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展望·保护·传承——苏州滑稽戏研究

2013-08-22晨,陈

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滑稽戏苏式苏州市

周 晨,陈 雷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000)

现代滑稽戏产生于20世纪初,是在文明戏、趣剧、独脚戏以及小热昏、苏滩之戏剧、曲艺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新兴剧种,主要流行于江浙沪一带。苏州滑稽戏是现代滑稽戏的重要分支,它以苏州方言为舞台语言的戏剧,并综合了苏州地区的独脚戏、滩簧、以及小热昏、民间小调等多种民间说唱艺术发展而成,以其独特的“冷隽幽默,爽甜润口、滑而有稽、寓理于戏”的审美风格而为世人称道。

与上海的“海派滑稽”和浙江的“浙派滑稽”相比,苏州滑稽戏得益于丰饶的物质基础和千年吴文化的滋润,形成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一方面,苏州滑稽戏在产生之初就更多地传承了文明戏的内在结构和表演的完整性,借鉴了成熟剧种话剧的关目安排、情节烘托、角色塑造等,使其完全脱离了旧社会纯粹招笑的卖艺形式,成为一个集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全新剧种。另一方面,苏州滑稽戏萌生发展于吴文化的发源地——苏州,受到吴文化的浸润,特别是受到昆曲、评弹等相邻姐妹艺术的影响,角色性格刻画细腻传神、关目设置与情节安排缜密自然、地方性说唱与吴侬软语也都表现出了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

苏州市滑稽剧团作为苏州滑稽戏的国家级保护责任单位。该团由苏州星艺滑稽剧团和新声滑稽剧团两个主要民间滑稽剧团合并而成,1958年正式命名为苏州滑稽剧团。五十年来,剧团在各个不同时期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苏州滑稽剧团的优秀演员、优秀剧目层出不穷,在戏剧界获得的最高荣誉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了所谓的“苏滑现象”。

本次调查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规范与标准》课题传统戏剧子课题的组成部分。调查自2012年11月开始,至2013年5月止,以苏州市滑稽剧团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组多次深入苏州市滑稽剧团,先后采访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克勤、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继尔、苏州市滑稽剧团副团长林蓉等前辈和业内专家,收集了《张幻尔——滑稽戏表演艺术家》、《苏州市滑稽剧团优秀现代戏集萃》等文字资料10万余字,《苏州市滑稽戏》光盘资料和滑稽剧团场馆及设备照片88张,老艺人照片103张,老剧照及广告745张。综合调查情况可知,苏州市滑稽剧团作为苏州地区唯一的苏州滑稽戏传承保护单位,在60多年的历史中坚持原创品质,繁荣剧目建设,坚持精品意识,打磨优秀作品,在贴近百姓,丰富群众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多现今元文化,尤其是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加之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改变和提高,舞台艺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苏式滑稽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目前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传承人才培养,构建苏式滑稽戏传播、推广、开发与利用体系。

一、项目现状调查

(一)流布区域调查

苏州滑稽戏剧团在建团之初就以《苏州两公差》、《钱笃笤求雨》、《小山东到上海》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享誉江南。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该团大型滑稽戏《满意不满意》搬上银幕以后,苏州滑稽戏便从江南一隅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文革结束之后,苏州滑稽剧团以排演《满意不满意》为恢复演出的第一个现代戏,受到观众热烈欢迎。90年代,剧团的巡演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现在,苏州滑稽剧团的主要活动区域以苏州地区为主的江浙一带为主,演出范围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地区。

图一:苏州滑稽戏的发源及分布地域图

苏南地区是滑稽戏传统的演出阵地。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共同促成了苏州滑稽戏的起源、发展与传承的文化基础与生态条件。由于该地经济富庶、发展迅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这一地区,其比例甚至高于常住人口,为保持原有的本土艺术风格,同时兼顾这部分观众的欣赏习惯,更多地融入了各地方言及现代化的语汇、唱段等。

(二)生产单位或传承机构状况调查

苏州市滑稽剧团是苏州滑稽戏的保护责任单位。该团由苏州星艺滑稽剧团和新声滑稽剧团两个主要民间滑稽剧团合并而成,1955年成立苏州星艺滑稽剧团。1958年10月,经市政府批准,星艺滑稽通俗话剧团改称为苏州市滑稽剧团。(其名称更迭详见表一:苏州市滑稽剧团更名表)

表一:苏州市滑稽剧团更名表(1950年—2013年)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苏州滑稽剧团积淀下数百部滑稽戏大戏与小品,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上世纪五十年代,《苏州两公差》、《钱笃笤求雨》、《小山东到上海》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誉满艺坛。早在六十至八十年代,电影《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三十层楼上》三上银幕。进入新时期,《快活的黄帽子》、《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笑着和明天握手》、《顾家姆妈》等大型滑稽戏两度荣获“文华大奖”、两度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三度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五次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以及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殊荣;小品《今夜情》、《今夜更有情》、《回家过年》分别荣获文化部所颁“文华新节目奖”和全国小品比赛金奖。

目前,苏州市滑稽剧团为集体所有制的差额事业单位,拥有在职在编员工39人,在职职工60人。剧团作为保护责任单位,以苏州滑稽戏的排练演出为主要职责,同时承担滑稽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青年演员的培养职能。

(三)传承人群调查

苏州市滑稽剧团现有市级传承人9名,国家级传承人2名,正高职称5名、副高职称10名。苏式滑稽戏建立起了以顾芗、张克勤、陆辰生、计玉堂、顾月娥、范丽娜、陈继尔等著名滑稽戏艺术家为主的老中青结合的传承队伍。(详见:苏州滑稽戏传承谱系)这些传承人大都毕生从事滑稽戏表演事业,对于滑稽戏的取得的傲人成果倍感骄傲。但也对滑稽戏的传承现状忧心忡忡。

近年来,苏州市滑稽剧团通过公开招聘,先后从南京艺术学院、上海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大学等高等院校引进多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表演人才,并在传统剧目《太太作主》、《阿福上生意》、《小山东到上海》,独脚戏《黄鱼调带鱼》、《十三人搓麻将》等中给予角色,一些青年演员正在脱颖而出。

苏州滑稽戏传承谱系

简介

传承人

第一代

张冶儿 (1892--1961)男,滑稽戏演员,以擅演呆派滑稽,饰演天真烂漫孩童而闻名。口齿清晰,念白风趣,动作诙谐。民国三年(1914)参加民兴社,在苏州阊门外春仙茶园旧址演出多年,后去上海人笑舞台。民国十六年(1927)独脚戏兴起,乃与易方朔合组精神团,专演滑稽小戏,以饰演《化子教歌》中之苏州阿大最为生动。后另组冶儿精神团,在滑稽戏中掺杂歌唱,创“什锦滑稽歌剧”。拿手戏有《喜临门》、《阿Q正传》等。建国后,张冶儿曾与张幻尔同组星艺滑稽通俗话剧团。张冶儿曾一度改业评话,说《水浒传》。晚年,经其口述,由苏州市戏曲研究室编印《滑稽小戏》三辑,刊载趣剧脚本三十出。

范丽娜 (1917--2010)滑稽戏演员,苏州人。从艺六十余年,与张幻尔一起是苏滑创始人之一。自小学艺,演文明戏,唱闺阁旦闻名。戏路宽广,表演传神。数十年来塑了百余个姑娘、妇女形象。为江、浙、沪观众赞许。并在省、市各类汇演中获奖。范丽娜的代表作有《苏州二公差》中的徐张氏,《钱笃笤求雨》中的许四娘,《伪巡长》中的大阿姐,《满意不满意》中的北方游客等等。她善编能导,曾参加《糖衣炮弹》、《打虎队》等创新剧目的主创,后创作《皇后牌软糖》、《对象》等现代剧目,均在苏州会演中得奖。

第二代

陈继尔 (1936-)滑稽戏演员及编导,从艺五十余年,师从张幻尔先生。15岁学艺当演员,参加了《苏州两公差》、《钱笃笤求雨》、《伪巡长》、《二孔明与三仙姑》、《慈母孝子贼爸爸》、《阿囡笃爷》等传统滑稽戏的演出。后转学滑稽戏编导,先后与张幻尔先生一起整理、改编《苏州两公差》、《钱笃笤求雨》、《伪巡长》、《有钱就是爷》、《空心汤团》、《张三捉鬼》、《皇帝吃耳光》等传统剧目。50年代参加创作了《满意不满意》。80年代,参与策划、组织、创作、编导了《小小得月楼》。两剧先后都拍成电影,响誉全国。后又与王辉荃等导演合作,参与了《店堂里的笑声》、《小城故事多》、《一二三,起步走》、《霓虹灯下》、《世界真精彩》、《小惊大怪》、《今天、明天》等剧目的编创和导演。并荣获全国剧本创作与导演多个奖项和江苏紫金奖等。撰写了多篇滑稽戏研究论文发表于各类报刊杂志。编撰了《苏州滑稽戏》电视片,《苏州滑稽戏传统剧目选》、《张幻尔滑稽戏话》、《苏州滑稽百戏集》等书刊。

李效尔 (1935-),滑稽戏演员及编剧,从艺五十余年,师从张幻尔先生,是苏滑“尔字辈”演员。参加较多滑稽戏的表演演出,后从事滑稽戏创作、编导工作。曾创作大型滑稽戏《对象》、《苏州泥水匠》(后改为《屋顶奇缘及电影《三十层楼上》》)。整理改编了滑稽戏传统剧目《钱笃笤求雨》、《苏州两公差》等。撰写了多篇滑稽戏研究论文,如《张幻尔谈噱》、《我谈滑稽戏》等等。多年来在文联领导、苏州戏剧家协会与“苏州滑稽戏研究小姐”工作。为苏州滑稽戏研究作出贡献。

袁慕尔 (1930-),滑稽戏演员,自幼在苏州山塘街杂货店当学徒。后弃商习艺,与小幻尔等“尔字辈”学徒一起进苏州星艺滑稽话团,拜张幻尔为师。师承张派表演艺术,表演冷峻,幽默。在现代滑稽戏《满意不满意》中饰演青年服务员小杨、马老伯、医生,传统滑稽戏《钱笤笤求雨》中饰演钱笃笤、知县、小苏州、徐惠兰、等角色,《伪巡长》中饰演擦皮匠阿宝,表演诙谐,刻划细腻,深受观众好评。

方笑笑 (1914--1987)滑稽戏演员曾用名逸萍、虎豹,曾任江苏省滑稽戏艺术研究会会长,苏州市滑稽剧团团长,苏州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委。1931年拜师学唱文明戏,不久改唱独脚戏。建国初期,步入滑稽戏行列。1953年参与组建新声滑稽剧团。1955年并入星艺滑稽通俗话剧团。1957年,方笑笑和张幻尔参加纪念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周年演出会,演出《伪巡长》一个出演落魄艺人刘玉琴,一个出演伪巡长,演出在南京引起轰动,获得专家及观众一致好评。从艺他在滑稽戏舞台上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尤以饰演《满意不满意》中三号服务员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该戏拍成电影后,广为人知。方笑笑能编善导,经其创作、改编的剧目有《警察与小偷》、《汪知县抢亲》、《太太作主》、《糊涂状元》等,在省、市会演中曾多次获奖。

叶霞珍 (1927-)滑稽戏演员,从艺六十余年,自幼随父习艺演戏。12岁就登台演出,唱童子生,小花旦闻名。表演细腻,嗓音甜脆嗲软,别有色彩。数十年来,在百余部滑稽戏中创演了各类姑娘、妇女角色。《苏州二公差》中的徐张氏,《钱笃笤求雨》中的许四娘、钱玉翠,《伪巡长》中的王小妹、大阿姐,《一千零一夜》中的焦蝶蝶,以嗓音娇滴,千姿百态而闻名艺坛。后在电影《满意不满意》与《小小得月楼》中饰演挑剔顾客与白娘娘,得到了一致好评。在全国、省、市会演中屡获嘉奖。曾任苏州滑稽剧团团长、戏校老师,为培养青年接班人而作贡献。

陆辰生 (1928-)滑稽戏演员,从艺五十年,投师姚嘻笑、孙笑佛两位著名独脚戏演员,从业余走向专业剧团。先从事曲艺、歌舞,后转入滑稽戏表演。陆辰生的表演纯正、口齿清晰、嗓音润甜,塑造人物精确。先后在《苏州两公差》中饰张超,《钱笃笤求雨》中饰演钱笃笤,《伪巡长》中饰演陶桃而著称。后在《满意不满意》中饰演马伯伯,《小小得月楼》中饰演杨经理(后拍成同名电影,风靡全国),《一二三,起步走》中饰演王老师而荣获全国嘉奖。先后在全国省市会演中多次获奖。后在艺校任教,培养滑稽戏下一代演员。

杜介奇 (1932-)滑稽戏演员,从艺五十年,从师著名独脚戏演员姚嘻笑、孙笑佛。先唱曲世,后转歌舞再演滑稽戏。曾在《苏州两公差》中演江都县,《钱笃笤求雨》中演钱笃笤,《伪巡长》中演伪警官,在《满意不满意》中演上海顾客,《小小得月楼》中演白科长,在电影《三十层楼上》演马飞金等。杜介奇刻画人物夸张滑稽、幽默诙谐,独树一帜,深得江南观众的喜爱。近年来在《小城故事多》、《一二三,起步走》中都担纲主演。

计玉堂 (1943-)滑稽戏演员,从艺四十余年。师从滑稽戏表演艺术家方笑笑。表演朴实、功底扎实、人物鲜明、性格深入。在滑稽戏传统剧目《苏州两公差》中饱尝公差李达;《钱笃笤求雨》中饰演小苏州、小府台;《皇帝吃耳光》中饰演地方知县;《太太作主》中饰演县太爷等都十分出彩。在滑稽戏现代剧目剧目《满意不满意》中饰演小杨、根生师傅;《小小得月楼》中饰演杨毛头等。曾在全国及省市会演中获得嘉奖。曾任苏州滑稽剧团副团长。近年来,还在《小城故事多》、《一二三,起步走》等现代剧中担纲主演。

顾月娥 (1943--)滑稽戏演员,从艺四十余年,自小表演歌舞,后转演滑稽戏。表演细腻,传神,形体优美,性格鲜明,人物活灵。她在《钱笃笤求雨》中饰演钱玉翠,《伪巡长》中饰演王小妹,《对象》中饰演花花姑娘等。在电影《满意不满意》中饰演局长女儿小顾,纯正的表演得到专家的好评和赞誉,并见诸相关戏剧文化报上。顾月娥曾在全国及省市会演中获得嘉奖。近年来在《小城故事多》、《一二三,起步走》中饰演强强妈,可爱的形象十分出彩,屡获好评。后在艺校任教,为培育青年滑稽戏演员做出贡献。

殷雨官 (1941-)滑稽戏演员,从艺五十年,师从滑稽戏表演艺术家方笑笑。表演纯朴,厚直,幽默诙谐。戏路宽广,人物性格鲜明。多年来,曾在多部滑稽戏中担纲主演,而深得江南观众的喜爱。曾在传统剧《苏州两公差》中饰演张超和江都县,《钱笃笤求雨》中饰演钱笃笤、小苏州,《伪巡长》中演小山东等等。在现代剧《满意不满意》中演小杨而唱红上海、武汉等地,在电影《小小得月楼》中演出农民顾客——太湖小队长而被观众称誉,《小城故事多》、《一二三,起步走》中演孙千山而响誉江浙沪。曾在全国及省市会演中获得嘉奖。

第三代

顾 芗 (1953-)滑稽戏演员,曾用名顾龙英,现任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苏州市滑稽剧团名誉团长。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岁开始学艺,演过京剧、歌剧、沪剧、淮剧、黄梅戏。能够熟练使用8种南北方言进行表演。尤其擅长人物性格刻画,具有个性化的喜剧表演风格。领衔主演40多台大型戏剧。在电影《小小得月楼》中饰演乔妹,崭露艺术才华。由她主演的《快活的黄帽子》、《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顾家姆妈》相继荣获中宣部全国第1届、第6、第9届、第11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个人先后荣获文化部全国现代戏曲观摩演出优秀表演奖、文化部第二届、第七届文华表演奖、全国儿童剧评比演出优秀表演奖、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9届、第15届戏剧“梅花奖”、第1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在江、浙、沪滑稽界和全国戏剧界享有盛誉。

张克勤 (1947-)滑稽戏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苏州市滑稽剧团表演艺术家,师承滑稽大师龚一飞,说、唱干净利落,表演夸张适度、灵活敏捷,富有激情,肢体语言丰富,形成具有漫画式的独特表演风格。代表剧目:《土裁缝与洋小姐》、《多情的小和尚》、《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钱笃笤求雨》、《今夜情》、《今夜更有情》、《破镜重圆》等20多部滑稽戏及小品。主演的《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笑着和明天握手》、《顾家姆妈》两度荣获“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四次入选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第四代

浦雨竹 (现改名为浦家),(1973--)男,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戏剧家协会理事。苏州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江苏省优秀青年戏剧人才,是一个能够并善于充分发挥艺术创造性、塑造人物能力较强青年滑稽戏演员。曾在《小城故事多》、《牵挂你的人是我》、《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笑着和明天握手》、《钱笃笤求雨》等大型滑稽戏中担任主演,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表演奖”、江苏省戏剧节“表演奖”、江苏省滑稽戏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我最喜爱的儿童剧演员奖”等奖项。由他演出的《小泥人》、《门铃叮咚》、《回家过年》等小品先后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优秀表演奖”、“金狮奖”第四届全国小品比赛“表演奖”、江苏省小品·小戏评选“优秀表演奖”。

张升 (1973--)男,国家二级演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常州市戏剧学校滑稽班。曾在《小城故事多》、《牵挂你的人是我》、《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笑着和明天握手》、《钱笃笤求雨》等大型滑稽戏中担任主演,并先后荣获江苏省戏剧节“表演奖”、两度江苏省滑稽戏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由他演出的《面试》、《门铃叮咚》等小品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评选“表演奖”、江苏省小品·小戏评选“优秀表演奖”。

王小萍 (1962--)女,国家二级演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在舞台剧及电影《小小得月楼》中饰演“巧巧”,在《店堂里的笑声》、《让世界更精彩》、《小城故事多》、《牵挂你的人是我》、《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笑着和明天握手》等大型滑稽戏中担任主演,并荣获江苏省首届青年戏曲节“优秀表演奖”、三度江苏省滑稽戏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我最喜爱的儿童剧演员奖”等奖项,由她演出的小品《门铃叮咚》获江苏省小品·小戏评选“优秀表演奖”。

朱雪燕 (1980--)女,国家二级演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苏州市评弹学校,师承顾芗,曾在《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笑着和明天握手》、《钱笃笤求雨》等大型滑稽戏中担任主演,先后荣获两度江苏省滑稽戏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由她演出的《面试》、《女生热线》等小品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评选“表演奖”、江苏省小品·小戏评选“优秀表演奖”。

龚 薇 (1982--)女,国家三级演员。先后在《钱笃笤求雨》、《太太作主》等大型滑稽戏和传统小戏中担任主演,同时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新农村建设"、"花季阳光少儿心理剧"等多台小品专场中饰演多种角色。先后荣获省第5届戏剧节表演奖、2006苏州市小戏小品大赛"表演奖"。

卞振华 (1982--)男,国家三级演员。先后在《青春跑道》、《笑着和明天握手》、《钱笃笤求雨》、《清风扬帆》、《太太作主》等大型滑稽戏和传统小戏中担任主演,同时在"花季阳光少儿心理剧"等多台小品专场中饰演多种角色。先后荣获第四届江苏省滑稽戏艺术节表演奖、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表演奖、江苏省第五届小戏小品大赛表演奖、苏州市第五届小戏小品大赛表演奖。

(四)资料留存或调查整理情况

苏州市滑稽剧团在返聘的传承人陈继尔老师的长期努力之下建立了一个较为齐备的艺档室,保存有珍贵的剧本、曲谱舞美及灯光图纸、服装、道具制作等资料和大量的照片、影像资料,为传统滑稽戏理论的整理及传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具体如下:

1.影像资料:

(1)电影:《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三十层楼上》

(2)传统剧目:《苏州两公差》、《钱笃笤求雨》、《小山东到上海》等三百余部

(3)现代剧目:《快活的黄帽子》、《笑着和明天握手》、《顾家姆妈》等数十部

(4)少儿喜剧:《小城故事多》、《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等

(5)小品:《面试》、《今夜情》、《今夜更有情》、《小泥人等》等百余部

(6)小品专场:“保先教育”、“新农村建设”、“社会住义荣辱观”、地税、交通、计生、纪检等系统专场数十台

(7)传承人VCD录影小传:张幻尔、顾芗、张克勤等人

2.理论著作:

(1)《苏州滑稽戏传统剧目选》

(2)《苏州滑稽戏优秀剧作选》

(3)《张幻尔——滑稽戏表演艺术家》

(4)《张幻尔百年文集》

(5)《张幻尔百年画册》

(6)《张幻尔 戏话人生》

(7)《苏州传统滑稽戏百戏集》

(8)《苏州滑稽戏研究》

3.苏式滑稽百年广告:苏州日报、吴县日报、民报等

4.照片资料:

(1)苏州滑稽戏部分剧目,包括:1949年前、1949—1978年、1978年后三辑。

(2)苏州滑稽剧团艺人:本团元老、苏州滑稽戏尔字辈、历任主要演员三辑

(3)其他资料:苏州滑稽界老艺人、本团珍贵照片、与本团合作过的演员

(五)生产传承与教育推广活动状况

近年来,苏州市滑稽剧团十分重视传承工作,在剧团全年的演出中合理安排全本大戏和小品小戏的比例。同时,加大力气整理复排传统大型滑稽戏《钱笃笤求雨》、《太太作主》、《阿福上生意》,独脚戏《黄鱼调带鱼》、《拉黄包车》、《十三人搓麻将》等。此外,每年通过苏州市舞台艺术“四进工程”、市属文艺院团优秀戏曲遗产保护大型公益演出等,中青年艺术考核、中青年传承培训、进校园辅导排练等工作,开展传承及演出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年度演出总场次中,传统全本大戏约占20-30场左右,纯粹商演场次约为40-50场。每年开展公益性演出80-100场左右,约占年演出量的1/3;进校园演出年出每年在50-80场左右,开展各类讲座、培训20场左右。国家级传承人顾芗、张克勤等艺术家每年都会应学校、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邀请开展各类讲座活动。

全本大戏方面:《青春跑道》2000年创演,累计演出1750余场;《笑着和明天握手》2003年创演,累计演出200余场;《顾家姆妈》2009年创演,累计演出300余场。

在近五年的演出当中,传统经典大戏、折子戏和新编(排)戏的如下:

2008年:共演出243场,其中传统经典大戏25场,占总演出的10.3%;折子戏85场,占总演出的35%;新编(排)戏133场,占总演出的54.7%;

2010年:共演出241场,其中传统经典大戏18场,占总演出的7.5%;折子戏72场,占总演出的31%;新编(排)戏151场,占总演出的61.5%;

2009年:共演出232场,其中传统经典大戏20场,占总演出的8.6%;折子戏74场,占总演出的32%;新编(排)戏138场,占总演出的59.4%;

2011年总演出236场,其中传统经典大戏22场,占总演出的9.3%;折子戏86场,占总演出的36.4%;新编(排)戏128场,占总演出的54.3%;

2012年总演出239场,其中传统经典大戏26场,占总演出的10.9%;折子戏89场,占总演出的37.7%;新编(排)戏124场,占总演出的51.4%。

二、保护单位保护工作调查

苏州市滑稽剧团是基础设施完备,人员力量充足,是苏州地区传承保护苏州滑稽戏唯一单位。剧团在不断加大投入和完善设备的前提下,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核心作用,合理安排传统大戏与新编小品的比例,充分利用公益惠民演出活动、舞台艺术“四进工程”、“四进工程”,文化“三下乡”等演出活动机会,在演出实践中促进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场地与设备

苏州滑稽剧团位于姑苏区庆元坊2号,与观前街玄妙观为邻,整个团部2256平米,中山堂团部排练厅109平米,小剧场1200平米,设有专门的荣誉室一间、艺术档案事一间。

剧团的基础设施、设备状况良好。自2008年至2012年,剧团总投入350.94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年均投入70.18万元,从而为滑稽戏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较为优越的硬件设施。剧团自购了较为齐全的排练、表演所需服装和道具;其余音乐、舞美设备等也十分充足。现有舞美设备等专门租用2个仓库约1000平米存放,仓库位于苏州近郊。

(二)人员

剧团现有在职在员工60名,其中在职在编38名,演员22名、舞美19名。22名演员中,副高以上职称10人,年均50.6岁,中级职称4人,年均38.5岁,初级职称8人,年均26.9岁。剧团现有国家传承人2位、市级传承人7位,人年龄均在60周岁以上。9位传承人占单位总人数(含26名退休人员)为10%;在职演员(含2名国家级传承人)占在职职工比为37%。

剧团角色行当相对齐全。目前,剧团已形成了以叶霞珍、陆辰生、计玉堂、陈继尔等老艺人为根底,顾芗、张克勤两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浦雨竹、张升、王小萍、朱雪燕等中青年骨干为主体,卞振华、龚薇及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生等新秀为储备的四代传承人体系。

具有20年以上资深艺人占演员总数的27%,占总人数的11%;国家一级演员3人,顾芗、张克勤和青年演员浦家,占演员数的14%,占总人数的5%。目前剧团没有专业编导,大戏创作生产均以外聘编导为主,其中市文联的国家一级编剧陆伦章已与该剧团保持20多年的合作关系。

2009-2012年先后通过公开招聘先后从南京艺术学院、上海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大学等高校引进多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表演人才,引进演员5名、舞美2名、编剧2名,并在传统剧目《太太作主》、《阿福上生意》、《小山东到上海》,独脚戏《黄鱼调带鱼》、《十三人搓麻将》等中参与实践。

(三)保护与传承经费投入

2012年度,苏州市滑稽剧团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为139.7万元。其中,用于传承人的传习补贴的经费33.7万元,占总经费的比例的24.12%;用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费用6万元,占总经费的比例的4.3%;用于宣传展示的费用100万元;用于开展青少年教育的费用60万元。

目前排演一场经典全本大戏(本地演出)费用约6.7万元,包括:人员劳务1.5万、场地费2.5万、运输费0.3万、交通费0.2万、餐饮0.3万、舞台安装耗材0.1万、灯光舞美剧装道具折耗1万,宣传0.3万,组织策划0.5万。

(四)开展或参加宣传展示活动

苏州市滑稽剧团每年年节期间组织开展的公益惠民演出活动、免费对公众开放的中青年演员传承及艺术考核汇演,参加舞台艺术“四进工程”、“四进工程”,文化“三下乡”、市属文艺院团优秀戏曲遗产保护大型公益演出活动。(历年演出活动如下)

表三:苏州滑稽剧团近年参加公益演出情况表

(五)积极创设条件,促进传承工作的有效开展

苏州滑稽戏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剧团坚持在传统老戏中寻找创新的契机,坚持“以人为本”与“德艺双馨”的培养目标,不断加强青年演员的培养与引进,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全面启动了以传统独脚戏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艺术传承工作:剧团专程从上海滑稽剧团请来了老师,为青年演员们传授《拉黄包车》、《关亡》、《拔牙齿》、《滑稽楼台会》等一批经典老段子,促进中青年演员在“说”、“学”、“逗”、“唱”各领域专业技能的提升。

2.充分发挥国家级传承人顾芗、张克勤的作用。两位老师在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结合演出传承工作,辅导复排了传统滑稽戏《阿福上生意》、独角戏《拉黄包车》、《十三人搓麻将》等,受到青年演员与各地观众的欢迎。

3.剧团还连续多年聘请著名滑稽戏演员为青年演员授课。剧团专门邀请滑稽戏前辈名家沈双华、蔡剑英来团教授传统独脚戏及各地方言;邀请严顺开、周志华、蔡剑英,著名曲艺理论家齐致翔、徐维新等到团里进行滑稽戏表演技巧及相关理论的教学与指导,通过一切方法提升中青年演员的认知与技艺水平。

4.剧团充分利用暑期组织开展经典剧目的观摩研讨活动,结合“花季阳光”校园心理剧参加“优秀剧目进校园”巡演等演出活动,安排青年演员担纲主演,使其在演出实践中获得更快成长。

5.通过各类演出评比培养锻炼中青年演员:选送小品《城市雕塑》参加省、市小戏小品比赛,李伯男获第七届“江苏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优秀导演奖”、张升获“优秀编剧奖”、浦家、朱雪燕获“优秀表演奖”、周华东、徐健明获“优秀舞美奖”、张克勤、张升获苏州第七届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导演奖”、浦家、王小萍、朱雪燕、牛苗苗、艾青获“优秀表演奖”。

6.积极尝试生产性保护,尝试在保持剧种原真性特点的前提下赋予传统剧目以创新的现代内涵,并通过加强传承演出力度,在使其重新回归现实生活的同时,唤起演员、观众保护传承滑稽戏的文化自觉。自2002年起,剧团便着手开展传统滑稽戏《钱笃笤求雨》的整理改编工作,经过近10年的打磨,该剧不仅在江浙沪一带拥有了较高的市场美誉度,更历练出了“传统版”“经典版”“青年版”等多个演出版本。2008年初,由清一色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传统滑稽小戏《太太作主》经过多年筹备排练后重返苏州舞台,迅即获得当地观众、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2009年,传统滑稽戏《小山东到上海》的恢复工作正式提上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前3场的文本整理并投入试排。在苏州滑稽剧团近几年列出的公益性演出节目单中,类似《金铃塔》、《黄鱼调带鱼》、《戏迷唱戏》等剧目的传统滑稽小戏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新老演员同台合作、新老剧目共放异彩的景象令广大观众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六)创新经营思路,走市场化之路,努力提升多元化效益

苏州市滑稽剧团在做好传承工作的同时,大胆创新经营思路、健全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努力将剧团已有的品牌与人才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依靠品牌优势开拓和培育演出市场,努力提升多元化效益,成效显著。(近年来的剧团先后承办的活动见表二)

表二:苏州滑稽剧团市场化演出情况表

三、所在区域政府有关部门的保护工作调查

苏州滑稽戏2006年6月列入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遗名录,2009年列入江苏省第二批非遗名录,2011年5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苏州市政府十分重视苏州滑稽戏的传承。一方面为苏州滑稽戏的传承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近年来,苏州市先后制定实施了《苏州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办法》、《苏州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与资助暂行办法》等文件,对滑稽戏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为滑稽戏的传承提供资金扶持,自2007年至2012年,累计获得市级经费补助630万元。此外,苏州市还在舞台艺术“四进工程”、文化“三下乡”、市属文艺院团优秀戏曲遗产保护大型公益演出等活动为滑稽戏的演出提供平台。

表三:市级经费补助情况表(2007-2012年)

四、苏州滑稽戏生态环境下一步保护对策分析

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产生过一大批知名艺术家地方剧种,苏式滑稽戏在百年的传承流变中积淀了400余部内容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的传统剧目。苏式滑稽戏不仅大量保存了滩簧、宣卷、小热昏、双簧、隔壁戏等传统曲艺成分,更是全面展示江浙地区市民阶层的风俗习惯、思维观念、行为方式、谚俗俚语、声腔小调等民间文化的宝库。同时,苏州的山水人文环境,也正是苏州滑稽戏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土壤。

但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在多元文化,尤其是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改变和提高,加之舞台艺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苏式滑稽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目前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

第一,艺术人才老龄化,传统剧目流失迅速。随着老一辈传承人陆续退休,许多传统剧目已逐渐淡出舞台,亟待挖掘抢救。滑稽戏的早期表演主要靠“幕表制”组织,因此留下的只有剧目的大致框架,更没有录音、视频等一手史料。滑稽戏老艺人大多出身寒微、文化水平较低,没有能力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毕生经验有效记载传承。现在老一辈滑稽戏的老艺人都已陆续退休,年事渐高,身体状况欠佳,已很难再进行示范演出。这导致许多传统剧目逐渐淡出舞台,亟待挖掘抢救。

第二,新演员招聘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滑稽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滑稽戏老艺术家普遍认为年轻演员对滑稽戏的了解不够深入、不够透彻。年轻演员没有真正走进滑稽戏,对滑稽戏的表演套路、规律认识不够,这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年演职员难以坚守舞台。同时,招聘的难度则越来越大,选一个好的苗子也非常困难。滑稽戏演员学习的最佳年龄是十多岁,大概相当于初、高中阶段。现在,苏州滑稽戏没有专门的学校,演员招聘一般是从评弹学校毕业生、话剧专业和影视专业的学生中招收,要求他们一般要有5年以上的专业训练经历。从招聘进团到磨练至比较成熟的程度,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因为演员很多演的都是小品,不是全本戏,锻炼价值有限,成长速度也较慢。

第三,外来文化及现代娱乐生活方式的冲击,传统滑稽戏的市场萎缩严重。苏州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及方言,也改变了传统的观众市场,使传统滑稽戏逐渐丧失了本体艺术的传统滑稽元素(如方言俚语等)。苏州滑稽剧团走向全国的进程,为适应天南海北的新观众结构,迎合新观众的欣赏习惯,目前在滑稽戏创作演出的过程中,方言俚语、滑稽唱腔等传统元素也渐行渐远,从而与固有的艺术传统产生了某种距离。同时由于现代娱乐方式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冲击,人们的娱乐原则日趋多元化,导致滑稽戏市场迅速萎缩。

第四,传承资金不足。现在剧团的生存压力比较大,加之运输、场租等成本费用的不断提高,使传统滑稽戏陷入艰难维持的形势。

面对苏州滑稽戏的传承困境,苏式滑稽戏保护工作要在赢取更大的艺术市场的同时,坚守“苏式滑稽”固有的传统基因。为此,需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实现苏州滑稽戏的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

(一)加强“苏式滑稽”的理论研究。

面对传统滑稽戏因观众结构改变而产生的“苏式滑稽”固有传统的淡化的危机,要强调苏州方言、苏州小调等固然是“苏式滑稽”的某种表征,但“苏式滑稽”在长期形成过程中,吸收了文明戏、现代正剧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要素,已使它有别于一味追求笑料的旧式手法,保持了既有滑稽,又有品位的风格,苏式滑稽戏在挖掘传统乃至创作新剧目的过程中,应该也必须强化自己的固有特色,在“不变种源的基因传承”的理论指导下,确保它的原真性、完整性和传承性。

这需要我们在夯实资料基础上,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首先,建立起完备的苏式滑稽戏的数据库。结合新时期档案工作要求,对剧团艺档室进行全面整理,在对剧本、曲谱、舞美设计方案、剧照、戏票、说明书、报刊、音像、观众来信等资料进行分类存档编目,加快整理《苏州两公差》、《小山东到上海》、《三笑(选段)》等大型滑稽戏及《孝顺倪子》、《有钱就是爷》等一批传统独脚戏。在此基础上,同步推进数字化储存,建立起完备的苏式滑稽戏的数据库。其次,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深化对已有资料的研究利用,邀请各地专家领导、文化学者及滑稽戏老艺人举行座谈研讨,吸引和组织团内外有志于研究苏式滑稽戏的艺人、学者开展理论研究,务使主创人员对本剧种流派特点的内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在创作演出的过程中自觉地保护好苏式滑稽戏的“不变的种源基因”。

(二)构建苏式滑稽戏传播、推广、开发与利用体系。

通过提高苏式滑稽戏传统剧目在整体演出中所占比重、开展苏式滑稽戏相关的讲座,出版相关书籍等,以丰富苏式滑稽戏在大众中的传播途径,提升社会关注度,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通过高质量的本体艺术演出,带动音像制品和相关衍伸产品的销售,并强化与文化旅游市场的结合度,在确保苏式滑稽戏原真性的前提下,为滑稽戏的资源利用搭建具有持久性的平台。具体可以采取:第一,在对已有资料的研究利用的基础上,集结编撰一批传统剧目选、人物回忆录及艺术评论专辑,并出版发行。第二,组织创作一批面向新的观众结构的新剧目,并在精心打磨的基础上,推选真正具备“苏式滑稽”特点的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俱佳的的优秀剧目参加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等高规格的展演评比,以优异的成绩扩大苏式滑稽戏在全国的影响力。第三,利用中山堂小剧场打造固定时段的传统滑稽戏(包括趣剧、独脚戏)演出季,使之成为宣传推广传统滑稽戏的主阵地;与此同时,试行与旅游产业的合作,提升传统戏剧的市场活力。第四,积极筹建滑稽戏艺术博物馆(展示馆),更好地面向公众搭建起滑稽戏传统艺术的宣传推广平台。

(三)着力培养苏式滑稽戏的人才梯队。

第一,充分发挥顾芗、张克勤两位国家级传承人传帮带的作用,以传统剧目的排练演出为抓手,培养一批年青的优秀从业人员,通过传统剧目的积累和演出水平 的提高,进一步确立浦家、张升、朱雪燕、田雪松等一批在职中青年骨干的地位,初步架构起老、中、青的三级人才梯队。第二,积极争取与苏州评弹学校、苏州市艺术学校等地方艺校举行联合招生的资质,通过定向培养、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滑稽戏艺术开辟稳定的后备人才来源。第三,积极吸纳全国艺术院校毕业(大专和本科学历)的艺术人才,不断提升滑稽戏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并对南北各地的、专业和非专业的、热心于喜剧和滑稽戏表演的、具有潜质的各类人才,积极引进和重点培养,从而丰富苏式滑稽戏的艺术内涵,拓宽苏式滑稽戏的传播空间。第四,加强创作队伍的建设,在不断提高滑稽戏的文学性基础上,整体增强滑稽戏编、导、演以及舞美、灯光、音乐等方面综合呈现的艺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第五,逐步提高演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以利于人才的招聘和选拔。

为使以上措施能够得到落实和保证,建议从以下方面提供保障:

1、组织保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以苏州市“文广局”为主管部门,以苏州市滑稽剧团为具体项目实施单位。把滑稽戏的传承保护工作列入苏州滑稽剧团重要议事日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例。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的“苏州市滑稽剧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统一思想认识,提供组织保障。

2、政策保障。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积极参与或配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调研起草工作,研究制定足以保护苏式滑稽戏的相关政策。在政策范围内,制定更为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分工责任,确保项目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长效化。

3、人才保障。一是通过健全保障和激励机制,稳定和调动现有各级传承人、包括中青年从业者的工作热情,通过举行拜师仪式等手段进一步明确师承关系;二要加强对中青年演员表演技艺的传承培训,在演出中大胆交付任务角色,使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第三,积极培养和引进研究型人才,促进滑稽戏剧种的理论建设和对外宣传水平,促进滑稽戏的良性活态传承。

4、舆论保障。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充分宣传苏式滑稽戏的艺术成就,并通过滑稽戏博物馆等平台,进行立体展示,使更多群众能近距离地接触滑稽戏的百年历史,让更多的年轻观众了解、喜欢、热爱滑稽戏。

5、经费保障。通过扩展本体艺术和多元化效益,全面提升剧团经济工作水平,为保护提供更多的内部保障;同时,要积极吸引社会关注,力争吸收部分热衷社会文化事业的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形成合力,为滑稽戏的传承保护提供充裕的经费保障。

猜你喜欢

滑稽戏苏式苏州市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苏式美酒——惠泉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园林美——童眼里的苏式家具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滑稽戏、戏单、漫画——以滑稽戏《活菩萨》及大公滑稽剧团为例
笑的艺术
——谈与时俱进的滑稽戏
常州“抒情滑稽戏”的江南诗性文化特色及其发展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刍议苏式教育在体校英语课堂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