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点”的政治学
2013-08-27贺雪峰
由过去中央真正通过蹲点来研究问题,到现在中央只是借视察来发表政策信号,这是新中国政治的重要变化。
■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在农村建立联系点仍极其普遍,比如扶贫帮困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等,但这与过去蹲点有根本不同。最大不同是不再同吃同住同劳动,而往往是一年来联系点听一次汇报,看望群众,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这些联系点往往会在短期内旧貌换了新颜。
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一个省级领导的联系点,在一个联系周期(3年)内可能为一个村庄带来上千万元的资源量,一个市级领导可以为一个村庄带来数百万元的资源量,一个县级主要领导可以带来上百万元的资源量。
到绍兴诸暨市调查,鲁戈村原村主任说,有一次市委书记要到鲁戈村访贫问苦,有两个担忧,一是担忧有村民拦住告状,无法脱身;二是担心访贫问苦对象提出市委书记无法解决的高要求。因此要精心安排,一是要安排人员防止村民拦住市委书记上访告状,二是要精心选择访问对象。在访贫问苦中,双方都保持高姿态,得到市镇两级的高度好评。
注意,这个精心安排,与其说是乡村两级刻意架空市委书记,让市委书记无法了解基层情况,不如说是市委书记要求乡村两级如此刻意安排。这种刻意安排,是市与乡村两级的高度默契。为什么会有这个高度默契呢?第一,市委书记访贫问苦是一项工作,是一个姿态,他要在短时间内做出这个姿态,若出现意外,就会影响后续的工作;第二,若群众当场提出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当面答复还是今后解决,都不好办;第三,市委书记访贫问苦,往往还有媒体在场,一旦发生意外,不仅不好报道,而且面子上很难堪。
与诸暨市委书记访贫问苦中的默契相一致,省市乃至中央领导到地方视察,若总是出现有人拦访的意外,或在现场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会延误视察时间,而且是让人难堪的事情。就是说,有些事情你没有直面,可以装作不知道,一旦直面了,你还装不知道就不合适。但要解决之,又乏力,又无办法。怎么办?大家都装作不知道,不知情。
领导到一个地方视察,不同于长期蹲点,而只有很短的时间,却要达到很多的目标,其中一个目标是通过视察的方式传递某种政策意图。因此,在视察之前,领导早已准备好了所要发表的观感,所拟传递出来的政策信号。领导不可能就在视察的当下,因为特殊人物的叙说,而立即发出临时决定的政策信号,若如此,这样的领导就是太感性了,决策风险就是大了。慎重决策要求领导人长期思考,集体讨论,然后再找到合适的场景场合来表达出特别的政策信号来。
这样一来,领导到地方视察,地方就必须有让领导发表早已决定好的政策信号的场所,这个场所不能有视察的意外,甚至不能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村庄,而必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这样的典型,往往是做出来的典型,是地方政府领导的联系点。
也就是说,当领导将视察当作发表政策信号的场所,而非真正蹲点研究问题时,地方就必须为上级领导提供这样可以发表政策信号的场所,就必须要办点,就要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层层如此,级级如此,这样就有了层层打造示范点,级级都搞假典型的中国式的官场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