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方式是高效课堂建设的突破口
2013-08-21靖国平
◎/靖国平
(作者系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全国各地纷纷将高效课堂建设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推手,以高效课堂建设带动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整体发展。2009年以来,湖北省教育厅通过设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等方式,大力推进全省高中课程改革,尤其注重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一批样本学校产生了令人瞩目和欣喜的变化,荆州北门中学的“生本·自主”高效课堂,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生本·自主”高效课堂的操作模式分为“三步六段”,即“课前、课中、课后”三步,课中又分“重申目标、学情调查、自主探究、精讲点拨、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六段。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三学为主、三导辅助、六步循环、四案并举”四大策略和“校本培训、课题引领、模式孵化、过程优化、信息反馈、评价激励”六大机制,形成了“生本·自主”高效课堂实践教学和管理体系。下面以北门中学“生本·自主”高效课堂建设为例,从三个方面探讨高效课堂建设问题。
“生本·自主”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
通常,教学价值观决定着教学行为的走向和样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价值观,就会有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日常教学模式、情境和生态。高效课堂建设的第一要义,便是树立科学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价值观,即直接、全面、持久地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教学价值观。“生本·自主”高效课堂在教学价值观上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以学定教——高效课堂是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为本位的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发展客观上制约甚至决定着教师的教导行为,因此,教学的核心价值旨在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教学理念层面,北门中学提出建立“生本课堂”,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学习与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力图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本课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是建立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等现代教学和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课堂,这种课堂调整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教师、学生、知识”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
以学促学——高效课堂是学习者自主学习、协同发展、共同成长的课堂
真正高效的课堂,理应是能够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唤醒、发现和构建的地方,同时也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对话的平台。好的课堂需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以及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师的“教导”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导向性学习”,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协同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传统课堂上教师抱着学生走,高效课堂则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走。北门中学提出建设“学生自主课堂”或“学习者中心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展示更精彩”的观念和信心,主张高效课堂即“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及独学、对学、群学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集体性,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共同发展。
化教为学——高效课堂是教师有效运用教学智慧以教促学的课堂
通常,教育者的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脱节的、分离的。教导与学习、学习与发展是“两张皮”,教学不能相长。教育者的教育注重灌输、矫正、改造,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则是唤醒、发现、激励和构建,好的教育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何有效地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尤其是将教师的“教学性投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性产出”,是高效课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事实上,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更是教师教学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教学的智慧和艺术在于“让学”——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北门中学通过新授课、训练课、复习课、评讲课四种课型,构建“以学为主,先学后讲,学练结合,自主生成”的“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化教为学”“以教促学”的教学思想。
教学相长——高效课堂是各种教学要素、结构、关系和谐共生的课堂
从现代教学意义上讲,课堂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高效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教学价值与目标、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师生以及生生关系、教学环境等多种教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根据这个原理,结合学校实际,北门中学构建了“生本·自主”高效课堂的基本框架,即一种理念、两个变革、三个核心、四种课型、四案并举、四种课堂要素、五项原则,以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和操作策略,形成了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课堂组织结构和形态。这个体系虽然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但从目前的实验效果来看,它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转变教学方式是高效课堂建设的重中之重
教学方式包括教师的教导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导方式主要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基本的认知取向和行为样式。学习方式则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认知取向和行为样式。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教师和学生身上的具体化、行为化和人格化。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与运用,除了遵循一般教育教学规律之外,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变革。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建设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高效课堂,需要重点关注如下几个转向。
从“以教为本”转向“以学为本”
新课程教学应当基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生学、为学习服务”等理念,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疲惫学习”为“主动学习、灵活学习、轻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水平,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课堂教学要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主动发展上来,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的乐趣和价值。美国学者彼得·法林在《教学的乐趣》一书中指出:教学不应该像“棒球比赛”,教师向学生“投掷”思想,学生要么被“击中”,要么“出局”;而应该像“飞盘游戏”,教师邀请学生参加,学生“接住”掷来的观点,再把它“传递”给别人。
从“知识为重”转向“能力为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育人为本、能力为重”的指导方针。北门中学的课堂教学实践,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总结、反思等学习能力。体验,让学习真实具体地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总结,让学生将公共知识个人化,个人知识系统化;反思,让学生通过自省将知识内化为思想和智慧。学习是不可以被替代的,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做到身动、心动、神动,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内在兴趣和快乐。正如北门中学倪文彪老师所言:“高效课堂使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老师成了最优秀的学习者,课堂上除了关注知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了,展示的欲望和潜能也被激发出来了。”
从“讲授教学”转向“多元教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创立并实验了许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如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启、读、练、知、结)、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提出问题、启发思维、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效应),等等。2001年新课改以来,基础教育一线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教学模式,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等学校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包括北门中学的“生本·自主”高效课堂,十分注重从“讲授教学”转向“多元教学”,强调教师的教导与学生学习之间的相互结合、促进和转化。
从“宾我学习”转向“主我学习”
新课程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创新性等重要特征。“鹰乃学习”,这是古人对学习的直观认识和表达——学习的本意,乃是个体基于物种的生命本能所展开的成长探索过程。学习是通过知识与经验的获得而引起个体心智模式与行为方式的积极变化,从而改善学习者的生活质量。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学生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的积极、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旨趣、态度、方式和能力。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自觉性。一个好的学习者,一定是主动、积极、自觉的学习者。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有自己个人化的思想和经验;除了能分析问题和解释问题,还要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而后者对于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往往比前者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探索者,由一个被动学习的“宾我”转向自由学习的“主我”。
教学方式变革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近三年来,北门中学开展了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实效性强,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和变化。
学生发展更自主
课堂上,教师努力将话语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且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争先恐后展示学习成果,大胆质疑,在相互争论中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积极,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品质逐渐改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同时,生活能力、管理能力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个性张扬多了,自我贬抑少了;自信自尊多了,自轻自贱少了;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承担多了,轻信盲从和不负责任少了……
教师成长更迅速
近年来北门中学一大批优秀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脱颖而出,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锋和骨干,在高效课堂建设中体验到了职业的幸福与快乐。教师针对高中生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形成了民主、合作、互助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课堂生态更健康
北门中学通过“生本·自主”高效课堂建设,颠覆了传统课堂的刻板形象,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优化了课堂教学生态环境,课堂更加民主、多元、和谐。课堂组织形式由原来的“排排坐”改为分小组“对面坐”,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气质不同、能力不同、特长不同、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6-8人,在互助学习中承担相应的职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呈现形式上,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条件,进行相应的选择和组合,不同课型可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组合。科学的组织、灵活的课型营造出宽容、民主、安全、和谐的教学关系。
学校发展更科学
北门中学以“生本·自主”高效课堂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更新教育观念,重塑教育价值,狠抓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重大举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成为湖北省高中课改名校、全国课堂教学创新示范学校,学校各项工作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学校发展更加科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