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矫正理念在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心理矫治领域的运用
2013-08-16湖南省新开铺强制隔离戒毒所
■李 梦 (湖南省新开铺强制隔离戒毒所)
循证矫正是指矫正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针对具体问题寻找或按照现有的最佳证据 (方法、措施等),结合矫正对象的特点和意愿来实施矫正活动的总称,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强、要求高、难度大的尝试①张苏军:《在全国司法厅 (局)长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7月10日。。我们要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循证矫正的概念内涵,学习借鉴循证矫正的有益做法,提升矫治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矫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关键解决好“证”和“循”两大问题。解决“证”的问题,要大力开展高质量的矫治研究,为循证矫正提供可供遵循的高级别证据;要研究制定良好的实践指南、原则、标准或手册,为循证矫正提供可供遵循的最佳证据;要根据已有的矫治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建立功能完善的证据数据库,为开展循证矫正提供方便高效的证据检索和查询服务。要将“循”贯穿于循证矫正实践的全过程,包括从发现和明确矫治问题,到检索收集解决矫治问题的证据,对证据进行评鉴从中找出最佳证据,将最佳证据应用于实践,评估应用结果等环节②朱洪祥:《循证矫正模式构建研究-基于循证实践理念的罪犯个体化矫正教育逻辑范式重构》,《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年第10期。。
循证矫正本意为“基于证据的矫正”,其核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研究者通过案例进行研究,提供相关的实践指南、标准和手册;二是实践者根据研究者提供的最佳证据,结合自身的经验、科学的证据、实践对象的具体特征进行正确的实践;三是考虑实践对象人的价值和欲望;四是整个过程要在管理者的规划和协调下完成,是一个涉及研究者、实践者、实践对象与相关管理者四个方面的理念体系,特别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关注并使用已有的最好的研究证据③王平、安文霞:《西方国家循证矫正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循证矫正方法及实践与我国罪犯矫正工作”研讨班会议材料。。循证矫正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它是传统矫正内忧外患的现状和自然科学精神向实践领域渗透相碰撞的结果,将循证方法引入矫治领域是戒毒矫治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戒毒矫治工作水平和科学性的必然选择。
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运用循证矫正理念就要求我们在矫治过程中更加注重证据的积累,改变长期以来重经验轻证据的现状;要求我们要明白循证矫正是一种矫正理念,也是一种可操作的实践框架,更是有着相对固定、成熟的实施步骤;要求我们要针对矫治对象的具体问题、具体症状寻找并按照现有的最佳证据或者说是方法、措施,适当结合自身经验根据矫治对象的特点和合理需求来实施高效矫治活动;要求我们应当遵循矫治对象当下呈现的各类症状进行矫治实践,强调强戒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矫治实践的效益最大化④C.B.Clements,"Offender Classification,Two Decades of Progress,"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23(1996):121-143.。循证矫正以严格的科学规范为指导,尽可能挖掘矫治对象的个体需求,揭示矫治问题的症结并对症下药,提高矫治的准确性,促使矫治规范关注矫治事实,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矫治事实与规范的统一。循证矫正为强戒人员的矫治工作带来了一场方法论革命。目前,循证矫正在西方发达国家运用较为普遍⑤韩向前、韩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年第15期。,为借鉴国外有益矫正理念和矫正实践方法,提高我省强戒人员的矫治水平和优化我省强戒人员的矫治方法,有效降低强戒人员的复吸率,我们有必要对循证研究和循证矫正在我们矫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系统研究。
毒品危害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禁毒法》颁布实施后,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毒品的泛滥,但复吸率仍居高不下⑥Simpson,D.D.(2003).Introduction to 5-year follow-up treatment outcome studies[Editorial] .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25(3):123-124.,特别是新型毒品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对目前戒毒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另外,从社会心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角度而言,新型毒品 (主要指以苯丙胺类为主的合成精神毒品,主要有冰毒、摇头丸、K粉等)吸食者与普通毒品 (主要指以阿片类为主的麻醉药品,一般指海洛因、鸦片、可卡因、大麻等)吸食者相比症状表现、行为特征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均有巨大的差异性⑦杨 文登:《循证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以美国有效教学策略网为例》,《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4期。,原先针对传统毒品的较为成熟的矫治理念与矫治方法可能不太适用于新型毒品群体的矫治治疗,对于这一群体戒毒矫治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⑧吴爱英:《强化措施 加大工作力度 大力加强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中国司法》,2010年第5期。。
鉴于循证矫正研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特别是矫正对象数据模型及相关数据库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本文仅以循证矫正理念中的核心部分即注重矫治对象具体特征或者说症状进行实证研究以及进行矫治实践为切入点,以我所586名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心理矫治领域为研究范围,总结了目前我部门已经开展一年有余的实证研究,探讨如何将循证矫正理念更好地与当前针对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的强戒工作实践相结合,探讨一系列较为有效的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强制戒毒心理领域的矫治方法,期望能够以点带面,为后期循证矫治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铺垫。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为我所586名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均符合CCMD-3药物依赖和药物滥用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586名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人口学资料
续表
(二)研究方法:分类别随机抽样了586名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参与我部门开展的循证矫治训练。矫治疗程为一年,在矫治前、后分别对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系统测验,并于2012年9月我部门矫治训练结束后进行数据归纳总结以及开展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心理领域循证矫治有效方法的研究。
(三)统计方法:对所研究和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检查和校对后,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均用M±SD表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等。
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表2 矫治前后两组SCL-90各因子测评比较 (M±SD)
续表
矫治组和对照组SCL-90评分情况以及表2中两组前测和后测分统计结果显示,矫治组矫治前后在SCL-90总分(t=2.486,p<0.001)、躯体化 (t=1.566,p<0.001)、强迫症状 (t=2.112,p<0.001)、人际关系敏感 (t=1.227,p<0.001)、抑郁 (t=2.213,p<0.001)、焦虑 (t=2.664,p<0.001)、敌对 (t=3.186,p<0.001)、恐怖 (t=2.001,p<0.01)存在显著差异,偏执和精神病性无显著差异性;而对照组除躯体化、焦虑、恐怖随着在所时间的推移有点改善外,其它各因子均无较大变化。
运用躯体化障碍自评量表、强迫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攻击性问卷量表、恐怖自评量表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以及恐怖七个因子进行具体的测量,评分结果如下:
表3 SAS、SDS等七个量表评分结果汇总 (M±SD)
矫治组矫治前后在躯体化自评总分 (t=3.002,p<0.001)、强迫症状自评总分 (t=2.572,p<0.001)、社会支持总分 (t=1.119,p<0.01)、抑郁自评总分 (t=2.353,p<0.001)、焦虑自评总分 (t=2.892,p<0.001)、敌对自评总分 (t=3.215,p<0.001)、恐怖自评总分 (t=3.551,p<0.01)七个方面差异显著,进一步说明了表2结论的可靠性。
表4 躯体化、强迫症状等七大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七个因子对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尤以人际关系敏感最为突出。
三、循证矫正理念指导下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一)改善人际关系,重构社会支持系统。大多数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存在人际关系敏感这一问题,严格意义上而言是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存在不足,这是最主要的问题。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因为吸食毒品的违法行为和多次戒毒不成功的经历,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多数社会人的歧视和家庭的抛弃。有调查证实,毒品依赖者除了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正常人差外,婚姻关系不稳定者所占比例也较大。我们应注重借助社会和家庭力量帮助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重新认识自我价值,重建社会家庭归属感,重归主流生活,改善其人际关系及培养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并最终促使其戒除毒瘾。
我们可尝试引入萨提亚家庭治疗。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家庭治疗体系,改善强戒人员与其家庭成员间彼此沟通的方式,促使整个家庭系统从一个功能不良的现状,发展为一种更开放、更富弹性的较为和谐的关系。例如开展家庭雕塑、家庭图、生活大事年表、影响论、个性舞会、主角的挣扎与应对、内在力量释放等活动。条件有限制的可以以宿舍或班组为单位组成模拟家庭,从而相互影响。
我们可以尝试借鉴海灵格家庭排序疗法。通过家庭系统排列,辨识家庭或组织背后的动力状况,发掘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动力。同时找出解决途径,修复受损家庭或组织系统。我们可以尝试构建多维家庭支持系统。主要包括自身、自身与直系亲属、自身与旁系亲属三个方面的调节,密切矫治对象的情感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管教工作中,可采取相关对策建议:一是适度扩大会见范围,增加会见次数。让更多的亲密朋友和家庭成员参与到戒毒帮教工作中。二是系统开展回归适应训练,推行递进式请放假,让强戒人员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家庭动力,回归主流生活。三是开放同居,增设亲情餐,举办家庭联谊活动等,进一步密切家庭关系,巩固支持系统。
(二)针对不同症状,探索分类矫治模式。积极心理学侧重于形成戒毒路径依赖的外部压力机制,利于偏负性心理障碍症状的矫治,而人本疗法和认知疗法等则侧重于形成戒毒路径依赖的内部动力机制,利于偏正性心理障碍症状的矫治。
对于恐怖、抑郁、强迫这三种偏负性心理障碍症状,我们要以积极心理学原理为核心,参与式咨询模式为手段,以矫治对象为主导,变被动为主动,将艺术治疗与团体动力治疗密切结合,发挥共振作用,形成马太效应,强化戒毒康复效果,使强戒人员尽可能地保持操守。事实上,当保持操守达到一定时间,大脑的生理基础又将恢复原状,其内啡酞分泌机制能正常产生。我们可尝试团体动力治疗,我们应当注重充分调动强戒人员的参与动机,使得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愿意参加活动;我们要注重设计融游戏性、启发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团体辅导方案,引导强戒人员沉浸于活动,切实体验到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我们在活动的设计中要通过一些场景设计、换位思考等方式逐步引导强戒人员提高情绪控制能力,多培养他们积极的正性情感,去除他们的负性情感;我们在设计和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时,要注重提高强戒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以进一步帮助强戒人员成功戒毒。
对于躯体化、焦虑、敌对这三种偏正性心理障碍症状,我们要以人本与认知疗法为核心,启发式咨询模式为手段,以咨询师为主导。在咨询场所内我们可以重点探讨短期焦点疗法的运用。矫正对象在戒毒初期,我们不关注深层问题,不关注问题的根源;把着眼点放在现在和未来,关注于问题如何解决,目标明确;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的特点,通常能在三至五次咨询内解决问题;门槛很低,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初学者就能使用,并在实践中逐渐成长提高,而不需要像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学派那样经过长期的专业培训。短期焦点疗法是目前最适合处理矫治人员入所初期各类偏正性心理障碍症状的个体咨询模式。我们可以尝试艺术治疗,其中主要为绘画治疗。以月为疗程,通过每个月固定的绘画治疗以及对矫治对象画作成品的分析,使来访者深入自己的无意识,在体验、反思、整理、疏泄、否定、建设中,缓解症状,重新认识困扰自己的问题,形成自我自愈的积极心理场。绘画疗法能够做到以矫治对象的想法为重点,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剖析自己、展示自己,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在日常管教工作中,可采取相关对策建议:可建立不同的文化教育团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文化引导。一是拓展训练型团体。通过拓展训练让强戒人员形成正性情绪,产生团体归属感、集体主义观念,唤醒强戒人员的积极态度。二是情绪管理团体。让强戒人员学会调整情绪的方法,产生相对健康的心态和情绪。三是环境适应团体。让强戒人员学会应对一些易引发冲突的情境,沿用以老带新的人员配备模式,让新入所人员更快地适应并融入环境,通过模仿学习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四是自我探索团体。使强戒人员觉察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发掘自己缺少什么、想要什么,重建对生活的信念。五是心理剧团体。让强戒人员在演绎中暴露自己的内心,及产生不良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根由、内心深处的渴求等,并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修复。六是社会适应训练团体。让强戒人员在团体中去模拟各种社交情境的体验,促使强戒人员在这些体验中有所收获,在互相模仿、互相支持中习得更好的应对方式,逐渐恢复正常社会功能。
(三)培养应对品质,筑牢强制戒毒根基。这里着重强调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对戒瘾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克服消极情绪的功效性。与躯体化症状对应的积极情绪有自己认同、自控力;与焦虑对应的积极情绪有冷静、果断;与敌对对应的积极情绪有友善、坦诚;与恐怖对应的积极情绪有勇敢、坚韧;与抑郁对应的积极情绪有乐观、开朗;与强迫对应的积极情绪有主动、承诺;与人际关系对应的积极情绪有自我开放、接纳。我们要注重积极情感的挖掘,它们是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各类主要消极情绪的天然克星。
我们在日常的矫治工作中要注重强戒人员自我认同、自控力能力的培养,通过心理冥想以及意向对话等方式增强其自控力;注重冷静、果断、友善、坦诚四个特质的教育,要培养其习惯以坦诚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要使其了解不同的戒毒焦虑水平对个体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过低或过高均无助于戒毒训练,唯有适度的焦虑水平才能使强戒人员处于较好的应激状态,激发戒毒行为,完成戒毒任务,而这种适度的焦虑水平可以称之为冷静。注重乐观、开朗、勇敢、坚韧的培养,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降低情感冲突,以积极、平稳的情感状态进行戒毒训练。要提高其戒毒认识,增强戒毒训练的自觉性;要培养意志坚持性,使戒毒训练持之以恒;要增强戒毒的果断性与自制力,有效抵御毒友的诱惑。要培养主动、承诺、自我开放、接纳的品质,由于社会对强戒人员的冷漠、排斥和个人自我防卫机制的作用,强戒人员往往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敢面对自己和正视现实,他们通常生活在孤独之中。戒毒训练应缩小强戒人员隐藏的、不自觉的及黑暗的无意识领域,特别是应通过人际交往使强戒人员开放自己,并主动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在日常管教工作中,可采取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在强戒人员中开展同伴教育。收集全省强戒人员戒毒成功经历引导和激励所内强戒人员,使他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坚定自己戒毒的信念。二是任用其担任民管人员。由于吸食新型毒品强戒人员一般情况下是非辨别能力较强,关系处理较好,可让其担任民管人员协助民警处理日常事务,强化其责任意识和敢于担当的品质。三是鼓励其参与社会帮教。在提升戒毒意志、坚定戒毒信心的同时,实现从强戒人员向禁毒者角色的转变。