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网再出新规,分布式电源并网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3-08-16刘小方

电器工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风能分布式太阳能

文/本刊记者 刘小方/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服务意见》)。根据《服务意见》,对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在并网申请受理、接入系统方案制订、接入系统工程设计审查、计量装置安装、合同和协议签署、并网验收和并网调试、政府补助计量和结算服务中,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而且多余的电可以卖给国家。这意味着,单位个人不但能用分布式电源给自家供电,还可将用不完的电卖给电网。

实际上,在去年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就已开始投石问路,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后,累计受理分布式光伏报装业务119件,发电容量33.8万千瓦。而这次《服务意见》的发布,扶持范围被扩大至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等类型。有业内专家表示,这次《服务意见》的出台,虽然只是分布式电源并网发展的第一步,但有望促使分布式电源并网瓶颈的缓解和疏通,中国分布式电源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1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达到1000万千瓦,建成100个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为主的新能源示范城市。

我国地域广袤,主要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具有发展分布式电源的自然优越条件。据统计,我国风能储量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26亿千瓦,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潜力为3000万千瓦。但长期以来,由于遭受开发成本高、并网难等问题,加上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规定,我国分布式电源并网只能按照常规能源来处理,造成我国分布式电源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而《服务意见》的出台,从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用户投资新能源的疑虑,可谓为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打通了一条绿色通道,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发展真的迎来了春天吗?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困境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我国具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但风能和太阳能等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因发电容量小、地理位置分布不均、容易受气候等条件的限制,造成发电量不稳定且难于调节,同时对于待并电网的结构、备用容量,以及维持稳定运行的相关调控及保护装置的要求相当高,诸多问题还一时无法解决。

另外,从成本上来讲,分布式电源的发电成本要比大电厂高出许多。目前我国居民电价较低,在高成本的背景下,普通居民建设分布式电源上网项目并不划算,以光伏发电来看,补贴电价标准是1元/千瓦时,不过项目要获得这一补贴电价,必须要获得当地发改委的核准审批。在没有获得审批前,若有多余电量上网,国家电网公司只能以普通脱硫煤电价格支付给项目业主,并且电能品质不高,不能满足日常需要,如果增加储能设备改善电能品质,投资太大,不经济,以太阳能为例,如果用来热水,虽然对品质要求不高,但是对太阳能利用效率偏低,远低于光热形式(如太阳能热水器),还是不经济。再次我国分布式电源并网政策壁垒并未完全打破。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需要电价补贴,要通过发改委审核,会大幅增加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如果要快速投产,将电量卖给电网公司,则只能拿到脱硫标杆电价,低于日常购电价格。业内人士建议,国家需尽快明确鼓励分布式电源的补贴措施,建议度电补贴,才能真正鼓励自发自用。

分布式电源并网给电网带来挑战

分布式电源的并入,为电网系统增加了新的单元,同时也增加了机组运作的难度。从运行上讲,电网运行更加复杂化,也会引起配电网配置变化,对电能质量、用户可靠性如何保证提出新的要求。配网负荷预测比较困难,目前还没有与配电网联接的标准,无章可循,如果有多余电力向配电网输送,电价问题又较难解决。不适当的安装地点、容量和连接方式会使配网可靠性降低,效益下降。今后还需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以及发展储能系统,对分布式电源进行更好的预测、协调,以实现平衡。

目前,我国分布式电源并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分布式电源从短期来看,的确会对电网带来一定的挑战性,但要说对电网构成威胁,未免有点危言耸听。首先,分布式电源具备清洁、就地平衡和效率高等优势。其次,从规划上看,未来大电网的发展与配电网、微电网的发展是并行不悖。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该提倡分布式电源并网有序健康的发展。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落实

根据《服务意见》,国家电网将为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业内人士指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推进分布式电源并网的落实。首先,从发改委来说,需简化审批程序,使用户获得补贴。虽然国家对分布式能源并网问题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主要是针对太阳能和风能的,而对同属于分布式能源的燃气三联供系统的电力并网,只有原则性的鼓励,尚无具体规定,可操作性差。各地方政府目前针对分布式能源的并网问题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立项时由发改委或市经委做备案,缺乏统一的可操作的政策和规则,因此阻碍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发展。

其次,从国家电网方面来说,电网公司要切实履行承诺。实施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用户和潜在用户有很多是中小企业和个人,这些小的运营商或用户在市场上通常是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缺乏发电方面的丰富知识,在并网、高峰用电、备用电源等问题上都需要电力行业的帮助。在分布式电源并网具体实施过程中,电网公司可能会采用拖延处理并网申请、使申请手续复杂化或联合抵制等手段阻碍分布式能源系统并网,这就使原本资金短缺的开发商面临更多困难。所以国家电网要全力做好并网服务,承诺随时提供并网相关问题咨询服务,明确并网申请受理、接入系统方案制定、接入系统工程设计审查、计量装置安装、合同和协议签署、并网验收和并网调试、政府补助计量和结算服务中,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第三,从用户方面来说,用户需要改变能源利用观念,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用户作为生产和生活终端能源消费者,应该树立新的用能观念,在可选择、可替换的条件下,应该选择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段时间,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的雾霾天气,“自强不吸,厚德载雾”成为大家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一种调侃,环境问题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我们只有改变以往的能源消费观念,发展和研究可以替代石油和煤炭等的可再生新能源,才能避免我们美好家园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意义

近年来,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许多国家都将能源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安全供应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发展光伏、风电、天然气等分布式电源,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发展分布式电源也已经成为电网业界对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个共识。在我国由于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过高,而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所占比重偏低,气候、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前不久,我国一些城市被雾霾所环绕,pm2.5这样专有名词被普通百姓所熟知,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威胁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我国,允许用户自建电站、出售富余电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削减能源消费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快发展核电、水电、风电、生物、太阳能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让普通百姓自发自用,进一步优化了能源结构,也是一种能源生产方式的变革。在我国发展分布式电源,是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的必然选择,它有利于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节能减排,从而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风能分布式太阳能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神奇的风能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
身边的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