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金改调查
2013-08-27吴明华
■本刊记者 吴明华
自金改启动以来,晋江市金融办就一直高速运转,现在这样的忙碌已经告一段落。一年来,晋江金改到底改了什么?下一步又将走向何方?
泉州金改,晋江先行。如今,有关晋江金改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引人关注。
10月8日,晋江著名上市公司七匹狼发布消息称,目前暂无投资民营银行计划。自地方金改启动以来,民营银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先行先试政策下,晋江当地一度看好七匹狼能拔得头筹。然而,此番消息的发布,无疑是泼了一瓢凉水。
“对于地方上来说,即使办了民营银行,也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泉州金改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金龙告诉《决策》。
与外界关注的兴奋点不同,作为金改的中心——晋江市金融办却显得务实低调。“晋江市提出建设金改先导示范区的‘6大任务、20项举措’,细化分解成84个具体项目。今年在新设2家民资管理公司、1家基金管理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在村镇银行、融资租赁、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引入和设立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晋江市金融办主任刘向阳说。
在先行先试政策下,晋江当地一度看好七匹狼能拔得头筹。
自金改启动以来,这个新成立的部门就一直高速运转,从前期的调研、方案的制定,到项目审批,现在这样的忙碌已经告一段落。一年来,晋江金改到底改了什么?下一步又将走向何方?
“冰火两重天”
2013年4月,在金改方案出台不久,晋江斯兰和七匹狼两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迅速通过审批。民资管理公司的破壳,被看作是晋江金改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从长远来看,民间资管的发展前景要比小贷公司好。”陈金龙分析认为,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募资、投资等业务渠道灵活广泛,被当地政府和民间资本看好。继小贷公司之后,民资管理公司有望成为民间资本切入金融领域的新通道。
“可以说,民间管理公司称得上是传统小额贷款、私募等多个金融服务体的综合体。”斯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与同样面向小微企业的小贷公司相比,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资金来源显得更加灵活。
按相关规定,小贷公司受到的限制很多,而民间资管无论是募资,还是业务范围都很灵活。首先,可以按照资本4倍的比例,进行私募融资,而小贷公司只能向两家银行介入不超过注册资金50%的资金;其次,小贷公司只能进行短期贷款,民间资管则可以开展股权投资、贷款等多种业务,而且贷款额度没有限制。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我们没有前例可循,担心踩到法规红线,因此花了很长时间用于前期的业务摸索。”斯兰民资管理公司现在已经开始运营,推出了几款比较适合本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特色产品,也有了具体的合作对象。
对于晋江来说,希望通过金改来促进整体经济的转型。
与民资管理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广受追捧相比,传统的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却是“冰火两重天”。这些同样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因为税负高企、身份界定模糊等问题,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作出了很大贡献,但风险与回报却极不对称。”晋江市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嘉平说。晋江市担保公司是晋江最大的担保公司,有国资背景,考虑到社会效益,它的年利润只有100万元左右。而作为纯民资构成的南南担保公司面临同样的问题,其年利润也不过300多万元,算上经营成本,还要倒贴100万元。
更为严峻的是,2012年以来,晋江的担保公司突然都陷入了绝境,原因是银行纷纷与他们中断了合作,担保公司也成了无源之水。
近年来,银担合作极不稳定。南南担保公司曾与多达7家银行签定融资担保协议,包括国有银行、地方银行和股份银行。然而去年,6家银行拒绝与南南担保续签。短短数月间,南南担保业绩下降50%以上。
银行“痛下杀手”并非没有缘由,近年来温州老板频现跑路现象,引起银行业的普遍担心。风险控制是银行的最大理由,2012年银行中止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消息在各地接连不断。
在担保企业面临倒闭风险时,小贷公司同样生存艰难。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与工商企业上缴的税种相同,需负担5%的营业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而且,贷款风险拨备金无法税前扣除,增加了经营成本。高额的税负,让很多小贷公司不堪重负。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现有模式下,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资金量有限、成本高,作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发挥的空间有限。对于民资管理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来说,尽管存在一定优势,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未来能发挥多大作用仍未可知。
打通金融通道
尽管盈利能力低、作用有限,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热情高涨,地方政府也在极力推动这些项目。
对于民间资本来说,其“醉翁之意”在民营银行,现在静待时机成熟。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更重要的是,晋江金改如果想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必须要做项目。“
政府希望赶快做点成绩出来,因为马上到年底要总结汇报了,所以很着急在做这些事情。”晋江市有关官员说。
在晋江金改先期推动的众多项目中,天津股权交易所泉州区域运营中心无疑是“重头戏”之一。
为了培育晋江场外交易市场后备资源,扶持企业场外市场挂牌交易,去年9月,晋江引入了天交所在本土“安家”。作为国内最大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天交所融资方便快捷、成本低,受到中小企业青睐。通过天交所这样的通道平台,可以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地进入到实体经济。
在此之前,对于晋江企业界来说,“天交所”是一个陌生事物。为了鼓励企业进场挂牌交易,晋江市政府对挂牌企业进行奖励扶持。在场外交易市场成功挂牌的,晋江市政府将给予挂牌企业共60万元奖励,并对新增税收给予优惠政策,对资产明晰税费予以减免。
尽管政府为企业承担了大部分挂牌成本,但一年来,仅有16家企业在天交所挂牌融资,成功交易的则更少。
虽然天交所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由于对进入企业有年度缴税额度等财务指标要求,以及企业认为在天交所挂牌后估值较低、对股权融资态度谨慎等原因,短时间内到天交所挂牌交易的企业并不会太多。相对于普遍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天交所在短时期内的作用仍然有限。
随着诸多金融机构纷纷抢滩登陆,晋江金融业迅速迎来一个“井喷期”。
对于天交所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晋江市金融办主任刘向阳坦言,“目前只能说企业多了一个发展的平台。”
“晋江资金有两个极端,民间资本极度雄厚,中小微企业极度缺钱,政府希望建立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把这两个极端嫁接起来。”陈金龙分析说,尽管这些金融机构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晋江金改目的不是解决所有企业的融资问题,而是希望把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尽量挖掘出来。
对于晋江来说,希望通过金改来促进整体经济的转型。经济转型是晋江的当务之急,而转型中金融资源支持非常重要。晋江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企业研发活动很少,只有通过并购做大企业规模,才能提高研发水平,企业才能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现在问题还是比较大的,整个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比较低。说明我们金融市场还是有缺陷的,没有资源整合的能力,没办法促进企业间的并购。”陈金龙认为,资源整合是一个地区金融市场应该解决的问题。
而晋江金改的核心,就是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在资金和企业之间打通一些通道。“金融通道本来应该由银行来解决,但目前正规金融机构的通道不够,地方金改就要在通道方面做一些补充。”陈金龙说。
金改“不差钱”
随着诸多金融机构纷纷抢滩登陆,晋江金融业迅速迎来一个“井喷期”。从数据上看,今年以来,晋江市各项贷款余额、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金融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均大幅增长。
“有了丰富的金融机构和产品线,企业融资效应也将逐渐凸显。”晋江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的增加可以带给企业融资,扩大市场规模,最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晋江金改方案中,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是首要目标,但从长远看,改善金融软硬环境更为重要。金融硬环境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和金融集聚区建设,而软环境则包括政策环境、信用环境、人才环境等方面。
虽然晋江只是一个县级市,但在金融环境建设方面却“不差钱”。晋江实体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十位,其中上市公司数量独占鳌头,达到41家,总市值超过1800亿元。2012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61亿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超过千亿元。因此,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具备大刀阔斧推进金融环境建设的基础和实力。
今年7月,晋江出台了《关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对在晋江新设的金融机构、金融配套机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多个适用对象,给予一次性设立奖励及购地、购房或者租房补贴等优惠政策。
其中,在晋江新设立并运营1年后的金融机构,最高将获得100万元奖励;金融机构自建、购买或租用办公、营业场所给予资金补助,补助金额最高200万元;同时,对已在晋江注册的金融机构的增资、升格或设立分支机构等也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金融人才给予个税纳税奖励等。
与此同时,晋江在市中心开工建设了一个大型金融广场项目。该项目占地40.3亩,总投资达到5亿元,将汇集各种业态的金融机构,与周边现有的晋江各大银行分支机构,共同形成一个适应民企的金融生态圈。当地政府希望建成后,能打造成为晋江的“华尔街”。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业基础和资本的雄厚,让晋江金改有了很足的底气。大手笔的奖励政策,高效率地催生一批金改成果的快速落地,取得了很好的政策效应。
“这里面,政策环境是最能够体现地方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是形成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各类金融机构最看重的因素,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晋江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流的软硬件环境,让晋江金融业获得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为金改的持续深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待解的难题
“晋江金改钱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人才是最重要的。”陈金龙告诉《决策》,现在很多金融机构都在紧锣密鼓地找人,银行很多人都被挖走了,“金改近一年来,我们感觉金融改革在一个小地方实施有难度,主要受到人才制约。”
很多民营金融机构发起人都是实业出身,金融业务经验缺乏,而且人才紧缺,这是金改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
“民间资金对参与设立金融机构积极性很高,但他们以前都是做实业的,根本不知道怎么做金融业务,手上拿着钱不知道做什么,即便是找到了项目,也没办法判断好坏。”陈金龙说。
现在民营金融机构的普遍做法是到银行挖人,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的业务和对象与民间资管又有很大的区别,不一定能适应新的业务要求。如果人才问题不解决,很多民营金融机构就做不起来。
显然,当地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寻找人才和培养金融人才一直是晋江市金融办重要工作之一。
今年初,晋江市启动了金融人才培养工程,与全球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计划用一年时间分三期培训100名金融人才。第一期已有近50名金融机构和企业负责人报名参加,已开讲《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等10余门课程。
在金融人才引进方面,晋江市同样不遗余力。对外来人才给出高额的津贴和购房补贴,引才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全国县级市中屈指可数。
在陈金龙看来,金融发展需要人才,更重要的是,地方领导对金融的熟悉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改的走向,因为金融很复杂,而且容易产生大的风险,“地方领导对这个领域如果不是很熟悉,对风险就没有把握,担心到时出问题地方政府是否承受得了,这样对金改会产生很大影响。”
除了人才短缺,晋江金改还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家对于民营金融机构限制较多,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监管方面尚不成熟,风险控制问题一直为很多人所担心。
对于晋江很多由实体经济转战金融的企业来说,过去没有基础,不能用做实体经济的办法来经营金融机构。“做实体经济影响面比较小,与金融是两码事。做金融水平高低不在于获得多少利润,更多的在于风险控制能力,风险问题没有解决,挣再多的钱都没用。所以,要有持续的日常监督。”陈金龙认为,项目批了以后需要跟踪监督风险。
但民间金融机构到底由谁来监督?这个问题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根据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不是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审批的便监管不到,监管如果跟不上也会为未来金融发展埋下隐患。
在晋江金改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统一信用平台建设,在专家们看来,这是基础性工作,非常重要,但做起来却非常艰难。
在金改之初,陈金龙曾受政府委托,做过此方面的课题研究。令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去相关部门调研时吃了很多“闭门羹”,“他们理都不理”。
目前,我国的信用平台主要是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但信息面比较狭窄,必须向外扩充范围,把个人和小微企业尽量纳入进来。同时,扩大信息的广度,原来只是个人财产方面的信息,要把法院、工商、税务,甚至交通违章记录等方面的信息都纳入进来。
“可以设计一个模型,把这些数据都纳入进来,计算出信用评分,这样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个人的消费贷款都有依据了。”在陈金龙看来,由于条块分割,靠金融办无法协调人民银行、银监局和国税局等单位,目前统一的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