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社会变迁——以广东巫村三峡移民为个案

2013-08-18袁小良

关键词:历程移民

袁小良

(联合国际学院社会管理研究与服务中心,广东珠海 519000)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为修建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包括南水北调工程)而动迁的水库移民共约1250万人左右,世界上已开工的最大水利枢纽三峡工程需安置移民动态总人口数将达到113万人,三峡库区经历了八年的移民试点和十多年的移民实践,将近百分之九十的移民得到就近安置,但仍有16.6万移民需要异地安置。

广东是安置三峡移民较多的省份之一。按照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从2000年到2002年,广东省要安置三峡移民7000多名。从2000年8月首批三峡移民迁入广东省博罗县,到2001年9月,累计有4400多名三峡移民落户南粤大地。其中,博罗县608名,安排在9个镇23个安置点;肇庆地区安置2400名移民,分布在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和四会、高要等地;三水市接纳了1202名三峡移民,安排在10个点。

三峡工程作为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产物,国家的移民政策力求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他们中的一部分(这里指外迁安置)背井离乡来到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迥然不同的陌生环境,从经济到政治、从社会到文化、从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由迁移这一事件我们不禁要问,迁移对移民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国家的社会政策如何形塑和改变个人的生命历程?不同的移民怎样回应国家的政策?

一、研究综述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首先了解“移民”概念。在人口学中,一般将居住地时间在1年或6个月以上者界定为“迁移者”或“移民”。从人口迁移的内在动力机制上来看,人口迁移可以分为主动性迁移(或称“自愿移民”)和被动性迁移(或称“非自愿移民”)。自愿移民是指在社会常态下,迁移者为实现个人的某种目的或规避某种矛盾,在比较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种利益后,自主做出迁移的决定;非自愿移民是指迁移者自身在还没有迁移愿望的状况下,由外在的某种力量促使其做出迁移的决定,如宗教迫害、自然灾害、兴建大型工程等原因产生的移民。本文所研究的三峡移民是因水利工程征用土地、拆迁房屋引起的工程性移民,属于“非自愿移民”。

1.自愿移民研究

可以说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移民的社会,移民问题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自愿移民探讨中,欧美经济学领域比较有影响的学说有:

(1)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Neoclassical Economics),该理论以定量分析移出国与移入国之间的工资差距,认为国际移民取决于当事人对于付出与回报的估算,当移民后的预期收入明显高于移民付出的代价时,移民行动就会发生。

(2)新经济移民理论(The new economics of migration),该理论通过经验研究表明,同一收入差距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区、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引发移民的动因不是两地“绝对收入”的差距,而是基于同参照群体比较后可能产生的“相对失落感”(sens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3)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该理论认为应当从发达工业国市场结构对移民的需求来分析国际移民的起源问题,认为现代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双重劳动力市场,上层市场提供的是高收益、高保障、环境舒适的工作,而下层市场则相反。由于发达国家本地劳动力不愿意进入下层市场,因而需要外国移民填补其空缺。在“双重市场理论”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三重市场需求理论”,即在上述框架上加一个“移民群飞地”(the ethnic enclave)。他们认为在移民群自身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圈对其原居住地人群有特殊的吸引力:一方面,该经济圈的运作需要引进新的低廉劳动力以增强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族群经济圈的形成,移民企业家的地位更显突出,原居住地人群往往从这些成功者身上汲取移民的动力。

(4)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s theory),该理论认为商品、资本、信息的国际交流,必然推动国际人口迁移,因此,国际移民潮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后果,研究者主要考察了外资进入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国际流通网络后,当地出国移民潮高涨的客观现实。上述的移民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来阐释,更重要的它们主要探讨移民迁移原因,可以讲“经济动机是主要动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参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移民越来越普遍,国内学者对于自愿移民也逐渐关注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对于我国公民移居海外研究、福建非法移民潮的分析、大陆客家人海外移民研究、温州地区出国移民潮的分析,这些研究针对的重点在于自愿移民中的国际移民,而且过于强调经济因素的作用。

2.对非自愿移民的研究

对非自愿移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库移民方面,因为大规模的库区移民本身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因素在内的复杂工程,因而也吸引了来自各学科的关注,除了理工学科对其进行技术分析外,人文社会学科中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人类学等都参与了对库区移民问题的研究,各种方法的运用,新视角的切入,新观点的引进,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全面地认识。总的来看社会科学对水库移民的研究主题集中在:一从社会学、人口学的角度对移民迁移模式、安置方式、移民心态、移民社会适应性、社区整合、社区归宿感、移民社会保障等进行研究;二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迁移者的经济补偿、经济风险、经济发展等;三是从法律角度探讨与非自愿移民相关的法律问题;四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移民文化;五是从政策角度研究移民工作政策、移民体制以及移民安置规划、实施,移民变迁后的经验、管理、评估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上述宏观的断面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有益的素材,使作者更全面的了解移民的整体生活,但也要看到移民的迁移以及他们的生活是一个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采取一个时间点上的横向资料进行相对静止的描述、分析,显然不能凸现移民生活的动态丰富性,而应进行纵向的分析,提高研究的深入性和细致度。本文力求用新的视角来通过对纵贯过程的考察,深入普通人生活来细致描述国家移民政策对其生命历程的影响。

3.生命历程视角

埃尔德的重要著作《大萧条中的孩子们》(Childre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开创了把大规模的社会变迁与个体生命周期联系起来的社会学研究传统,并设立了通过研究社会变迁对个体生活经历的影响来研究社会变迁过程的一套方法。在后来的20年里,社会变迁与生命历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了社会学文献中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对生命历程,埃尔德解释为“个体在一生中会不断扮演的社会规定的角色和事件,这些角色或事件的顺序是按年龄层级排列的”。显然,这是一种基于个体水平的定义。他同时也认为“年龄、成长和死亡这些生物意义在生命历程中是由社会建构的,年龄层级表达的也是一种社会期望”,可以看出生命历程极力寻找的是一种个体与社会的结合点,它试图将生命的个体意义与社会意义相联系,而时间纬度是标示这种联结的重要方向。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理论视角,它反映了强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社会生活的影响,它关注的是时间的选择,以及构成个人发展路径的阶段或事件的先后顺序。目前生命历程研究形成了两种比较稳定的分析传统:一种是从同龄群体及历史的视角来分析生命历程,另一种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生命历程。

在生命历程研究中,从方法上看基本上有两种研究传统,一类是定性研究,运用生活史、观察等,有利于对事件发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考察,另一类是定量研究,主要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统计模型对样本进行分析,如刘精明对文革事件影响入学、升学模式的考察;周雪光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分析等。尽管社会学的定量研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以枯燥的数据反映翔实的“过程”还是欠缺“丰满”和“质感”,而且问卷调查采用结构式的问题表,使研究者很难深入得到被调查者的思想深处,也很难感受回答者思想和行为的整体生活背景。

从这个角度上讲,一个时点的共时性问卷调查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之如果采用问卷来收集数据,庞大的数据意味着巨额的经费支持,考虑到上述情况,本文选取了广东一个三峡移民村落以定性方法研究三峡工程而外迁对移民的生命历程影响。

三、社会变迁与三峡移民生命历程变化的分析

在现实空间中看似偶发的事件实际上都有长长的历史背影,三峡工程作为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国家强有力移民政策的直接后果是移民背井离乡,在中国宏观社会结构与全球化资本增强的时空坐标中,迁移事件对移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个大时代、大社会的特征已经渗透到移民的点滴生活中,这些对移民的生命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移民的新村落也不是原来的村庄,在平静的外表下,有着城市生活的洪流,它是外部社会生活形式的一种拓殖,一种社会生活的排演场,经过这一洗礼的各年龄阶段移民已经逐渐脱离传统,向现代接近。

国家宏观的政策、社会结构与全球化资本的联姻整体塑造了移民的生命历程形式,而微观的移民也不是结构限定的行动者,他们积极的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加之个人选择、家庭等原因,他们的生命历程也呈现出多彩的一面。国家、全球资本、移民不同主体之间在相同时空的坐标中互动,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当代社会变迁图景。

图1 移民社会变迁的综合分析示意图

1.国家宏观政策的历史效应

(1)移民社会整体变迁“浮世绘”。

“以前在上头跑船好风光,12岁开始跟船,重庆到武汉所有的码头名我都能记住。下来后,都有些记不住了。”

“以前种地卖菜,要种啊、浇啊、上肥啊,全部用肩挑,又累又辛苦,一年也就赚1000多,每个人还要吃低保。”

“刚搬来时周围啥都没有啊,草都齐腰深。上街买菜老听不懂,两斤,他们说'两根'(粤语),一元他们说'一门'(粤语),没办法,只好去年轻人那里买菜,习惯了就好。”

“这里比老家好啊,交通方便,工作机会多,周围好多厂啊,一眼望不到头。”

“现在没有地、没事儿干,啥都不会,你能帮我找厂,你有本事!只能来赌了。”

“自由恋爱先进啊,两个人打工认识也不错啊,只要后辈们在一起开心就好。”

——部分摘自田野笔记

在生命历程理论看来,转变往往以社会规定的事件为标志,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对移民来讲也是如此,迁移是移民生活中关键性的转折点,它打断和改变着个体的生命历程,移民生活场景的转变代表着一定角色的建立和丧失,这一转变已经深深嵌入移民的生活中,并在个人身上留下社会影响的烙印。

表1 移民过去、现在两地的综合比较*

续上表

“被迫的人口迁移,虽是广泛而有益的开发工程的一个部分而有其必要,但却往往总是引发危机。对其受影响的居民,它总是带来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破坏。这样一种脱臼中断了原来的生活模式和社会关系。”通过移民两地生活的对比,可以看出迁移后的移民生产方式由农向工转变,职业结构分化,流动性增强,对外联系扩大,消费都市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显示了一个村落向现代化的迈进。

(2)移民村落典型的一天。

早上6点42分,我被窗外喧嚣的摩托声吵醒,窗外嘈杂一片,对面传来叫人起床上班的声音,楼下摩托车发动的声音此起彼伏,早起的工人一边发动摩托车,一边相互寒暄着问好。从村里往外走,耳边不断响起熟悉的闹铃声,“嘀嘀嘀嘀嘀……”,闹铃不遗余力地叫醒依旧熟睡的人们。7点在村口熟悉的面馆坐定,此时的村口繁华、紧张、有序。左边卖青菜的阿姨正和前来买菜的讨价还价;在她的旁边是一个油条摊,四十岁左右的阿姨和丈夫揉面、下锅、起锅……上班的人自己拿油条后递钱,阿姨找钱,忙得不亦乐乎;从她这里往右依次是河粉摊、馒头铺、包子铺、豆浆铺,俨然一个小小的集市。买早餐的以上早班的为主,他们的“套餐”常常是以下组合:油条+豆浆、馒头+豆浆、包子+豆浆、炒河粉等,由于村子离工厂有一定距离,外卖是最佳选择。我坐的面馆是村口唯一提供早餐的面馆,这段时间很少有人。从我这里望去,村口是一幅流动的风景,穿着各色厂衣的上班族从房间中涌出,交谈,买早餐,递钱,收钱,离开……粗略统计下,村口人口流量不少于100人/分,这样的繁华一直要持续到7点45分左右,因为附近的工厂都是在8点钟开工。

——摘自田野笔记

费孝通曾论述“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转移,也就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几十年后的今天,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也进城”,全球化资本操纵的工厂在中国遍地开花,传统乡土性的社会在全球化的激荡下逐渐褪色,微观上看他们每日的生活时间都和工业化的机器一起跌宕起伏。

在农村,家庭既是其成员的空间中心,也是他们的时间中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土地和院舍用自然时间紧紧地化合到一条线上,他们的时间节奏较之城镇居民要更依赖自然界,并保持其特有的宗法、宗教和谐感,虽然单调但感受上是自足的。

表2 村落迁移前后的时间利用对比*

但是在工业社会里,钟表定时的重要性如同科学的定量一样,没有它整个工业社会的秩序会有崩溃的危险,时间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时间就是金钱”点出了这一价值的内核,时间成为一种硬性的规定,工人的一切行动都服从时钟的命令,线形流逝的时间要求一切都按时钟的步调运转,单个的人们必须服从它的要求,上下班、上学、放学、交通、娱乐甚至生活都被模式化,形成一种群体的社会节奏,从这个意义上讲,时间如迪尔凯姆所言:“时间是一个集体的意象,时间是一个社会范畴,是社会的产物”。

(3)一个人一天的精彩。

个案——阿喜,女,12岁,就读小学5年级,2年级时随父母迁移,“学校开的课有语文、数学、英语、信息课,这里好多作业,我还是喜欢在老家上课,老家的老师用家乡话,这里老师用普通话,也会粤语,这里的同学老打架,我们班的一个同学还认识初中的人,他们混黑社会,打死过人;现在学英语、电脑比老家好,班里同学有重庆的,也有本地的(广东籍),广东的孩子坏,经常打架。”

——根据田野笔记总结

移民们为了让小孩赶上入学,在6年前9月份背井离乡迁移至此,他们不知道城里的学校已经在孩子生活中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在家乡的儿童,上课占每天生活极小的一部分,他们大部分会在田野里玩耍,去田地里帮忙锄田,为棉花修理枝杈,拔草,喂猪,放牛……为家人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随着迁移带来的转变,那些细微的乡土知识已经在代际之间的传播中断了,儿童已经无处可逃,学校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时间,他们只能在学校体制的全面监控和驯化下生存,他们开始接触现代化的科技(电脑)和语言(英语),他们要比父辈们面对更多新鲜的事物,他们逐渐脱离了田野,远离了祖辈生活的田地和泥土,没有任何儿童的理想还局限在重庆乡村的田地上,他们向往城市的生活,一种外部的生活。

现在的儿童除了在学校之外,在村中娱乐已经大大减少,过去儿童的晚间游戏、娱乐几乎消失,一则是作业的侵占,另外电视已经普及开来,对民间的游戏起了替代作用,电视给儿童带来乐趣,也占据着儿童的生活时空,作为一种城市生活和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电视无时不在营造着一种城市生活的氛围,这些都大大加强了学校生活的城市意象,两者配合,一起拉动着儿童从传统的村落生活向外部世界的生活。

这一代的儿童,已开启了外部世界的潘多拉之盒,没有了回头和转向的余地。

表3 五年级儿童一天的生活时间两地对比图*

(4)一代三峡移民可能的生命历程。

个案——辉仔,男,17岁,父母务农,父亲偶尔会在村里帮忙吹唢呐,家中有弟弟、妹妹,搬迁“过来时,这里啥都没有,我那时候也不会说普通话,没办法,给人说半天,人家才明白,觉得特幼稚,现在厂好多啊,一眼望不到头,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每天闲得难受,不过老妈管得又严,一点钱也没有,进厂的话就可以有自己的钱了”,家境的不富裕,他无法继续就读,母亲花钱让他在邻居家学踩电车(电动缝纫机),学好就可以在附近的工厂(鞋厂)找工,他为了进厂借了家乡朋友的身份证,每周一、三、五都会早早起床去见工,见工后就帮忙家里做手工。

个体的生活道路具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个体的生命历程一生中只存在非此即彼的一种确定过程,所以对个体来说,只能从下述几个方面来考察可能的生命历程:其一,父辈已经走过的大部分人生路程;其二,早年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大致相同而现状不同的同龄群体到目前为止正在经历的生活过程;其三,个人对未来的规划。

按照生命历程的研究范式,个体的生命历程主要是更大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如果脱离了对其他生活领域发生事件的参考,往往不能获得解释,因此分析移民的生命历程,既要了解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事件的影响,也要考察移民不同生活领域和生命阶段的环境与可能的经历。

表4 移民与一般少年成长的轨迹对比*

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托马斯,当其从家乡乡村社区转向都市时,他发觉自己成了一个外来的移民,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我出生在旧弗吉尼亚一个闭塞的地区,距铁路二十英里,类似18世纪的社会环境,因而,我感觉我已经经历了三个不同世纪的生活,逐步向更高级的文化区域移动。(托马斯、兹纳涅茨基,2000)

托马斯相信,从传统的乡村文化向现代都市文化的经历,就实质而言是带普遍性的。人们都是将一种紧密结合的、以家庭为基础的传统文化抛到身后,而去适应一个更为个人主义、更具竞争性的世界。在转变到城市社区后,人们不在依靠邻里和亲友关系来生存,他们现在更依赖更大的社会公共机构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说明移民已经完成了转变,完全进入了现代的工业社会。

一个村落儿童走向现代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家庭责任和家庭联系不断减弱的过程,个人主义逐渐成长起来,他的精神和社会参照群体逐渐脱离了村落,逐渐脱离了家庭,而以个人的利益和处境来思考社会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移民的迁移是一种空间、文化、时间的迁移。

其次,移民的整体生命历程与当前中国的现实密不可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同时取得“经济增长的奇迹”,全球化在中国产生大规模的工人阶级,工人来源的一部分是原国企工人,另一部分是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如此,长久以来,他们被城市居民所歧视和“污名化”,“农民工”经常和肮脏、暴力、偷盗、抢劫等联系,这些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入城市的“次级劳动市场”,从事城市居民不愿做的工作,他们在最危险的环境从事超负荷的工作同时获得最少的工资。他们居住在工厂严密控制的宿舍或廉价的出租房,他们被禁止使用公共设施,他们的小孩进入当地的学校要交付昂贵的“赞助费”。大部分的农民工不能享受社会保障,他们工作的绝大部分工厂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造成大量的工业伤害和职业病。当意外出现时,没有正式工作合约的他们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赔偿,依靠他们为生的家庭会马上面临困境而崩溃。或者我们可以说,他们的劳动权、社会权利以及人权被彻底的侵犯。

对移民来说,目前中国的现实和全球化的资本两者结合塑造了他们的生命历程,国家的强力政策使他们迁移,迁移地无地可耕的现状为全球化资本的进入带来了机会,这给他们迁移后的生活带来梦想与噩梦。在迁移之前,他们中的大部分也会千里迢迢南下来打工,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工厂密密麻麻就分布在自己“新家”附近,他们可以在其中谋职,但当地工厂的“污名化”迫使部分移民再次迁移。

2.移民对国家政策的策略——“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生活”

生命历程基本原理之一是个人具有能动性,它指出人们总是在一定社会建制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人在社会中所做出的选择除了受社会情景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人经历和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这些选择、计划构成其生命历程中重要的材料。

(1)不断扩展的建房浪潮。

下车后进入村子,溜达了一圈后终于找到入住的地方,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回想过去的40分钟里自己在村里穿行时的所见,它给我的印象是:1)小孩多;2)小商店多,星星点点嵌在整个村子;3)几乎每家每户都在紧张的建房,租房的招牌、粘贴随处可见。

——摘自田野笔记

本来移民的房屋是当地政府按照国务院的标准兴建单层的“商品房”,政府按照2500元/m2出售给移民。为了避免分房时的争吵,政府首先将移民按照人口数量分类,然后开始抓阄决定每户的位置。由于该村是整个高新区唯一的村庄,它靠近高新区的中心,距离厂区相对较近,整个高新区不断增加的企业,吸引着另外一批人的加入——这就是全国各地的农民工,村落的区位优势吸引了约1000名农民工前来租房,也就是说三峡移民和外地农民工同样生活于同一个村落空间中。从这个种角度上讲,村落是一个彻底的“移民村”,所不同的只是到来的时间先后和两者外出的动力。他们犹如一条线上的两只蚱蜢,同样是迁移,一方是由于市场因素,自发迁移至此,而另一方是在国家行政力量的干预下迁移至此,而移民的一部分和农民工一样在附近工厂打工;但两者又有所不同,在村落的场域中,三峡移民由于具有“官方”迁移的性质,他们的当地意识远远高于农民工。

外来打工者的到来给村落的发展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最主要的表现是提供了大量的住房租金。一般租金为30米2150元/月,水电费另计。在这种利润的刺激下,移民将原本政府建的一层(两室一厅)扩建、增高至3层(每层至少分7间房)、加固、增高、装修、增加侧门……原本整齐划一的房屋经过移民的“包装”变得花花绿绿,两楼的间隙变小,马路被楼房侵占变窄,形成所谓的“亲嘴楼”、“一线天”,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原本的家乡,有的甚至用瓷砖在楼上写着“San Xia Lou”的拼图。整栋楼建起前后需花10万左右。对于扩建房屋,政府曾警告移民说当初建房时因房只有一层根本没有挖地基,如果扩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部分移民依旧尝试着扩建至3层,经过1年后没有出现事故,越来越多的移民跟着扩建起来,据介绍目前整个村2/3已经扩建完毕,仍有1/3还在扩建中。在研究过程中,仍有移民在紧张的建房中。经过村民扩建改装后的村庄面貌与原本政府新建的整齐划一的村庄面貌两者存在天壤之别,有些移民洗脚上田顺势转变成“食利族”,有的移民将底层变为商铺,专门作农民工的生意。整个小小的村庄在村口和主要的干道上点缀着商店(约20间)、公话超市(约10间)、小吃店(5间)、理发店(2间)、装修店(1间)、鞋店(1间)、音像出租(2间)、台球室(3间)、网吧(3间),这一点它与大城市的“城中村”有极强的类似之处。

(2)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徘徊的户籍。

个案——女,小商店店主,我的户口是农村的,农村的好,有农业补贴,农村人有地,地在这里可值钱了。政府说可以给我们农转非,但是都不愿意。其实这里也不错,生活在这里和城里人没有区别的。等到小孩子那一辈,再农转非也不迟。

——部分摘自田野笔记

1958年,中央政府在全国实行户籍管理制度,开始了长达40多年“人为控制和区隔”的制度实践,1977年,国务院出台规范户口迁移的规定,首次明确“商品粮户口”和“农转非”概念,这一制度的实践进一步强化了城乡人口的界限和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政府也承诺在适当时候为移民实现“农转非”,移民坚信农村户口可以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而土地会有补偿款,还会有后续的农业补贴等,他们宁愿选择农村户口。在心理上移民对身份的认同存在模糊性,他们“也不清楚自己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因为目前住在城市边缘,大部分都有楼房,有的家庭配备齐全的现代化电器,在服装上有的紧跟潮流,这些几乎和城市人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来自农村,是农村户口。

(3)丰富多样的生活选择。

个案——女,17岁,初中毕业后原在重庆的一家餐馆做服务员,迁移新村后为了进厂,借老家亲戚的身份证,让他们邮寄过来,目前在四季金属厂上班。

个案——女,18岁,初中毕业后曾在家呆了一年,迁移过来后,当地的鞋厂不招“移民村”的移民,她通过在工厂工作的熟人介绍、保证,进了鞋厂。

个案——男,18岁,初中毕业后,有打工进厂的打算,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他在当地的技校上课学习电脑,课外在村里熟人的工地上学习焊铁。

个案——男,27岁,曾外出打过工,迁移后,为了小孩子上学,他看中当地的一家工厂的待遇,为了进厂,他让家乡的派出所出具无犯罪记录的证明,又找来两个当地人担保他的品行,如此进入亚铝厂。

个案——女,36岁,有两个小孩,曾外出打过工,迁移后曾多次面试进厂,但因年龄因素被拒,她联系到村附近一家塑料厂,帮忙加工手工艺品(如女士用的发卡、小孩的塑料手镯等),每个5厘。

个案——男,35岁,有两个小孩,一个2岁,一个上小学,迁来后在当地一家金属加工厂工作2年后出现工伤,被机器削掉3根手指,获得赔偿金6万元,目前每天和妻子一起带小孩,开小店铺,做手工。

个案——男,42岁,2个小孩,都在打工,原先在家种地,迁移后利用移民款和孩子打工赚的钱重新修建房屋,加至三层,出租给外来者,自己在一楼经营店铺。

个案——女,45岁,2个小孩,一个大学毕业,一个仍在念书,原先在家种地、卖菜,迁移后,曾外出打工2年,后投资买12台电脑兴建网吧,并经营店铺。

个案——女,53岁,2个小孩,一个打工,一个出嫁打工,原先在家为渔民,迁移后生活大不如从前,每天做手工产品。

个案——男,58岁,1小孩,已婚打工,原先在长江上跑船,迁移后在村民介绍下为工厂清洁瓶子。

……

综合来看,国家的政策大体塑造了移民的生活机会,但移民不完全是“结构”所规定的行动者,他们是能动的社会主体,每时每刻都在以自己的“实践”来创造新的东西。他们利用自己的策略,在社会网络中展现自己的生存理性,在本研究中移民的选择有如下几种。

表5 三峡移民迁移后的“实践”选择*

四、结论

三峡工程作为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为了实现这一“世纪工程”,国家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居民搬迁。外迁的移民来到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迥然不同的陌生环境,从经济到政治、从社会到文化、从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一定意义上讲,迁移中断了移民原来的生活模式和社会关系。通过对两地的综合比较,整体上看传统乡土性的社会在全球化的激荡下逐渐褪色,微观上看他们每日的生活时间都和工业化的机器一起跌宕起伏。在它平静的外表下,有着城市生活的洪流,移民的生产方式由农向工转变,职业结构发生分化,流动性不断增强,对外联系显著扩大,消费趋向都市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经过这一洗礼的各年龄阶段移民已经逐渐脱离传统,向现代接近。从重庆到广东,从农村到城市,这并不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而是空间、时间、文化的迁移。

移民搬迁后,随着与全球经济接轨的中国逐步变成“世界工厂”,全球化资本萌生了数以万计的工厂,“失地”的移民大部分“进厂也进城”转换为“农民工”。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加之社会保障以及劳动保护制度的缺乏等因素,他们的劳动权、社会权以及人权面临着被彻底侵犯的可能。迁移为他们提供梦想的同时也带来了噩梦。从农民到工人的角色转变显示了一代移民生命历程的变迁。国家的宏观政策、社会结构与全球化资本的联姻整体塑造了移民的生命历程形式,而单独的移民也不是结构限定的行动者,他们积极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资源,依托社会网络,或是扩建房屋、或是出卖田地、或是掌握技术在工厂谋求一职……移民以自己创造性的实践来回应国家的政策。国家、全球资本、移民不同主体之间在相同时空坐标中互动,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社会变迁图景。

[1]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三项工程介绍.http://www.ctgpc.com.cn/sxslsn/index.php?mClassId=003000.

[2]程 瑜.广东三峡移民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5).

[3]钟水映.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4]谭天星.近一二十年来我国公民移居海外情况的探讨[M]//世纪之交的海外华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5]叶文振.福建沿海非法移民潮的原因分析[J].华人华侨历史研究,1995(1).

[6]叶文振.战后中国大陆客家人海外移民剖析[M].The Last Half Century of Chinese Oversea(中英文双语论文集).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98.

[7]李明欢.“相对失落”与“连锁反应”:关于当代温州地区出国移民潮的分析与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9(5).

[8]张 弛.中国库区移民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2006(12):77.

[9]施国庆.非自愿移民:冲突与和谐[J].江苏社会科学,2005(5).

[10]王晓辉,风笑天.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心态[J].统计与决策,2002(1).

[11]罗凌云,风笑天.三峡农村移民经济生产的适应性[J].调研世界,2001(4).

[12]许小玲.上海崇明县三峡移民调查[J].社会,2004(2).

[13]孙中锋.三峡外迁移民社区的整合与发展研究——以丰峡村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4]汪 雁,风笑天,朱玲怡.三峡外迁移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总学术专刊,2001(2).

[15]阳义南.建立移民社会保障的可行性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3(3).

[16]段跃芳.关于水库移民补偿问题的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17]荀厚平,陈绍军.我国经济建设中非自愿移民社会风险与控制[J].云南社会科学,2001(2).

[18]Michael M.Cemea,郭建平,施国庆.风险、保障和重建:一种移民安置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9]黄东东.三峡移民法规政策与世界银行非自愿移民政策比较[J].法学杂志,2005(5).

[20]林宗成.非自愿移民中的妇女文化资源——闽江水口水库移民的一个社会文化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3(5).

[21]陈祥健.我国非自愿移民政策时间:历史回顾、工作检讨与政策改进[J].软科学,2001(3).

[22]曾建生.我国水利工程移民体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2).

[23]何楚良.世界银行非自愿移民政策移民安置规划准备[J].湖南水利水电,2004(5).

[24]危曰文.江垭水库移民安置实施与管理[J].水利经济,2002(3).

[25]傅志华,刘德雄.国外水库移民与开发的经验和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1(36).

[26]韩振燕.非自愿移民迁移城市后的若干问题探讨——以温州珊溪水库移民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7(1).

[27]董 铭.水库移民规划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水利经济,2002(3).

[28]Elder,Glen H.Jr.Childer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4.

[29]Elder,Glen H.Perspective on the life course。in Life Course Dynamics:Trajectories and Transitions,1968-1980,edited by G.H.Elder Jr.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23 -49.

[30]Elder,Glen H.The Life Course Paradigm:Social Change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M].Washington,D 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5:101-39.

[31]Hogan,Dennis P.Transitions and Social Chang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1.

[32]Sorensen,Aage,Franz E.Weinert,and Lonnie R.Sherrod,eds.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Life Course: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Hilisdale,NJ:Erlbaum,1986.

[33]George,Linda K.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ife Transi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3,19:353 -73.

[34]Elder,Glen H.Jr.The Life Course and Human Development.”In Richard M.Lerner(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ume1: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New York:Wiley,1998.

[35]包蕾萍.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5(4):124.

[36]李 强,邓建伟,晓 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9(6):1-18.

[37]刘精明.“文革”事件对入学、升学模式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1999(6):19-36.

[38]周雪光,侯立仁 .“文革”中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M]//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74.

[3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8.

[40]巫山政府网.走进巫山.http://www.cq.xinhuanet.com/zfwq/wushan/zrdl.htm.

[41]肇庆市人民政府.肇庆市情.http://www.zhaoqing.gov.cn:9000/pub/zgzq/sqzl/zqgk/dwq/default.htm.

[42](美)迈克尔·塞尼.社会整合与人口迁移:社会科学的贡献[M]//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社会科学杂志社,2000.

[4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4]吴国璋.西方社会学对社会时间的研究[J].学术界,1996(2):56.

[45]托马斯、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M].译林出版社,2000:3-4.

[46]F·普罗格、DoGo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290-291.

[47]孙立平,王汉生,汪思斌,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4(2).

[48]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119.

[49]谭 深.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致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8(6).

[50]任 焰,潘 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J].开放时代,2006(3):124 -134.

[51]叶淦湖,等.东莞石碣镇2427例工伤患者伤情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3(4).

[52]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J].社会学研究,2005(3):99-118.

[53]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54]柏 骏.农民身份——一个社会学研究的视角[J].唯实,2003(12).

[55]项 飚.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历史[J].战略与管理,1996(6).

猜你喜欢

历程移民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色起义》
『芯』路历程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移民征迁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