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地方产业的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①

2013-08-16吴志军毛征宇那成爱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10期
关键词:工业课程设计

吴志军,毛征宇,吴 寒,那成爱

(湖南科技大学中小型机电产品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湖南湘潭411201)

在国际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经济结构转型日益紧迫的今天,工业设计越来越成为现代工业和制造业提升产业价值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天的中国最需要什么样的设计?需要什么样的设计教育、设计人才和社会设计实践?这些正是设计作为独立学科、社会职业和规模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国内外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人才培养规模的比较

据2011年统计结果[1],我国设有设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独立校区及办学点)为1 555所,2011年招收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超过48.1万人。而在国际上,设计专业的招生规模相对较少,如剑桥大学在《国际设计竞争力综合排行榜》中统计的数据表明,2011年前后美国每年招生约3.8万人、韩国3.6万余人、日本2.8万余人、英国1.3万余人,其他各国设计专业招生人数基本不超过万人。极具区域设计特色的斯堪的纳维亚各国,设计人才的培养数量并不多,如在2011年,丹麦招收设计类学生450人、芬兰944人、瑞典540人、挪威167人、冰岛54人。

就2011年而言,我国招收的设计类学生数远远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招收人数的总和。而且,我国设计类的招收人数还在以每年几万人的规模扩张,2007年22.5万人,2008年29.8万人,2009 年 36.2 万人,2010 年 40.7 万人,2011年48.1万人。据最近设计学科评议组统计的数据,2012年设计类学生招收规模达到了57万人。

从我国设计招生的规模来看,设计已不再是少数“具有天赋的艺术爱好者”的专利。设计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明星设计师或思想者,而是要面向新的产业布局,培养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所需要的,在新型产业链中具有思考力、执行力和整合力的职业设计师。设计师不再是为少数富人服务,而是要为全社会、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服务。

(二)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

工业设计是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业设计产生的直接根源就是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的工业社会。而随着20世纪末期知识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兴经济形态的发展,工业设计又在新的经济形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随着我国全面加入WTO后,产业升级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急需发展工业设计。

在2010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工业设计”列入需要大力发展的七项生产性服务业之一。工业设计已经从企业行为上升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地位。2010年7月,国家工信部联合教育部等11部委,下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工业设计及其教育的发展要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文化创意产业服务。2010年11月,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了“中国工业设计宣言”,“宣言”提出了在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应提倡“工业设计也是第一生产力”,并倡议积极探索“政、产、学、研、金”合作共赢模式,加强面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商业模式[2]。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新增艺术学为第13个学科门类,而“设计学”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设计无论在国民经济还是学术领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三)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与就业的现状与困境

相对于设计招生规模的扩张与工业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就业现状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业设计行业的工作而改行;另一方面,企业感觉选不到适合的工业设计人才而直接影响产品的创新与品质,产业升级、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步伐缓慢。从网上一份对工业设计教育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认为不满意的超过40%,而绝大多数的不满意是设计教育与产业现状的脱节[3]。

在过去的设计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僵化,没有具体项目要求的设计实践流于形式。企业具体的设计服务项目,往往与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进程不相符,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实践性锻炼但教学目标没有达到。作为地方性一般院校,我校与国内众多同类院校一样,工业设计当前难以与国际化的跨国公司开展合作课程,与地方产业的合作不连续,不利于设计特色方向的可持续建设。每届毕业生有80%以上就业在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设计人才基本上是“面向沿海培养”。

随着中部崛起和制造业向内地的转移,以及人才就业观念的转变,中部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内地众多的制造业企业和文化产业都需要创新型设计人才。面向地方优势产业,建设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结合的设计合作教学,是地方性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方向,面向区域经济服务的必由之路[4-5]。

二 工业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模型

工业设计专业需要培养具备坚实的设计理论基础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的设计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性的设计创新思维能力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后备人才。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整个产业链中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能在相关领域从事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6]。如国内某著名设计公司在进行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对工业设计师能力的要求就涉及到企业分析(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与企划概念)、初步概念设计(草图、效果图)、深入详细设计(三维效果、结构-外形设计、人机分析)、整合设计(界面与CMF设计)、市场推广设计(标示、包装、宣传、展示等)等方面(如图1所示),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与厂商、工程师、市场销售人员等进行充分的合作。产品的工业设计涉及到企业战略、市场研究、成本、结构、制造技术与工艺、销售方式与品牌战略等诸多因素,设计实践能力的核心在于协调多利益方关系,在整合多方利益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图1 某设计公司新产品开发中的工业设计流程

面向设计实践活动的整个流程,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分为不同层次,从基本到高端主要包括设计认知能力、设计表达能力、专业实践能力、项目完成能力、设计研究能力、设计管理与系统创新能力(如图2所示)。其中,设计认知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是从事设计专业实践的基础。在现有的本科教学中,这两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从包豪斯发展至今,已基本成熟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本科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设计研究能力、设计管理与系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设计教学中,本科阶段的教学稍有涉及,但不是核心任务。专业实践能力和项目完成能力是本科阶段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前者培养设计师融入团队、从事设计创新工作的执行能力;后者培养设计师协调团队人员和多利益方要求,主持策划和完成实际设计项目的整合能力。

图2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模型

(二)设计实践能力的具体素质要求

设计方案的创造是设计师的根本活动,一个设计师所做的最本质的事情就是制定出新颖的、令人惊叹的产品解决方案,并向制造商提供对某个新产品的描述。通常情况下,新产品的尺寸、材料、形态、装饰、颜色、使用方式等都由工业设计师决定。设计师创造物品以满足人们的不同社会性需求,设计活动往往是建立于科学的基础上,在多重价值标准和设计伦理下与其他领域人员合作,通过美学创造来完成。因此,工业设计师应具有以下几项素质[6]:

(1)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环境下了解国际设计的发展趋势和伦理观,并能进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

(2)基于整个设计系统,在了解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能从不同角度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3)有能力判断哪些设计方案能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实施,哪些则不可。

(4)在将概念转换为产品的决策过程中,在考虑销售、处理、回收利用产品等过程中的问题时,能够与不同专业、学科和领域内的技术专家交流沟通和协同合作。

(5)能从制造者、使用者、社会、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需要出发,发现设计问题,策划设计项目和客观评价设计价值。

(6)能够在构思规划阶段,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设计概念和方案。

(7)熟悉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安全及环保的政策、规范和标准。

三 工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结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设计实践能力的要求,我校工业设计专业提出了专业建设改革的整体思路,即“国际化视野,本土化实践,培养务实型工业设计人才”。并提出了注重面向地方产业的工业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具体包括:加强设计基础训练、扩展学科国际前沿专题研究、建设面向地方产业的务实型设计实践课程。其中设计基础训练主要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手绘效果图、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造型基础等课程,主要解决的是设计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主要开设在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已基本成熟和完善,不再讨论。

(一)建立面向地方产业的特色设计实践课程

将原有偏重理论性的设计课程(如产品语义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分解为理论专题研究和设计实践课程,建设面向产业的务实型设计课程,具体建设中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以具体的本土优势产业内容作为设计对象,建设行业产品导向的设计实践课程。如从我校2012级开始在“家居生活系统创新”和“工程装备设计”两个方面开设整体厨房设计、古典家具设计、机电产品造型设计、仪器仪表造型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以湖南本土企业的需求为背景开设,通过与企业开展长期的产、学、研合作,获取合适的设计课题、第一手设计资料和实验实践场所等教学资源,建构课程知识体系,统一课题目标与课程目标,培养的部分学生在这些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就业。第二个层面是建设系列“产、学、研”结合的动态合作课程。将企业开发研究项目和行业竞赛课题引入课堂,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每年都在更新,并与国内外主流设计竞赛相结合。行业性与前瞻性是这类实践课程的主要特征。如我校2010级开始开设的设计竞赛与企业实践、产品造型结构设计Workshop、产品商业形象设计Workshop、毕业设计与实习等课程(如图3所示)。课程设计作品参与国内外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学习兴趣和设计成就感。

图3 建设的动态合作课程

(二)细化教学任务,实施课题制教学

传统的课程制实践教学以知识及其应用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而课题制教学以课题的开展流程和设计问题的解决为导向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在课题制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教材,老师需要准备各种教学资料。如产品功能结构知识、国家行业标准、设计策略与要求、现有设计案例和竞争产品分析、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要求和设计评价等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按课题开展的流程编写成设计指导书,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在整体厨房设计这门课程的指导书中,参考了奥地利百隆公司的《活力空间-整体厨房家具设计》、德国海蒂诗公司的《完美生活手册之智能厨房篇》、《厨房家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2531-2010)、米兰家具展的最新产品等国际顶级企业和行业权威资料。学生结合这些资料进行设计,视野开阔,设计规范可靠,最终设计作品既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又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可生产性,还能符合市场需求。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将所有课题制教学课程的指导书汇编成内部教材出版和使用。

相对过去课程中纯概念性设计只专注对思维力和单个知识(如语义、人机关系等)的训练,课题制教学在训练创造力的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在各种限制因素下对项目的执行力和对现代产业链中多方利益因素(如制造工艺、模数标准、零配件选购、审美、材料、人机关系)的整合力。这种带着具体工程/消费背景、课题任务和约束条件的设计,改变了以往学生设计作品中的两级弊端:概念设计天马行空,无法市场化;改良设计无病呻吟,缺乏创新性。注重设计执行力和整合力的训练与企业设计实际情况相符合,提高了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

(三)开展国际化的学科前沿专题讲座

配合课题制教学活动的开展,借助设计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扩展和启迪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如为配合设计竞赛与企业实践课程的开展,整合用户研究、交互设计、可持续设计、服务设计等最新设计理论,解读国际五大权威设计大赛(美国优秀工业设计奖-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德国IF设计奖-IF Design Award、德国红点设计奖-Red dot design award、日本优良设计大奖-Good Design Award、韩国优秀设计奖-Good Design Selection等)的设计作品和评价标注,提升学生国际化的设计视野和设计价值观,有助于扩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意思维。在设计和市场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设计观念与国际接轨,有助于促进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对设计人才竞争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以项目和竞赛为契机,组建跨年级跨专业的学习团队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SRIP”项目和设计竞赛为契机,组建跨年级跨专业的课外学习团队,合作完成设计项目和竞赛作品,训练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知识经验的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组织整合能力。设计团队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和革新,共同决策产品销售、处理、使用、回收利用等过程中的问题。跨学科团队之间的磨合需要长时间的交流、沟通和联系。美国著名的跨国设计公司IDEO的实践经验是,跨领域团队要能够真正地顺畅合作,大约需要5年的磨合期。在设计定式思维形成之前的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引入大量跨学科的实训,既有助于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设计师合作能力的快速培养和与市场人才需求的接轨。

四 结论

通过面向地方产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思维能力、项目执行能力和整合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在地方产业中的设计职位就业率和竞争力明显提高,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在竞赛中的获奖也显著增加。但在改革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在实行“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聘请企业一线设计师作为指导老师,如何有效实现产业需求的课题目标和设计学科要求的课程目标的统一,如何有效整合跨学科团队学生参与设计实践活动,实现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的统一管理。这些问题将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结合学校具体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被反思、研究和完善。

[1]许 平.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理性之路[J].创意与设计,2011(6):64-66.

[2]吴志军,那成爱,刘宗明.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何晓佑.新经济时代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特征与相应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2008(1):188-196.

[4]Alain Findeli.Rethinking design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theoretical,methodological,and ethical discussion[J].Design Issues,2003,17(1):5-17.

[5]Charles L.OWEN.Design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the 21st century[J].Design Studies,2006,27(1):1 -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工业课程设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工业人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