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层权重进行分析可得:在准则层中,“压力”和“状态”具有较高的权重,分别为0.2380和0.2177;而在“压力”所对应的要素中,“是否达到节能减排目标”和“能源最大供应量”相对于目标层所占的权重是最高的;在“状态”所对应的指标层中,“能源利用及碳排放”所占的比重最大,其对应的要素因数量较多,其权重差异不明显。在“影响”所对应的指标层中,“生态环境”所占的比重最大,为0.3739,但在其对应的要素层中,“低碳旅游收入返回社区的比重”最为突出。从“响应”来看,“政府管理”所占的比重最大,其要素层间差异不明显。最后,还可以看出“驱动力”所占的比重最小。
当然权重的大小受分层多少以及指标数量的影响,因此在分析时应尽量避免此问题带来的干扰。所以“驱动力”所占权重最小也许受此影响,在实际发展中旅游的经济影响和促进其发展的资源禀赋都是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上分析表明对于低碳旅游发展的评价,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对于能源及碳排放的关注基本都是最高的,其次是低碳旅游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如何,其发展对当地社区带来的福利如何。而且,鉴于低碳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整体处于初级阶段,在评价中对于“政府管理”的关注度很高,因其引导及支持对于低碳旅游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以陕西商洛为例的实证分析
通过查阅2012年陕西统计年鉴、商洛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商洛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以及商洛市政府、商洛市统计局、中国旅游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等网站,还有实地调研搜集相关数据资料,根据上文中的指标体系对商洛市目前的低碳旅游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一)评分方法
比重类指标得分=比重×100(其中反向指标得分=100-比重×100)
是否类指标得分:是=100 否=0
其他指标得分按相关行业标准及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所得。
最终总分=要素1得分×相对于目标总权重1+要素2得分×相对于目标总权重2+…+要素45得分×相对于目标总权重45
(二)评分依据
1.驱动力
2012年商洛市人均旅游年收入4377元,而当年全国人均旅游年收入为1408.6元。2013年第一季度商洛市旅游人均花费489.94元,而全国旅游人均花费642.31元。通过分析发现,商洛市的人均旅游年收入较高,而旅游者的人均消费却较低。商洛市的旅游资源在CO2的吸收和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方面,表现较好。当地的旅游资源多依托于丰富的森林资源,其森林覆盖率在2011年时已达63%。
2.压力
商洛市只有部分卫生间与沼气建设相结合,其他多为简易型原始卫生间。2012年,商洛正式成为陕西唯一、全国6个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6%,其废水污染源综合排放达标率在2011年为100%。商洛市2012年度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8592吨,比2011年消减2.36%;氨氮排放量5113吨,比2011年消减1.94%;二氧化硫排放量23894吨,比2011年消减6.42%;氮氧化物排放量8075吨,比2011年消减5.65%,4项减排指标全部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2012年全年共计生产原煤13.7万吨,占年计划的105%,实现销售产值2601.6万元。
3.状态
商洛市旅游从业人员每季度低碳知识的培训次数平均为2次,并且具有健全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专设的旅游网站对各景区进行的实时信息介绍和更新。低碳旅游产品约占旅游总产品的70%,其打造多依靠山地中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优质水资源。旅游景点有老君山、天竺山、塔云山、牛背梁、金丝峡、仙娥湖和丹江漂流等。溶洞有天洞、佛爷洞等,其中柞水溶洞群被誉为“北国奇观”。商洛市在2011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积达34.1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90万亩,飞播造林11万亩。在建材使用上,本地建筑材料使用较多,但符合低碳环保要求的较少,许多建材的采用破坏了当地生态。低碳游步道长度占游线总长度的比重约为67%,游线中近三分之一可以乘坐大巴或缆车。
商洛市目前的能源循环利用率和可再生清洁能源使用率还不到60%,其目标是到2020年将两者都提高到60%。当地的节能电器使用率较低,一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67万只。公共交通客运运力占所有客运运力的比重为58%,居民、旅游者以及旅游从业人员普遍具有低碳旅游意识。
4.影响
依托于丰富的低碳旅游产品,低碳旅游收入占旅游年收入的68%,低碳旅游收入多集中在景区门票、公共交通和餐饮住宿上,而社区最多从餐饮住宿、以及景区服务工作中取得收入,分得利润很少。2012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5.9%。商洛市的商州区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商洛市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现有中药材品种1192种,其中大宗道地中药材265种。截止2011年森林覆盖率63%,其生态景观保持较好。当地具有低碳旅游示范效应。
5.响应
商洛市建有生态补偿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倒逼机制,但是还没有建立低碳旅游示范区。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政策,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新上水泥项目水泥熟料烧成热耗低于105公斤标煤/吨熟料,水泥综合电耗小于90千瓦时/吨水泥。低碳旅游投入多集中在低碳旅游产品的宣传投入,其他配套的低碳服务设施投入较少。对于旅游者低碳行为没有奖励优惠政策,也没有制定旅游者低碳行为准则。通过调研得到当地的一次性用具使用率达57%,参与低碳旅游的人数占旅游者总数的比重达到69%,当地的居民也大多愿意参加低碳旅游,低碳环保知识在基础教育中的普及程度约为30%,但是从事低碳旅游工作的人数占从事旅游工作总人数的比重较低。
(三)评价结果
据以上商洛市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打分,并结合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最终总分为67.81。
将李晓琴等(2012)[15]提出的低碳旅游景区发展水平等级标准进行调整,应用到低碳旅游发展评价当中,即为:
表4 低碳旅游发展水平等级标准
由此可得商洛市的低碳旅游发展处于基本低碳阶段,今后还需继续加强低碳旅游的发展。在总分67.81 中,准则层各项得分:驱动力 11.38,压力 18.47,状态16.26,影响13.73,响应7.96。这说明对于商洛市低碳旅游的发展,压力层和状态层的指标的贡献最突出,而响应层的贡献最小。因此,在商洛市今后开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需要继续保持其在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等方面的良好表现,并进一步深化其在管理水平、旅游资源开发及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借助于自身丰富的低碳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尤其需要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方在推动低碳旅游发展上的积极响应,从而实现商洛市向旅游发展的中等低碳阶段乃至高等低碳阶段迈进,带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及展望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低碳旅游评价研究的分析,选取DPSIR模型为评价框架,借助于FAHP模糊层析分析法和Delphi法,构建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对陕西商洛的实证分析,了解商洛市的低碳旅游发展概况,以期明确其目前发展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推动商洛市的低碳旅游向更高阶段发展。
当然鉴于研究经验及实地调研等局限,文章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构建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其权重受分层及要素多少的影响;商洛市旅游发展的实时数据难以获取等。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克服以上不足,并且可比较秦岭周边不同地市的低碳旅游发展状况,或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商洛市近几年或之后几年内的低碳旅游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监测,分析其动态发展状况,促进其低碳旅游发展工作的调整,以实现低碳旅游的发展带动整个商洛市的可持续发展。
[1]Miller,G.The 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Tourism:Results of a Delphi Survey of Tourism Researchers[J].Tourism Management,2001,(4):351 -362.
[2]Tabatchnaia-Tamirisa N.,Loke M.K.,Leung P.,Tucker K.A..Energy and Tourism in Hawaii[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390 -401.
[3]Kuo N.,Chen P..Quantifying Energy Use,Carbon Dioxide Emission,and Other Environmental Loads from Island Tourism Based 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15):1324 -1330.
[4]Roughgarden T.,Schneider S.H..Climate Change Policy:Quantifying Uncertainties for Damages and Optimal Carbon Taxes[J].Energy Policy,1999,(7):415 -429.
[5]Turton H..ECLIPSE:An Integrated Energy - Economy Model for Climate Policy and Scenario Analysis[J].Energy,2008,(12):1754 -1769.
[6]刘长生.低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评价研究——以张家界景区环保交通为例[J].旅游学刊,2012,(3):90-98.
[7]张洁,龙惟定.国外低碳区域评价体系比较研究[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城市发展研究——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1.408-411.
[8]宋雨.低碳视角下湿地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2.
[9]吴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能源技术经济范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3):101 -105.
[10]赵金凌,高峻.基于ANP法的低碳旅游景区评估模型[J].资源科学,2011,(5):897 -904.
[11]吴晓山.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13):47 -49.
[12]陈海珊.低碳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2,(8):99 -100.
[13]邵超峰,鞠美庭.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0,(10):95 -99.
[14]王宗军,潘文砚.我国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J].技术经济,2012,(12):68 -76.
[15]李晓琴,银元.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12,27(3):84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