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船舶工业转型发展的船舶配套交易中心规划实践

2013-08-16刘凌雯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4期
关键词:船舶工业交易中心造船

刘凌雯

船舶工业由造船业、船舶配套业、船舶修理业三部分组成,其中造船业最具市场导向性,而船舶配套业是工艺基础,船舶修理业则是极具前景的技术服务。船舶配套交易中心是集船舶配套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报关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是船舶配套业蓬勃发展的最新产物,将从技术基础上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发展。

1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发展

1.1 我国船舶工业面临转型发展

造船工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产业之一,从零开始用了30年时间完成了量的积累,快速形成全球最大的造船能力。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放缓,航运市场出现大幅度亏损,造船行业也随之订单急剧萎缩,低技术含量新船价格持续走低,对我国造船业影响巨大。船舶工业面临重大转折危机,需要质的飞跃避免衰退。在这种形势下,《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鼓励船舶企业转型发展,“发展高性能、高附加值船型,……实现本土生产船用设备装船率达到80%以上”,为整个船舶工业的转型指引了方向。

1.2 船舶工业转型发展方式

船舶工业转型发展有两种方式,一是增加附加值,造售价更高的高性能、高附加值船型,开拓新市场;二是避免附加值流失,将高附加值的船舶配套产品本土化,深挖既有市场。第一种方式能较便捷地实现,但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受制于人;第二种方式见效较慢,却是着眼于未来。

船舶配套产品的价值约占船舶总价值的2/3,在船舶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船用配套设备能力的增长严重滞后于造船能力的增长,同样面临着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问题。低端配套产品的产能过剩,高端配套产品依靠进口,这种状况大大降低了造船业的附加值,制约了船舶工业的转型发展。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船舶配套产业的跨越发展是船舶工业转型发展的基础。

表1 全国主要船舶配套交易中心

2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概况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作为一个平台,正是为船舶配套产业的跨越发展应运而生的,是船舶配套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聚集效应的综合体,包含研发、加工、展示、销售、报关、仓储等功能,为造船企业提供配件服务。

2.1 分类

附属型船舶配套交易中心:在船舶工业快速发展初期,船舶配套交易仅作为附属功能设置于以成船交易为主船舶交易中心内,如厦门、福州、武汉、青岛、连云港等地的船舶交易中心,主要功能是船舶交易、评估、兼营船舶购销、租赁、维护等。

专业船舶配套交易中心:随着造船企业的高度集中,其周边也迅速汇聚大量船舶配套企业,当初期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单纯的定点供应变成全球采购,船舶配套交易中心则有了存在基础,如舟山、南通、大连等城市。

非实体化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由于欧洲船舶配套市场高度集中在几个大型企业中,其产品技术附加值高,企业主要通过电子商务、发布会、企业展销中心等方式宣传销售,其产品处于卖方市场,因此欧洲等船舶配套业高度发达地区较少出现船舶配套交易中心。

2.2 现状

2006年—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企业由252家增加到740家,主要集中分布在浙江、江苏和大连等沿江沿海地区,其中我国第一个船舶配套交易中心是舟山船用商品交易市场(表1)。

2.3 产生条件

(1)靠近造船企业及船舶配套企业汇集区域

一方面考虑到拉近产品的服务范围原则,船舶配套交易中心作为直接面向造船企业的交易市场,应靠近造船企业的聚集中心,方便企业就近采购;另一方面考虑到船舶配套企业的聚集规模效应,船舶配套交易中心作为综合展示、销售、研发的平台,应在船舶配套企业集中区作为对外形象窗口。因此,在造船企业聚集的区域,一般以附属型船舶配套交易中心形式出现,而造船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两者都高度集中的区域,形成专业型船舶配套交易中心。

(2)靠近区域航运中心

由于造船企业的订单直接受船舶航运市场的影响,而航运船舶的维修保养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能否便捷地获取配套零部件直接影响着航运周期,因此船舶配套交易中心一般靠近区域航运中心,或者在其航道上。如大连船舶配套交易中心选址渤海湾的出海口位置;南通船舶交易中心位于长江出海口位置。

2.4 特征

(1)产品类型多、商贸人群单一

船舶配套产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常规船舶有数以万计的零部件和数以千计的配套设备构成,通过船体平台将数十个功能各异的子系统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而船舶配套交易市场客户人群为区域内船厂技术采购人员,人群数量少,层次单一,较多通过电子平台展示、对比、选定、生成订单。

(2)船舶产品大、中、小型构件尺寸跨度大

船舶产品大件如中板、厚板,长度达到30—50m,重量达到十几吨,所需存储空间巨大;中小型舾装件产品门类众多,所需空间分类繁杂;船用内装构件与生活类市场功能相近,所需空间生活化。因此,大、中、小型构件对物流仓储要求差异大,需满足各种复杂条件。

(3)供应企业面窄、区域独立性强

由于船舶配套交易中心面向的客户主要是区域的造船企业,客户群明确,且由于船舶产品的稳定性,船厂与配套企业之间容易形成长期供应关系,因此,较难在同一个区域形成多家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的局面。如大连船舶配套交易中心服务于环渤海区域60余家主要船厂企业。

(4)功能复合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是一个综合交流平台,除主要交易展示区、仓储物流区、加工区以外,一般还包含研发、办公、公寓、酒店等配套服务功能区,对内对外服务,也是对城市功能的补充。

(5)用地规模宽泛

由于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的展销方式多样,大部分产品可通过电子交易中心完成,不需要大片仓储用地,也没有大量商贸人群,整个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用地规模较为宽泛,以不小于10hm2为宜。

表2 功能模式与适用对象列表

2.5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在船舶工业转型发

展的作用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作为一个综合平台,正是为船舶配套产业的跨越发展应运而生的,在促进国际交流、加速企业整合、拓展服务网络、引导技术升级、完善产业链等方面有推动作用,弥补船舶工业转型动力不足的需求。

(1)促进国际平台的交流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作为一个综合平台,将全球的船舶配套企业融聚一堂,有利于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有助于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延伸。

(2)加速配套企业的整合

目前船舶配套企业存在着“小而全”、“大而全”的现象,船舶配套交易中心打破地域界限,加剧了同类型产品企业的竞争态势,有助于同类产品企业的资源整合,形成产品优势。

(3) 拓展企业服务的网络

由于我国船舶配套企业较多以国内造船企业为服务对象,而船体以出口为主,较薄弱的服务网络增加了船舶服务的成本,大大阻碍了设备装船率。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的全球服务平台则弥补了企业这方面的不足。

(4)引导整体行业的升级

船舶配套工业是影响船舶成本、性能、效益、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技术水平的高低,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国船舶工业综合实力和出口竞争力的强弱。而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的研发和技术交流功能可给船舶配套企业提供良好的技术升级平台,从而间接促进造船企业的转型发展。

(5)完善产业链的延伸

船舶工业除造船企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外,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带动一个相当长的产业链发展,如机械加工、控制系统、机电、动力、装饰等系统产业,船舶配套交易中心将这些产业置于一个广阔的平台,更有利于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

3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规划与船舶工业转型发展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的规划一般按功能布局,四大功能区模式、规模、适用对象各异,却都在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发展方面贡献力量(表2)。

3.1 交易展示区

交易展示区是船舶配套交易中心对外联系平台,可为造船企业提供最新的产品服务,为船舶配套企业提供展示交易平台,在促进国际平台的交流和拓展企业服务的网络两方面为船舶工业转型发展做贡献。

展示区分实物展示区和虚拟展示区,其中实物展示以国内产品为主,以及较大型国际企业的常用产品展示。为促进各产品的对比交流,展厅按产品类别布置,同时由于参观人群较单一,展厅流线以人为主,产品围绕人布置,尽量缩短人流线长度,避免冗长的流线浪费人的精力。

交易大厅则将汇集全球船舶配套企业产品资料和全球造船企业的产品需求信息,以电子商务的方式沟通全球船舶市场,促进国内船舶配套企业技术交流。同时也延伸了船舶配套企业的服务网络,避免单个企业重复高额成本投入,以整体平台运作保证信息的同步,有利于打破地域壁垒,使船舶企业融入国际竞争。

3.2 仓储物流区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的仓储物流区增加了配套企业的服务网点、减少了企业物流成本、缩短了配送周期,加速船舶配套企业的拓展和融合,从而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发展。

表3 仓储物流区功能组成列表

表4 配套设施一览表

针对船舶配套产品的特征,设计应考虑物流为先、模式多样、产品兼容等原则,从而减少物流成本,实现不同仓储模式,并提升仓储设施对各类产品的兼容性。具体仓储模式见表3。

3.3 配套服务区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的配套服务区包括商务研发、商业金融、餐饮配套、文化休闲、特色配套等方面,延长了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的产业链,起到引导整体技术升级、促进国际平台交流、促进船舶工业发展的作用。具体功能见表4。

3.4 加工区

配送中心也有加工区,它的设立有助于造船企业完全摆脱加工生产,实现整体总装的先进造船理念,同时延长船舶配套产业链,提高配给效率。

图1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船舶配套交易中心——总平面图

图2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船舶配套交易中心——功能布局图

加工区的设置一般仅适用于需进行预处理、切割等加工的船用钢板、型材等产品。其功能单一,设于大型厂房内。由于钢材切割加工区粉尘、噪音污染均比较严重,属于园区内的重度污染区,因此加工区应远离配套服务区、交易展示区以及船用通导电子设备等对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区域。同时,应尽可能布置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若因场地限制必须相邻布置时,则应考虑地形堆坡、植物种植等阻隔方式。布局形式上,加工区应尽量采用一字型或U字型布局,形成由钢材存放——预处理——理料——切割加工——配送的连续流程,避免物料的迂回运输。

图3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船舶配套交易中心——鸟瞰效果示意图

图4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船舶配套交易中心——鸟瞰效果示意图

4 规划实践

中船九院从2010年至今,参与了大连、南通两个船舶配套交易中心的规划设计工作,是我国船舶配套产业最集中和发达的两个城市,预示着船舶配套产业的未来趋势,将引领两个船舶配套企业集中区域的产业跨越式发展。

4.1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船舶配套交易中心

基地位于大连长兴岛产业集聚区,总用地面积53.72hm2。规划运用现代的仓储物流理念,结合高品质的配套服务,将其定位为综合的交易展示平台。

规划总体形成七大功能片区,分别为船舶展示交易中心区、船舶酒店区、商务办公区、船舶公寓区、中小件仓储交易区、大件仓储区、辅助办公区,其中后三项作为远期开发建设用地(图1-4)。

图5 南通船舶配套交易中心——总平面图

图6 南通船舶配套交易中心——功能布局图

图7 南通船舶配套交易中心——鸟瞰效果示意图

4.2 南通船舶配套交易中心

基地靠近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总用地面积11.34hm2,区位优势明显。项目规划定位为建设为国内外的船用商品制造商、经销商和最终用户提供一个集产品展示销售、仓储保税、信息和物流等功能的全国第一家规模最大、功能健全的综合性市场,成为集仓储、配送、商务、会展、设计服务、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端化、生态化、国际化船舶配套产品流通“核心区”。

规划形成船舶酒店区、花园式船东办公区、船舶交易展示中心、生活性大卖场及酒店式公寓区,共四大功能区(图5-8)。

图8 南通船舶配套交易中心——效果示意图

5 结语

船舶配套交易中心在船舶工业转型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向产业链模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前景,将为我国船舶企业整体转型提供持续性的动力,从而夯实船舶工业既有优势,赋予船舶工业更高的附加值,从而推动船舶工业积极参与到国际船舶市场竞争中去,争取更高的市场平台。

References

[1]曾刚,林兰,叶森. 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的理论与实践[J]. 上海城市规划,2011(2):18-25.ZEN Gang,LIN Lan,YE Se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Industry Coope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1(2):18-25.

[2]金海英,彭雪竹. 2011—2012年船舶配套市场回顾与展望[J]. 船舶物资与市场,2012(2):15-20.JIN Haiying,PENG Xuezhu. 2011—2012 Ship Supporting Market Review and Prospects[J]. Ship Equipments and Market,2012(2):15-20.

[3]田剑,毛雪飞. 电子商务环境下国内船舶行业集中采购模式研究[J]. 船舶工程,2009(1):75-78.TIAN Jian,MAO Xuefei. Study on Centralized Purchasing Mode in Domestic Shipbuilding Industry under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Environment[J]. Ship Engineering,2009(1):75-78.

[4]包张静. 国际船舶市场2011年回顾与2012年展望[J]. 工业与市场,2012(1): 3-9.BAO Zhangjing. 2011Retrospect and 2012 Prospect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Market[J]. Industry and Market,2012(1): 3-9.

[5]刘家国,赵金楼,赵忠伟. 基于造船供应链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研究[J].船舶工程,2008(6):70-73.LIU Jiaguo,ZHAO Jinlou,ZHAO Zhongwei.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Our Ship Equipment Industry Based on the Shipbuilding Supply Shain[J]. Ship Engineering,2008(6):70-73.

[6]宋丽霞. 南通船舶海工及配套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船舶工程,2011(6): 114-116.SONG Lixia. Research on Promotion of New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Nantong Ship and Marine Equipments and Engineering[J]. Ship Engineering,2011(6): 114-116.

[7]邓才贤. 配套业做大做强之日,船舶工业振兴之时[N]. 中国船舶报,2011-03-18(8).DENG Caixian. The Day Supporting Industry Bigger and Stronger,the Day Revitalization of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N]. China Ship News,2011-03-18(8).

[8]曹惠芬. 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的特点及展望[J].船舶与设备,2012(3): 22-24.CAO Huife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s of China’s Shipbuilding Industry Development[J].Ships and Equipment,2012(3): 22-24.

[9]刘家国. 中国船舶配套业现状与障碍分析[C]//2010年中国广州国际船舶配套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146-152.LIU Jiaguo.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Obstacles of China’s Ship Building Industry[C]//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Ship Support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Forum Proceedings:146-152.

猜你喜欢

船舶工业交易中心造船
船舶工业被列为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发展行业
中国船舶工业产业布局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英国天然气交易中心启示
造船技术2016年(总第329期~334期)总索引
基于I-O模型船舶工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江蘇省蘇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13项船舶工业国家标准正式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