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2013-08-20靳小永张益锋

中外医疗 2013年22期
关键词:异丙酚插管芬太尼

靳小永 张益锋

1.河南省博爱县人民医院,河南焦作 454450;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洛阳 471003

静脉靶控输注麻醉(TCI)主要是以药代动力学作为理论依据,并通过控制目标药物的浓度对麻醉深度进行控制的一种麻醉给药方法,能够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实时地对给药系统进行调整。该方法操作简便,且给药系统的调控非常精确。相比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具有显著优势。该研究对2010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患者对分析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各项临床指标及麻醉效果,旨在为临床选择合理、有效的麻醉方式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住院并择期手术的患者共183例,临床分级为ASAⅠ~Ⅱ级。其中,男104例,女79例;年龄在23~64岁之间,平均为(32.3±4.5)岁。 183例患者中,113例行腹部手术,58例行盆腔手术,12例行颅脑手术。所有患者均无神经及精神疾病史、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心血管疾病、无长期服用苯二氮卓或者阿片类药物者。183例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组(B组)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C组),每组61例。

1.2 方法

3 组患者在术前均肌注0.5 mg阿托品,入室后,均常规予以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脉搏监测,并常规开放静脉通道,予以面罩吸氧,约3 min以后实施麻醉诱导。各组麻醉诱导方式如下:

A组:患者静脉推注1.5~2.0 mg/kg异丙酚、0.1 mg/kg维库溴铵、2 μg/kg芬太尼,进行插管诱导,在手术过程中,予以患者吸入异氟烷,同时间断性地予以静注维库溴铵以维持麻醉,术后即停止给予吸入麻醉药物。

B组:患者在诱导时,将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设置为3 μg/mL,而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设置为7 μg/mL,当观察到患者的意识完全消失以后,予以0.1 mg/kg维库溴铵,以进行辅助插管,同时维持术中浓度不变,术后即停止输注异丙酚以及瑞芬太尼。

C组:患者在进行麻醉诱导时,将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设置为3 μg/mL,并将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设置为3 μg/mL,当观察到患者的意识完全消失以后,予以0.1 mg/kg维库溴铵进行辅助插管,成功插管以后,降低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至2 μg/mL,可维持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不变,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输注芬太尼,术后立即停止异丙酚的给药。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和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时以及麻醉维持过程中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情况;观察并记录术毕停药以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的恢复时间;同时评价术后1 h时的疼痛评分(VAS),0分表示无痛;0~3分表示轻微疼痛,能够忍受;3~6分表示中度疼痛,尚能忍受,但影响睡眠;6~10分表示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且影响食欲和睡眠。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麻醉诱导时以及术中情况

3 组麻醉诱导时的SBP、SDP、HR以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 SBP<90 mg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C组,B组的插管反应率显著低于A、C组(P<0.05)。见表1,表2。

表1 3组麻醉诱导以及术中情况[n(%)]

表2 两组低于正常水平发生率比较[n(%)]

2.2 麻醉效果

3 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的恢复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 h,B组的疼痛显著低于A、C组。见表3。

表3 3组麻醉效果比较(min)

2.3 并发症情况

A组有13例患者出现恶心,9例患者呕吐,4例患者眩晕,4例患者头痛;B组5例患者恶心,3例呕吐,2例头痛;C组8例恶心,6例呕吐。B、C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A组(P<0.05)。

3 讨论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物,起效较快、作用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少,且患者苏醒迅速、平稳,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合成的瑞芬太尼,能够快速被血液水解,具有起效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清除快以及阵痛效果好等特点。此外,瑞芬太尼不的代谢不受抗胆碱酯酶以及血浆胆碱酯酶等药物的影响,不受患者的性别、体质量以及肝肾功能等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血浆以及组织中所具有的非特异性酯酶进行水解代谢,因此不良反应较少。联合应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能够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

靶控输注是一种新型的输注系统,主要是以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动力学为理论基础,能够根据临床需求选择靶血药的浓度,并根据麻醉需求实时地调节靶浓度。相比于,靶控制输注静脉麻醉诱导较传统输注麻醉技术更加迅速、平稳,操作简便,且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该研究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麻醉以及静吸复合麻醉,对比分析结果显示,3组在诱导时的DBP、SBP、MAP以及HR的最低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的诱导时SBP<90 mmHg所占比例显著低于A组,提示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麻醉,患者在麻醉诱导时的血液动力学较静吸复合麻醉更加平稳。研究结果显示,B组麻醉插管反应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提示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麻醉,能够有效减少插管应激反应。此外,3组术后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的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C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A组,且术后1 h,B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A、C组,表明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麻醉相比于静吸复合麻醉的不良反应更少,且能够减轻患者的切口疼痛。

综上,相比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麻醉诱导迅速、平稳,麻醉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的刺激少,是一种安全可靠、麻醉效果较好的麻醉给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刘凤梅,魏桂良,张忠,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68-69.

[2]王永伟,张善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155.

[3]兰晓文,史会芹,何健超,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对比[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8):2682-2685.

[4]朱平增,刘晓明,窦林彬,等.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1):19-20,23.

[5]黄中华,包延丽,梁宁,等.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9,31(2):194-196.

[6]李蕾.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36):7902.

猜你喜欢

异丙酚插管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危重患者镇静的可行性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异丙酚救治重症哮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