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临床分析

2013-08-20黄同海林少霖

中外医疗 2013年20期
关键词:纵膈肋间胸腔镜

黄同海 王 正 林少霖 杨 林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深圳 518020

纵隔肿瘤在临床占有一定的发生比例,一旦确诊,即需采用胸外科手术方案及时治疗,但传统手术损伤较大,术后疼痛明显,并发症多,恢复进程缓解,患者较难耐受。随着医疗科技在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显著带动了现代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和完善,在纵隔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为探讨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临床效果,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传统正中切口或肋间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19~62岁,平均(28.7±2.5)岁。术前均经CT及症侧位胸片检查,对肿瘤及部分确诊,肿瘤平均直径(5.3±0.5)cm,中纵隔 18例,前纵隔22例,后纵隔40例。有程度不等的胸痛、气喘、咳嗽症状35例,无明显症状,体检或其它疾病检查中发现纵隔肿瘤45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正中切口或肋间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常规术前准备,双腔气管插管,依据肿瘤不同部位,可取患侧抬高30°卧位,或取健侧卧位。于第7、第8肋间腋中线选择后纵隔肿瘤镜孔,第3肋间、第4肋间或第5肋间腋产、后线为操作孔位置。在第5肋间腋后线处对前纵隔肿瘤镜孔加以选择,第3、第5肋间腋前线为操作孔位置,术孔约1.5 cm。做一镜孔,将30°腔镜置入,并行探查操作,若有粘连情况在胸腔内发生,需在腔镜下对粘连进行分离,肿瘤找出后,表面胸膜用电刀或电钩切开。钝性加锐性沿肿瘤外膜与肿瘤周围组织间隙分离,电凝切断所遇的滋养血管,血管较粗大时,可在镜下行缝扎操作,并于胸腔内在镜下完成打结步骤。若出血量较大时,需吸净以获得清晰视野,对出血处用血管钳钳夹,并于出血点行缝扎或结扎。肿瘤切除后,较小者在标本袋中置入,自术孔取出。因术孔较小,>3 cm肿瘤,不具备完整自术中取出的条件,可将肿瘤在标本袋中放置,采用旋切器旋出。或将肿瘤在标本袋中规则切块,在不同标本袋中分置,自术孔取出。两组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组间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 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见表1。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平均行6个月的随访显示,复发率(7.5%)低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手术切除为治疗纵隔肿瘤的常用方案,传统正中切口或肋间切口术式,需锯开胸骨,切断肋骨或撑开肋骨,创伤较大,且切口长,影响术后美观。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仍需撑开肋间,在直视下完成手术,有一定损伤,但完全胸腔镜不需撑开肋间,完全在胸腔镜下操作,大部分纵隔肿瘤切除术均可在完全胸腔镜下完成[2-3]。在医疗科技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完全胸腔镜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良性神经源性肿瘤,于后纵隔分布,应用完全胸腔镜术治疗较为简单,但向椎管内部伸入的神经源性肿瘤,胸腔镜手术或传统手术处理均较困难[4]。

不管胸腔有无粘连及肿瘤大小,胸腔内在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的情况下,均可以采用全胸腔镜手术。同时需重视标本的取出,可在标本袋中放置,再行取出操作,但良性大标本者,可采用旋出或剪块取出的方式经手术孔取出。患者广泛胸膜粘连时,可在全胸腔镜下行粘连分离操作,若肿瘤外侵明显,无完整包膜,较难分离者,胸腔镜优点更为明显。相较传统开胸术,胸腔镜可放大局部,肉眼无法察觉的组织细节可清楚显现。同时,胸腔镜可进入肉眼无法探及的狭小空间,肿瘤在胸腔镜下游离,更具安全性和精细性,避免了周围组织和器官误伤,效果较为显著。结合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纵隔肿瘤在全胸腔镜下行切除术,具有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及减少复反,使预后明显改善。

[1]陈一愫.1例纵膈肿瘤切除并人工血管重建术后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1(12):347.

[2]李海鹏,张保平,王军岐.胸腔镜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58-60.

[3]张殿俊,荣阳.纵膈肿瘤X线鉴别诊断与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8):39-40.

[4]庄成全.纵膈肿瘤53例外科治疗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4):103-104.

猜你喜欢

纵膈肋间胸腔镜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胸腔镜诊治胸部刀刺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