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疗效分析

2013-08-21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犀角黄汤白血病

姚 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0193)

犀角地黄汤首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丹皮四味药物组成,其治疗大法如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所云“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以清热凉血为主,兼以散瘀为法。仇伟[1]结合古人的理论阐释和临证应用,将本方方义归纳为凉血散瘀、透热散邪、滋阴清热三个方面。犀角地黄汤的现代研究显示,此方具有降温退热和改善血液循环障碍的作用,也证实了热与瘀应为其主治证候,其适应证大多有热、瘀或瘀与热同时并存的现象,急性白血病的发热便是其中的典型。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骨髓、淋巴结等造血系统中一种或多种血细胞成分发生恶性增殖,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导致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贫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为特点。急性白血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凶险性疾病。

发热是急性白血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可出现于病程的始终,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中等度发热或低热不退,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肿瘤性发热,前者主要因正常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免疫能力低下引起的细菌、病毒感染所致,后者因白血病患者代谢旺盛和白细胞破坏后产生内源性致热原所致。对于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尤其是严重感染的发热,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抗感染治疗有优势,肿瘤性发热西医尚无特效方法。以发热为主的患者,多邪毒炽盛,不能外达,内热蒸腾而热势进展猛,往往在起病时即见高热,且不为汗解,常伴有斑疹出血,神智昏狂,舌质红绛,脉轻取虽虚弱无力,重按却常弦急细数,一派血分热盛之象。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热入营血证之白血病发热,已有少量文献在此方面做出探讨[2]、[3],本文选用30例典型的营血证之白血病发热患者,对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进一步揭示中医药在治疗白血病发热方面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的病例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热入营血证病例30例,都经血象、骨髓象及免疫生化等检查均符合标准国内现行诊断标准[4]而确诊。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胞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

1.2 分组

全部病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在19~73岁。对照组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14~66岁。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全部病例均给予常规化疗,化疗方案因病种而异,治疗前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腋下体温T>37.5℃。其中治疗组体温最高≥40℃有2例,其中39~40℃6例,38~39℃5例,37.5~38℃3例;对照组体温最高≥40℃有1例,39~40℃6例,38~39℃3例,37.5~38℃4例。

2.2 中药治疗

针对发热,治疗组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方用犀角地黄汤随证加减,伴恶心、呕吐加竹茹、陈皮、半夏等,出血者加用藕节、白茅根等,咳嗽胸痛,加大贝、杏仁、前胡等。

2.3 对症处理

对照组以新癀片每次2片,每日三次口服,必要时加量。两组如果有合并感染者,及时进行各种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抗各种细菌和真菌感染。

2.4 观察指标

(1)临床发热情况;(2)在治疗过程中每3d检查1次血常规;(3)治疗前后查感染相关病原体如血、尿、痰、粪等的细菌培养、X线胸片等指标帮助明确感染的发生及恢复。

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两组疗效比较用卡方检验,两组体温下降时间比较应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用药7d内体温恢复正常,停药后7d内无发热;有效:体温降低,但未能恢复正常范围,药后7d内能稳定;无效:用药后体温未能控制。

3.2 结果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由表1可见,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体温下降时间恢复时间

由表2可见,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相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体温回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4 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病中的恶性疾病,从临床症状表现来看,大致属于“血证”、“血虚”、“虚劳”、“急劳”、“瘟病”等范畴。在祖国医学古代的文献中,对白血病在临床出现的发热症状早有类似记载。《圣济总录》说:“热劳之证,心神烦躁,面赤,头疼,眼涩,唇焦,身体壮热,烦渴不止,口舌生疮,食饮无味,肢节酸疼,多卧少起,或时盗汗,日渐赢瘦者是也。”这种有稽留热、出汗多、进行性消瘦、口舌溃烂等证的疾患,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

急性白血病发病时有相当的病例是以“感冒”、高热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常常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咽喉不适疼痛等症状为首发症状,有的出现咽痛、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这和温病发病学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相一致,患者往往发热不退,渐至高热或壮热不退之势,此即邪热由卫分向气分深入的标志,如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得不到有效诊治,常会出现皮肤紫斑、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出血现象,甚至颅内出血,出现神志昏迷等症状,此为邪热深入营血耗血动血,或热扰神明,瘀血内闭窍机所致。也有发病即出现高热不退现象者,此乃邪气太盛,致病力强,邪停卫分阶段太短或不经卫分,而径入气分所致,也可因邪热深入营血分而扰乱神明、耗血动血。在诸多白血病发热在证型中,以热入营血最为多见。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及水平虽已取得明显进步,但化疗仍是急性白血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然而对于化疗前后出现发热西医却鞭长莫及。但滋阴、清热、解毒的中药重在“扶正祛邪”,可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白血病细胞,并促进其凋亡,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保护正常细胞不受损,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减弱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中药还可以降低复发率,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本研究通过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白血病化疗前后的发热,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好,体温开始下降时间早,发热时间相对缩短,且不对患者产生毒副作用,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 仇伟.犀角地黄汤的文献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2] 武效芬.中医辩证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2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9):93-94

[3] 万健.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12):1757-1758

[4]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S].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3-121

猜你喜欢

犀角黄汤白血病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
犀角散加味干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前期临床研究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犀牛有角久成器
犀角雕刻艺术
阅读理解Ⅰ
三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1例
芍药地黄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