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教育”视角下的物理课堂
——省优质课“曲线运动”观摩有感

2013-08-17

物理通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高中物理物理

朱 莉

(镇海中学 浙江 宁波 315200)

1 当前物理教学中的弊端

从制度环境维度分析,我国现在实行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为,教学方法以考试方法为依据,学习的方式以教学的方式为依据,考试考什么内容教师就教什么内容,考试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这种固定死板的教学模式远远偏离了高中物理教学最早的出发点,会将高中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越拉越远.尽管我们一再呼吁高中物理教学要和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相贴近,但只要现今模式的高考存在,师生就不敢真正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害怕不跟随着高考的脚步,成绩就会掉下来[1].

从教师教学的维度分析,尤其是高中教育,填鸭式的“满堂灌”已成为常态.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不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往往剥离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得原本应该满堂生机的物理课堂死气沉沉.

从学生学习维度分析,鉴于当前物理教育脱离实际生活,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课堂不再是“充满好奇的眼睛”,取而代之的是“木然的表情和被动的接受”.相关调查发现,94.7%的学生能在身边找到一些有关的物理知识,但对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2].

2 “生活教育理论”的启示

生活教育理论首先是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来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包含4个要点:

(1)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

(2)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3)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4)“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由此可以看出,生活教育理论就是指生活就是一种教育,生活无处不在,教育也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探索知识,一边学习一边应用,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这与高中物理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是高度一致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良,新推出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已经明确地提出了“要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以高中物理生活化教育理论为核心,重点强调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合理地应用[3].作为一线教师,从这点上来讲,物理课堂不仅要知识化,更要生活化.物理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不断探索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物理奥秘的乐趣.这正是新课程的“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3 “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2年浙江省物理优质课第一名的“曲线运动”一课,不仅成功吸引了学生,甚至深深折服了观摩的几百位教师及评委.感叹之余,对其成功之处进行思考,除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实验制作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生活教育”渗透其中.下面以这课几处片段为例,浅析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物理源自于生活

实例分析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知识点时,教师呈现出一幅图片(图1),学生哄堂大笑,教师解释这是一次下雨天,骑自行车经过一段泥泞的路的样子.

图1

品味成功:(1)这个情景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在座的学生和观摩教师都能感同身受,引起共鸣;(2)这幅图片正是授课教师的,让这个生活场景更加鲜活、生动、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3)授课教师利用了学生的“仰巴脚”心理,用自己的“窘态”作为上课实例,更加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间接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教师提问:泥巴离开车轮的方向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来实物模拟这个情景.

实物情景模拟:如图2,授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展示实验.

图2

品味成功:课堂上情境重现,增加了情境的真实性,此外,有学生的参与,更调动了其积极性.为研究这个现象的必要性做足了铺垫.

学生回答:泥巴沿着轮子的切线方向离开.

教师总结:展示图片3,相对骑车的人,泥巴离开后轮时的速度方向沿着车轮的切线方向.

思考提炼:物理源自于生活,生活是物理探究的源泉.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真实现象创设小而具体、新颖有趣的生活化情境,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其实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问题意识.

3.2 物理归宿于生活

(接上文的教学片段)

教师提问:如何加以改进,避免重蹈老师的覆辙?

品味成功:“悟出道理”再次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才是学习物理的根本目的.这个问题实在是妙!要求改进装备,解决实际生活遇到的困难,体现当前所学的知识价值.

学生回答:加挡板.

教师追问:在哪个位置加挡板?这样设计合理吗?(教师抛砖引玉,设计如图4挡板.)

师生讨论:不合理.挡泥板太长,造成资源浪费.

品味成功:教学中渗透节约能源的思想,这更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立足真正的生活教育.

教师提问:在图3哪些区域加挡板?

学生回答:在CDEF区域.

教师引导:这些区域的挡泥板可以保护背部,但是腿就不管了吗?

学生补充:还应有GH区域.

教师总结:应该在图5所示的区域.

品味成功:诙谐幽默的语言,造就了轻松的课堂气氛,立足生活教育,解决实际困难的思想渗透其中.

思考提炼:很多物理学家进行发明创造的最初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改造实际事物,促进人类和社会不断发展,这正是物理学的真正价值.

4 结束语

“物理源自于生活,物理归宿于生活”,这正是学习物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正与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相一致.然而当前的物理教学中,无论是制度环境还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中要善于并灵活应用生活教育理论,尽量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出发,增加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新问题、新思路的学习内容,围绕周围世界经常发生的事情展开讨论式探究,将生活融入教育,使教育引导生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终生探索物理世界的热情.

1 李云交.浅谈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新课程(中学),2011(9)

2 张晓东,等.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现状调查报告.中学物理,2012(9)

3 沈俊.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探究.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16)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解读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